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嗔怒的火山


時間:2013/12/23 作者:kent_kent

今生今世有著嗔怒習氣的人,前世(業力),也有著嗔怒的習氣。嗔怒,是一種極為強烈的無明情緒;有嗔怒習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無明怒火,隨時都準備要發洩,而導致這嗔怒脾氣的,是由「業力」(前世)和「習氣」或「個性」相互招感所致,當「因」「緣」具足,由嗔怒造成的惡報,就加速形成了。

難移的習性

嗔怒,是一種極為強烈的情緒,有嗔怒習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隨時都準備要爆發。

有一個中年男子,耳朵重聽,且有嚴重的耳鳴,他深受耳疾的痛苦,已經有十五年之久了,也就是大概剛三十出頭,他就深受耳疾的困擾,可以想像,重聽和耳鳴,雖然不是一種多麼嚴重的病症,但重聽會嚴重的阻礙他和別人的溝通,讓他無法輕易的隨時聽聞他想聽的,耳鳴,會嚴重的干擾他自己的情緒,讓他隨時都無法躲避他不想聽聞的聲音!

對一個正逢青壯年,事業剛待起步,美好人生正展現在前的人來說,罹患這麼一種不大不小,卻足以令他頹喪與沮喪的病,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而巧合的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病症,一種是想聽聽不到,一種是不想聽卻又不得不聽,兩種性質迥異的病象,卻巧合的同時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出現。

這位中年男子,是一個脾氣甚大的人,他的胸中好像有一座嗔怒的火山,隨時都準備要爆發,而導致這種嗔怒脾氣的,不是由於疾病的困擾,而是「習氣」!

「這個今世有著嗔怒習氣的人,前世,同樣也有著嗔怒的習氣。」水蓮齋主說。

在前世,他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兒,但脾氣極大,頗難侍候,動不動就打人耳光,不止家裡的傭人動則遭殃,在外,也仗著財粗勢大,動不動就打人耳光,因此,在一生中,不知打了多少人的耳光,但除此打人耳光的「嗜好」外,心地並不壞,也頗孝順。

這樣一個前世喜打人耳光,今生罹患耳疾的病症,頗符合因果律的回向性和同質性。

但這個例子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箇中年男子之所以罹患不算輕的耳疾,與其說完全是由「業力」的作用,不如說是由「業力」和「習氣」或「個性」相互招感所致,因為這個男子,前世由於嗔怒的習氣,常打人耳光,當造下這樣的業「因」後,今世由於嗔怒習氣未改這個「緣」,當「因」「緣」具足,耳疾的「果報」,就加速成形了。

因此,可以說,如果這個男子,今生能夠稍改嗔怒的脾氣,那麼,耳疾的程度當可減輕,或做某種程度的轉化。

但如果以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男子在前世因有那麼強烈的嗔怒習氣,當這麼強烈的習氣「遺傳」到今世來時,也就不是那麼輕易的就可改善了,因此,以這個角度來看,今生之所以會得這麼嚴重的耳疾,也是有著某種的「必然」性!

一個人的「命運」也是這樣,因為命運的形成,是由於過去的「業力」和今世的「個性」,交織而成。

很多命運(或業力)上「註定」要發生的事,常常是藉著個性里的一些特質而顯現,好的命運,常藉著良好的個性特質而顯現,不好的命運,常藉著不良的個性特質而顯現。

因此,與其說,個性造就一個人的命運,不如說,命運藉著個性的特質,而顯現出它欲顯現的面貌。

業力也是一樣,業力要顯現出來,往往需要「緣」的橋樑,而我們個性里的某些特質,往往是業力顯現的最好橋樑和媒介,也就是說,我們的個性特質,提供了業力成熟最好的環境和條件,是業力最好的「助緣」!

所以說,我們的個性,不只在宿世以來,製造了不同的業力因緣,也為業力的成熟(或命運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就像前述的中年男子,因為在前世有著那樣嗔怒的習氣,以致造了打人耳光的「業力」,又因為他今世依然強烈的嗔怒習氣,所以這樣強烈的嗔怒習氣,就為他前世所造的「業力」,提供了最佳的成熟條件和「助緣」,所以自然有了得嚴重耳疾的「命運」!

當然,不止我們的個性和習氣,會從今生「遺傳」到來生去,就是我們今生的興趣嗜好、才華、人格特質等,也會隨著今生髮展培養的程度而帶到來生去!

而這種興趣嗜好、才華、人格特質等等不同的顯現,在小孩子身上尤其明顯,但傳統的主流派學者卻認為,在一個人身上所顯現的一切,不管是人格特質,興趣嗜好等,都完全的可以用「基因」和「環境」的影響來解釋。

「基因理論」對習性的解釋

基因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所顯現的某種獨特的特質,縱使在家庭中沒有其他人有相同的性質或傾向,但仍可把這種獨特的特質,解釋為是我們極遠的、或甚至「想都想不出來」的祖先的「基因」所遺傳的!

因此,以這種基因理論來看,我們每個人所顯現的某種獨特的特質,都決定於孕育我們的受精卵,而受精卵卻是由精子和卵子的染色體「隨機配對」而成的,由此類推,我們的父母所具有的染色體,也是由他們各自的父母在受孕時(或受孕前),其精子和卵子的染色體「隨機配對」而來的!

所以,依照此種理論,一個人所具有的「獨特性」,是由父母的染色體的「隨機配對」所造成的,而父母的獨特性和染色體,也是由他們各自的父母的染色體「隨機配對」而成的,以此可以類推至無窮遠的世代。

所以,一個人之所以有「獨特性」,按照基因理論,那完全是一種「機運」(Chance),一種「基因重新洗牌的機運」(Thechance shuffling of genes),就好像牌局上,重新洗牌後,我們手上所分配到的一組牌!

基因理論,確實精密有條理,但當任何一個「被洗牌洗出來」且有著「獨特性」的個人,當在思索這個問題時,恐怕在理解中還會帶點「惘然」吧!

「環境理論」對習性的解釋

另一種主流派學者用以解釋人的獨特性,或人格塑成的影響因素的就是「環境」,長久以來,不管是「精神分析」或「行為主義理論」的擁護者,儘管彼此在理論上有嚴重的衝突或歧異,但他們都一致同意,在一個人出生的前幾年裡,所受到的外在環境影響,將會對一個人的人格塑成或以後的一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就像發展心理學者所主張的那樣,他們認為,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將影響次一階段的發展,而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定形」階段,大約在三歲左右就已發展完成,最遲也不會超過六歲,也就是說,大約在三至六歲時,一個人的「獨特性」,包括氣質、體質、智慧等就大致發展塑造完成,往後,只是小幅度的變動或修正而已。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令發展心理學者極為震驚的是,儘管他們已經將人的「定形期」,遠遠的往前推至出生後的幾周或幾天內所受的影響,但仍不足以解釋每個人所具有的「獨特性」,因為他們發現,即使在剛出生的嬰兒身上,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行為模式,而他們卻無法解釋這些不同行為模式出現的緣由,所以只好再往前推進,甚至現時已將重點放在嬰兒在母體時所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和嬰兒出生後行為模式間的關聯性的研究!

發展心理學的這種進展是必然的,代表研究方向的正確,但往後的「阻礙」也是必然的,因為只在「今生」上做研究,「今生」就是最大的阻礙!

同樣,以基因理論來解釋人的所有特質的來源,是極盡物質科學研究的極至,但基因理論就好像一個盾牌,把人類所有可以解釋和所有無法解釋的一切行為,都推向盾牌的背後,那就是基因理論的基礎—「基因重新洗牌」的「假設」理論上,但我們卻不禁要問,是「誰」在讓基因重新洗牌的,或決定基因要洗成什麼牌的那隻「手」究竟是什麼?

當然,以前世今生的習性遺傳,來解釋每個人不同於父母或祖先的「獨特性」,並不是要用以否定「基因理論」或「環境理論」的一無是處,因為基因或環境理論,在解釋人的行為上,仍有著不可否認與抹煞的「現實」優勢。

而我們以前世今生的習性遺傳,來解釋一些此兩種理論難以解釋,或無法解釋的行為或現象,正好是對此兩種理論的一種「超現實」的補充,而不是欲對上述兩種理論的完全否定或代替!

難以解釋的「天份」

在許多小孩子身上,尤其可以看到一些難以解釋的才華或特質,而此種似乎「天生」的才華或特質,如果以「現實」的基因或環境理論來解釋,是極為牽強或絲毫不通的,因為從這個小孩子的家人或環境方面來看,都難以找到足以造成此種才華或特質的影響因素,但如果以「超現實」的前世今生來看,就可輕而易舉的理解了!

一些傑出偉大的音樂家,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等,對於他們傑出的才華,不需以「前世今生」來解釋就可理解,因為他們的父親都是音樂家,「基因」與「環境」加努力的現實解釋,就足以讓他們展露出偉大的才華了。

但也有一些偉大的音樂家,是無法以基因和環境來解釋的,像德布札克的父親是個屠夫,孟德爾頌的父親是個銀行業者,至於韓德爾的父親則是一個理髮匠,上述的音樂家不只先天的基因不足,而且後天的環境也失調,能夠讓他們出人頭地的,光是「努力」一項,實難以解釋他們的成就。

其中,尤其是韓德爾,更具有啟示性,因為韓德爾的父親,不只沒有音樂細胞,而且當韓德爾在兒童時期顯露出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和興趣時,不只沒有加以啟迪,反而百般加以阻撓,至於韓德爾的母親,雖然沒有反對,但也沒有給予太多的協助,韓德爾身在這麼惡劣的啟蒙時期,以後還能成其「偉大」者,其非「天份」,又能如何解釋呢?

而「天份」者,不在今生,是在前世!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