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度凡夫為先,是法藏菩薩的願心


時間:2014/8/18 作者:hzgws

【問:既然善惡粗妙相對,舍粗取妙,何言絕待?】

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要建立清淨莊嚴的西方淨土世界,參考了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國土。在法藏菩薩的師父世自在王如來的光明神力中,法藏菩薩睹見了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國土。二百一十億,不是剛好這一些數目,指的是無量無邊的國土。在這無量無邊的國土,有清淨的國土、有污穢的國土,有粗國土、有細國土,有善國土、有惡國土,有淨國土、有穢國土,譬如我們娑婆世界,就是粗國土、就是惡國土、就是穢國土。所以法藏菩薩在無量無邊的國土之中,選取善的,去除惡的;選取細妙的,捨棄粗惡的;選取清淨的,捨棄污穢的。譬如十方國土之中,有的國土沒有女眾,有的國土有女眾,所以法藏菩薩誓言,他將來成就的西方淨土沒有女眾。因為一個國土之中有男眾、有女眾,就會產生非常多的痲煩。底下這三重的意義,就在敘述這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知道了,看過去,文字雖然有的比較艱深,大家華文的能力不是很高,不容易看得懂,但是大意你知道就可以了

【答:此義解有三重:一淨穢相對。二、自他相對。三凡聖相對。】

首先看第一點,淨穢相對

【《無量壽經》曰:「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且如天台辨立四土:諸佛國土是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故隨心垢淨而見土有粗妙。凡聖同居土對方便有餘土則為穢,見思未斷故;又方便有餘土對實報莊嚴土,則方便有餘土為粗,實報莊嚴土為妙;又實報莊嚴土對常寂光淨土,則實報莊嚴土為粗,常寂光淨土為妙。如是相對,淨穢、粗妙不定也。今淨土門,此娑婆世界為穢,彼十方佛土為淨,故說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淨土法門乃彌陀佛願誓救穢土惡機,是穢土與淨土相對,故言選擇。】

第一點是敘述清淨與污穢的相對。法藏菩薩捨棄十方國土的污穢,取十方國土的清淨,而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大意就是這樣子。

第二點,自他相對

【《無量壽經》曰:「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我已攝取為自,二百一十億為他。選擇他諸佛國土之善惡、攝取其善妙以為己有,故云我已攝取。法藏所攝二百一十億種種不同諸佛剎土,既攝取為己有,則唯是莊嚴妙土,而不同於諸佛國土。】

第二點就是從自己與他方來做一個相對比較說明。法藏菩薩攝取諸佛清淨是自,諸佛國土被攝取是為他。舍諸佛的粗惡、選諸佛的善妙,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世界當中最為精妙第一,道理就是這樣子。

第三點,凡聖相對

【凡約通途佛土者,諸佛究竟妙果三德秘藏,唯佛一人居淨土境也。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猶絕無分,況一毫未斷惑者乎?法藏心愿若此,則何能稱為超世無上?又何勞五劫思惟?蓋法藏所願不輕,但欲令一絲一毫未斷惑業之凡愚,永拔生死根,速成無上覺,為之五劫思惟,永劫修行,故稱超世無上。

如是三種相對,顯示法藏心愿,無有諸佛可比也。】

第三點就是從凡與聖相對來彰顯法藏菩薩所發的願心是究竟無上的。

底下所設問的問答,是要讓我們了解四十八願每一願是有次第相連。

【問:四十八願,有生起次第乎?】

【答:一一願文,大意有次。謂本願意,正被凡夫,傍通聖人。依正意故,先說攝凡;依傍通故,後說攝聖。又初之二願,願眾生離苦,後之九願,願眾生得樂;苦受急除,故在先也,苦除必樂,是故為次。】

這一問答就是說明,四十八願的每一願,前後次第是非常重要。第一願與第二願,第二願與第三願,息息相關。每一願都有法藏菩薩無窮的用心。四十八願主要要救度的眾生是凡夫,聖人是兼度。我們要先了解四十八願正被的眾生就是凡夫。因為四十八願既然是要廣度凡夫為先,那我們每天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會不會要求我們凡夫念佛念到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才救度我們,會不會?不會,因為四十八願正被之機就是凡夫。凡夫是阿彌陀佛用名號救度的主要對象,用世法做譬喻,凡夫是主客,聖人是陪賓。譬如你要禮請我接受你的供養,你知道我從台灣到馬來西亞來弘法非常的辛苦,為著表示你對我的恭敬,所以請我到餐廳用餐,那我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去,我會帶著我的出家甚至在家弟子,隨從一起跟著我接受你的供養。那麼我就是正客,我所帶的人,跟隨我一起去的人就是陪賓。如果在喜宴上要用餐了,主客沒有到,會不會開動?不會。如果一場喜宴的宴會,當新郎新娘還沒有就位,會不會開始用餐了?不會。正賓沒有到位,怎麼可能開始用餐?一樣的道理,我們才是阿彌陀佛主要救度的對象,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是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次要的對象,所以度凡夫為先,是法藏菩薩的願心。

那麼四十八願第一願無三惡趣願,第二願不更惡趣願,第三願悉皆金色願,第四願無有好醜願,一直到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是有次第的,先離苦,後得樂,先度凡夫,再度聖人,這是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的用心。這個道理我們會在四十八願的因願文,大略再向大家報告。

時間也到了,晚上向大家報告到這裡。

祝大家,一心念佛,成就佛道。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