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白岩松:佛陀是醫治人心的大醫王


時間:2014/10/1 作者:信願居士

白岩松看慈濟是愛是佛

作者 吳宛霖

「真正成功的醫師,跨越時間治療了當時的家庭、治療了我,讓我記得那個溫暖的夜晚,也會治療一代又一代……」大陸知名記者及電視製作人、主持人白岩松9月8日上午在靜思堂與全球人醫年會學員分享他與慈濟的因緣,以及他對醫療獨特的見解。他以」遠看是佛、近看是愛」詮釋他對慈濟的印象,更以」近看是醫生、遠看是佛」讚許所有人醫會的成員在醫療困難的年代,能仍把心中的佛打磨出來,讓悲憫之心如月光一般幫助眾生的身心獲得希望。

大陸知名的媒體人白岩松受慈濟發言人何日生邀請,於8日上午到靜思堂與全球慈濟人醫年會學員分享」大醫醫心」。何日生介紹時表示,白岩松在2005年第一次採訪證嚴上人,也是大陸第一次對慈濟以及人間佛教深入的報導;而長期在做醫療節目與採訪的白岩松,也是大陸救難緊急醫療協會副會長、醫師道德委員會委員,對大陸以及各地醫療現況了解相當深入。總是在膚慰 給的是希望

白岩松一開頭就以美國首位分離結核桿菌特魯多(Edward L.Trudeau, 1848-1915)醫師的墓志銘——」偶而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膚慰」來闡述,到底該怎麼定位醫師?白岩松表示,特魯多自己是醫師,卻也是一位結核病患者,當醫療的技術和極限無法治癒他時,特魯多到鄉間的湖畔想要了卻殘生,卻因為自然的放鬆與身心的膚慰而痊癒,讓他成為第一個分離出結核桿菌的醫師,也讓他體會到,醫師到底是治療病人、還是膚慰病人?

白岩松指出,當抗生素髮明後,很多棘手的疾病馬上藥到病除,但是頑強的細菌卻很快的變得更強大,人類永遠面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威脅,人一輩子生老病死都無法離開醫師,患者面對醫師,帶走的不僅是痊癒;因為疾病不一定能治癒,其實醫師給的是希望。

白岩松一開頭就以美國首位分離結核桿菌特魯多(Edward L.Trudeau, 1848-1915)醫師的墓志銘——「偶而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膚慰」來闡述,到底該怎麼定位醫師。

話鋒一轉,白岩松馬上舉出最新的數據,全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殺,每年全世界超過八十萬人死於自殺,遠遠超過每年因災禍與戰爭的死亡人數總和,因此這個世界最需要治癒的,不是身體的疾病,而是人心。世界各地慈濟志工、人醫會成員在做的,其實就是醫治人心、膚慰的工作;而佛陀,就是醫治人心的大醫王。

近看是醫生 遠看是佛

「遠看是佛、近看是愛。」白岩松說,慈濟發言人何日生整理證嚴上人思想體現的書《一念間》在大陸出版時,請他作序。他閱讀後悟出了對慈濟的這層認識,而透過對醫療的認識,他也引伸出醫師」近看是醫生、遠看是佛」,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職業像醫生一樣,是介於凡人與佛之間的。

可惜的是,暴力傷醫事件、醫療糾紛近幾年不論在台灣或大陸都頻繁發生,嚴重打擊醫療尊嚴與士氣,也造成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不願行醫。白岩松說,醫師看病救人,卻還被攻擊,甚至有時候網路或社會的支持似乎還站在施暴者的一方,他也為醫師受這麼多折磨委屈不平而詢問證嚴上人,結果證嚴上人回復他:」被磨才會發亮,鑽石也是磨出來的。」一席話讓他豁然開朗。他突然體悟到,上人一路走來也是備受磨難,自是比任何人都能體會;而」越磨越亮」的比喻並非對任何不公不義都隱忍,而是在社會的法律、制度和公義之下,醫師能不被醫療糾紛或傷醫事件擊潰救人的熱忱,而能將行醫之路作為打磨自我,打造自己的內心成為佛心。溫暖真誠療愈一代又一代

最後,白岩松舉自己的小故事與所有人醫會成員分享一個醫師的影響。他說自己生長在大陸最北邊靠近蘇俄的呼倫貝爾小村子盟海拉爾,非常偏遠,生病了都要到大城市去治療。那時,北京的報紙送到村子要三天的時間,看到時都已經是舊聞了,卻沒想到他長大後成為新聞主播。

四十年前,他的父親才三十歲,經常咳血,母親請父親去天津找大醫院檢查,父親也是拖到把所有公事都辦完了才去就醫,結果檢查之後發現是癌症,當醫師知道他是一個人來就醫時,不敢告訴他真正的病情,只是請父親一定要住院,但是不知道嚴重性的父親拿出火車票,告訴醫師他很忙,準備晚上就坐車回家,然後趁著這位醫師去找幫手來勸他住院時,偷偷溜走了。細心的醫師記住了父親的乘車班次,在他的父親上火車前,搭著救護車趕到車站,靠著站長廣播尋人,接回了這位他放心不下的病人。

白岩松說,雖然兩年後,父親仍然去世了,以醫療的結果來說,治療是不成功的。但是當他多年後大學畢業準備要到外地工作的前夕,母親告訴他這個故事,並且沒有遺憾的說,如果現在遇到當時那位醫生、加上現代的醫療技術,父親的病很有可能是可以治癒的。他看著母親的表情,感受到這位到車站接回父親的醫師是全世界最成功的醫師,因為他不但醫治了這個家庭,也跨越時間歲月,醫治了他,這個已經長大的孩子,他將永遠記得那個溫暖的夜晚,也會繼續將這個醫師與這個溫暖的故事傳給自己的孩子,療愈一代又一代。(文:吳宛霖 花蓮報導 2014/09/08)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