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人跟人相處不愉快、衝突,怪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時間:2015/3/5 作者:心源

所以人跟人相處不愉快、衝突,怪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們講這句話的時候,好像有點不大很情願,不過標準答案又是這樣。講出來要是很歡喜講出來,很歡喜照著做。坦白講,真照著做,好不好受?每次要去做,還得深呼吸三次,有沒有?然後撐著,好,就這麼做做看吧。做的時候,一開始是勉強的,「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做久了,你就自然、習慣了。所以一開始的苦,苦在哪?苦在面子拉不下來。這個面子害我們害得很慘,讓我們德行都不能突破。明明自己起情緒了、起對立了,嘴上還要在那裡嘮叨,就是他不對,他態度不好。其實坦白講,一個巴掌拍不響,能發生衝突,俗話講半斤八兩。

諸位學長,你們聽到實話居然還笑得出來,請受小弟一拜,不簡單、不簡單。聽到實話,一般講的「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苦口的是良藥,逆耳的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了,煩惱輕,智慧才能長;還袒護自己的錯誤短處,內心就在墮落了,跟聖賢教誨不相應。大家有沒有經驗,跟我們最親的人給我們講實話,我們很難接受,當下能控制得了脾氣,已經算不錯了。但事後想想,還是很有道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生的德行要提升,《弟子規》這一句一定要紮實的去落實,叫「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處事待人接物,寬以待人,人家講對的話,有可取之處,我們學習,我們聽勸,不要挑人家的一大堆語病、毛病,這就苛刻了。嚴以律己,對人要寬厚,這個XY軸,千萬不能夠偏了,更不能倒了。

我們複習一下,什麼是X軸?毫無邊際,無限延伸、寬廣,X軸,要寬以待人。Y軸呢?XY軸你們很陌生嗎?我們國小不就學過了嗎?Y軸是上下,往深處一直探,探到心地,不能自欺,那叫Y軸。我們有個習慣,比方犯錯了,人家一看到,首先第一個反應,稍微解釋一下,那個就是習氣。大家想一想,做錯了還要解釋半天,人家服不服?這德就不能服人。可能我們解釋二、三句,人家就開始想睡覺了,聽不下去了。當我們講話講到人家打哈欠的時候,就要稍微思考一下,講的話不中聽,人家有點不好意思說,硬聽一下,我們這麼護著面子,也不好給我們戳破。

德行要能感人,首先改自己最嚴重的過,能改了,就會讓人家刮目相看。本來我們很會解釋的,現在一遇到事馬上:「對不起,是我不對。」你們有沒有經驗,講對不起的時候,親朋好友突然眼睛瞪得很大:「你沒事吧。」所以中華文化重的是心地的功夫、心地的修養。心地功夫在哪裡看到?在很多生活的細節當中,看到自己的修養。比方我們有事情痲煩別人了,有沒有加一個「請」。或者任何時候,走路、吃飯,您先「請」。這個「請」字,在一天當中出現過幾次?還是現在當領導了,「哎哎哎,幫我那個拿一下」,還有幫,還不錯了,「趕快給我拿過來。」你看,當了官,看起來身分地位高了,德行呢?在往下,對人基本的恭敬沒有了。

包含在學校教書,也很容易執著。比方在學校教孩子,在班級裡面是孩子,一個小國的國王。回到家裡面了還做國王,叫先生的時候跟叫小朋友差不多,「過來,過來。」其實人不知不覺,他就有執著點,他就有貪著,自己沒有很冷靜的話,看不到。比方跟孩子講話和跟大人講話一不一樣?一不一樣?有一樣,也有不一樣。不一樣是外在的言語,一樣是內在的恭敬、真心,這是真誠心、恭敬心不變。因為你有真誠恭敬,你不可能對大人的時候,用小朋友的話跟他講,你也不可能對小朋友的時候,用大人的話跟他講。我也曾經看到,我們在弘揚中華文化,長期跟大人講話,突然有一天派個特別任務,讓他去教小朋友,他從頭到尾講話就跟大人講一樣,底下的小孩不知道怎麼回應。您看,人隨時隨地你不覺察,都會有新的執著出現。

很多人都說,跟小孩講話、溝通很容易,怎麼跟大人這麼難。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的分別、執著動。你看孔子也好、聖賢也好、佛陀也好,這些都是人類歷史當中最成功的老師,有沒有聽過他們講,跟小孩講話比較容易,跟大人很痲煩。所以任何境界,不要把責任往境界上推,要回到根本,叫君子務本,要從自己的心地下手。因為跟小孩子講,他執著比較少,然後他完全信任你,當然你跟他講話比較容易。跟大人,他對你的信任基礎跟小孩不大一樣,還沒到;到他完全信任你,那也跟一個小朋友信任他媽媽一樣。信任為什麼還不夠?當然要反思我們的德行,還有我們的言語,我們的善巧夠不夠。至誠感通,有真誠現前,任何年齡,任何行業,你都可以跟他很好的溝通。所以真正用心學傳統文化,叫老少皆宜。這個成語馬來西亞沒有嗎?有,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老少鹹宜。古文班的人,「皆」跟「鹹」是通的,上了一年,連皆跟鹹都不知道,那個上課的人拖出去。我得拖出去了。

所以你看檢討別人都很容易,檢討到最後原來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古人說得有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古人在這個道理當中,他了解得很透徹。包含古代的聖王,他說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我的錯,不可以推卸給任何人,而老百姓任何的錯,都是我的錯。真的,當錯發生的時候,指責來指責去,對事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還會有更深的衝突對立。當老百姓錯了,君王馬上、領導馬上是我沒有給他教好。大家看一看,所有的人感受到這分心,心都軟化了。這個犯罪的人、犯錯的人,馬上慚愧心就起來了。所有當官的人,他也不好去指責這個犯罪的人民,連天子都這麼說了,我沒把他教好,我們也應該盡這分心。上一次我們有講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有沒有?有,是古文課,沒錯。「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所以人的修養從哪裡看出來,人的成熟度從哪裡看出來?從能時時反省,從能時時包容。成熟度就是看這些態度,能反省,肚量大,能包容,能聽別人的勸,這個都是成熟度。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蔡禮旭老師主講(第六十七集)2011/4/30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檔名:55-028-0067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