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二十七課  


第二十七課

思考題

1.既然極樂世界的蓮花胎中清淨無穢,沒有任何不可樂之事,為什麼裡面的眾生不生欣樂?

2.想實現什麼心愿的菩薩應該聽聞《無量壽經》?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我以前說過,講完《無量壽經》以後,準備給大家講《觀經》。到目前為止,我在藏文《大藏經》中一直沒有找到《觀經》,也許藏文的這部經典名稱不同。但不管怎麼樣,我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看能不能和大家把淨土五經共同學一遍。

在昨天的課上,佛陀對彌勒菩薩說,如果對自己的善根產生懷疑,這樣的人雖然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但往生後將於五百年中住在蓮花胎里。佛陀又以王子被關在豪華監獄裡比喻懷疑者住在蓮花胎里。隨後佛陀問彌勒菩薩,關在豪華監獄中的王子快不快樂。彌勒菩薩說,王子不快樂,他恆時希求從獄中解脫。下面繼續講這方面的道理。

佛告彌勒:如是,如是。若有墮於疑悔種諸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花中不得出現。彼等眾生處花胎中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一切無有不可樂者。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如是,如是,如果有人墮於疑悔[1]而種諸善根,雖然他們希求佛智乃至廣大智,可是對自己的善根不能生起堅定的信心,由於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而生起一定信心,這種人雖然往生極樂世界,卻被包在蓮花中不能出來。這些眾生認為處於蓮花胎中就像住在園苑宮殿中。為什麼呢?因為蓮花胎中非常清淨,沒有任何穢惡之法以及不快樂的因緣。

極樂世界的蓮花胎中什麼資具都具足,在裡面就像夜摩天宮一樣快樂;而娑婆世界的監獄則非常狹小,在裡面走幾步都很困難,而且飲食等受用也受約束。所以,如果是貪執享樂的人,呆在這種蓮花胎里還是很快樂的,反正什麼享用都應有盡有。

然彼眾生於五百歲不見佛不聞法不見菩薩及聲聞眾,不得供養奉事諸佛,不得問於菩薩法藏,遠離一切殊勝善根,彼等於中不生欣樂,不能出現修習善法。

然而這些眾生於五百歲不得見佛,不得聞法,不得見菩薩聲聞眾,不得供養承事諸佛,不得詢問菩薩法藏,遠離一切殊勝善根,由於不能修習善法,所以他們在蓮花胎中並不快樂。

雖然是在極樂世界,但也有個別不開心的菩薩。為什麼這些菩薩不開心呢?因為他們被關在蓮花胎中,雖然那裡面非常清淨,沒有我們這個世間的語言垃圾、思想垃圾、行為垃圾,見不到爾虞我詐、自私自利的現象,也沒有生老病死、哀號哭泣、嫉妒傲慢、拼搏競爭等痛苦,可是這些菩薩在五百歲中見不到佛陀,聞不到佛法,也見不到菩薩聲聞眾,沒有詢問菩薩法藏的機會,沒有積累殊勝善根的機會,就像有些富人雖然想作供養,可是找不到福田一樣,也沒有通過講經說法度化眾生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講,這種菩薩是不快樂的。

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彼於出時心迷上下四方之所。

只有往昔的過失消盡後才能從蓮花胎中出來(就像只有刑滿後才可以出獄一樣),他們剛出來時心中有點迷茫,分不清上下東南西北等方向。

極樂世界的五百年是非常漫長的,不像人間的五百年那樣短暫,因此,如果在蓮花胎中住上極樂世界的五百年,由於在裡面呆的時間太長了,剛出來時會有一種迷茫不清的感覺。前幾年,有個校長也對我說過類似的語言,他說自己執教的那所學校特別偏僻,一個學期都沒機會去一次縣城,一次放假期間他和老師們搭貨車去縣城,由於大家在偏僻地方呆得太久了,剛在縣城下車時所有的人連路都不會走了,後面的人一直踩前面人的腳。我聽後有點不相信,問他真是那樣嗎?他說確實是那樣的。

若五百歲無疑惑者,即當供養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並種無量無邊善根。[2]

如果這些菩薩在五百歲中能認識到自己的罪過並斷除疑惑,則當下就能從蓮花胎中出來,供養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陀,並且種下無量無邊的善根。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與諸菩薩為大損害。

阿逸多你應該知道,疑惑對菩薩是極大的損害。

疑惑的危害相當大,因此大家在聞思過程中一定要斷除疑惑。對有智慧的人來講,斷除疑惑其實並不是很困難。《大法炬陀羅尼經》中說:「凡所疑處,皆可發問……於一切諸法門處,應當決斷,勿生疑心。」因此,只要對佛法有疑惑之處,我們都可以向別人提問,只要和有智慧的人深入探討,就很容易解開疑團、打破邪見,從而生起正確的見解。

學佛者剛開始有疑惑是允許的,這不一定是壞事,禪宗也說過:「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可是如果疑惑的時間太長了,一直沒有解決掉,那麼,原來是小小的腫瘤,慢慢就會變成不可救藥的癌症。因此,大家在學習淨土法門時,如果覺得有些道理深不可測,對自己來說非常遙遠,就應該這樣想: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議,佛法的道理深如大海廣如虛空,我的分別念不能了知也很正常。如果能這樣提醒自己,即使暫時不能遣除疑惑,至少也不會讓疑惑發展成邪見。

有些人疑心特別大,平時經常懷疑:是不是這個人告我的狀?是不是那個人害了我?以前我批評過一個發心人員,他認為是另一個人告的狀,於是他當著我的面對那個人說:「你已經害了我!你已經害了我!」其實他不明白,別人是害不到自己的。當善知識或者負責人批評自己時,你應該捫心自問:如果我的行為是對的,那批評一下也不要緊;如果我的行為不對,挨批評也是應該的。不過,很多人往往不觀察自己對不對,也不觀察良心上能否過得去,只要一遭到批評,第一反應就是:噢,這個人在指出我的錯誤,他真是在害我!其實,與別人的批評相比,如果對淨土法門或者上師的教言等不應懷疑之法產生懷疑,這才會真的害了自己,而且這種損害不是被偷錢或者在大眾場合中挨批評所能相比的,這對自己的今生來世有極大損害。對有智慧的人來說,丟點錢、挨頓批評也不是什麼違緣,反而是增上修行的順緣。所以,大家一定要遣除對佛法的懷疑。

為什麼藏傳佛教特別提倡辯論?因為在辯論時可以把自己的懷疑擺出來,和有智慧的道友們共同剖析,在道友的幫助和啟發下,所有的懷疑最終會冰消瓦解。我本人就有這種經歷,可能是因為上過世間的學校,自己剛聞思佛法時也產生過懷疑,後來我經常參加辯論,白天晚上都跟道友們探討,慢慢心中的疑惑就沒有了,最後完全明白:以前只是自己不懂佛法而已,實際上所有的懷疑都是不合理的。

在前一段時間的青年佛教學術研討會上,有的大學生說:「以前我認為自己什麼都懂,自己的觀點都是對的,通過和這麼多智者探討才明白:原來,別人知道的好多道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經認為真實的想法都是邪見,這才感覺特別慚愧,完全摧毀了內心的傲慢。」

所以,不管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如果對佛法有所懷疑,請不要把懷疑隱藏在心中,一直捨不得擺出來,應該勇於亮出自己的懷疑,到有智慧的人面前虛心求問。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此國界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3]

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問佛陀:世尊,在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轉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依次介紹十四個佛剎往生極樂世界的不退轉菩薩數量。首先是娑婆世界往生者的數量。

佛告彌勒:此佛土中有七十二億菩薩,彼於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成不退轉當生彼國。況余菩薩由少善根生彼國者不可稱計。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我的這個佛土中有七十二億菩薩,他們曾經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陀面前廣種善根、獲得不退轉果位,這些菩薩將往生極樂世界。何況其餘依靠微少善根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這些小菩薩的數量多得不可稱計。

並不是所有往生的菩薩都曾在無量佛陀面前廣積資糧、獲得不退轉果位,有些往生的菩薩境界並不是很高,他們只是修持過往生四因,以少許善根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是其他佛國往生者的數量。

阿逸多,從難忍如來佛國有十八億不退菩薩當生極樂世界。東北方寶藏佛國中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無量聲如來國中有二十二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光明如來國中有三十二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龍天如來國中有十四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勝天力如來國中有十二千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師子如來國中有五百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離塵如來國中有八十一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世天如來國中有六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勝積如來國中有六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人王如來國中有十俱胝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從勝花如來國中有五百菩薩,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能令眾生離百千億那由他劫生死流轉,彼等亦當生極樂界。從發起精進如來國中有六十九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土。到彼國已供養禮拜無量壽如來及菩薩眾。[4]

阿逸多,從難忍如來佛國有十八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東北方寶藏佛國中有九十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無量聲如來國中有二十二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光明如來國中有三十二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龍天如來國中有十四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勝天力如來國中有一萬二千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師子如來國中有五百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離塵如來國中有八十一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世天如來國中有六十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勝積如來國中有六十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從人王如來國中有十俱胝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勝花如來國中有五百位具足大精進的菩薩,他們發心趣入大乘,能在七日中讓無量眾生遠離生死輪迴,他們也將往生極樂世界。從發起精進如來佛國有六十九億不退轉菩薩將會往生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到極樂世界後禮拜、供養無量壽如來以及諸菩薩眾。

以凡夫人的分別念來看,上面這些數目是很不可思議的。其實,不僅往生淨土者的數量,世間也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數量。我昨天看了一本書,書中說,七千萬年前整個藏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隨著地殼運動,大海才慢慢退失。現在科學界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英國的《自然》雜誌說,目前已經發現的最早人科動物化石有六七百萬年的歷史。和這些時間相比,所謂五千年的文明其實算不上什麼。如果我們的分別念連這些世間的數量都很難想像,那麼往生極樂世界者的數量對我們來說就更遙遠了。

對於此處經中說法的真實性,我們可以通過教證和理證成立。所謂以教證成立,就是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宣說的,所以它是千真萬確的。當然,以教證成立的前提是要成立佛陀為量士夫。[5]所謂以理證成立,就是由於任何人都沒有充足、可靠的理由來駁斥這些道理,所以不得不承認這是真理。

佛法的境界非常甚深廣大,連聖者阿羅漢都無法完全了知。佛經中說,阿羅漢有四種不知因:時不知因,即阿羅漢對於過於久遠時代的事情無法了知;境不知因,即阿羅漢對於過於遙遠處的事情無法了知;細不知因,即阿羅漢對於過於細微之事無法了知;多不知因,即阿羅漢對於過於眾多的法無法了知。不要說阿羅漢,甚至大菩薩都不能完全知道這些,唯有佛陀才徹底了知宇宙萬法。有些不懂佛法的人可能會懷疑:佛真的知道一切嗎?這是不是佛教徒自吹自擂?不是的。如果這些人有機會深入研究佛法,最終只能對佛陀產生信心。這不僅是佛教徒的經驗,很多公正的智者也有如此經歷。

阿逸多,我若具說諸方菩薩生極樂界,若已到今到當到為供養、禮拜、瞻仰無量壽佛等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阿逸多,如果我詳細宣說諸方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的數量,為了供養、禮拜、瞻仰無量壽佛,他們或者已經到極樂世界、或者正在到極樂世界、或者將來到極樂世界,則僅僅宣說這些佛國的名稱,窮盡一個大劫都說不完。

阿逸多,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聞彼佛名能生一念喜愛之心,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

阿逸多,你可以觀察到這些菩薩摩訶薩都將獲得無窮利益。如果有人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生起一念喜愛心,必定會獲得如上所說的功德,此人心無下劣,也沒有貢高,成就諸多善根,一切善根悉皆增上。

世間人的心整天為貪嗔痴所轉,做善法方面一點心力都沒有,即便聽一個小時佛法都會起厭煩心;如果做散亂或者不如法的事,那一直不會厭煩,還特別開心。而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得到阿彌陀佛加持的修行人則不同,他們不會有任何下劣之心,也不會有貢高我慢之心,相續中的菩提心、大悲心、無二慧等功德日日夜夜在增長。所以聽聞佛號非常有意義,這對我們的解脫有極大利益。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應當愛樂修習,乃至經一晝夜受持讀誦生希望心,於大眾中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經卷,於此經中生導師想。

阿逸多,因此我告誡你和一切人天阿修羅等:今天我將此法門交付於你,你要愛樂修行此法門,縱使不能長期如此,乃至一日一夜要受持讀誦此經,對此經生起希求心,在大眾中為他人開示其內容,令他人書寫受持此經,對此經生起導師想。

麥彭仁波切說過,諸佛菩薩所說的密咒與本尊沒有任何區別,如「嗡嘛呢叭美吽舍」其實就是觀世音菩薩。同樣,這部《無量壽經》與阿彌陀佛也沒有區別,可以說它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所以我們應該把它當作自己的導師。

《大集經》雲:「若聞導師語,如說能修行,人天世間中,常受勝樂報。」現在我們很有福報,可以聽聞、讀誦、受持[6]這部《無量壽經》,也可以書寫、翻印此經給別人結緣,還可以為別人宣講此經,大家應該把握住這些機會,依靠這部經典廣積資糧。

阿逸多,是故菩薩摩訶薩欲令無量諸眾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

阿逸多,如果有菩薩摩訶薩欲令無量眾生在很快的時間中安住、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如果欲見到廣大莊嚴、具足無邊功德的阿彌陀佛剎土,欲受持這樣殊勝的佛剎、圓滿一切功德,就應當發起精進力聽聞此法門。

簡單講,凡是想實現以下三個心愿的菩薩都要學習《無量壽經》:一是想度化眾生,二是想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三是自己也想創造這樣的清淨剎土。

假使經過大千世界滿中猛火,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讀誦、受持、書寫經卷,乃至於須臾頃為他開示勸令聽聞不生憂惱,設入大火不應疑悔。

在此過程中,假使需要經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猛火,為了求得此法也不應該生起退卻、諂偽之心。要讀誦、受持、書寫此經,乃至在須臾頃也為他人開示此經,勸令他人聽受此經、不要產生憂惱心,即使躍入火海也不應該對此法門產生疑悔。

這段經中講得很清楚,為了求得《無量壽經》,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如今我們不需要付出人力、財力,不管在現場還是通過其他方式聽課的人,輕輕鬆鬆就能聽受此經,可是有些人卻不珍惜這個機會。前一段時間,我們這裡有些人出去受戒,有些人出去聽受《大寶伏藏》的灌頂,還有些人去看望生病的師父,中斷了《無量壽經》的學習。我覺得這太可惜了。雖然我是一介凡夫,但是這個法的傳承非常清淨。以前我也說過,1993年法王在佛學院下面的洛若地方舉辦了第一屆極樂大法會,當時法王說:「從現在開始,我要度化無量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法會中,法王傳講了《無量壽經》,所以我具有此法的清淨傳承。雖然求戒、聽灌頂有功德,我也不否認這些善法,但對於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來說,斷了這麼殊勝的傳承也許真的會斷了往生淨土的緣起。佛陀說,為了求得此法門,即使越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火坑,菩薩也應該勇猛精進、不生退屈之心。想想這些道理,很多人是不是應該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呢?

以後如果有因緣,希望有能力的人儘量弘揚這部《無量壽經》。能夠招集很多人聽講當然很好,如果找不到很多人,哪怕給一兩個人宣講也有很大意義。在如今這個末法時代,通過講經說法弘揚如來的聖教非常有必要,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這方面發一份心。我本人就是這樣的,自從來佛學院到現在,講經說法一直是自己生命中首要的事情。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像法王如意寶那樣以講經說法度過一生。老道友們都知道,法王一輩子沒有中斷講經說法,甚至臨圓寂前老人家已經病得非常嚴重了,但還在拖著病體為弟子們傳講《寶性論》。我經常想:如果我能像上師那樣度過一生,自己的生命就算是光明燦爛有意義了。當然,我的福報和法王是有差別的,所以不一定真能像上師那樣。總之,我希望在座諸位承擔起講經說法的重任,在此過程中你的眷屬多不多沒有關係,哪怕只有一兩個眷屬,自己也要為他們講經說法,這種弘法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雲:「若善男子善女人,從師聞法一句一義,展轉教化乃至一人,未信令信未解令解,如是功德無量無邊,非是凡夫所能知也。」在座諸位應該記住這個道理:哪怕傳講一句佛法,令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產生少許信心,令對佛法不了解的人產生少許了解,這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今後如果我們能傳講大經大論當然很好,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至少傳一兩句法是可以的;給一百個人傳法當然很好,如果這樣比較困難,起碼給一兩個人傳法是沒問題的。比如你乘火車或者飛機時,可以試著跟身邊的陌生人聊:「你信不信佛教?」、「你對佛法是怎麼看的?」、「你有沒有看過《百業經》?」、「你看過《楞嚴經》沒有?」……

有些人確實有這方面的意樂,前一段時間有個人給我遞紙條,他說:我來這裡就是為了講經說法,請您儘快給我找一些弟子。他一共給我遞了四次紙條。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幫他找到弟子。過兩天再看看吧,如果找到弟子,我一定給他發傳真。每個人的根機和意樂不盡相同,有時候看起來,有這種心還是很好的。

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為什麼呢?那些無量萬億的菩薩都希求此微妙法門,以尊重心聽聞此法,不違背此中的教言,所以你們應當希求此法。

阿逸多,彼諸眾生獲大善利,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殖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一切如來稱讚悅可。若於彼法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隨意所樂種諸善根。

阿逸多,凡是希求此法的眾生一定會獲得大利益,於未來世我的正法即將滅盡之時,如果有眾生曾經供養無量諸佛、積累過善根,由於這些如來的加持和威力,他們才能獲得如是廣大法門,他們將獲得一切如來的稱讚、歡喜、認可。如果修行受持這個法門,一定會獲得廣大一切智智,能夠隨心所欲種下各種善根。

在康僧鎧譯本中,這段經文是這樣說的:「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現在有些淨土宗的法師經常講,將來佛法滅盡時,只有淨土法還會存在,這種說法就是以此為據的。

有些人聽課時覺得很簡單,可是讓他講就不那麼簡單了,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聽我講。我發現在講考時有些人講得可以,有些人講得則不令人滿意。希望講考的道友們不要糊弄。各班的法師也要經常關心,看哪些人學得好、哪些人學得不好。不然有些人學得一點都不好,但自認為學得特別好,而有些人本來學得挺好,卻特別自卑:我在所有的人當中肯定是學得最差的。所以對人應該有客觀的評價,不要以主觀的迷亂顯現作為正量。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彼法中廣大勝解之者,當能聽聞,獲大歡喜,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常樂修行。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對此法門生起廣大勝解,這些人便能聽聞此法,能對此法生起大歡喜心,不僅受持讀誦此經,並能廣為他人宣說,經常樂於修行此法。

人的根機和意樂不完全相同。如果你沒有廣大的智慧,也不具足前世的善緣,那可能從開始聽《無量壽經》到現在都特別苦惱:唉,什麼時候講完啊,還有五分鐘才下課,真討厭!如果你具有前世的善緣,即生中的智慧也很不錯,那聽《無量壽經》時一直會有歡喜心,聽完一堂課覺得不夠,還想再聽兩堂課,甚至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一直聽才好。

阿逸多,無量億數諸菩薩等求請此法不曾厭背,是故汝等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今來世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

阿逸多,有無量億菩薩精勤尋求這個法,從來不曾生起厭煩心,所以你們這些善男子善女人也要尋求此法,如果於今生來世有人對此法或已求或正求或將求,都會得到大利益。

從各個方面來看,現在弘揚淨土的因緣都特別殊勝,希望此時大家不要失去聞思、修行、弘揚淨土法門的機會。尤其是不能失去弘揚佛法的機會,弘揚佛法的範圍要越廣越好,弘揚佛法的發心要越大越好。

今天,我感悟到一個道理——不管做佛教還是世間的事業,如果能將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情,那就會比較好辦。比如你在一個公司上班,你不能把做工作看作是給別人打工,要把工作當做分內之事。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以前法王曾經派我做過很多事情,我都是把這些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前幾年我負責管理佛學院,我也是把學院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為什麼要這樣作意呢?因為很多人都是初學者,還沒有達到菩薩的自他平等境界,凡事肯定會首先替自己考慮,因此,如果能將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情,就比較容易做好工作。譬如你是電信公司的員工,如果你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做事情肯定會比較認真;相反,如果沒有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而是當作老闆或者企業的事情,那不僅工作做得不好,而且做的過程中會特別累。所以,今後不管做世間還是出世間的事情,大家都要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情,這是一個微妙的竅訣。

尤其在弘揚佛法的過程中,每個人更應該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不要認為:這是佛學院的事情,這是某法師的事情……如果你總是覺得是為別人做事請,那可能天天都在數日子:什麼時候發心才結束啊?這樣工作效率不一定高。其實,只要我們在某個部門發心,自己就與這個部門有緣,這個部門的事情應該說就是自己的事情,既然是自己的事情,那你會怎麼對待呢?一般來講,除了個別沒有心的人以外,人對自己的事情都很重視,不會敷衍了事的。昨天我對某發心人說:「如果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會不會這樣做?」他想了想:「嗯,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情,可能我不會這樣做,我肯定會認真一點。」所以,今後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有一顆誠摯的心,這種誠摯心要以對自己負責為標準,這樣事情才會做得比較圓滿。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因明中說猶豫分為兩種:非理猶豫和合理猶豫。合理猶豫即能引生合理認識自境之正確心識,如思維「聲是常耶,抑無常耶? 很可能是無常」,此猶豫能引生認為聲是無常之正確心識。非理猶豫即能引生不合理認識自境之邪分別心,如思維「聲是常耶,抑無常耶?很可能是常」,此猶豫能引生認為聲是常之顛倒分別心。此處的懷疑當屬合理猶豫,比如心中想:我應該可以往生極樂世界,60%以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好像還有一些問題……

[2] 康僧鎧譯本雲:「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餘佛所,修諸功德。」

[3] 在藏文譯本和其他譯本中,彌勒菩薩不僅問了娑婆世界往生者的數量,也問了其他世界往生者的數量。

[4] 藏文譯本中說,星光如來國中也有許多不退轉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5] 關於如何成立佛陀為量士夫,詳見《釋量論·成量品》。

[6] 受持經典,既可以指依照經典修行,也可以指經常將經典帶在身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