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祥法師:《金剛經》講解第十六講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5年10月30日

講別:第十六講

請大家合掌。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並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我們上次在第十五講中,說明到「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其中,也舉《華嚴經》的經文來說明「無量」、「無數」、「無邊」這些詞的含義就是「計數單位」。並且,引《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大師與六祖惠能大師的對話,來說明「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的道理。因此而說,其實眾生都是自覺、自悟、自度的。正如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真正的覺,是要自覺;真正的悟,是要自悟;真正的度,是要自度。

雖然是自覺,自悟,自度,但是,當我們在迷失方向,不知門徑之時,善知識的領導入門,走向正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此,當一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男子或女人,在度眾生時,應當如此想:其實,當我度成功一位眾生成佛時,並不是我度他,我只是幫助他自己度自己。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只是創造因緣來讓眾生自己度自己。如果眾生不長進,則我們也是無能為力的。雖然如此,而我們行菩薩道者,要難行能行。

我為什麼說,對不長進的眾生,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呢?如《解深密經》中說:「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坐道場,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

但是,如果他們自己懂得長進,則又不一樣了!

如《解深密經》中說:「若回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

因此,各位!希望您們常常長養慈悲心,則易於進趣無上菩提。希望大家常常為了無上菩提而不畏艱難困苦,能廣學法門,來突破困境,直趣無上菩提。

各位!當我們在度眾生時,要有「其實沒有一位眾生是我度的,都是他們自覺、自悟、自度的。我只是給予得度因緣,我也願意永遠給予得度因緣,好讓他們有機會自己選擇正確的方法,因而自己得自度。」

各位!諸佛菩薩,都是願意為我們創造很多得度的因緣,而我們自己要懂得珍惜,別辜負了佛菩薩所安排的因緣。正因為所有的佛菩薩都願意為我們安排得度因緣,只要我們面對一切境界時,能「正行、法行、持戒清淨,所願必得」。

但是,我們面對一切境界時,往往都是「危險行、非法行、不清淨行。」因此,才會下三惡道而受苦受難的。

各位!善知識是很重要的。佛菩薩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要常常從經典、律典中去與佛菩薩接心,去學習佛菩薩的悲、智、願、行。

善知識,是可以幫助我們圓滿我們的清淨行(全梵行)的。例如在《增一阿含經》就有記載: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將引善道以至無為。』佛告阿難:『勿作是言,言:「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各位!善知識者,「與共從事,將視好道。」

因此,各位!當我們看到《金剛經》中載,佛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要如此來深入體會佛陀的教導:

一、我們要發願自己進步,好讓我們不論遇到任何一類的眾生,我們都有能力為他們創造得度因緣。

二、我們要自我心理建設,雖然我們為任何種類的眾生創造得度因緣,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自覺、自悟、自度的,而沒有一位是我們度的。

三、諸佛菩薩也是如此,隨時在為我們創造得度因緣,我們要自求上進,以免辜負了他們精心安排的得度因緣而自尋苦果。

四、當我們遇到某些眾生度不動時,不要起懈怠心,而應起增上心,發願要再學更多法門,以便能度這類的眾生。

五、當我們在度眾生時,不要執著一定要「我」來度他們,其實只要眾生有得度因緣,誰來度都是一樣的。

六、當我們在度眾生時,不要執著我只度某一類「人」,有些人我不想度他們。我們要發願,不論遇到哪一類人,我都希望能有足夠的慈悲、智慧、能力、方便、善巧、因緣來幫助他們自度。

七、當我們在度眾生時,不要執著我只度某一類「眾生」,有些眾生我不想度他們。我們要發願,不論遇到哪一類眾生,我都希望能有足夠的慈悲、智慧、能力、方便、善巧、因緣來幫助他們自度。

八、當我們在度眾生時,不要被「時間」及「次數」障礙住我們度眾生的菩提心。我們要發願,不論要經過多久,也不論要經過多少次嘗試,我都希望能不放棄任何一位眾生,要開創更多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自度。

【經文】「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釋經】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菩薩在創造讓眾生得度的因緣時,卡在一定要我來創造眾生的得度因緣,或卡在只為某類人來為他們創造得度因緣,或卡在只為某類眾生來為他們創造得度因緣,或卡在有時間次數的限制之下來為眾生創造得度因緣,則這個菩薩,就不能成功地行菩薩道。

好了!下課。

(注:已經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