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普賢行願品釋 第九課  


第九課

思考題

1.解釋「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要具體分析五種清淨)

2.解釋「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隨普賢菩薩修學。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願我的身、口、意、行為、剎土恆時清淨無染,具有如是五清淨的智慧尊是普賢菩薩,願我與他完全等同。

上一個偈頌講到,要將自己的所有善根回向,願自己和普賢菩薩相同。在這個偈頌中,具體講了願獲得與普賢菩薩等同的五種清淨——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行清淨和剎土清淨。

所謂身清淨,即一個身體幻化出無量佛剎微塵數的身體,以這些身體供養承事諸佛、聽聞修持妙法。

所謂語清淨,即自己的一個聲音中流出如海法音,眾生聽到這些法音後,相應各自的根機意樂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所謂意清淨,即心中一剎那現前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以及諸佛,一剎那現前供養承事諸佛、聞思修行佛法、度化眾生等如海菩薩行。

所謂行清淨,即以遠離違品的方式行持清淨的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一切行為不會給自他帶來煩惱和痛苦,只會帶來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所謂剎土清淨,即令一切剎土具足極樂世界般的功德:器世界方面,大地以各種珍寶形成,國土中有各種寶樹、水池,整個環境無比清淨莊嚴;有情世界方面,無量佛菩薩宣說大乘佛法,甚至諸佛菩薩幻化的鳥兒也發出法音。

如果想具足這五種清淨,唯一的途徑就是發起普賢大願。《華嚴經》中說:「若能發起如是大願,則當得見普賢菩薩。」因此,如果我們能發起普賢大願,就能見到普賢菩薩,就能現前普賢菩薩的五種清淨。

為什麼所有的眾生都要向普賢菩薩學習呢?因為一般人無法發起像他那樣的大願,也無法以自力實現那樣的大願,所以眾生應該向他學習。很多人學佛前不會發願,學佛後都在按照《普賢行願品》發願,這一點非常好。雖然有些人對《普賢行願品》的內容不太了解,但每天以清淨心念誦,同樣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將來必定會實現普賢大願。

有些人很想變成清淨的修行人,但自己的身、語、意、行為、處所往往是不清淨的,由此產生了許多煩惱和惡業。這些人應該這樣想:普賢菩薩是智慧尊者,我在方方面面都要與他相同,他的身、語、意、行為、剎土如何清淨,我也要具足同等的清淨。只要一心一意地發願,到一定時候,自己就會和普賢菩薩一樣。

作為凡夫人,偶爾會生起一些善的分別念:我要變成一個好修行人,我的身口不能造惡業,我的心不能產生惡念。但是因為宿習現前、遇到不良對境或者沒有正知正念,他們很快又會產生煩惱。在這個時候要像《入行論》所說那樣,要立即認識並且拔除煩惱。如果長期這樣努力,身口意就會越來越清淨,最終就會像前輩大德那樣認識心的本來面目,這是一種必然的規律。

己二、隨文殊菩薩修學願: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為了清淨一切普賢行,也為了圓滿文殊師利菩薩的大願,令他們的事業究竟圓滿,我發誓於未來一切劫無有疲倦地修學。

在隨學普賢文殊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違緣和障礙,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畏懼困難和痛苦,一定要堅持下去。《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中講了文殊菩薩的十大願,這十大願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比如:如果有人辱罵我、毀謗我、殺害我,我都要令這些與自己有緣的眾生髮起菩提心。其他經典中記載,文殊菩薩發願:「輪迴不空,眾生不空;眾生不空,誓願不空;誓願不空,利眾不空。」這和地藏菩薩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非常類似。因此,只要能夠利益眾生,不管在輪迴中住多長時間,我們都要像文殊菩薩一樣不要有厭倦心。

《思益梵天所問經》云:「譬如大海能悉受,一切眾水無滿時,此諸菩薩亦如是,常求法利無厭足。」就像大海能接受一切水而沒有滿的時候,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也是如此,對於尋求正法的利益、以佛法利益眾生也始終無有滿足。各位道友要將這個道理牢記於心。如果你沒有發菩提心,只是表面上剃光頭、披袈裟,那就另當別論了。(其實外道也有剃光頭、披袈裟等行為。在有些城市裡,一群群剃光頭的小伙子在街上走,甚至有些美女也喜歡剃光頭,但因為沒有出離心,所以他們根本算不上受持別解脫戒者。)否則,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如果光是說要利益眾生,而行為中不要說「未來際劫恆無倦」,才做了幾年事情就不行了:「我已經累了」,「我已經厭倦了」。這是非常不應理的。現在很多人明知某些事情對眾生有利,是諸佛菩薩所讚嘆的無上行為,但就是不能長期堅持,這就是凡夫人的缺點。

佛經中講過一種「大欲菩薩」,這種菩薩為了利益一個眾生也願意在輪迴中住無量劫。在座諸位想一想:自己發過大乘願沒有?如果發過這樣的願,過去的事就不談了,未來你有何打算?現在我們天天念《普賢行願品》,除了個別人以外,絕大多數人都會背誦了,我希望以後大家在念誦《普賢行願品》時應該思維其內容,尤其念這個偈頌時要想到:文殊菩薩如何發願,我也要如是發願!文殊菩薩的發願是什麼?乃至有一個眾生沉溺在輪迴中,自己就願意一直住在輪迴中度化他,直到他成佛為止。文殊菩薩的發願就是這麼廣大。作為文殊菩薩的隨學者,我們以後在利他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我們真正發起了利他大願,即使現在做不到大菩薩的行為,比如現在不能像月光國王那樣用自己的身體作布施,至少也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在此過程中稍微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難時,自己也不會輕易退縮。

通過學習《普賢行願品》,我希望很多人發起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大願。發願非常重要,在學佛的人當中,有些人很有智慧,但是沒有發願力,所以弘法利生並不成功;有些人智慧雖然不高,但因為發願力廣大,所以很多行為自然而然對眾生有利益,並且自己的心不容易被污染,求解脫的心不容易退轉,處處都能遇到善知識。

丁十六、以總結諸願而回向: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願我修行無量善法,願我獲得無量功德,願我安住於無量妙行中,願我了達諸佛的一切神通。

按某些印度論師的觀點,前面的偈頌依次宣說了菩薩十地的境界,這個偈頌宣說的是佛地的境界。大家知道,佛地的功德是無量的,不要說所有功德,即便如來肉髻或者一毛孔的功德,登地菩薩和阿羅漢都無法衡量。既然果地的功德無量,由果推因,如來在因地從發菩提心到十地末的修行也應該是無量的。現在有些人自認為修行無量:「我學佛四年了」,「我修行兩年了」,「我念了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我磕了一萬大頭」,「我看了兩本書」……但在智者看來,他們的修行是很有限的,沒什麼了不起的。如果是無量的修行,以布施而言,菩薩光是布施頭目腦髓的次數也是凡夫人無法想像的。

學習這個偈頌後,我們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只有通過無量修行,才能獲得無量功德,這樣才能利益無量眾生。

在《華嚴經》中,有與此偈頌類似的教言,如云:「無量無數劫,積集智功德,無量劫海中,修習諸大願,廣修菩薩行,具足一切地,以諸方便力,廣度一切眾。」意思是,只有於無量劫中廣修菩薩大願和六度萬行,才能圓滿十地的一切功德(即成佛),這樣才能度化一切眾生。

我們在發願時應該這樣想:願我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不動佛一樣,通過無量修行獲得身語意的無量功德,之後以無量功德利益無量眾生。(修行人得到功德和世間人得到錢完全不同:修行人得到功德是有意義的,直接或者間接會對無量眾生有利益;而世間人有了錢自己捨不得花,也不願意給別人,死的時候錢全部沉在銀行里。)

在漢文《普賢行願品》中,從這個偈頌往下先講了如何回向,之後講回向的功德;而在藏文譯本中,此偈頌往下先講回向的功德,之後講如何回向。在《喇榮課誦集》中,《普賢行願品》的漢文偈頌和藏文偈頌按照各自的順序直接排在一起,懂藏文的人一看就知道,從這往下的很多偈頌根本對不上。如果只用藏文或者漢文念誦,當然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一邊用藏文念一邊看漢文意義,這些偈頌就對不上了。當然,不懂藏文的人問題也不大,念的時候觀清淨心就可以了。以後如果再印《喇榮課誦集》,最好按藏文偈頌的意義重新排列漢文偈頌。當然,這是為了方便念藏文《普賢行願品》的人。如果用漢文念《普賢行願品》,就按照漢文偈頌的順序,不需要調整。

丙二(如何回向)分六:一、入於菩薩之回向;二、入於諸佛之回向;三、往生淨土之回向;四、現前大願之回向;五、現前授記之回向;六、利益有情之回向。

丁一、入於菩薩之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諸佛智慧的總集,他具有勇猛的大智慧,普賢菩薩的智慧和行為也是如此,我今天回向一切善根,願跟隨他們盡未來際恆常修學。

前面的偈頌講到了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為什麼此處又講到二大菩薩呢?因為前面是從發願角度隨學二大菩薩,即:文殊菩薩怎樣發願,普賢菩薩怎樣發願,我也如是發願。而這裡是從回向善根角度隨學二大菩薩。具體來講,《普賢行願品》是一篇發願文,按照它發願可獲得無量功德,所獲的這些功德也需要回向,而凡夫人不知道如何回向,所以也要向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學習。因此,前後的偈頌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是有差別的。

文殊菩薩如何回向善根呢?他安住於三輪體空的境界,將善根無有執著地回向給一切眾生。普賢菩薩跟文殊菩薩一樣,一方面以智慧斷除了三輪實執,一方面將善根回向給一切眾生。我們應該像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樣回向善根。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裡面說,如果凡夫人不會以三輪體空作回向,可以念這個偈頌作為代替。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具有利益眾生的大智慧,他們經常以各種形象度化眾生。一說到這兩位大菩薩,很多人往往認為文殊菩薩是拿著寶劍的,普賢菩薩是騎著大象的。其實也不一定。在這個世界上,在很多普通人或者善知識中都有他們的化身,甚至在旁生中也有他們的化身。

唐代的杜順和尚是華嚴宗初祖,他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傳記中記載,杜順和尚白天到山裡種地,晚上在寺院誦《華嚴經》,這樣十年如一日。有一個弟子追隨他十多年,看到師父每天都是這種行為,覺得沒有什麼稀奇的,不如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薩,於是就向師父請假去朝拜五台山。杜順和尚說:「不必去了,你在這裡修學跟五台山沒有區別。」但他不聽勸告,非要去五台山不可。最後杜順和尚說:「既然你實在要去,那順便幫我捎兩封信。」於是杜順和尚寫了兩封信,一封給青娘子,一封給豬老母。

這個弟子揣好信就啟程了,一路上打聽這兩個人。他先找到了青娘子,原來這是一個妓女。這個弟子有點驚訝:怎麼師父認識妓女啊?他把信交給青娘子,青娘子看了信,馬上就死了。他覺得有點奇怪,將信撿起一看,信上說:「觀音,我現在事情辦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

這個弟子沒有醒悟過來,他按照地址又找到了豬老母,原來這是一頭母豬。他把信放在豬老母前面,豬老母用鼻子拱開信看了看,當場也死掉了。他覺得很奇怪,撿起信一看,信中說:「普賢,我現在事情辦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

這個弟子還沒有醒悟過來。最後他來到了五台山,在五台山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問他:「你來五台山幹什麼?」他回答:「我來朝拜文殊菩薩。」老人說:「你師父就是文殊菩薩,你不拜師父,卻千里迢迢來拜文殊,真是捨近求遠!」說完就不見了。這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師父就是文殊菩薩!於是他趕緊回去。可是當他回到寺院時,杜順和尚已經圓寂了。

另外,唐代的寒山拾得也是文殊普賢的應化。寒山隱居在台州唐興縣寒岩,所以人們稱他為寒山子。寒山行為瘋顛,平時身著破衣,頭戴樹皮帽,腳穿木鞋。當時國清寺有一個叫豐乾的僧人,豐乾有很多稀奇的行為,曾經騎著老虎進入寺院。有一次豐乾外出時撿到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便將他帶回國清寺出家。因為這個孩子是拾到的,所以取名為拾得。拾得後來成了國清寺的香燈師,他曾經食用佛前的供品,又呵斥憍陳如像是小根敗種。僧眾對拾得的行為很害怕,就不讓他當香燈師了,讓他到廚房裡做粗活。後來拾得和寒山成了好朋友。拾得在廚房洗碗時,經常把剩飯留下來送給寒山。寒山和拾得都會作詩,他們的詩意境超絕,不是世間詞章所能比擬的。

一次台州太守患病,很多名醫都束手無策。正好豐乾到太守家,他治好了太守的病。太守非常感激,便和豐乾聊了起來。太守問豐乾,當世有沒有聖者。豐乾說,國清寺的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賢。太守聽後特別起信心,便來到國清寺頂禮二人。寒山拾得一邊迴避一邊說:「饒舌彌陀汝不識,禮我何為?」第二天,太守又派人送去厚禮,寒山拾得見到使者來就罵「賊,賊」,說完就融入石頭中了。後來豐乾也不知所終。

對於前輩大德的精彩傳記,有些人完全能相信,而有些人可能想:這裡面有沒有神話的成分?有沒有其他的密意?對此我是這樣認為的:諸佛菩薩的幻化是不可思議的,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寒山拾得的行為不一定值得隨喜和羨慕,但在後人看來,他們度化眾生的事業的確是無邊的,僅僅從這一點,也可推知他們肯定是聖者的化現。其實不光古代,現在也有許多佛菩薩的化身。我去過漢地的四大名山,那裡有很多化緣、看手相的人,也許這就是諸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方便。

言歸正傳,今後我們應該這樣作回向:諸佛菩薩怎樣回向善根,我也怎樣回向善根,尤其是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怎樣回向善根,我也怎樣回向善根。

以前法王去五台山前說,他準備和大眾在五台山共修一百萬遍《普賢行願品》。後來法王在五台山住了一百天左右,法王每天傳法前後僧眾都共同念誦《普賢行願品》,算起來應該念了一百萬遍。以後道友們如果有機會去文殊菩薩或者普賢菩薩的道場,也要精進念誦《普賢行願品》。

丁二、入於諸佛之回向: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稱嘆的就是普賢菩薩的最勝諸大願(概括而言就是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為了證得普賢菩薩的殊勝妙行,如今我將一切善根作回向。

所謂普賢殊勝行,就是最初發無上菩提心,中間行持六度萬行,最後證悟大菩提並度化眾生,三世諸佛都是依靠普賢殊勝行而成道的。在隨三世諸佛而回向時,我們可以籠統地想:三世諸佛如何回向善根,我也如是回向善根。也可以具體想:阿彌陀佛或者釋迦牟尼佛怎樣回向善根,我也如是回向善根,願我能像阿彌陀佛或者釋迦牟尼佛一樣度化六道眾生,讓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並且享受圓滿的法樂。

「文殊師利勇猛智……為得普賢殊勝行」這兩個偈頌特別重要,這兩個偈頌被許多大德廣泛引用。以後我們在作回向時,如果沒時間念完整部《普賢行願品》,可以念這兩個偈頌作為代替。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