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文江鎮先鋒村孝子 割肉救母


時間:2010/7/7 作者:心源

文江鎮先鋒村孝子 割肉救母

在高縣文江鎮先鋒村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該村在嘉慶年間曾出了一個割肉救母的孝子,後來,孝子的堂弟為了紀念哥哥的孝心,傳揚他哥哥的故事,還專門為他哥哥立了一座孝子碑。近日,記者來到先鋒村,聽當地老人講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在文江鎮領導及先鋒村村幹部何清的帶領下,記者在這個小地名就叫孝子碑的地方看見了這座記事碑。該碑呈長方型,座西北向東南,寬0.76米,高1.5米,厚0.15米,碑正文「皇清載入縣誌孝子何鍾貞割股救母」。左方題記:嘉慶四年冬月割肉,右方題記:鹹豐五年五月建碑。由於年代久遠,碑風化,部分字跡不清。據當地村民介紹,這碑以前還有一個「帽子」但也在文化大革命中損壞了。

在碑附近的一座民居中,一位97歲高齡的李心蓮老人向我們講起了這塊碑的由來:在清朝乾隆年間,何鍾貞年幼時,家裡境況原本不錯。但不知什麼原因家道中落,父親也早逝了,母親既要照顧家裡的幼子,又要種地賣糧維持家裡生計,多年來積勞成疾,在何鍾貞成年後,母親就臥病榻上了。這對本就不富裕的一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由於沒錢,母親的病只能一直拖著,這一拖就是好幾年,病痛把母親折磨的不成人形。何鍾貞知道,母親的病完全是勞累所致,眼看著母親越來越瘦,越來越虛弱,何鍾貞雖然愁苦,但也莫可奈何。

一天,病入膏肓的母親聞到隔壁鄰居做菜時傳來的肉香味,已經好幾年沒吃過肉的母親不由自主地念叨:「我真想吃頓肉啊。」恰巧這一幕被剛剛務農回家的何鍾貞看見了,內心酸澀不已。晚間,何鍾貞做菜時,眼前又浮現母親那悽苦的神情,想到母親辛苦操勞的一生,眼淚不由掉下。想想自己七尺男兒,卻連母親最基本的溫飽食慾都不能滿足,內心非常自責。這件事一直在何鍾貞腦海里揮散不去。

過了幾天,母親拉過何鍾貞說道:「兒啊,是母親拖累了你,母親這病是治不好了,與其在這拖累你,不如讓母親死了算了。」說完,母子二人掩不住內心傷感,抱頭痛哭。這一番話,更加堅定了何忠貞滿足母親願望的決心。為防止母親發現,第二天,何鍾貞早早起了床,帶上準備好的刀子、止血用的草藥以及汗帕,赤著雙腳離家,爬上山坡,來到一塊大石旁邊,他取出刀子,嘴裡含著汗帕,比著自己手臂上的肌肉,在手臂上狠狠的劃下一大塊肉,熱汗流下來,劇烈的疼痛已讓他什麼都感覺不到。草草的止住血,他便提著這籃肉回家了。

到家後,何鍾貞忍著痛,將肉烹煮了給母親吃。並對母親謊稱是自己摘了玉米從街上去換回的豬肉。也許是孝心感動了上天,吃完肉後沒多久,母親的病竟然痊癒了。何鍾貞「割肉救母」的事跡也在當地傳為佳話。為了紀念何忠貞,其曾做過多地知縣,衣錦還鄉的堂弟便為堂哥立了這座碑。

不過,在採訪過程中,也有一些村民對李心蓮講述中的一些細節不太認同:古時候稱大腿為「股」,記事碑上所記「何鍾貞割股救母」,應該是割的大腿肉而不是手臂上的肉。而且,對何鍾貞家庭以後的境況也沒有介紹,但是對於何鍾貞的孝行,大家都非常認可,以至於在兩百多年以後,他的故事依然流傳了下來。

日前,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何鍾貞割股救母記事碑」被登記,普查組建議,根據《文物保護法》進行妥善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