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構建和諧和平社會


時間:2010/10/5 作者:明華居士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慶祝首屆「和」文化論壇的開幕。

我們首屆「和」文化論壇以「佛教與和文化」為主題,以「和諧社會,從心開始;和諧社會,和諧望城」作為論壇的口號,旨在探討佛教「和」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的關係。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構建和諧社會成為中國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發展的主旋律。今天的佛教應該積極倡導與現代社會密切相連、共同發展的人間佛教,加強佛教自身建設,使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資源。在這裡我就和大家談談《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構建和諧和平社會》,談談佛教對構建和平和諧社會的意義。拋磚引玉,就教於方家。

首先,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有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我們所說的社會和諧,就是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通過不斷化解社會矛盾,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平等慈悲」是佛教大力弘揚和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宋代僧人清遠法師說:「若論平等,無過佛法。唯佛法最平等。」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現象均平等,無本性、本質,乃至高下、淺深的差別。這裡的平等首先是人與人的平等。佛教從眾生佛性平等的根本平等出發,反對一切形式的不平等,認為一切人群、一切民族、一切種族、一切國家、一切宗教、一切文明都應平等相待,互相幫助,慈悲濟世,造福社會。佛教的平等理念體現了生命觀、自然觀與理想價值觀的統一,體現了人權平等的思想,這是與現代社會的人權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它對淨化人的心靈、加強人自身的「心靈環保」,對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對當代社會的和平與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造福於全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有助於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佛教還特別突出宇宙間的一切生命的平等,即人與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的平等,佛教提倡素食、放生等善行,還強調人與無情的平等,這裡說的無情,是指那些無情感意識、無精神意識的東西,包括草木花卉、山川大地,大自然的花香樹綠、風動水流等等。這些思想既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有助於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保護自然,最佳化人類生存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有助於消除暴力、減少戰爭,維護和平

以佛教的平等觀而生出平等心,同時也就生起慈悲心。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礎,慈悲是平等的道德體現,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說,「慈」是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悲」是悲憫眾生並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稱為「慈悲」。中國佛教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道世法師在《法苑珠林》中說:「菩薩興行救濟為先,諸佛出世大悲為本。」 這裡的「慈」是給與眾生快樂,「悲」是拔除眾生苦。《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慈悲平等理念有助於消除占有欲望,樹立慈悲平等理念,從思想觀念上消除戰爭產生的根源,對維護和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佛教來說,慈悲平等之心是維護世界和平、構建社會和諧的保障。佛教所嚮往的世界是一種遠離痛苦和煩惱的和諧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眾生平等,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和諧社會的理想境界之所在。如果人人都推崇慈悲平等的思想,那世界上就會充滿吉祥和平,遠離戰爭災禍。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也就是一種博大的愛。這種博愛不只限於人類,而且涵蓋一切有生之物。試想一下,如果世界上能夠多一點平等,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友愛,那麼社會就必然會多一份和諧、多一份安詳、多一份自在。

眾所周知,中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它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起到了和諧人際、安頓人心的最基本的社會作用。佛教宣揚「平等慈悲」,嚮往和諧和平,這與中國人崇尚「和」,以和為貴,追求和平,追求和諧的思想是一致的,下面我將就我們本屆「和」文化論壇的主題,即「佛教與和文化」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和合」是中國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國文化生命之所在。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墨家,都認同、承傳「和合」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中的「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墨家思想中的「非攻」、「兼愛」,都反應了古人對「和諧」堅持不懈的追求。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中的慈悲平等理念就是「和合」的一種表現形式。平等慈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個「和」字,平等慈悲就是為了眾生和睦,熄滅貪嗔痴,造就常樂我淨的和諧社會,宣揚平等慈悲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一種「和」的境界。佛教中的「六和敬」思想更是佛教「和」文化的集中體現。

「六和」即「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這三者是和合的本質;「意和同悅」、「身和同住」、「口和無諍」,這三者是和合的表現。身和同住:就是每個人必須做到身業清淨,大家和睦相處,舉止言談,具足僧相的風度和莊嚴。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鄰里和睦,社區安詳。口和無諍:就是要求每個人必須做到語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言語文明,溫存有禮。意和同悅:是說人們行為活動中所造的善惡之業,關健不在行為的本身,而是內心意業傾向善惡的根源,這個內心意業,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思想。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同心同德,共謀發展。戒和同修:是說從佛教講,「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由清淨的戒行得悟人生的真理,並表現出了一種比較圓滿戒相,這是佛家弟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利和同均告訴四眾弟子對事物必須平等,一視同仁,須均一切利益;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尊重他人利益,社會利益。見和同解:就是在建立共識,即思想上和看法上相同統一。對社會大眾來說,就是要求大家求同存異,達成共識。「六和敬」思想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和諧社會的理念是相通的。「六和敬」以「和」為中心,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主張「和合」,有利於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而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目標。實際上,「六和敬」思想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平等慈悲」理念的延伸。

自從兩千多年前佛教傳入中國開始,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四眾弟子就以「平等慈悲」理念為精神支柱,為建立一個充滿和諧、充滿關愛的世界而做著不懈努力。中國歷史上的法顯、玄奘、義淨等得道高僧,都曾不遠萬里,歷盡艱險,窮畢生的精力,求取和弘揚具有慈悲、智慧、平等、寬容思想的佛教經典。這些佛教經典,不僅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同時也為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文化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朋友們,佛教在中國發展到今天,走過了二千多年的漫漫長路,在今天的各種文化體系中,佛教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恆久的價值感召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佛教平等慈悲的理念以及這種理念中所蘊含的「和」文化,必將發揮日益重要的影響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以一顆慈悲平等之心,為實現人類社會和平和諧而努力,是我們四眾弟子的共同心愿。我們今天的這個「和」文化論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宣揚佛教文化的平台,在這裡,我對「和」文化論壇的主辦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真誠祈願佛菩薩加持,使這個論壇越辦越好!

最後,敬祝中國•望城首屆和文化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