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仁禪法師:修行有難易之分,您選的是難行道還是易行道?


時間:2017/11/16 作者:淨土解行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給我們抉擇了這樣殊勝的道理——種種法門的難易比較。當然,《十住毗婆沙論》中關於這一段的原文非常長,這裡只是最精簡地方式引用幾句作講解。

一、喻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龍樹菩薩說,佛法有無量法門,就像在世間走路一樣,有陸路、水路的差別。古代人一般通常都是走路的,沒有像現代有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在陸地上走路,那就非常辛苦,一天也難得走幾十里。而如果坐在船上,一步都不用動,不管多少天,到時候肯定能夠到達,這樣就非常安樂,絲毫的痛苦都沒有。

二、義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大乘菩薩道也是如此。如果靠自力了生死,那就要非常精進地去聞思修學,才有可能成就。或者靠信心成就的方便——也就是往生西方淨土法門,依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依靠他老人家的願力,就可以像乘船一樣,「易行疾至」,得不退轉。

這裡有兩個方便:一是「易行」,說明這是最容易修持、最容易成就的法門,所以稱為易行道;一是「疾至」,說明是最快速的。最容易同時又是最快速地讓我們成就阿惟越致,成就不退轉菩薩,或者成就究竟的佛果,靠的就是淨土法門。一得往生,全部都是阿惟越致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

最後,龍樹菩薩對此總結:「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要想達到不退轉地,只能執持名號。在這個娑婆世界修持,很難不退轉。修行有種種的惡因緣,極容易退轉。而往生西方之後,不可能有絲毫的退轉。可見,往生西方就可以「疾至不退轉」,最快速度到達不退轉地。所以,「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必須以真誠恭敬心,來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這樣就能「易行疾至不退轉地」,就能最容易了生死,最容易乃至最快速地成就佛果。

三、勸依校量二道難易決定修行方便

淨土法門具足「易行」、「疾至」這兩方面的特點,而這也是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論文中所講的:「不用歷經艱難險阻輕而易舉便可獲得這一果位的殊妙方便」。「不用歷經艱難險阻輕而易舉」,就是一種易行道,最容易修持,當然也就最容易成就,最容易了生死,最容易快速成佛,所以,「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漢藏大德密意一致。

龍樹菩薩告訴了我們難行道和易行道的分判方法,也就是聖道門和淨土門的差別所在。這是我們學佛人抉擇一生修行道路最可靠的所依。聖者龍樹菩薩,他老人家的本地風光不用說,肯定是早已成就佛果的,只是示現為登地的聖者菩薩。

像全知麥彭仁波切、龍樹菩薩這樣的聖者告訴我們的教義,我們就沒必要再以自己的聰慧、自己淺薄的分別念去抉擇,我們只要依教奉行就可以,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最聰明的抉擇。否則,以自己的凡夫分別念去抉擇,而不肯依靠這些聖者給我們所抉擇的道理去做,那麼今生要想解脫成就是沒有希望的,那樣實際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是最愚蠢的一種做法。

——摘自仁禪法師《淨土教言講記——漢藏法筵一滴 》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