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什麼是有相三昧和無相三昧(51-55)


時間:2017/12/20 作者:藎木

51、什麼是有相三昧和無相三昧?

禪宗所說,是依無相三昧發揮。念佛求生西方,是依有相三昧而發揮。

《金剛經》說心地法門,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不知看經上文說的話,獨以此兩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無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許多經,並禪宗所說,皆是依無相三昧發揮者;凡諸大乘經,備明修因證果,並開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發揮者。(《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17頁 答善熏師問)

52、淨土法門在佛法五乘中的地位是什麼?

人天乘而兼菩薩乘、佛乘者,其唯淨土法門乎?惟此淨土法門,乃能出三界,了生死。

竊維佛法有五乘:

(一)人天乘。人乘持五戒,得生人道;天乘行十善,得生欲界天。加四禪四定,則生色無色界天。

(二)聲聞乘。修四諦,得四沙門果。

(三)緣覺乘。觀十二因緣,得辟支佛果。

(四)菩薩乘。修六度萬行,證菩薩果。

(五)佛乘。行大慈大悲,成正等覺。

人天乘而兼菩薩乘佛乘者,其唯淨土法門乎?蓋人天乘,只修五戒十善,俱是有漏功德。唯此淨土法門,乃能出三界,了生死。修淨土者,必須敦篤倫常,恪盡已分,你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加以四弘誓願,廣大其心,自行化他。普令內而父母妻子,外而鄰里鄉黨,皆修五戒十善,並修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是人雖系凡夫,實即菩薩。何以故?以心廣大故。(《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93頁 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

53、參宗研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

參宗研教全仗自力,談何容易。信願持名了生死,才是道理。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之樁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要了脫生死,究竟如何了脫呢?唯有念佛法門,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淨土。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為參宗研教,都要務到極處,如實修證,才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念佛是攸賴佛的願力加被,是歉仗佛力,自然確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別得了。總而言之,仗自力參禪悟道,了生死,未證到家,總是不易了。念佛求生淨土,只要信願真切,行持堅固,就有了脫的功能。若論自力他力,禪淨難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照《四料簡》說來,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了脫生死,才是道理。(《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05頁 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54、如何正確理解《永明四料簡》的含義?

今當末世,眾生根劣障重,知識稀少,若舍淨土,無由解脫。永明禪師恐世不知,故特舉料簡以示來茲。誠迷津之寶筏,昏衢之明燈也。

又永明禪師,為修行人確示要道,開出《四料簡》。

(一)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二)無禪有淨土,萬修肆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三)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四)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此《永明四料簡》,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鑑。先須認準如何是禪,如何是淨,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然後逐文分剖,則知字字的當,無一字能移易。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所謂純真心體也。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本來面目,明心見性。有淨土者,即真實發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禪與淨土,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是約機約修,一理一事。理雖如是,須如理起行,行極證理,務使實有諸已也。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忽忽,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而因地不真,心戀塵境,乃至求來生富貴,生天求樂,皆不得名為有淨土。

(一)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其人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於諸法之中,唯以信願念佛一法,自利利他。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而喪膽,如虎之戴角。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淨雙修接者,即以禪淨雙修接之;應以專修淨土接者,即以專修淨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歟?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花開見佛,證無生忍。即最下證圓初住,能現身百界作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二)無禪有淨土,萬修肆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其人雖未明心見性,即是決志淨土,求生西方,志誠念佛,感應道交,定蒙攝受。力修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亦皆蒙佛化身前來接引,非萬修萬人去乎?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然已高預聖流,竟不退轉,漸證聖果,則其開悟,可不待言。故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三)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其人雖略識心性,而見思未盡。直須磨礪淨盡,至於無餘,則生死方可出離。若一毫未斷,六道輪迴,依然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即使命終,歸途莫測,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耽擱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眨眼之間,隨其業力,便爾受生,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四)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者,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淨土,悠悠泛泛,修諸法門。(非指埋頭造惡不修行者)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不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即隨福轉。享福愈大,惡業愈多;既造惡業,難逃果報;一息不來,即墮地獄,償其夙債,所謂鐵床並銅柱是也。如是造業之人,譬如慧日,盲者不見,雖有諸佛菩薩垂以慈悲,以彼惡業障故,不能獲益,永劫受苦,故曰:沒個人依怙。

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淨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淨盡,方可了生死;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又佛在世時,眾生色心業勝,依仗自力,或可證道。今當末世,根劣障重,知識稀少,若舍淨土,無由解脫。永明禪師恐世不知,故特舉料簡以示來茲。誠迷津之寶筏,錯衢之明燈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69頁 淨土法門說要)

55、什麼是禪淨,什麼是有禪有淨土?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

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明心見性也。有淨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已也。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離念靈知者,了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有淨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已也。二者文雖相似,實大不同。須細參詳,不可籠統。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或求生天,受天福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者,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41頁 淨土決疑論)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