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太橋旦曾堪布:「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法早有答案


時間:2018/1/20 作者:仁德

文/太橋旦曾堪布

人身從何而來?下輩子做人,你準備好了嗎?

人,從何而來?去往何方?這也許是人類最大的不解之惑,古往今來,困擾著無數科學家和哲學家。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佛教從因緣的角度,早就給出了精準而全面的答案。

世間萬物的產生都離不開主因和助緣。比如說一株植物的產生,主因就像植物的種子,助緣就像陽光、水分和養料等,兩方面的條件具足,這株植物就必定會長出來。那麼,獲得人身的因緣是什麼?佛經告訴我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獲得人身——主因是持戒,助緣是布施、忍辱等五度的修持,以及臨終時明確的發願。下面讓我們依照這些條件來檢視一下——自己的人身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

太橋旦曾堪布:「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法早有答案

戒如動靜之大地(圖源:網路)

一、持戒

龍樹菩薩說:「戒如動靜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意思是說,芸芸眾生、山河草木都依賴大地而存在,同樣,一切功德必須依靠持戒而建立。人身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持戒並非易事。

佛教的戒律分為皈依戒、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我們不妨反觀自身:持戒做得如何?如果我們皈依了佛門,有沒有謹慎持守皈依戒?居士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們做到了多少?我們對菩薩戒有沒有清晰正確的認知?是否重視菩薩戒的學處?如果我們是一位金剛乘弟子,是否了解三昧耶戒的內容?自己守持得如何?

假如說,一位農民播下了劣質的、甚至是燒焦了的種子,試問他到秋天的時候可能豐收嗎?同樣,我們來生去往何方,不必詢問高僧大德,也無需打卦算命,只要捫心自問,檢視一下自己持戒的清淨程度,答案自然會一清二楚。

太橋旦曾堪布:「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法早有答案

對治和根除貪嗔痴煩惱(圖源:網路)

二、其他五度的修持

再來看獲得人身的助緣——布施、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五度都是對治和根除貪嗔痴煩惱的方法。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告訴我們:內心之中哪一種煩惱比較熾盛,將來就會投生於相應之處。相由心生,一切外境都是內心的顯現。在六道輪迴里,我們將去往何處,取決於當下的每一個起心動念。

比如說,如果我們嗔恨心很重,經常發脾氣,那麼死亡以後,等待我們的將是地獄的折磨;如果我們欲望強烈、貪心熾盛,說明我們已經走上了去往餓鬼道的路;如果我們愚痴深重,說明來世將投生於畜牲道。

六道輪迴在哪裡?並不在外界環境,而是在我們自己心中。如果通過六度的修持,內心中粗重的貪嗔痴解決了,我們自然就遠離了三惡道;如果內心做到了人道的條件,我們來世就能再獲人身;如果內心中貪嗔痴的習氣徹底斷除了,對我們來說根本就沒有輪迴,我們將登上涅槃的彼岸。

太橋旦曾堪布:「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法早有答案

臨終的發願(圖源:網路)

三、臨終的發願

獲得人身的第三個條件是在臨終時清晰的發願——願我下一世重獲暇滿人身,依靠人身修行佛法,獲得成就,利益眾生!

然而,在那個連線生與死的痛苦時刻,能夠保持清醒並清晰地發願,這樣的人有多少呢?很多人會被車禍、被突發疾病等奪去生命,更多的人在臨終時會沉溺於對親人、財產的貪執,或在長期的重病中昏迷不醒。只有福報具足或修行有成的人,才能在臨終之時保持清醒,把握自己的心念。

以上就是獲得人身的三種條件。我們的人身並非只是來自父母,也不是純屬偶然的巧合,而是我們過去世千辛萬苦做到了這三個條件,因此獲得了現在的暇滿人身,有了解脫輪迴的希望。展望未來,今生如何度過?來世何去何從?這一切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正如密勒日巴尊者所叮囑:

太橋旦曾堪布:「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佛法早有答案

前世今生(圖源:網路)

我們的前世真有出息,他掙來了我們的人身。

可是今生的你,

千萬千萬不要把未來推到懸崖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