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業如幻略論心行傳遞律


時間:2018/7/10 作者:釋恆銘

時已仲夏,驕陽似火。釋恆銘、業如幻等去向周口,一路上車水馬龍陌連廣廈。

釋恆銘:二十年前,周口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遠談不上繁華,象這些xx商城、xx中心、xx小區、xx集團、xx中學、xx研究院等,好象全都是從地上冒出來似的,那時真的真的真的不可想像啊!網上說朝鮮、蒙古、非洲以及我國的西部卻又赤貧千里民不潦生,那么到底什麼是財富呢?它又是從那裡來的呢?

業如幻:財富就是自己所擁有的能用東西,包括物質包括貨幣。為啥有些人的財富多?為啥有些人的財富少?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指出以下幾點。

A聖者曰,現實的世界以物的形式表現出來,其法性卻是本來無一物。

B由於“本來無一物”的法性有保持其壯態的能力,此能力可稱作法性的保態能力,簡稱法性保態力,或稱法保力、法性力。

C眾生的願力能改變世間萬物的現壯,法性的保態力又將萬物的現壯拉回原來的壯態;萬事萬物的生老病死或生住異滅,都是願力與法性的保態力雙運的結果。

D基於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願力與法性的保態力雙運的結果;所以因緣(包括俗世意義下的財富)的變動不是無序的,它有著確定的方向,那就是朝著使變動消失的方向。

例1,某甲在社會上不會混,結果弄得很窮,一無所有;那么從此之後以他為核心的因緣運作,必定會使“窮”相消失,擁物頗豐。

例2,某乙在社會上很會混,結果弄得人皆稱“能”,好處占盡;那么從此之後以他為核心的因緣運作,必定會使“能”相消失,甚或遭唾。

釋恆銘:在現實世界中常見這樣的現象,某甲與某丙兩個人,同樣地被人們認為很窮,但連續十年的因緣運作後,某甲大富某丙仍貧;這是為啥呢?

業如幻:這個問題好回答。

A帶來結果或貧或富的因緣運作,其運作平台是當事人的心境,運作中的各種物事都是當事人的心境招來的。

B結果為富的因緣運作,是在現壯為“貧”的基礎上的。儘管別人認為某甲很窮,如果某甲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並不窮,也就是眼下流行語所說的心態好;那么以某甲為核心的因緣運作,絕對運作不出富的結果。如果某甲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真的很窮;那么以某甲為核心的因緣運作,一定會得到富的結果。也就是說,心窮者其後必富,心富者其後必窮。

釋恆銘:即然心窮者後必富心富者後必貧,那么是不是揀擇一個貧窮的心境,以後就可以坐等富從天降呢?

業如幻:當然不是。在貧窮的基礎上,心會連續不斷地招來各種改變現壯的因緣,此時務要積極勞作順勢而為。願力給業主指明了積聚財富的方向;而法性的保態力,則使積聚財富的路上荊棘滿途困難重重;並且,積聚財富的願力有多大,使之不能實現的法保力也就有多強。知道了這些道理,怎么能不積極勞作坐等福降呢?

釋恆銘:或有人言,現實的社會是業報相續的,上世積有福業,此生必有財發!如此論斷,正耶非耶?

業如幻:賢者有言,外境呈現出怎樣的壯況,是依賴於心的,是域內眾生共業的結果;心對外境的察觀並以之為基礎決定自己的行為,其實就是以心取心的遊戲,與小貓閒來無事追它自己的尾巴玩一樣,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雖然如此,眾生的察境驅心與閒貓戲尾還是有區別的,它們是本質上相同事項上有別;畢竟眾生的察境驅心,是從共業里揀擇專屬於自己的別果,並且此時的察境驅心從因果相續上說,還將是下一時心中升起妄念的主因。

固然心境是一如的,心中的財富卻不等於現實中的財富。在社會上求取財富,其實質是從共業中揀擇別果,業主如果從主觀上不努力,“揀擇”的工作沒人替你完成。上世所積的福業,是此世發財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要想把上世的福業轉化成此生的發財,個人此生的努力揀擇不能缺少。

另外,我們是以財富來說事的,事實上眾生的任何心念,比如肥胖、學習、事業等心行在業報相續中的傳遞,都具有上述財富所含攝的規律。需要指出的是,A由於法性“本來無一物”的空性,眾生的任何心念都可以達成。B由於“本來無一物”的法性具有保持其壯態的能力,眾生任何已達成的心念(包括眾生本身),也必將本來無一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