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怡西法師:《佛說盂蘭盆經》(一)-1


時間:2018/7/16 作者:怡西法師

《佛說盂蘭盆經》(一)

——怡西法師2015年佛歡喜日講於揚州法海寺

尊敬的和尚尼、演寧法師,尊敬的大眾師父們,尊敬的居士同修們:

大家好,阿彌陀佛!

奉和尚尼慈命,怡西從今天開始跟大家共同學習《佛說盂蘭盆經》,今日啟講,講圓滿的時間正好是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廟都要舉辦盂蘭盆會,僧俗四眾、善男信女,為了報答累世父母的養育之恩,向十方僧眾陳設供養,憑仗十方僧的威神之力,加被父母脫離苦難、獲得安樂。

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盂蘭盆會是向十方僧陳設供養,絕不局限於當處,比如說即使法海寺舉辦的盂蘭盆會,你們都來參加,歡喜供養,但是心態上不要只局限在本寺你眼中所看到的這幾十位師父,你所供養的是十方僧。

《了凡四訓》當中,了凡先生第三次發了要做一萬件善事的願,他們一家人都很努力的去做,但是仍然很憂愁,一萬件太多了,何時能滿?不但老母和妻子憂愁,就連了凡先生自己都是心有憂慮。感應到一位天神在夢中告訴他說:他在寶坻做縣令,免除全縣老百姓的田租,從原來的每畝二分三厘七毫,減到了一分四厘六毫,減掉了0.91,近3/1都被免了。只這一件事,一善可當萬善。

由此了凡先生知道了:善心真切,善念真誠,沒有自私自利、分別、我執夾雜,那麼他所做的善事,因心量沒有界限,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就沒有界限。極小的善都能成就遍滿虛空的功德。

我以前曾經跟大家講過三類人好修行:

第一類、做官的人。

第二類、媒體的人。

第三類、老師

那麼我現在正式要加上第四類,佛門當中好修行。為什麼呢?佛法沒有界限,佛親自跟我們講眾生通於十方法界,無量無邊,僧也不局限於本地,十方僧無量無邊,當然這裡面聖賢菩薩僧,普通凡夫僧,統統包括了。以廣大的發心供養十方僧,必然有十方僧來應供,這是佛的敕令,儘管你不認識他,或者你的肉眼根本沒有看見他,但是不表示沒有。作為道場來說,仍然是按佛的教導,打板集僧,作意就是集十方僧,這都是在成就居士檀越供僧廣大功德。

放人出家以及供僧的功德,非常非常廣大,佛陀贊到極處。我們法海寺的僧團持不捉畜金錢戒,並不等於不讓大家供僧,護法居士會把大眾供僧的錢財和物品按戒律所規定的方式,護持好每位師父的生活和學習。這樣兩方面都成就了,既成就了師父們的修道所需,又成就了檀越居士種福田,得到殊勝的功德利益。

所以在這裡提醒各位居士檀越,你們發心供養的這個心量要擴大到十方僧,雖然看似這些供養的東西送到了法海寺,但你們的心量是通於十方的,這樣得到的福報也通於十方,無量無邊。當然在整個孟蘭盆會的過程當中,佛明確強調唯有以十方大眾僧的威德之力才可以起到那麼大的救度作用。這個心量一定是要注意,從始至終要發供養十方僧的廣大心量。

盂蘭盆節是個古老的佛教節日,起源於《佛說盂蘭盆經》目連救母的典故。遵照經中佛的教導:「佛弟子應念念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常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作盂蘭盆,供養佛及僧眾,以求報答父母長養之恩」,佛弟子依教奉行,由此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佛教節日——盂蘭盆節。

早在佛陀時代,印度就有興辦盂蘭盆會的活動。《大盆淨土經》記載:當年印度的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茉莉夫人等,為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都曾經依照《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和僧眾。

在中國,自從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翻譯了此經之後,經中供養十方眾僧以求報答父母恩德的孝親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不謀而合。我們中國的傳統,五倫八德以孝為根,所有一切善法無不從孝起源,這是「泛愛眾,而親仁」的原點,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原點。沒有孝,後面的悌、忠、信,禮義謙恥都是空談。

不但世間人將孝作為善法的根,佛法同樣以孝為根,這部《孟蘭盆經》和《地藏經》都是佛門的孝經,入門的經典。雖然說是入門,但是不要誤會,並不是說這些經典就比其他經典地位低,其他經典講開悟,講成佛的好像都很了不起,因此就輕視這些所謂入門的經典,這是不對的。

以《地藏經》來講,經文的序分一開始在介紹與會的大眾的時候,明確提出來一切諸佛都來參加釋伽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的這次說法大會。佛講了這麼多經,沒有其他一部經是一切諸佛都來參加的,唯有《地藏經》。一切諸佛因孝而成就,可見這些孝經對於大眾來講多麼的重要。

由於佛門的孝親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不謀而合,因此每年盂蘭盆會得到了中國帝王的大力倡導,一演而成為民間最普及的佛教傳統。據說,最早舉行盂蘭盆會是在梁武帝時代。

《佛祖統紀》記載:大同四年,梁武帝到同泰寺供設盂蘭盆齋。

《釋氏六貼》也記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就在各大佛寺設盆供養,從此蔚為成風,歷代帝王臣民遵從佛制,興辦盂蘭盆會,報答父母、祖先之恩德。

比如,唐朝代宗、德宗等皇帝,都曾經親自陳設盂蘭盆供,代宗皇帝還把在寺院供盆的儀式改為在宮內道場設盆供養,並且供上高祖以下的七位先祖牌位,把名字寫在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宮道場。

此外,《法苑珠林》記載:唐朝的國家大寺,像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都有設盆供養種種物品,並有來送盆的官員,往來不絕,民間設盆供養同樣非常之多。可見唐代宮廷、民間對盂蘭盆供的重視程度。

在歷代帝王的倡導下,盂蘭盆供從高高的廟堂之上,廣泛地傳入民間,成為上千年盛行不衰的佛事活動。

我們繼承佛教傳統,開設盂蘭盆法會,最關鍵是要遵從佛的教導,發起孝順父母的心,以此孝心如法地供養十方僧眾,讓累世父母脫離痛苦、獲得安樂。

中國化的佛教向來都是重視慎終追遠的,這與佛教提倡的救度累世父母的教義完全契合。慎終追遠就不會丟失它的根基,它的本源,這也是中國佛教一千多年來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有繼承才有發展,有根才堅固。

佛教非常重要戒律,甚至佛示現入於涅盤前留下最後的垂示,要求後世一切弟子[以戒為師]。佛教雖有無量戒,但都以孝為宗,孝即是戒,雖有無量行,卻以孝為首。

所以,釋迦牟尼佛曠劫以來常修報恩之行。目連尊者初成道時首先就欲報父母之恩。要知道,這不只是成道之後才思念父母,念恩圖報,實在是以報恩的因緣而修持聖道。如地藏菩薩往昔作婆羅門女時,為救度母親發大悲願,[眾生界不空,誓不成佛道]。

諸佛菩薩發菩提心的因緣,大抵都是如此。因此菩提心有一種叫做七因果修法,即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發增上意樂,誓取佛果。達到佛果是孝道的極致,起點是從知母起,終點是佛果,可見孝道的極致是成佛。

圓滿佛果從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生。什麼叫增上意樂?想要說明增上意樂,需要結合大悲心來說明。大悲是對眾生拔苦的心。看到眾生的痛苦,要幫助他從痛苦裡解脫出來,這屬於悲心的表現。

如果我們對個別眾生生起悲心,這是一種狹隘的悲心,這種悲心每個人都會有的。孟子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凡夫的悲心非常狹隘,比如說對於喜歡的人、對於和我們沒有利益衝突的人、對於看著順眼的人,或者說看到小孩,悲心容易生起來,但這個是很狹隘的悲心,也就是普通凡夫都具有的那一點點有限的惻隱之心。

佛教講的大悲,是把悲心擴大到一切眾生身上,乃至對螞蟻、蟑螂乃至三惡道的眾生都能生起悲心,都能對它們有充分的理解、充分的接納,想要幫助它們解除痛苦,這與凡夫有限的悲心是不同的。

這種悲心,聲聞乘的聖者,他們通過修四無量心也能做得到,但還不能算是菩薩的悲心。

菩薩的悲心建立在增上意樂的基礎上,也就是菩薩把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當作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的責任,那就一定對於解救眾生的痛苦,有著捨我其誰的承擔精神,我一定要去這樣做,這是我的使命、這是我的工作,這是我生命的責任,這是我活著的意義所在。

對一切眾生生起這樣一種責任感的時候,這才屬於增上意樂。所以菩提心是從增上意樂生起,對於眾生的悲憫,使你義無反顧地願意承擔這樣的使命,這樣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以承擔為使命的人並不多見,我遇到的絕大多數是來跟我講:我不行,我什麼都管不了,我沒有能力,你讓別人來做吧,我只念念佛就行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心裡都在念著「使命」、「增上意樂」、「菩提心」。你再怎麼說念佛,也不可以在沒有菩提心的情況下因念佛而成就,這不符合淨土經典的意思。

我在澳門佛教國際論壇上講:[小龍也要吐火啊!]就是在講承擔,也就是增上意樂的菩提心的發起。增上意樂是從大悲心生起的,如果對眾生沒有悲心,不要說承擔了,你根本就不會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所以對眾生無限的悲憫之心,是生起增上意樂的因。

大悲心又是從慈而生的,看到眾生痛苦,我有要給他快樂的意願,因為想給他快樂,所以要先拔除他的痛苦。佛教經常把慈心和悲心合在一起稱為慈悲心。

那麼慈悲心如何生起呢?要從報恩心生起,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慈生,慈從報恩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如斯次第,說為七也。

菩提心發起有七個心理步驟,其實這屬於一種心理引導,這個心理引導主要有七個部分組成,這七個部分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次第。這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發菩提心方面的心理引導。

淨土法門的關鍵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證明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前提。發菩提心的七個環節當中,增上意樂是最為重要的樞紐,也就是說對於利益眾生的事,是不是能夠視為個人的使命。前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假若只能對某些喜歡的人慈悲,那是狹隘的凡夫,假若能擴大到對一切眾生慈悲,那也還算不上是菩薩的慈悲,唯有將慈悲利眾當做使命,這才是菩薩的大慈悲,也就是發菩提心的關鍵樞紐。

是否具備了承擔的使命感,這個特別關鍵。沒有使命感,談不上發菩提心。

各位僧團中的執事們,當你來找我辭職的時候,當你說:法師,我有種種原因,我工作幹不了,你找別人乾吧。我心裡都只是笑笑,你辭掉的不是我的工作,是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也不是我找別人乾就能替的。

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念佛是不是使你產生了真正的喜悅?你是不是具備了成佛堅定的信心?假如念了那麼久,仍然不喜悅,不堅定,那又憑什麼能成佛呢?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無法詳細介紹七因果法。待到合適的機緣,希望用專題的形式,把七因果的修法詳細介紹給大眾。

發菩提心修法的起點是從知母生起的,這是以最長遠的眼光,觀察到無始以來流轉,生生世世由母親生養成人,如今諸母沉溺輪迴,感受無窮無盡的流轉之苦,由於不忍心捨棄諸母而發起報恩心救度母親。

但是只給予父母人天快樂,並不能解脫生死,因此以大慈悲心欲拔除諸母一切苦、給予一切樂,並誓願自己一人荷擔使命,而發起勇猛的增上意樂,生起菩薩的使命感,荷擔眾生之心。

之後又觀察到只有成佛,才能以不可思議的身口意神通妙力,任運度脫諸母,由此誓願取證無上佛果。這就是基於出世間大孝而發起了無上菩提心,同時也回過頭來證明我剛剛說的孝是泛愛眾的原點,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原點。

總的來說,孝分世間孝和出世間孝兩種:

世間孝,小孝奉養父母身口,大孝引導入於世間安樂之道——三綱、五常、八德等等。

出世間的孝道是引導父母對三寶生信心,皈依入於佛門,受五戒、行十善,再引導父母出輪迴,了生死,最終得大菩提。又,世間法只對今生父母盡孝,佛法是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這部經中,目犍連尊者成道後為救拔母親,向十方僧眾供盂蘭盆,把墮餓鬼身的母親超拔生天,是佛門大孝。如果從真如理體上解釋,那就更深,所謂「入天華光」。

「天」解釋為第一義諦,也就是父母本具的法身。「入天華光」就是使父母入於法身、般若、解脫的涅盤三德,是最究竟的孝。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度父母出惡趣、出輪迴,才是真正成就了人子的孝道。世間的孝是出世間大孝的階梯,也應當努力去做,這才是全面地理解了孝道。

講了這麼多,是為了解菩提心和孝道是真正對於《盂蘭盆經》信受奉行的關鍵所在。假若缺失了菩提心和孝道,供養盂蘭盆也只不過是成就一些福報,想要救度當世父母,過去世的父母,離開了菩提心和孝道,一定是沒有力量的,無法達到救拔他們出離苦難的目的,這也就是我們正式開講這部經之前,一定要講這些前言的原因所在。因此,學習《盂蘭盆經》,要從中深刻地理解「設盂蘭盆」的真實意義,在此基礎上,發起報恩的意樂和行為。

請看經題《佛說盂蘭盆經》,[佛說]二字表明是佛不問自說。佛不問自說的情況說明本經所講的事理非常重要,正好說經的機緣成熟,說出本經,非常暢悅佛的本懷。我們最近講的這幾部經:《佛說出家功德經》、《佛說十善業道經》、《佛說盂蘭盆經》都是這樣的情況。

藕益大師在《盂蘭盆經新疏》當中解釋說:

「盂蘭。乃是梵語。正雲烏藍婆拏。此翻救倒懸。謂三塗劇苦。無可喻陳。借喻倒懸。此法一興。倒懸斯解。名之為救。盆字是華言。乃貯食之淨器。一切碗缽。通名為盆。」

盂蘭盆是華梵雙舉的說法,盂蘭是梵語,梵語正說叫做[烏藍婆拏]。此方翻譯為[救倒懸]。所謂[倒懸],頭向下吊著。三惡趣的痛苦相狀無法描述,只能以倒懸作比喻。

「盆」是華語,指容器,盛食物的清淨容器,一切碗缽都稱為[盆]。[盂蘭盆],就是用種種乾淨的碗缽盛種種淨潔的美食,供養十方僧眾,所出生的功德能救累世父母猶如倒懸之苦。

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稱叫做[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

對於盂蘭盆,我們一般傳統上理解是為救亡而設,針對已經過世的父母。那麼對於現世在生的父母是不是沒有作用呢?不是的,盂蘭盆不僅救亡,還可延壽。

這也就回答了最近你們一直在問的問題,現在在生父母是否會因子女設盂蘭盆供而獲益?當然會的。為什麼呢?已經亡故的父母之所以會得到救拔,是因為你虔誠的心意,廣大供養的心量所產生的功德。同樣的道理,現在世在生的父母一定會因你設供的功德而得到利益。

藕益大師在《盂蘭盆經新疏》當中,有一段問答非常精彩,儘管我們時間有限,還是將這段問答錄出來供養大眾。

[夫分段變易。皆名苦報。何但餓鬼。方稱倒懸。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欲界無禪定之食。三有乏無漏之漿。偏真缺俗諦。法財權位。失中道實味。皆倒果也。

碗缽為盆。百味五果為食。解餓鬼倒懸。攝心為盆。十支為食。解欲界倒懸。念處為盆。四諦行觀為食。解三界倒懸。宏願為盆。六度萬行為食。解四枯倒懸。一心為盆。不思議觀為食。解二邊倒懸。

引伸觸類。總以碗缽百味。為正因緣境。若無事境。理觀無寄。若無理觀。事功不深。倘見此說。便欲廢事。則目連始得六通。亦既成就念處盆。四諦食。何故母猶不脫鬼倫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