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怡西法師:《佛說盂蘭盆經》(一)-2


時間:2018/7/16 作者:怡西法師

怡西法師:《佛說盂蘭盆經》(一)-2

佛說二字。具如常解。經是通名。亦如常釋。此不繁述。

次觀心釋名者。淨戒為器。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為食。供養自性一體三寶。圓解八倒之懸。頓履一實之地。無明父。貪愛母。當下即成明脫。智度母。方便父。任運入無功用。故名盂蘭盆也。]

好,藕益大師這一大段話比較長,我們簡單來跟大家做個解釋:

「夫分段、變易,皆名苦報,何但餓鬼,方稱倒懸?」六道裡面,凡夫有分段生死。這一期生命結束就輪迴投胎,死了再生、生了再死,這種沒完沒了的輪迴是一種巨大的痛苦。即使小乘聖人,比如證了阿羅漢果的,有能力離六道,不再分段生死,可是依然有變易生死。

我們常講了生死,實際上阿羅漢的了生死是了分段生死。因為他們斷了執著,斷了執著就斷了六道,分段生死確實沒有了,但是還有分別、還有妄想,心的念頭生了又滅、滅了又生,變易生死沒斷,還叫做苦報。

哪裡只是餓鬼才叫苦報呢?六道眾生都叫苦報,乃至四聖法界裡的聲聞、緣覺,沒有分段生死,因為分別、妄想沒斷,仍然有變易生死。

菩薩斷了分別,但是還有妄想,只要起心動念沒放下,就離不開變易生死。一直要把妄想都斷盡,才能叫做離開苦報,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徹底都脫離了。因此站在這樣的一個高度上來看,哪裡是說餓鬼的苦才叫倒懸?十法界裡頭的眾生,只要有妄想還沒斷盡,都稱為倒懸。

「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

凡夫有四種顛倒,即:

一、常顛倒。無常認為有常。

二、樂顛倒。以苦當作是樂。

三、淨顛倒。以不淨為淨。

四、我顛倒。無我認為有我。

凡夫常樂我淨四種真相都迷失了,所以顛倒。二乘人的情況怎麼樣呢?

二乘人也有四種顛倒,即:

一、無常顛倒。於涅盤之常而計無常。

二、無樂顛倒。於涅盤之樂而計無樂。

三、無我顛倒。於涅盤之我而計無我。

四、無淨顛倒。於涅盤之淨而計無淨。

二乘人,所謂聲聞、緣覺,他們超越了凡夫的知見,知道受是苦,法無我,身不淨,行無常。但是佛說這四種知見仍然還是錯誤的知見,還是顛倒,叫做二乘的四倒。為什麼佛要這麼說呢?

因為二乘人,他觀身不淨,看到了不淨,可是沒見到法身,不知道法身本自清淨。

他觀受是苦,但是沒有真正得到寂滅之樂,也就是完全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的那種樂,他沒有得到。

他觀法無我,可是不知道有一個自在的大我,指自性,二乘人沒有徹底明心見性之前,都不知道有一個大我。

他觀行無常,可是沒見到佛性是真常。

只要沒見性,知見還是顛倒的。這些都屬於倒懸的因,有這個因,必有這個果,果是苦報。

「欲界無禪定之食,三有乏無漏之漿,偏真缺俗諦法財,權位失中道實味,皆倒果也」。

剛才講的是倒的因,現在是講倒的果。

[欲界無禪定之食]:首先是講凡夫,整個欲界眾生,包括天道的欲界天,五欲之追求沒放下,得不到禪定的喜悅,不能以禪悅為食。沒有食物都是苦報。

[三有乏無漏之漿]:[三有]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什麼煩惱呢?見思煩惱,見解和思想兩種錯誤叫見思煩惱。三界裡的眾生沒有脫離煩惱,飲不到無漏的漿水,也就是享受不到無漏之樂。阿羅漢證得漏盡通,他可以享受無漏之樂了。

[偏真缺俗諦法財]:[偏真],證得小乘聖果的阿羅漢是偏真涅盤。佛彈偏斥小,對待這些小乘阿羅漢還是批評,訓斥這些小乘人,住守在小乘的偏真涅盤裡,不能發大心度化眾生,因為[缺俗諦法財]。

俗諦是相對真諦而言,大乘菩薩才能做到真俗圓融,心住在涅盤,沒有煩惱,而不遺餘力的去度化眾生,這是不脫離俗諦,真俗圓融。偏真涅盤的小乘聖人,就是缺乏這種法財,得不到真正的、究竟涅盤的法味。

[權位失中道實味],權教的菩薩,慧多定少,智慧有餘,定力不足,所以有煩惱,而且沒有見性,沒有真正悟入中道第一義諦,所以沒有真正嘗到究竟涅盤的法味,這些都屬於倒果苦報。

連權教的菩薩都是苦報,聽了之後,真是一記重錘。

本經學到究竟處,拔苦與樂,必定是把十法界的苦果都拔除掉,證得究竟涅盤,這才能算真正的脫離苦海。

底下蕅益大師從觀心角度來解釋名題:

「次觀心釋名者,淨戒為器,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為食,供養自性一體三寶,圓解八倒之懸。頓履一實之地。無明父,貪愛母,當下即成明脫。智度母,方便父,任運入無功用。故名盂蘭盆也。」

盂蘭盆是一種盛飲食的器皿,這是表法的意思。表[淨戒為器],清淨的戒律能持好,就得清淨戒體,這是法器。

[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為食],食物也是表法,叫法食。

什麼叫無作四諦?

天台判教分藏、通、別、圓四教,小乘人是藏教所度化的對象。他們看到因緣都是有生有滅的,所以藏教的四諦,叫生滅四諦。譬如說苦、集、滅、道是講兩種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苦是果,因是集,集就是煩惱,因煩惱迷惑造業,得到的果是苦。滅、道是出世間因果,滅是果報,煩惱滅盡了,證得涅盤境界叫[滅]。[道]是修道,修出離煩惱之道,能得滅煩惱的果。

藏教人把苦和集、滅和道看實了,看成是有生有滅的,不知道是虛的。他們真的厭生死苦,欣求涅盤之樂,可是他們只知道因緣生滅,而不知道因緣生滅其實是虛幻的現象,這叫「生滅四諦」。

通教的四諦是「無生四諦」。所謂[通],就是前面通藏教,後面通別教和圓教。通教所度化的對象是菩薩。

通教的人,能夠觀一切萬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夢幻泡影,所以苦也不是真實的,集(煩惱)也不是真實的,因緣聚散而已,滅也不是真正原來有生,現在有滅,它是一種無生之相。道(所修的法)是不二之相,煩惱和菩提不二,所以叫無生四諦。

別教是「無量四諦」,[別],是特別,前面有別於藏教、通教,後面有別於圓教,所以叫別教。

別教講無量四諦,是專對菩薩的教法。菩薩「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他們度無量眾生,斷無量煩惱,修無量法門。一切相都是無量,所以苦、集、滅、道種種都是無量。這是無量四諦。

圓教是「無作四諦」,理事無礙,法法圓融,叫做圓教,這是專對大乘菩薩所說的。藕益大師這裡講的就是無作四諦,大乘菩薩能圓觀諸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叫無作。

譬如說苦、集、滅、道,苦的這種能受苦之身,本身即是法身,所以無苦可舍。

集是煩惱,大乘菩薩知道煩惱塵勞本自清淨,無非法身,不離自性,所以也沒真正的煩惱可斷。

所修的道,邊邪皆中正,所謂淫怒痴皆是戒定慧,煩惱即是菩提,所以也沒什麼道可修。

生死即是涅盤,生死與涅盤不二,也沒有什麼滅可證,所以稱為無作四諦。

這是專對最上乘利根的菩薩所講的,像《華嚴經》、《法華經》所教導的對象就是圓教菩薩。這裡蕅益大師把這部經提得很高很高,提到圓教上來講。

[不思議觀慧],就是不可思議的般若智慧,觀察宇宙萬有皆是四無礙的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思議觀慧是真正的法食。

所供養的三寶是自性一體三寶,佛法僧,覺正淨,皆是自性的性德。佛者覺也,覺而不迷,性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也是性德;僧者淨也,淨而不染,統統不離自性,都是性德起用,所以稱自性一體三寶。

[圓解八倒之懸],[懸]就是痛苦,凡夫四倒,二乘人四倒,八種苦圓滿的解開,因為證得自性了。

[頓履一實之地],[一實]就是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成法身如來。

[無明之父,貪愛之母],這裡把無明比作父,把貪愛比作母,是講它們能生的意思,生十法界、六道之苦,這些苦報都是這麼來的。無明是根本煩惱,貪愛是六道之根,明心見性,當下無明破盡,貪愛消除,即成明脫。[明]是覺悟,一覺悟、一回頭,見性成佛,無明、貪愛的煩惱馬上就脫離了。

《淨名經》上講到[智度為母,方便為父。][智度],是用智慧度脫煩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方便],是教化眾生的手段。

「任運入無功用」,法身大士,不起心不動念,無功用道。他們的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想像的,不起心不動念,卻化身無量,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自己如如不動。到這種境地才叫做救倒懸,這個才稱為「盂蘭盆」。

所以,蕅益大師解釋這個名題,是用一乘圓教來詮釋。「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部經從名題上解釋,清楚的表明是圓教大乘的經典。

由此可知,本經在印度最初的緣起,實在就是供佛齋僧,一直到梁武帝大同四年開始做盂蘭盆會,長時間以來都保持著供佛齋僧的目的。可是後來越傳越走樣,甚至面目全非,成了給鬼神施食超度的了。世俗人認為七月十五日開鬼門關,殺雞殺魚以饗祖先,完全走樣,殺生是有因果的,造成世界紛爭,永無寧日,不知供養三寶,反而大量殺生,大吃大喝,不但不能救倒懸反而造惡業。

後人對[盆]有所誤會,每於舉辦盂蘭盆會之時,往往是將種種美食置於一大盤中,更有甚者是用紅紙糊一個大籮筐,上書[盂蘭盆]三字,以盛信眾供養之鈔票。

藕益大師曾以更正這些訛傳說:[一切碗缽,通名為盆。後人不達,作一大盤。眾食盡著於中,普同供養。此則大違律制,眾僧不饗。以凡聖雖殊,俱不觸僧伽食器故。]

一切碗缽,通名叫做盆。後人不了解,做一個大盆子,所有的食物都放進大盆子裡,進行普同供養。這種作法大大的違背了律制,是不正確的作法。

我們主要依據明朝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的註解來研習這部經,看了蕅益大師的註解之後,我們才知道這部經非同小可。

蕅益大師對這部經的註解叫《新疏》,疏文的疏,疏就是經的註解。為什麼叫《新疏》?因為這部經歷代古德有多種註解,《大藏經》裡面都能看得到。唐朝的時候,華嚴宗第五祖宗密大師就對這部經做了一個疏《佛說盂蘭盆經疏》。蕅益大師是在宗密大師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新的見地,所以叫《新疏》,確實又更加超勝一籌。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他這麼重視這本經,為它作《新疏》,可見得這本經對我們修淨土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此經以法供為名,自性三寶為體,孝慈為宗,拔苦與樂為用,大乘為教相」。

開宗明義,把五重玄義畫龍點睛給點出來了。以法供為名; 以自性三寶做為體性;修行的方法是孝慈;修學的利益是拔苦與樂;教相上屬於大乘經。

本經的經名,從立題上來講,屬於人法立題,佛是人,盂蘭盆是法。本經的通題是[經],別題是[佛說盂蘭盆]。

譯者竺法護,梵語竺曇摩羅剎。竺是姓,法護是名。月支國人,在今甘肅中部青海東部這一塊地方。這位法師在晉武帝時來到中國,住在甘肅敦煌,世稱敦煌菩薩。

他八歲出家,隨師父竺高座遊歷西域,遍訪諸國。一生都在做翻譯的工作,所譯經典有一百六十五部之多,晉惠帝時,關中大亂,法師與弟子至河南澠池,後來生病往生了,世壽七十八歲。

佛教經典原文皆是梵文,故翻譯者至少須精通兩國語言以及佛法。西晉是三國後的一個朝代。三藏是指經律論三藏,精通三藏的出家人,而又能夠以法為師,以法師人,才能稱做三藏法師。

本經先後有三種譯本,第一種就是西晉竺法護所譯,名《佛說盂蘭盆經》。

第二是西晉惠帝時法炬法師所譯,名《灌臘經》,取四月八日之浴佛,[我今灌沐諸如來],還有七月十五日之盂蘭盆,正是僧眾安居圓滿,又增一臘之日,佛依阿難之問,說滅度後於此二日可設齋會。也有種說法說這第二部仍然是竺法護譯的。

第三名《報恩經》,取目連救母意,但譯者失考。竺法護所翻譯的這部經,可以說是最早的這部經的翻譯本。

按照慣例,我們講這部經還是依它的科判而講。這樣結構就非常清晰。這部經儘管不長,它也具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部分。

甲一、序分二

序分又分兩部分,有通序,有別序。

乙一、通序

乙二、別序六

先來看通序,通序就前面一句話: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通序又名證信序。凡是佛經,都在經的開始加上一段表示六成就的序文,叫做通序,通於一切佛經的序。以六成就證明是佛說的經,使人生起信心,所以又叫證信序。

六成就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六種成就。

任何法會都離不開因緣,時間、處所、主尊、聽眾等因緣聚合、機感相應,佛就從智慧中自然流出教法,這些教法後來被記錄下來,就是佛經。

那我們就先來共同學習本經通序的六種成就。

「聞如是」,很多經典裡面是用「如是我聞」,翻經的法師用的語法不一樣,但是意思是完全相同,「聞如是」就是「如是我聞」。

「聞」是聞成就。

蕅益大師註解說:「聞者,阿難親從佛聞。順世流布,稱假名我。順無我法,則但稱聞,義亦無在也」。

「聞」,直接的意思是阿難尊者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聽聞的。佛涅盤後,諸大長老開始結集三藏,阿難尊者升高座,以現場聽聞者的身份複述當年從佛那裡所聽聞到的內容以及當時法會現場的情況。阿難尊者按照佛入滅前的指示,在他複述的時候,一開頭就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證明我當時是這樣聽佛說的,是在什麼地點、有哪些聽眾一起聽佛宣講。

這四個字,就證明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現場聽聞的佛的語言。換句話說,經上的文句,都是佛當年說法的真實記錄。這樣,後面的人就會生起信心,儘管他沒有見到佛,但當年佛說的就是經上這樣的法,這就成了最珍貴的佛的教言,成了最可靠的安樂之道的指示,成了佛弟子永遠尊重頂戴的聖言。

阿難尊者是最早復講的人,這是復講的來源。從阿難尊者開始,祖祖輩輩相傳,培養弘法人才都是用復講的形式,老師怎麼講,我就怎麼講,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