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七章)


時間:2019/6/10 作者:清淨心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七章按部就班五階學01

現在繼續看序文。

是以普勸後賢,細垂玄覽,遂得智窮性海,學洞真源。此識此心,唯尊唯勝。

文字簡單易懂,就是說『心、識』兩門最重要,佛學理論見地和用功的法門,即心、識兩門所開展出來的性宗與相學。所謂般若性宗,是明心見性、形而上談空的心性之學。而唯識法相的相宗是指以體起用。故後來有畢竟空與勝義有的爭論。實際上歸納起來就講心與識的作用,『此識此心,唯尊唯勝。』接著永明壽禪師的結論:

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

這兩句實在是一個意義,但是有差別不同。唯識法相宗,開始是釋迦牟尼佛發揮創立。而唯識這個觀念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印度所有的宗教形而上思想就有,不過很不完整,經釋迦牟尼佛整理,等於中國文化經過孔子整理歸為五經一樣。印度文化關於唯識及其他部分都經過佛整理。佛經上的五蘊、六根這些名詞都是原有,不過經佛的裁定整理,如同孔子的刪定禮樂,唯識亦然,確定為八個部分,即心識分為八識。

很奇妙,釋迦牟尼佛所裁定的八識與中國上古文化中的八卦竟不謀而合。雖另有法師再細分為九識,甚至十二識,經後世學者再加研究,還是以佛陀所裁定的八識最好。

後世宗教發展史記載:唯識是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說法,而由無著、天親兩位兄弟弘揚於世。但一般世俗的學術思想家,認為彌勒菩薩是佛過世幾百年後才出生的一位大學者,與龍樹菩薩一樣,蒐集佛的思想精華而講的,並非如《瑜伽師地論》所述:無著菩薩晚上打坐入定,將自己的識神升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第二天早晨出定時才記錄下來,因而弘揚此宗。所以後世一般世俗學者,認為唯識宗是由無著來弘揚彌勒菩薩的法系思想。人就是人,自成學說有道理,對可修證到超神入化之事不太相信,後世學者雖不敢明顯推翻這種說法,但在學術上是疑古,化作人道的弘揚,唯識宗在佛教史上的演變大概如此。

永明壽禪師與先聖孔子的態度一樣是信古,關於考據的事情『多聞闕疑。』有可能是這樣,但不是必然正確,寧可保留一點態度,絕不做肯定的說法。而後世學者是疑古的風氣是肯定的說法。這種態度是推翻傳統文化的開路先鋒。後世各種雜亂的思想、邪說,乃至唯物思想得以擴充其領域,實由東西學者的疑古態度,進而推翻傳統而來。

所以,孔子的學術路線對各種說法決不妄下定論,但後世人則非常大膽地肯定。永明壽禪師也采保守性,決不隨便下定論,他還是依傳統的理論,認為這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所講的。

這句特別注意:『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諸佛,凡是大徹大悟者必定證到心識圓融的道理。也就是達摩祖師所傳《楞伽經》上講的『自所證知』,諸佛菩薩自己所證到的境界。佛法講一切唯心、明心見性,此心究竟指哪個心?不是我們現在能思想的這個心,所謂『一切唯心』,此心包括心物一元。

『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哪一代時教?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是時教。以佛學而言,我們這個劫數稱為『賢聖劫』,劫數的觀念是歷史哲學問題,即拿宇宙的時間來看人類世界的變化。賢聖劫很長,此劫有一千個佛要出來。釋迦牟尼佛以前已經有三個,釋迦牟尼是第四個,下一個是彌勒佛。最後一位是現在的護法韋馱菩薩,他希望一切人都成佛了,最後才來成佛。這個劫數有一千個聖人成佛,賢人如諸大菩薩則不計其數。

我們注意佛說的這個觀念,若以此看人類歷史的演變那更妙了。例如宋朝理學家邵康節,他根據《易經》數理演變,看我們的地球文明由開闢到結束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以十二乾支作代表。『天開於子』,這階段多少年不管,『地辟於醜』,指地球形成的時間。有人類文化的開始是『人生於寅』,以唐堯登基開始『甲子年』算起,六十年一花甲,直算到亥,地球就要閉了,閉後經過若干萬年,又再重新開始,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等。他以這樣十二萬多年的來回,來描述世界人類文明的形成到毀滅的演變過程。

我們街上看到的《燒餅歌》、《推背圖》等,不過是十二萬多年演變里的一小劫,差不多只包括了一萬年的文化而已。我們看起來已經非常偉大,而且數字算得很妙,每一代歷史的興衰成敗都算得頗符合。實際上邵康節這一套學問是由佛學裡鑽研出來的,邵康節的老師三代以上的傳承是陳摶,陳摶屬道家,陳摶以上的傳承是和尚,和尚是傳承曹洞宗的。曹山、洞山佛學的《易經》思想哪裡來?這個學術問題牽涉得非常大,一般寫中國哲學史碰到南北朝的佛學,已經寫不下去,那碰到這個問題更寫不下去!但是『劫數』的觀念是由佛家來的。為什麼扯得那樣遠?就是為了『一代時教』這個觀念,而由橫面來解釋,不是轉開話題。

『一代時教』包括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正法住世:他本人還在;他過世後,經典、佛像留下來即相法住世;最後連經、像都毀了,就是末法住世。包括了這三世的佛法住世叫『一代時教』。所以佛法講一切唯心、明心見性的這個心,不是思想的意識作用,是指心物一元的心。『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詮就是解釋、表達、發揮;只好用『心、性』名詞代號來表達那個東西,有時稱為涅槃、法性、真如、法身……都是指這個東西。所以心與識的觀念要正確。識,不是認識,把『我認識你』的『認識』當作『識』,那就錯了;若將佛法的『一切唯心』的『心』誤為是指思想、感覺、知覺的這個心,也錯了。所以此二句文字雖簡單,看似易懂,其實不然。永明壽禪師的文筆太美,我們的思想往往被美化的文句所騙,不是他騙你,是你欺騙自己,有這麼嚴重!

信、解、行、證

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歸;唯勝者,信解證入之所趣。

佛學的道理,在中國分為教理、行果。第一先要研究『教』,經、律、論,都是佛的遺教。為什麼要研究經典?即要懂理。理懂了,要起行,修行做功夫,做功夫以後才能證果。小乘境界是聲聞、緣覺之果;大乘菩薩界是菩薩、佛之果。研究教理由信入,相信諸佛菩薩所說的都是至理。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其真假,絕對只有一個『信』字,唯信可入,初由迷信,然後可得到正信。什麼是正信?比如我說:『在前面這杯茶太燙了!』大家一定相信,這是迷信!你沒喝,怎曉得燙?也許是我騙你的,所以這是迷信。必須你親自喝這杯茶,被燙傷嘴後,才是正信!

天下事正信或迷信實在很難講。有些人自認高明,說自己『一點也不迷信!』其實,他就迷信自己的高明,迷信於那個不迷信的!這更嚴重。過幾年才發現自己不對,這不是上自己的當?所以,迷信與正信是非常難講的,誰敢說自己不迷信?除非同佛一樣,通一切法,徹知萬法之源,那可說是正信。世界上只有成道的佛菩薩,及一切聖賢,可以稱做不迷信。等而下之,搞學問懂一點書,說自己不迷信?唉!這些學問如滄海一粟,不要自滿了!所以初步只有信,信了要理解,融會貫通謂之『理解』。若是只懂得講理,還不是理解。然後要修行證入,做到信、解、行、證,故說『信解證入之所趣。』趣,就是趣向。

諸賢依之而解釋,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談成四辯。

一切聖賢諸位菩薩依信解行證、教理行果而來,所以佛說的稱為『經』,依佛經而起信解行的著作稱為『論』,故說『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聖賢是中國文化的名詞,即佛教的佛等於聖人;菩薩等於賢人。賢分為三賢:聲聞、緣覺、菩薩。唯佛稱大聖。一切成了佛的大聖,自己證道後,轉來宣揚佛法,談成四辯。因為由佛與弟子的問答討論所記錄下來的經典,就包括四種辯論,也就是四種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辯無礙。

所以掇奇提異,研精洞微,獨舉宏綱,大張正網。

這幾句我們不再加解釋,永明壽禪師乃表明這本書把所有佛法的精華都搜羅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