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19

佛教徒的自我關懷與社會關懷

◎宏印法師

十九世紀以來,尤其進入二十世紀,世界性的宗教譬如說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這些世界性的宗教都有一個趨向,都在朝著一個現代化的走向,宗教現代的潮流,有一部份人或者會以為所謂的宗教現代化就是傳統的硬體建築物,把它翻新變成現代建築物,這截然不同,這不是重點,以我的研究我的了解,先說傳統宗教的信仰、理念、和實踐,比較扣緊生命的永恆關懷也就是終極關懷,探討生命的不巧、無限和永恆,這個層次就是宗教的本質,就佛教來講,佛教徒常說我們要斷一切煩惱要了生死,要跳出輪迴,這些觀念、境界、層次也接近所謂生命的終極關懷,實在說起來,宗教的究竟意義應該在這裡,可是十九世紀以來,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社會、西洋文化隨著工業革命,整個人類思想都改變了,整個人類的生活也都改變了,連宗教也受到影響,宗教由傳統的生命終極關懷,呼應時代的人心潮流,而走入現代化的關懷、宗教的精神跟理念,以及宗教的實踐,都是以現實生活現實人生的關懷為出發點。這種改變已成為將近一百年來世界性大宗教的潮流。

我們看一看台灣佛教,光復以來四十年的台灣佛教,真正說起來,台灣佛教大概最近十年來才比較興盛,台灣佛教弘法的活動,儘量推動到社會跟社會民眾普遍的接觸,真正說是從佛光山開始、在十幾二十年前漸漸就在推動人間的佛教,社會的佛教,生活的佛教。而慈濟功德會,最近十年內,尤其在慈濟醫院的落成,得到更多佛教徒的認同與支持,連非佛教徒對慈濟也很支持,當然台灣佛教的推動,不只是這兩個單位,但是這兩單位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能夠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也可說是呼應時代潮流的走向。什麼走向呢?現代人的宗教信仰、宗教認同,對宗教的推動以及宗教的實踐比較以現實社會、現實生活、現實人生為出發點,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呢?這是一個關鍵,從這裡講起,可以呼應到我今天要講的題目:「佛教徒的自我關懷與社會關懷」,既然社會關懷的是現代人以及未來社會,未來的人心比較容易認同、參與的宗教活動,這裡面可能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像昨天晚上的座談會是佛青會舉辦的,我們請到的六位貴賓都非常好,其中有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師,佛教的法師,六位都是我親自打電話聯絡的,通通都答應來參加,想不到因緣這麼容易促成。佛教青年會,提供一個意見的廣場讓這些宗教師、學者,能夠對今天台灣社會比較憂心的政治現象,站在宗教界、學術界到底怎麼去關懷的意見。佛教青年會本身沒有立場,所以他們的意見都不能代表佛教青年會的立場,照說一個社團,對外代表祗有我理事長能代表,但是我自己我不偏那一黨派!我是無黨無派,我只是希望台灣社會能夠在安定中求進步,對政治作適當的關懷,譬始說最近正好宗教發起的反賄選,我倒蠻認同,有人認為這個活動好像在作秀,就算作秀也有作用。這一點稍為澄清一下。

現在直接來探討我們的題目:「自我關懷與社會關懷」,如果以宗教來看,宗教的信仰和實踐,應該是生命的永恆關懷、究竟關懷,或解脫關懷,換到基督徒來講,那就是生命怎麼去得永生,這種問題,就是自我關懷,那自我關懷就是生命關懷,這生命關懷是什麼,佛教對生命的解釋怎麼說,就要討論這些問題。前一陣子,我在嘉義做一場大型演講,嘉義沒有文化中心,透過嘉義市黨部,替我們借到嘉義女中的大禮堂,在那裡演講,講到佛教對命的看法,對業力和緣的看法,講到命我就先講生命,如果對現代人要先講生活,由生活再探討到生命,我有一個感覺我們有的人會講說台灣創造奇蹟,所謂台灣奇蹟、台灣經驗,都是在說台灣的經濟很繁榮,幾乎世界各國都有這個印象,認為台灣很有錢,可是我們生長在台灣的人又覺得台灣社會也生病了,一個社會當然有健康光明的,可能也有不健康跟不光明。

最近在看報紙或者代表佛青會參加一些單位的座談會,現在我們包括政府都已經發現問題的嚴重:如青少年問題,吸毒,犯罪年齡降低而人數眾多。我常常到少年關護所、監獄,我最近去花蓮還抽空去監獄布教,我本來是在為花蓮居士會布教,我們去花蓮走了一趟,談到要辦佛教青年分會,花蓮居士會也同意,走了三天就促成這個因緣,也順便到光復醫院,到那東城監獄,一看都很年輕,身強力壯長得一表人才,關了一千多人,我們的報紙自己說台灣的監獄的犯人太多沒地方關了,都擴建監獄來關犯人,台灣經濟這麼富裕生活也很好過,可是台灣犯罪率卻是有名的,而且青少年犯罪問題嚴重,今天行政院委託中央研究院自己做調查的,然後中央研究院的學者發布這個學術研究說台灣社會十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青少年問題,每看到這個就覺得我們佛青會能否快快長大,多來關懷一點青少年,大家覺得如何?台灣佛教硬體的寺廟蓋得也夠多了,傳統的活動我從來不否定,但我自己沒有時間去帶那種活動、什麼拜懺、朝山、印書、放生啦,這我通通不反對,我通通隨喜、為什麼我本身很少做呢?我覺得太多的師父太多的道場在做了,包括慈善救濟,我只是個人隨喜,我會隨喜一些慈善團體,像我每半年我就到嘉義的麥寮、東石、布袋,我都家家戶戶親自去看那些病人,只有送東西去看那些病人我也覺得不夠,我也勸嘉義做慈善的人把這些被我們發放救濟品的貧困災戶,把他們統一集合起來在學校的禮堂辦佛教的節目,像我們這個合唱團這麼好聽,唱歌、說故事、念佛啦、辦餘興節目、有獎徵答、辦的結果,這個慈善活動增加一些特色,藉康樂活動增加一點佛教色彩,結果人越來越多,連不是被救濟的人也願意參加,我們還有一個突破,其實跟我的講題也應該有關係,社會關懷與自我關懷的方式,有什麼突破呢?我們辦兒童班也有突破:那次以貧戶貧困家庭的小孩來辦佛學夏令營兒童班,也到了差不多一百多人左右,本來小孩都不敢來,家長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不放心他來,我們去勸他們,用車子去接他們,辦了一個禮拜下來小孩要走的時候個個依依難捨,都掉眼淚哭了出來,以這一次貧困、災戶的家庭的小孩為對象來辦一個兒童夏令營辦得十分成功,這是真正宗教的雪中送炭的精神。

我雖然很少上台北,我在南部倒也做了一些事,最近我們佛青會理事老是怪我沒有上來帶活動,只要你們規劃活動要我配合我一定上來參加跟大家一起來,向今天三個晚上我不是來了嗎?昨天也來今天也來,怎麼沒來?包括屏東佛教青年會,高雄佛教青年會,嘉義佛教青年會,以及我最近去花蓮,溝通促成,花蓮也要辦佛教青年會,我也在這一兩年處處在做這些活動,其實我的角色我在七個佛學院當過老師,包括教務主任,做過院長,經常在大專社團演講,我自己也沒有辦道場,只有一個小精舍而已,我的角色是什麼,我是一個講學和弘法文化工作和教育工作者,國內國外我常常在做這些工作,我自己不搞圈子,也沒有弄出民眾基礎,哪一個道場請我,哪一個社團請我,如果能夠帶動他們,幫助他們成長,我就樂意去做了,我沒有們戶,我的個性是如此,所以我不能把佛青會帶成一個宗派、一個道場、一個門戶,佛青會必須開大門,所有法師、居士都能來,這是我的用心所在,我們不是做秀熱一下,必需透過制度,透過程式漸漸形成長治久安的運作方式。這是我比較在思考的。

我發現我們台灣社會的一些問題或是佛教徒的學佛問題,跟我們今天的題目「自我關懷、社會關懷」有關。我感覺到台灣社會出問題,是文化出問題,現在台灣尤其最近最熱門的話題是政治問題,其實要適當的降溫一下,不要炒得太嚴重,我們思考到:「如果政治就能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還須要宗教嗎?」人的問題是政治家能完全解決的呢?還是有的須要教育家、折學家,有的須要心靈的導師宗教家才能解決;所以我說台灣不是政治有問題而是文化有問題,台灣的社會問題要追根究底到文化,這是我的一種看法。文化的問題是什麼呢?文化反應在教育界,從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這些我們的國家教育所教育出來的,「只有生活的教育沒有生命的教育」,我這樣話,國民黨嘉義市黨部主委,在參加嘉義女中的畢業典禮致詞時,還把這些話引宏印法師說,向那些畢業生說一遍。不是只有佛教才關心生命!中國文化也有呀!今天我到榮總去看一個佛教徒還跟他大談一個道理,孔子講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論語這本書影響中國文化最深遠,論語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論語二十篇最後篇的最後一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是孔子說的呀,所以探討生命的哲學、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道,這是傳統中國文化本來就有的。所以自我關懷就是生命的關懷。

現在台灣受大學教育的年青人最愛的是什麼東西,現在年青人知識份子的最愛民主、人權這兩樣,他不一定講法治,民主與人權是世界性的潮流,我怎麼敢去抵擋,可是我思考西方文化的背景就是個人主義的哲學思想,以此發展出的民主、人權的觀念。流行到青少年,變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你看頭痛不頭痛。很多問題要從大環境大方向來思考人類的問題,局限在枝節就出現這問題。從我對自我關懷的思考,我要呼籲我們的教育界應該要給我們的學生一點宗教的教育,這不只是佛教,要給學生一種人格教育給他一種宗教理念。新加坡人家不是做得不錯嗎?我去過新加坡四趟了,新加坡舉辦了衛塞節,演培長老請我去講三個晚上,講河洛話,在光明寺大廣場有一千五百人以上,我特別去考察新加坡對青少年教育的問題,他們中學大學裡有宗教課程,根據調查發現對青少年犯罪率明顯減少,所以自我關懷應該從兒童青少年階段就要給他們這種教育,想一想我們現在台灣的教育,經濟繁榮,都是職業教育嘛,我們安身有餘立命不足,現在的教育教你一技之長謀生活,但是一個人的生命人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卻不知道,所以只是變成經濟掛帥、經濟動物,一天到晚賺錢,以錢為掛帥,像昨天我在這裡我聽到耕莘文教院的 院長王俊宏神父講幾句話,我也很感動;他說我們台灣社會判斷一個人的成就,只要賺錢多事業做得大就表示一切都有成就,也等於道德有成就人格有成就,用這樣的判斷、取捨那就導致金錢掛帥。

現在我們要談的是自我關懷,以宗教的觀點而言,所謂自我關懷就是生命的關懷,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基於這一點,我先要分析一個觀念給大家的就是,所謂自我關懷其實就是「安身」與「立命」。而安身與立命也就是人類的問題。人有那些問題呢?英國哲學家羅素把人類的問題分為三類:

一、人與自然界的問題。

二、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即人際關係問題。

三、人面對自我的問題。

人與自然界的問題,在古代是很重大問題。由於當時民智未開,每當颳大風、下大雨、地震、火山爆發等等自然界的災害,總是敬畏得把這些風、雷、電看成神。現在由於科學進步及對自然界的了解,已逐漸破除許多宗教對自然界的迷信及神話。所以對現代人而言,自然界對人並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人類真正有本領駕御大自然及征服大自然嗎?由於科技的進步,像築水壩能調節水量、帶來方便、免除洪水及旱災之苦;殺蟲劑的濫用使農產品激增、收穫豐碩。但接著而來的是破壞生態、污染了大地,許多科技的產品已經間接或直接傷害人類自己。真可謂是自食惡果。古代中國人講天人合一,還是很有道理。所謂「天」就是天道、自然。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為道」。這是老莊思想,也就是說這種思想是認為人與自然界應該是和諧的。其實把這種思想拿到現代來探討,並不落伍,而且還很有道理。至於佛教有沒有這樣的觀念,留待後頭再說明。

至於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可大了:例如我在張家投胎,你在李家投胎,為什麼我不是王永慶的兒子?為什麼我不是李登輝的孫子?我的爸是誰?媽是誰?兄弟姐妹有幾個?還有與誰做鄰居?由那個老師教?同學、同事又是誰?這些人際關係或有緣、或無緣,有的緣深,有的緣淺,也有善緣,也有惡緣,人與人的聚聚散散、悲歡離合、恩恩怨怨,人生的幸福或悲劇。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和人際關係是息息相關的。例如不幸的婚姻使一個人一輩子遭受痛苦。所以人生的哲學就是要探討人際關係。以佛教的三世因緣觀、三世因果觀而言,有緣趕也趕不走,無緣求也求不得,所以才有「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的說法,也就是所謂的「求不得」苦。有時即使是壞緣、如果還沒清除這個業障,沒有轉這個緣,而這個緣還沒有結束,就要變成「怨憎會」苦。所以探討安身立命的哲學,先要了解安身與立命是分不開的,而人與人之的關係也是安身立命必須探討的。

第三講到人面對自我的問題;簡單地說,自我是別人不能取代的,唯有自己去面對,譬如說;生老病死,沒有人能替代你。佛教的自我關懷是生命關懷,亦即佛法的解脫道。要知道佛教可分為菩薩道和解脫道。菩薩道是社會關懷,解脫道是自我關懷;解脫道是自度,菩薩道是度他;解脫道是出世,菩薩道是入世。有人以為佛教是厭世的、出世的,那只是屬於解脫道的範圍罷了。最近我到花蓮演講,順便到慈濟看一看,印順導師及慈濟會長都在那,我就和印順導師說:「台灣佛教變了」。他很驚訝的說:「怎麼變呢?」其實這問題,一個月前在新竹我也曾和洛杉磯的印海老法師及慧日講堂如虛法師聊過,他們說:「現代的弘法都是年青人,知名度又高,活動多,場面也大,佛教怎麼個變法說來聽聽」。其實台灣佛教徒最近人口眾多,台灣的寺院也翻修得又大又莊嚴,活動率也相當多。而世界性的宗教都走入現代化,就是傾向社會關懷,如果脫離了自我關懷、生活關懷,整個佛教都進入了社會關懷,而缺乏解脫道的理念和立足點,沒有佛法所說的先來一番自度、自覺的基礎,而去做社會關懷、社會服務,就會把佛教變成無根的宗教,也就把佛教變得庸俗化了。所以有時佛教讓人覺得勢利眼、有功利色彩、甚至有商業色彩,毛病就出在這裡。我不是批判那一個道場或那一位法師,請大家千萬不可誤會,總而言之,我是希望我們佛教徒在認同人間佛教,從事人間關懷、社會服務時,不要忘記佛教解脫道的生命關懷與自我關懷,這才是終極關懷與究竟解脫。說到社會關懷,要做哪些呢?有一位學者,也是佛教徒,如果他對佛法的研究與修持,不是很透徹,而且也沒用對地方,雖然很有學問,在談到社會政治的關懷時,就以為政治能解決一切,這真是有點偏差。說到社會有問題,以佛教說,社會就是世間,世間是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結合。有情世間也叫五蘊(色、受、想、行、識)世間,也就是「正報」。器世間就是外在的環境,如山河大地、客觀物質外在環境,也就是所謂的「依報」。社會有了問題,我們要把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轉成人間淨土,依我們佛教徒的看法是轉外在的環境為努力重點,還是轉正報的五蘊身心主體重要呢?當然是轉正報比較重要。從事社會改革,社會運動的人,如果面對充滿煩惱及充滿貪鎮痴的眾生,如果這些眾生的貪鎮痴不轉,邪知邪見不轉、業障習氣不轉、煩惱不轉、整天只看社會的外表問題,想要去改革,社會問題能解決嗎?那一定是不能解決的,所以我在此呼籲真正對佛法體驗較深的佛教徒,對社會的改革,一定要認同佛法的重要,也唯有佛法才是究竟,才是真正的甘露。像選舉期間,許多人狂熱於政治,結果不知念佛,也不打坐,佛七也不來,把「學佛」拋在一邊,對嗎?所以說政治不能不關懷,可是關懷要有分寸、要拿捏得正確。

社會關懷的重要有三項:

一、用佛法的理念。

二、佛教的精神。

三、佛教徒的行為。

所謂佛法的理念是智慧、明心見性。一個明心見性的覺悟者,是基於什麼理念來看台灣社會呢?要知道眾生的煩惱、災難和痛苦是由於「無明」和「愚痴」,所引起。所以我們佛教徒的理念就是打破自己的無明和愚痴,使自己有「覺悟」的觀照與智慧。以這種覺悟者的理念來看人類社會問題,就不會光只看「表面」。社會上的人,不學佛的人看問題。容易犯「自性見」,就像在大海中只看到冰山的一角而已。而佛教的看法是透過三世因果,眾生的業報和因果來看家庭、社會、單位、乃至兄弟間人際間的種種問題。又如社會有共同的災難與福報叫共業,個人間有不同的遭遇叫別業。佛教徒由於有這種覺悟的觀點與理念,對世界、社會、人生及生命的看法,就會表現出佛教「慈悲」的精神,而絕不是火上加油。社會已經不安了,如果你仍沒有智慧的去參與、去湊熱鬧,甚至也走上街頭,捱了揍,實在也是咎由自取。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注意,不可以以為我有理,就非要如此不可,凡事要適可而止,並且要按法治合理的程式去做,才算是正確的做法,否則對眾生、對自己,對佛教都沒有益處。

我們希望道場與道場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至少必須要有良性的互動能共同關懷才好。

例如說要舉辦大學或高中的佛學冬令營、夏令營,有許多的道場,像汐止的彌勒內院、新莊的覺明寺總是樂意的支援並提供場地。而叫人最感動的是花蓮的慈善寺,上次在那裡舉辦活動,學員共一百人,住七天,吃七天,再加上講師所有的鐘點費,全由他們付出,結束之後,又送十萬元給佛青會....。

佛青會設計許多活動,可以說是「具高品質的軟體」。而台灣佛寺林立,可說處處有「硬體」。如果這些硬體能與軟體互相配合,必能使我們台灣佛教有更好的成長。

前面我們講過要做「關懷」,第一要有佛教的理念,第二要有佛教的精神。所謂佛教精神就是慈悲精神,也就是對社會的病態、不健康的現象、不道德的犯罪等等,絕不可有鎮恨或報復的看法;只能以更悲憫的心來看社會問題,而不是幸災樂禍,更不可火上加油。像此次選舉,我去聽政見發表,覺得有些候選人非常的激烈,與謂所「關懷」的氣氛相當不協調,似乎是要去赴湯蹈火的烈士一般,難道說非要如此不可嗎?宗教家的精神和氣質與這種政治人物的性格、行為、談吐是絕不相同的。所以我覺得那些在國會中摔桌椅、吼罵、打架等作秀的行為,是最不健康、最不道德的事情,因為對台灣社會及青少年的教育,已經造成嚴重的傷害。雖然說「抗爭有理」。也應透過理性的方式或活動來爭取或解決,如今這樣的舉動嚴重的傷害我們的青少年新生代的人格思想教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長此以往,怎麼得了?記得有一次,我在馬來西亞演講,有人對我說:「師父!你們的立法院又在吵架了!」我都覺得真「歹勢」。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台灣是寶島嘛!所以寶裡寶氣的人比較多些!」

很早以前我們就聽過:「台灣錢淹腳目」。但各位一定也聽過「台灣沒有三天的好光景」這句話。因此在這談社會關懷是要大家以佛教的理念、佛教的精神之外,還要有佛教徒的行為方式。佛教徒對社會須有報恩及回饋的思想,所謂「上報四重恩」,其中要報眾生恩就是要用慈悲的精神報恩的思想來回饋社會大眾,並且要以佛法來引導今日社會─培養社會眾生惜福、惜緣的思想進行為。不驕傲、不放縱、不沈迷於逸樂,不在權利慾望中迷失了自己。

由於我常有機會到外國,就會察覺到外國人雖然羨慕台灣人很有錢,購買力很高,講到台灣的文化修養及社會現象就很不受人尊重。這是我們全體國民要反省改善的,像垃圾處理不好,到處髒亂,被人稱為「垃圾島」。社會公共道德,公共秩序很差等等,都須改進。

前面說過,社會關懷是用佛教的理念,佛教的慈悲精神及佛教徒的行為方式去做。也就是說用比較慈悲、和平、理性、合乎民主程式、合乎法治的精神去做關懷,但是對於社會的問題,以哪一方面最為重要呢?我認為是文化的改善和提升最為重要。以現在的局勢而言,台灣經濟要繼續繁榮,政治要走入民主法治之外,應大力提倡文化治國。 李總統登輝先生在元旦時曾說:「今年是文化建設年」。聽到這句話,我真是又高興又感動,彷佛是整天「法喜充滿」似的。國家元首有如此的睿智,真是全民之福,希望今後大家能真正朝此目標前進。

談到文化治國,要了解的是:各種文化中,跟生命道德最能相應的就是宗教文化。所以我們要提倡高品質的宗教文化才能真正有利於社會關懷的成效。

總而言之,我認為:佛教徒的自我關懷就是生命關懷。而生命關懷與佛法的解脫是相應的。一個學佛的人,應先自度,才能度人;要使眾生登彼岸,必須自己先有一番成就。所以佛教徒如果沒有在生命的解脫道上努力修持,佛教就要變成世俗化了,更不用提什麼高尚的淨化人心,及明心見性的理念了。因此希望大家在自我關懷之前,先彼此互相鼓勵先要修持「解脫道」,解脫道包括:「八正道」和「戒、定、慧」。怎麼持「戒」?如何修「定」?如何增「慧」,而且每一種要符合正知、正見、正業等等....。

我受太虛大師及印順導師的影響最深,尤其是印順導師所有的著作,都看過,他的思想,可以說我都消化過了,將來,我可能仍舊回佛學研究所指導學生研讀印順導師的東西,在此我要說的是:一個學法的人今生今世真正的成就是「法」的成就,而不是去趕熱鬧,以為跟上某一位大師,或參加某一社團就好,這只是隨喜功德及社會活動而已,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真正的成就是佛法上解脫法的成就。 佛教在人間發揚光大;是佛法、真理、正道的發揚光大。人類許多的種族衝突、宗教紛爭,都可以在佛法的圓融性中得到解決。佛法的高超性是高到連「佛」也可以不要的。不像各種宗教,各有各的招牌,對立起來,就有門戶和衝突。而佛教講的「無我」「無相」「空」,及所謂的「法尚應拾,何況非法」的境界,更可看出佛法是超越一切而與眾生打成一片的,所以說惟有在佛法的解脫道去深入修持,才能解決社會的種種問題,世界人類才能真正的得到和平和安寧。

學佛要聞、思、修。關於聽聞,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很夠。但能深思的人,可能不多。沒有好好去思惟,又如何能去修、去體驗呢?所以今天,我在這裡講「社會關懷」,我主張必須先要了解社會的亂源及社會不安的原因,是眾生的正報多於依報。所以說外在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轉正報應該更多於轉依報,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佛法淨化人間,並使國家社會得到安樂和祥和,這就是我對社會關懷的見解。但願我對佛法的闡釋,能使大家在學佛的理念上、知見上,有好的幫助,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和期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