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1/7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西方寺淨土法門座談會

香港西方寺,座落荃灣老圍村,背靠大帽山,前臨三迭潭,花木青蔥,流水潺湲,環境清幽,全寺占地三十萬平方公尺,由菩提學會會長永惺長老創建於一九七零年;乃仿中國宮殿式建築,琉璃瓦面,檐篷飛峭,莊嚴雄偉;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山明水秀,景致優雅。由於信眾日增,殿堂已感不敷套用;故於一九九八年初開始重建,二零零四年初完峻,塔寺雙輝,巍峨莊嚴:全寺格調宜古宜今,氣象清新。現時每月均舉行彌陀佛七,提倡念佛法門,積極闡揚淨土思想,推動人間佛教理念之落實,堪稱本港重要的淨宗道場之一。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寺內舉行首次之淨土法門座談會,由永惺老和尚會前開示及寬運大和尚主持座談,主講嘉賓為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代理總監衍空大和尚及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參加善信踴躍,近千人參與;氣氛自在和諧,三位講者對淨土法門,均有獨特之見解,語言深入淺出,甚具啟發性之意義,聽者無不讚嘆,獲益良多。現將講座內容分日刊出,以饗讀者:

司儀嚴力耕先生

各位來賓午安!歡迎出席由西方寺舉辦的「淨土法門座談會」。

永惺老和尚對各位的蒞臨感到非常的開心,現在在講座正式開始之前,我們首先恭請老和尚為大家開示。

永惺老和尚

各位大居士:今天風和日麗,氣朗天清。看見大家這麼踴躍來到西方寺聽聞佛法,這實在是非常慶幸的事情。人家說「佛法難聞,眾生難度」啊,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聽聞佛法的機會,實在是很難得的,而眾生要得度亦是非常困難的事。所以,今天大家有機會這樣聽聞佛法,也不是容易的因緣啊!今天我們所邀請的主講嘉賓都是弘宗演教的法師及教授專家,特別來為大家講點開示,講點淨土法門的義理。希望大家聽完之後,都能夠心開意解、能夠明白,這對大家學佛是有益的。所以說,雖然「佛法難聞」,但能夠聞到了,這也是幸運。希望大家聽聞之後,都要確切地實行,而且還要多念佛、多拜佛。

因為現在啊災難實在太多了,大陸有五個省份天旱,沒有雨水,很多的大水塘都乾枯了,確是非常嚴重的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我們眾生啊,造的業實在太多了;非但不肯念佛,而且不肯做好事,沒有一點善因善緣,所以就災難重重。不是這裡地震、土石流,就是那裡雨災、雪災,現在又成了旱災,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信佛的人能夠以誠懇的心,拜佛、念佛,相信必定能夠化災劫為詳和,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所以,我希望大家多念佛、多祈禱,讓內心變得更為清淨,世界自然災難減少,環境更加改善。

我們講經法會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祈禱世界和平,災難遠離,這是做功德的事情。希望大家在心裡頭默默的念佛,靜靜的念佛;除了依仗佛的願力外,還要靠大家的心力,我們同心祈禱,就能結合大眾的力量;所以希望大家儘量多念佛,在心裡祈禱,這樣災難自然就會免除啊!我記得很多年前,香港鬧旱災,沒有雨,很多善心的信徒邀請我們佛教的法師們,到跑馬地的賽馬會啟建一個壇場祈雨;法師們念誦經咒在馬會走了一圈,雨就就應時落下了。所以我們要對佛法有信心、要真切誠懇,大家心裡頭真心誠意地祈禱,雨就輕易地就落下來了。

還我有一年我到美國修士頓去,那裡正在鬧饑荒,有些人都餓死了,而且天也不下雨,我們看見這個情景,就不斷的拜《大悲懺》、念《大悲懺》,不久,整個波斯頓都下大雨;為了解除這個旱災,我們繼續又拜了一天,結果整個地區的災難都解除了。可見這一切的災難,都是「唯心所現」,所以亦與我們心中默禱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人心啊,能通於佛心;我們心裡想什麼,其實佛都知道,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念佛、多多的祈禱,讓天降甘露來將現時國內的旱災解除,這是我們大家最大的希望。祝福大家佛光護佑,身體健康,事業順遂,一切吉祥。謝謝大家!

司儀

謝謝永惺老和尚為我們所做的開示。現在請各位起立,請寬運大和尚及衍空大和尚及潘宗光教授一起恭送老和尚回寮。

好了!各位來賓現在請就座。西方寺教演天台,行歸淨土,多年來以來,創寺的老和尚以及現任住持寬運大和尚堅持領眾念佛,所以西方寺每個月均舉辦禮懺、佛七等各種法會活動,致力提倡淨土法門。今日座談會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淨土法門加深認識,對修持淨土的體驗和理解有一個交流的機會。我們現在首先恭請今天的三位講者上台,他們就是西方寺住持寬運大和尚、衍空大和尚和潘宗光教授,請各位就座。今天的講座由寬運大和尚主持,大和尚不但戒行莊嚴,在佛學研究方面專攻淨土,而且熟悉淨土的經論、儀軌及修持的方法,對淨土的傳承、義理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近年發表過多篇有關的論述。大和尚今天會用國語發言,相信大家是可以明白的。同時,其實大和尚也能講和聽廣東話。所以一會如果大家有疑問,可以在最後發問的時間提出。另一位講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衍空大和尚;衍空大和尚對佛學的義理有精闢的見解,目前是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代理總監,和覺醒心靈成長中心的主持,衍空大和尚致力於佛教的教育事業,編教科書、講解經論。衍空大和尚善用現代語言將教義、教理和生活互相結合,不論在禪修靜坐、念佛唱誦,以及佛學的講解,大和尚都可以用平實簡單、清晰的義理作闡述。而今天第三位講者就是潘宗光教授;潘教授致力於香港大學教育達四十年之久,原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長達十八年,潘教授熱心社會及公益事務,對推動科技發展和培育人才貢獻良多。在2009年榮休以後,他將自己的時間大部份用於以自己所組織的「精進慈善基金」,推動中國的教育事業,近年更是經常講經說法,應邀主持中國多所大學不定期的講座,弘揚中國文化、道德及佛學思想。而潘教授每次講座更是座無虛席,網上的點擊率一直是非常的高擊。

司儀

今天講座會由寬運大和尚首先發言,大概二十分鐘,接下來,大和尚會分別以互動的形式和潘教授和衍空大和尚交流討論。到四點半會有十五分鐘的發問時間;大家如果有問題提出,可以將發問紙交給現場的義工朋友。四點四十五分到五點是總結髮言的時間。好!現在我們首先恭請西方寺住持寬運大和尚給我們講話。

寬運大和尚

衍空大法師、潘宗光教授、各位法師、各位蓮友:

阿彌陀佛!今天真是一個殊勝的因緣,我們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西方寺討論淨土宗。很難得的,我們衍空大法師對禪很有研究,是我們禪宗的法匠。而我們潘宗光教授,是科學家;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科學家對淨土是如何的了解?所以,我覺得今是真是一個非常好的因緣。佛教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緣有因世間集」,這是一個殊勝的因緣!請大家給點掌聲給他們二位!

因為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再受輪迴,從生死中解脫出來。佛教將宇宙分為「十法界」,即「四聖」、「六凡」,我們只有到了「四聖」的境界才可以說出離生死,而且我們都是生死的凡夫,我們都在三界之內,這個「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但我們如何才能出離呢?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示了一個方便、快捷,而且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就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有四種念佛的方法,通過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都可以得到念佛三昧;但是我們眾生要念到實相無相是很困難的,而觀想、觀像也不容易;不過,我們身邊的衍空大法師禪修修得很好,可以做到這種種的觀想,但是有多少人能把心靜下來去觀想呢?實際是非常困難的,那我們只有怎麼樣呢?持名念佛。

「持名」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阿彌陀佛是那一位佛,他在因地上成就,果地上圓滿;他在因地修行時,是一個棄國捐王的法藏比丘,他出家以後,用了五劫的時間來思惟,又觀察了二百一十億佛國土,最後他選擇了贍養國土,以四十八大願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具備六種神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其實這個神通我們每個人原本都具足。釋迦佛成道以後第一句話就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本有的神通、本有的清淨心,其實和佛的心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我們現在迷惑了、迷失了;因為我們自私自利,因為我們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以及貪、瞋、痴、慢、疑等種種的煩惱,把本來的清淨心給蒙閉了,所以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由於我們的煩惱、業障太重,所以成佛的路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是多麼的漫長與困難!我們只有通過佛陀慈悲開示的「持名念佛」的方法,就可以去到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學習。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的即「中心愿」裡頭,說得非常清楚。法藏比丘怎麼說的啊?「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設我得佛」,就是說,假設我將來能夠成佛,十方眾生,只要「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一念到十念,都可以求生西方淨土,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也就是說能夠去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因為那裡面啊,是一個慈悲的地方;這樣的話,就有一個好處,讓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乘搭上前往西方淨土的慈航。

我們都知道,在《無量壽經》第四十五品以及《法滅盡經》中,佛陀都很明白的告訴我們,當一切經典都滅盡的時候,只有《無量壽經》獨留百年。

因為佛教說,一切都是無常法,我們人生的過程,就是生、老、病、死;而宇宙生成變化,就是成、住、壞、空;一切都是生、住、異、滅,一切都是無常法。所以我們只有寄居在西方極樂世界裡,才能繼續學習,所以獨留《無量壽經》一百年的時間,讓大家有機會聽經聞法,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就是我們釋迦佛的慈悲。

同時,佛法的實踐,又可分為「難行道」與「易行道」,由於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頓全收,非常的直接簡單,所以屬於「易行道」;只要我們持阿彌陀佛的名號,由於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無量壽、無量光,所以憑藉持誦他的佛號,我們就可以往生極樂。

當然,我們念佛,不是用口念,而是用心來念,正如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說:「念佛定可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靠著我們的誠懇,就可以轉化凡夫之心,所謂「一念誠懇,一念感應;念念誠懇,念念感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容易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不過,我們持名念佛的同時,還要修三福、六度、四攝、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等菩薩行。要知道「三福」是我們所有的眾生,乃至是三世諸佛成佛的正因。

「三福」第一福首先就是要「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福」,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行的世福。還有第二種「戒福」,即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戒福指的是我們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或出家的法師受具足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有三百八十四條戒,這些眾戒都守好了、都具足了,才會不犯威儀。

第三種就是「行福」,首先我們要「發菩提心」,要「相信因果」,要「讀誦大乘」,還要「勸進行者」;這個「三福」就是往生淨土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我們往生又分為「三輩九品」;「三輩」即是上三輩、中三輩、下三輩,「九品」即是「上品」上、中、下三生;「中品」上、中、下三生;「下品」上、中、下三生。同時,還有四種的淨土可以讓我們往生;這四種的淨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淨土。這個常寂光淨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去的,是諸佛住的地方。實報莊嚴土是菩薩、法身大士住的地方。而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是聲聞、緣覺以下的人住的地方。所以,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就只能求生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而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中,在三輩九品裡面,我們有機會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正如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確實是殊勝無比的因緣。

我們大家都知道阿彌陀佛久遠成佛,而且已經有十劫這麼長的時間;阿彌陀佛的功德實在是非常的微妙,在《阿彌陀經》裡頭也說了,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六方的諸佛都來讚嘆阿彌陀佛的功德;不是說只有我們娑婆世界的人才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方的人一樣能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而且我們都知道,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五濁的惡世,其中有生、老、病、死苦,有愛別離苦,有怨憎會苦,有五陰熾盛苦,還有種種無量諸苦,可以說是苦多樂少,我們怎樣才能夠離苦得樂?身為佛弟子,我們修行的目的,無非是了生脫死,最終成佛;但在這成佛的漫長路上,我們怎樣先去西方極樂世界暫住,那裡是佛給我們眾生的方便,我們較容易去到,還可以帶業往生;而且我們去了以後,都能證得無生法忍,永不退轉。

其實我們都知道淨土其實有很多,像藥師佛的東方琉璃淨土,像兜率天的彌勒淨土,這些淨土都是要把業消盡以後才能去的。只有西方極樂世由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我們才能乘搭這個慈航,往生極樂;這就是自力和他力的結合──「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力」就是我們自己欣願往生的信願;因為阿彌陀佛久遠已經成佛了,他的正報非常的莊嚴,他身邊有二位菩薩,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還有無量的清淨大海眾,都寄居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我們都知道在華嚴世界裡頭,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淨土為最後歸宿。那你說我們凡夫應該去那裡呢?

還有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也無非為了給我們示現種種的法門,到最後他還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試想,連法身大士最後都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不去西方極樂世界要去那裡?但是,我們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先了解一下淨土裡面依、報莊嚴的種種。所以,今天我們邀請來的嘉賓,一位是我們禪門的法匠;在淨土法門裡說,「有禪無淨土」的話,「十人九錯路」,但是如果「有禪有淨土」又怎麼樣啊?「猶如帶角虎」;也就是說,今生或來世不是成佛就是作祖。所以我們等一下,就問問我們禪門的法匠,是如何理解淨土的呢?是不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呢?當然也要問問我們香港的科學家、我們理工大學的潘宗光教授,他以科學家的角度又是怎麼看淨土呢?而且他也是個維摩詰居士,經常的講經弘法,他曾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題開設講座,我也看過他講座的磁碟,同時他還寫過對《心經》的體會,還有其他不少的佛學著作。我覺得今天之所以有這麼多人來聽講座,他們兩位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家都想知道,對於淨土法門,修禪的法師是怎麼看的?科學家是怎麼看的?而淨土宗的門人又是怎麼看的?所以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話題。我想今天先請教一下衍空法師,他是怎樣來看淨土法門的?我們把時間交給衍空大和尚。

衍空大和尚:

好高興來到西方寺與大家談論一下淨土法門。寬運大和尚剛才問我怎麼看淨土法門,其實我們作為出家人,常常有人問我們這個問題:「法師你信不信極樂世界?」我會回答說:「極樂世界真還是假?極樂世界好像我們這個世界這麼真,亦都好像我們這個世界這麼假。你說我們的世界真還是假呢?亦真亦假。」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好像西方寺,是由永惺老和尚、寬運大和尚和眾多護法、眾多信眾的願力、努力,發心組織成了這個西方寺。現在一個實實在在的西方寺,讓大家進來可以拜佛,那西方寺是不是很實在呢?二、三十年前我都來過西方寺,那個時候的西方寺很舊很破落;現在當時的西方寺去了哪裡呢?那個西方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的西方寺,那麼現在我們見到的西方寺有多真實呢?看起來好像很真實,過了兩、三百年後,可能到時有一個空中的西方寺,更大更美麗。可能到時是由寬運大和尚的徒孫來打理,總言之,西方寺是在不停地轉變,不停地由不斷的新的大和尚、新的信眾去護持而成就莊嚴。是由眾生的心愿組成。

西方極樂世界也同樣如此,不過那裡的大和尚是阿彌陀佛。那裡的未來方丈就是觀音菩薩,還有再未來一點的是大勢至菩薩,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護法、信眾、好多人,包括我們以前認識的高僧大德,亦有我們近代往生的善知識,將來在座的有一些也可以去到極樂世界,大家共同去護持成就莊嚴這一片莊嚴殊勝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只要有緣、有願、有眾生髮心護持、有諸佛菩薩去帶領,不論你在十萬億國土,或在此時此處此刻,哪裡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到頭來,都是由願力、業力,眾生及諸佛菩薩,和合而成。所以你說它是不是很真實呢?它不離眾生的願力、業力。好假嗎?它又可以很真實。很長遠嗎?其中亦有千萬種變化。不過,最終、最重要的其實是看你有沒有緣,有沒有願,和有沒有心去參與;所謂「緣」就是你有沒有關係,有沒有條件。

西方寺在我們香港很有名,今天來了幾百人,還有幾百萬人沒來,這些人可能不想來,有些想來卻不知道怎樣來,有些想來但是又沒有時間來,有些想來但是有種種理由來不了,有些完全不想來。所以今天西方寺與他們無緣,極樂世界也是如此,極樂世界與你有沒有關係,是看你有沒有緣,極樂世界是西方淨土,其實還有其他的淨土,如藥師佛的東方琉璃淨土;你與某一個地方有緣,將來你就可以去到哪裡;「緣」是怎麼來的呢?緣是可以結的,所謂「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為什麼呢?因為念佛就與阿彌陀佛結了緣;結了緣就有一條線,這條線的關係就是你可以慢慢跟著線去到那邊;你沒有緣,你就去不了。所以佛教講結緣,那結緣如何才能結到呢,就是你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聽聞西方極樂世界的名稱,繼而你知道它有多好;心中想著極樂世界很好啊,阿彌陀佛好慈悲啊。另外,去極樂世界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厭離娑婆;(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佛陀最初是為韋提希夫人說這個西方極樂淨土;韋提希夫人被兒子害的很慘,她的老公(丈夫)是皇帝(頻婆娑羅王),被兒子陷害,韋提希覺得這個世界實在太多痛苦了,不想再回去,於是問佛陀:我不想回來這個世界,有沒有他方淨土可以去?安安樂樂舒舒服服,不用那麼煩惱,不用那麼擔心。

好像我們在香港,現在很安樂;多年前還有六四,還有回歸;社會都不安定,可不可以移民加拿大?如果這個世界不太好,可不可以移民他方淨土?那裡沒有煩惱,沒有惡人,個個都是好人。佛陀介紹了很多淨土世界給韋提希夫人,而在無量淨土之中,韋提希夫人就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認為這裡最好,繼而佛陀介紹了西方淨土裡面有多好看、多殊勝、多莊嚴。所以佛陀說淨土,是為了厭離娑婆的眾生而講的。所以我們如果要求生淨土,就不能依戀娑婆,不要黏住娑婆世界,因為你黏住娑婆世界呢,就會不肯去。比如有些人念了一生佛,後來快死了,因為有孫子在外國沒回來,所以不肯死;身邊的人讓他快念阿彌陀佛,他不念要等孫子回來,等著等著死了,孫子也沒回來。

所以我們做晚課時,課誦本里有一句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又何樂?」今天已經過了,這就是無常,你的生命又少了一天,你有什麼是認真很開心的呢?高高興興的事已成為過去了。不是說我們的娑婆世界沒什麼好玩的,其實有好多好玩的東西,好多值得我們依戀的東西,但如果想求生極樂世界,就不可以依戀娑婆的快樂。因為依戀娑婆,一黏住就會放不下、捨不得;捨不得這個娑婆世界,就不可以去極樂世界。應該如何?第一不可以黏住娑婆世界,要厭離娑婆世界。第二就是要願生極樂世界;怎樣才能「願生」?有很多方法,比如你可以想像: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花;你想吃有的吃,你想聽法,有觀音菩薩來和你說;那裡沒有飢餓,沒有惡人,諸上善人倶會一處。想一想,心裡就很響往。

還有些方法是,是隨你心想而去,比如說,你如果有個愛人,你可以相約在極樂世界見面:「老公、老公在極樂世界等你,我先去,你快點來。你不可以失約,否則我踩扁你。」那你就會相信,你的愛人或者你的父親、母親,已經在極樂世界等你,這也是一個求生極樂世界的動力。當然最好就是你想著:「我要發菩提心,去極樂世界補習修行,繼而將來在那裡具足資糧、具足福慧,然後再乘願再來。」因為那裡是一個好地方,一個修行的好地方,只有善人、沒有惡人;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惡人呢?道理很簡單,惡人去不了。現在有那麼多惡人找你;你說不怕,極樂世界沒有惡人。為什麼?阿彌陀佛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就是沒有很多貪、瞋、痴;可以有少少,太多就去不了。所以那個很恨你,心腸很惡毒的人,他是去不了極樂世界的。與此同時,你還要念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由於「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你去了極樂世界之後,就不可能再做惡人,因為惡人去不了極樂世界,去到的都是「諸上善人」。善人一定有善心、有慈悲心、有愛心、有定力,對三寶有誠心皈依、有菩提心,才可以去到極樂世界。所以,如果現在有很多惡人想要害你,不必害怕,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他們的份,只要你儘快去到那裡就沒有事了,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來接你,所以你要厭離娑婆,願生極樂。而且要信、願、行具足;有信,信阿彌陀佛、信淨土、信你自己有份去;其實個個都去到,如果你有心;個個都歡迎,但你要有願,要願生彼國、要念阿彌陀佛,要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那你就可以生到。而且還要行,剛才寬運大和尚都說過,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善事,去孝順父母,去培植種種的福德因緣,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如何能去得到?其實就是念阿彌陀佛。

大家都知道念阿彌陀佛,最初都是觀想念佛,「觀想」就是你的心能夠投射、投影,你閉上眼可以在心裡投影出阿彌陀佛的形像來;《十六觀經》(《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內容,就是將這個極樂世界的畫面投射在你心裡;寬運法師剛才說這是很難,實際上也是很難,要將極樂世界整個在我們心中勾畫出來,這確是不容易的事。後來佛陀就開了方便,教大家念阿彌陀佛,也就是「持名念佛」,用口去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念雖然可以,但是必須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不是這麼簡單,不是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打妄想這麼簡單。是要有心的,什麼叫有心?就是有感動的,就是你的心和阿彌陀佛打成一片。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有一個兒子,一個B仔,或一個愛人,你很喜歡的,你想起就會笑的一個人;這樣你就和B仔心念相連,一心就只想到B仔。

如果你現在一心掛念阿彌陀佛,你一想起阿彌陀佛;想起他真是好看,真是莊嚴,想起就開心,這樣的話,你就會將心念完全投入於阿彌陀佛的願力之中;因為阿彌陀佛答應過我,只要我一心不變地想著他,他就會回來照顧我;只要我去到極樂世界,去行善積福,那裡就沒有惡人了;想吃有的吃,還有觀音菩薩為我講經,我一聽就會明白;這些想起就開心,你的心裡自然很懷念阿彌陀佛、憶念阿彌陀佛──不自覺地想著極樂世界有多麼好,你想的時候就不會想著昨天晚上的電視情節;相反地,如果你想著電視的情節,你就想不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多開心了。你要想到極樂世界,想到阿彌陀佛,想到觀音菩薩,想到你整個身心完全投入;投入到其它事情全都不記得,只是記得阿彌陀佛,你在這個時候內心就輕輕地念:「南無阿彌陀佛。」每一句見到的畫面都是極樂世界,內心完全安樂,完全投入,完全沒有牽掛,這就叫做「一心不亂」。

也就是說,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是要很誇張、很大聲,而是在念的時候,內心有多投入,有多嚮往,有多明白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好處,而令你的心完全沒有其它念頭只有極樂世界──完全剩下極樂世界的幸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來祝福,和自己那份嚮往和安樂。如果你整天都能保持這個心和願力,不論你在這個世界任何地方,在辦公或在家做事也好,有空念一下阿彌陀佛,想著、笑著,就會越來越開心,就會完全投入了阿彌陀佛的世界。

如是慢慢的,你就會有了信心,越來越投入;如果你能夠保持這樣的心,如果你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後,將來你生病了,你無精打采時,你可能忘記了念佛;可是,身邊有人問你,你記不記得阿彌陀佛?你又想起來了,那裡好好玩的,你不是記得很多,但只是記得那裡很好,你很喜歡,你已經記不起很多事了,但是你一生都記著阿彌陀佛,而不是一生都想著錢;不是想著B仔,不是想著有些事還沒有做,而是時時刻刻想著阿彌陀佛,這樣的話,你臨命終時,你的心中就只有阿彌陀佛。

當然,你想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不會食言,一定會來接你,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一定和諸上善人來到你床前,用蓮花接引你去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佛說經典中阿彌陀佛的承諾。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一定要相信有這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實離不開你自己那份信願;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你臨命終時,不論你死得好還是不好,你都可以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這個心,而去到極樂世界。所以這是佛菩薩開出的方便,可以作為大家的參考。

寬運大和尚

大法師講的非常好,首先我們要厭離娑婆,就是我們不要留戀。其次要欣願,就是嚮往去西方極樂世界,好像媽媽憶念兒子,兒子想念媽媽一樣,所謂「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以這種心情去想淨土,我們臨命終時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一念到十念」都能往生,這個厭離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捨不得,特別在我們臨命終時;人家說了,沒有病不會死,我們那個時候的掛念特別多,所以很容易錯失機會;因此我們現在的念佛,其實就是臨命終時的彩排;現在是預先排練,一次一次的排練,功能純熟了,到那個時候就能生起正念,如果你是上品上生的話,阿彌陀佛就會持金剛台來引表,接著是紫磨金台,還有金蓮花;這個時候,決定每個人的品位高低,一個是看信願的有無,一個是看持名功夫的深淺。你求生西方淨土一定要懇切至誠,你和阿彌陀佛要感應道交;要有感才有應,沒有感就沒應,而你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貪圖那裡頭七寶池、八功德水的種種莊嚴美妙,而且要發願還入娑婆,將來學成回來自利利他;就好像留學一樣,將來回到這個娑婆世界再度有緣的人。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生起正念的最大動力。我們大法師講得非常的好,我們給點掌聲吧!(掌聲)

現在就要輪到我們的科學家說說他是怎麼看淨土的;科學家一般都相信什麼呢?《維摩經》說:「心淨則國土淨。」那心淨如何能帶動國土淨?心淨和西方淨土有什麼關係?怎樣才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六祖壇經》說了:「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和佛原本是沒有區別的,不過,我們要到達佛的境界的時候,才能徹底明白;但對我們凡夫來說,淨土是非常真實的,可是,當到了佛境界的時候,就無所謂淨土,也無所謂娑婆了。現在我們聽聽潘校長給我們怎麼解釋。我們給點掌聲!

潘宗光教授

首先感謝寬運大和尚給我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我這些非常膚淺的想法。其實在兩位大和尚前面,我覺得無論是對佛法的了解、個人的修行,或講經說法,我都是一個非常小的角色,其實沒有資格坐在這裡,尤其是作為第三個講者就更困難,因為想要說的話差不多全部都給他們已說過了,都不知說什麼才好,因為最困難的是,講的東西沒理由再重複,所以,不如等一下我就依寬運大和尚所說,從一個不是出家人的角度看淨土,看看是什麼想法。曾經有好多人問我,信不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呢?跟科學上有沒有衝突呢?為什麼要信呢?我覺得這幾個問題,我們可以想一想,第一:其實我是佛教徒,非常相信、尊敬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佛,不會打妄語、不會說虛妄的說話;他親口說過三部淨土的經,即《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講得很詳細,他指出去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修行,是最快、最隱妥、最好、最直捷的途徑,我覺得佛沒有理由去騙我們;為什麼要騙我們?他是這麼大智慧型、大慈悲的佛;他教我們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們要毫無懷疑地接受,如果連佛說的話都不相信,跟本就不是一個佛教徒。所以我非常相信佛。

第二,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在那裡呢!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哇!很遠、很遠、很遠啊!怎能去到呢?這麼遠啊!就算坐最快最快的飛船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到達,怎能去到呢?但是這個在我們來說只是個比喻而已;十萬億佛土在我們看來雖然是很遠、很遠!其實所謂「遠」、「近」,在科學上的「雙對論」來說,就很簡單;當在很大的空間裡面的兩個星球,它們的距離有多遠,其實是沒有什麼標準的,當由一處地方去到另外一處地方,如果坐飛船,飛行速度很快、很快,接近光速的時候,雙對距離便會拉得很近,這根據雙對論來說,是遠還是近呢?由於飛行速度的改變,嚴格來說,當到達光速的時候,兩個地方雖然很遠,其實並不是很遠。再說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存在與否的問題,雖然我們既看不到也聽不到,是否就不存在了呢?

其實很多事物,不是要看到、聽到才是存在的,好簡單的例子,譬如說:我們知道在我們的世界裡面,其實有幾個不同的空間,陸地的空間:森林、土地、都有好多動物在生活的啊!深海的空間:有魚、蝦、蟹等生活在其中;假如有些動物在深山裡面,根本一生也沒有見過海洋;現在你跟牠說;有一個空間是這樣的,有魚、蝦、蟹生活著,而且在那裡游來游去,環境好優美。牠們是不會相信的,因為牠們沒見過,沒聽過,也不知道有這事發生,所以牠們不會相信。

反過來說,好像深海的漁類,譬如平時我們所食的什麼「斑」、什麼「斑」,如果你對牠們說,陸地上有很多有趣的動物在走,四腳爬爬的,而且更有一些在天上飛,牠們會以為你騙他,因為牠們的世界是這樣的,牠們不明白有另外一個世界,跟牠們完全不一樣。這個是很簡單的例子,這是現實的情況。我們可以見到幾個不同的空間,這些空間完全是很不同的;假如有人跟你說,離開這裡有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非常的完美,有很多好東西;你不相信,就是因為你看不到,不知道。就像陸地的動物看不到深海的世界一樣,所以我們對看不到的東西,不可以否定它的存在,就算不認同它的存在,起碼也不要否定它。

其次,可能在同一個空間裡面有第二種的生命與我們並存在一起。有些是所謂幽靈、鬼類存在著也不定,我們看不到,不知道啊!譬如說,有時候你在寺院裡面會見到有一些壇城,不知道你有否見過這些照片,很多、很多人都見過,在照片後見到裡面有很多、很多的壇城,顯示出空間裡面有種種異像的出現。其實以科學角度來看,這個空間是超過三度空間的多圍空間;四圍、五圍、六圍,實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換句話說,這個空間是三度空間;長、闊、高,但當如果這個平面是二度空間,而空間是三圍,一個平面在這裡、另一個平面在那裡;這兩個平面,是兩個二度空間,如果有生命是生活在這二度空間裡面,便看不到另外一個二度空間了,但若這兩個二度空間是平衡的話,就有一個交叉點,但在這個平面,如果另一平面不是平衡的話,是斜的話,便有機會相遇,在交叉點那裡,這裡可轉到另外一處。嚴格來說,在四度空間裡面有很多三度空間,即三圍裡面很多二圍;二圍裡面很多一圍;四圍裡面很多三圍,若進一步說,在這個世界裡面有很多四圍空間存在的話,就有很多不同的三度空間存在著;而在四圍空間裡面,一定是有很多不同三度空間存在的,只是互相之間看不到,但互相之間,假如有交叉點的地方,便可以在一個空間去到另一個空間,這個是科學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亦不可以反對這個事實。

問題就是在這裡,如果世界真是有很多其它三度空間,而我們看不到的話,這是有可能的,所以,也就是說,其實有很多佛的世界,只是在不同的三度空間而已!譬如說,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在這一個空間,而彌勒佛的淨土則在另一個空間;這些空間其實跟大家很接近,只是你看不到他,他又看不到你,就好像陸地跟深海的距離很近,只是大家看不到。不過有些生命,譬如一些兩棲動物,牠既能在海裡面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並且會飛,好像海鷗一樣,入水又得、飛行又得,牠三度空間都知道了。我們人類也都知道有水、有陸地、有天空,我們都比深海動物接觸得多,嚴格來說,其實空間裡面,有幾個不同的三圍空間;空間內可能是菩薩居住的地方,同時空間之間有很多的交叉點,如果有能量的話,就很容易透過這交叉點去到另一個空間,你不需要行十萬八千里,更不需要由這裡坐飛船經過很漫長的時候才能去到另一個地方,因為其實兩個地方是有交叉點的,只要能夠經過交叉點去就非常容易了。

同樣道理,到臨終時,得到佛菩薩的接引,很不是很困難?其實並不是很困難,因為空間與空間是有交叉點的,經過交叉點便非常容易了,所以這是很科學的,只是我們看不到、不明白。因此,我自己非常相信釋迦牟尼佛,他是不會騙我們的,他指出一條非常好的道路,教我們用最簡便的方法,去到更加理想的境界,在那裡擺脫我們目前一切的煩惱,心安靜修!有很多善知識、佛菩薩扶持我們在那裡修行,令我們能夠得得自己的正慧,將來返到娑婆世界普渡眾生。既然釋迦佛提出這樣好的方法,我們為何要懷疑他呢?我們不會懷疑他!一個好的佛教徒不會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所以我絕對相信!

他教我們的方法有很多;如《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十六種觀想:八功德水想、蓮花想、像想、阿彌陀佛想、好多的想,每一想都有解釋阿彌陀佛種種依、報莊嚴的狀況,我們要明白一個這麼殊勝的地方,要去那裡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要有善根、福德,還要有因緣;無緣是根本去不了,這些在《觀無量壽經》中都有詳細說明!不過,雖然有些人沒有善根,但假如有因緣的話,一樣可能去得到,所以往生淨土分為「三輩九品」:上品三生、中品三生、下品三生;下品三生是壊人,他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但是他有一個很殊勝的因緣,如臨終的時候接觸到佛法,或遇到善知識為他講說佛法,他就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但是這些惡人是不會干擾到西方極樂世界其它的眾生的,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去到那裡,但是坐在蓮花裡面,而蓮花沒開,一直困在蓮花的囚牢裡面;囚多久就要看你作了多少業;在那裡囚一天,亦即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即相當於娑婆世界一個劫,業重的可能囚在裡面幾十天,哇!好長的時間啊!可能已經幾十個劫了!在這麼多個劫裡面,他不會做壞事,只是在那裡修行,一直修、一直靜化,修到他完全純靜了,因緣到了,蓮花才會開,才有機會接觸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聽他們說法;慢慢、慢慢才有機會,所以說,他出來要待時日。剛才方丈大和尚說得對,在西方極樂世界裡,見到的所有生命都是善的,其實裡面有些坐在蓮花囚牢裡的,雖然未做到善人,都有機會在那裡繼續修行;也就是其「下品三生」不善的人都有機會。

所以這是釋迦佛、阿彌陀佛非常大的慈悲心!雖然你做了壊事,但都有這個緣,有機會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聽到善知識,聽到佛的說法。換句話說,你雖然業障未清,但仍可以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要在蓮花裡面坐一段時間,洗淨了所有的罪業以後,蓮花才開花,才能出來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這一點來看,我想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慈悲!「上品上生」當然是最好了,一去到便見到了佛;其實上品中生亦可能要在蓮花裡面坐一段短的時間,才能見到佛;而越下層的,就要在蓮花裡面坐更長的時間才見到。所以,能夠接引善人是最好的,不過不善的人都有機會;我覺得這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慈悲!

因此,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一個理想,我們可以看見這個世界實在是非常之不開心、不如意;但開心的事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這些快樂都是會改變的,都是有條件的,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永恆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不受條件所影響、所限制的,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是心的安寧自在。當我們去到極樂世界的時候,才能得到這種快樂;這種快樂是沒有條件的,但人世間所謂的種種快樂,全部都是有條件的,比如說:有些人很喜歡吃東西,覺得吃是一種享受,但這種享受是有條件限制的,假如我現在已經吃得很飽了,就無法吃下去,即使是魚翅、燕窩、鮑參翅肚,你見到都會怕,不想再食,如果迫你再食下去的話,你也不可能再吃了,這時,你就不會覺得吃是一種享受,所以享受食物是受條件限制的。

因此,我感覺到任何世間的快樂,都是有條件的限制的,例如;孫子小的時候很可愛,長大至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有少少反叛;再長大一點,孫子竟然:「說不要干擾我,我有自己的生活!」再問多兩句,便不高興了。你自己也感到不高興,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裡面,我們要明白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你現在與孫子的歡樂時光,到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改變了,你對孫子那種開心、童真的快樂,慢慢地,就會變成對他們長大後的成就而感到快樂。如果他們肯信佛、肯做善事,你可能會感到特別快樂。

但是,一個人感覺快樂、不快樂是隨著時間改變而改變的,而世間上的快樂與不快樂,何嘗不是一樣?既然這樣,我們為何要留戀這些不真實的快樂,並為了失去了它而感到不快樂?若放長遠一點來說,我們所追求的是心安自在,不受環境、條件所影響,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世間的快樂或不快樂,都是短暫的,不會永遠的,所以如果我們不肯相信佛所說的話,不肯跟著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心的話,實在是非常愚蠢的,因為無論人怎樣聰明才智也好,怎樣努力去做好,都不能擺脫生、老、病、死;如何能擺脫生、老、病、死?唯有靠修行才能做得到,即使你修行修得多好,都要藉助他力,就好像游泳一樣,即使你多懂得泳術,如果拋你落海,一天、二天、三天,時間久了,你始終都捱不住,你的體力都無法支持下去,你必需要拿著東西,例如拿著水泡,才會安全些,這就是靠他力來幫助自己。

為什麼西方宗教的天主教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有他力,因為他們相信有個主(上帝)在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拯救他們去到天堂。同樣道理,我們佛教也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把他們當作是我們的水泡便好了,憑著他們,就可以擔保我們必定去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單靠自己的力量是去不到的,也就是說,如果單靠修行,想今世成佛,差不多機會是微乎極微的,就算是投胎之後再修,修好多世、好多劫,也未必會成功,因為這個世界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干擾太多令我們無法好好地靜下來修行,所以如果能夠離開這裡,透過阿彌陀佛的大願,靠上面所說的三個大水泡(西方三聖),就能夠帶我們去到更加理想的環境裡修行;那裡保證我們不落三惡道,而且有機會因緣及聽經聞法及修行,所以這個途徑是最方便的、最有利的;既然是最方便的、最有利的,為什麼大家還要懷疑是不是被欺騙?

如果有人不相信,甚至覺得不如去看多一場電影,這樣便很可惜了!因為人生非常苦短,要好好把握學佛的機會;我自己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學習,我覺得淨土是最方便、最好的法門,但如果單是念佛號是不夠的,甚至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想壞事,或一邊罵人的話,這是不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你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內心是專注、專一的,而且心裏面時刻都想到他;不過,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同時要多做善事,這樣的話,內心自然會更清淨、更舒服,而且不會想做壞事;我們都知道往生淨土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緣;而念佛是結一個緣,只是第一步而已;善根、福德都非常重要;福德是自己種的,但種福德的時候不要有刻意去種福德的心態,自然地、發自內心地去幫別人;亦即是自然地做我們應該做的事,做完之後,不要說我做這件事很有福德;如果記掛著福德,這只是有相的福德,真正的福德是無相的,我們可以透過不停做善事去提升自己;我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是下品的,絕對不會,多數都會是上品,或者有部份是中品上生吧!

最重要的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往生的品位越高,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後,耽誤的時候(困在蓮花里)就會更加短,因為去到就能見到了佛。因此,我在這裡告訴大家要多念佛、自然就會慢慢提升往生的品位,在臨終的時候都能夠得到西方三聖接引,去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多謝大家!

寬運大和尚

潘教授講得非常之好!剛才他說了,大家都會「中品」以上,這箇中品往生,其實只要你一天受持八關齋戒,一天受持沙彌戒,一天受持具足戒;只要一天圓滿的受戒,以此功德,你將來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一天受戒,就可以「中品中生」了;而「上品上生」,一般來說,唯有專志修行,離俗捨欲的出家眾,才比較容易得到;至於「下品」就是不修「三福」所以沒有福德因緣,幸好臨終的時候,有人幫他助念,於是就憑這麼的一點因緣,得到「下品下生」,可是到了極樂世界之後,要等十二劫的時間,才能見到阿彌陀佛,實在是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

剛才我們潘教授,對淨土法門有很深入的一個解釋,特別是他說到什麼哪?極樂世界有、無的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所謂「人不見風」,你們見過風沒有?沒有!「魚不見水」,魚是見不到水的;同樣是水,由於境界不同,所見就不一樣;我們人類看水是水;天人看它是琉璃;三塗的人看它是濃血;就是說,不同眾生的空間有別,感受到的就不一樣,所以佛教說,一切法都是「從心想中生」,一切法就在我們一念心之中,所謂「一念具足十法界」,我們一念可生極樂,一念也可以墮落地獄。剛才潘教授說到布施;其實布施可分為有相布施、無相布施;有相的就是福德,無相的就是功德;功德可以累積德本,累積到我們下一世;而福德就是幫我們增福延壽,所以說,我們大家要明白福德和功德的分別。當然佛教強調的是「無相」;因為一切相的本質都是虛妄的,如果我們執著於「相」,就遠離了「法」的真實義,但是當我們還未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一切還是有相的;好像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美妙都是有相的,但是當我們到了佛的境界的時候,這一切就無所謂是有相或無相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潘教授剛才的說明,加深了我們的認識。

而談到有沒有極樂世界的問題,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公案:有一天,梁武帝請教寶誌公,問他有沒有天堂和地獄;梁武帝說:「我沒有看過,你可不可以帶我去見識見識這個天堂和地獄?」寶誌公說:「可以的!不過你要準備準備;要準備好,一會兒我就帶你去。」過了一會,寶志公就問他:「你準備好了沒有呀?」他說:「我準備好了!」此話剛說完,寶志公就開始罵他;罵他什麼哪?「你這個狗皇帝,昏庸無能……!」還罵了很多難聽的話,把他氣得暴跳如雷,拿起寶劍就要殺死這個寶志公;寶志公連忙躲在柱子後面說:「這個就是地獄啊!」梁武帝猛然醒覺,感到很不好意思、很慚愧;趕快說:「哎呀!對不起、對不起!」寶誌公接著說:「這一念心就是天堂啊!」所以說,一切都是唯心造!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也是我們心想中生;地獄、三塗、餓鬼道,也是我們心想中生,要知道,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心裡頭沒有貪、瞋、痴,我們的行為上能夠殺、盜、淫,能夠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嗎?所以用意念來控制我們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身的精進不是真精進;這個心的精進,才是真精進。正如,剛才我們潘教授所說,人生苦短,人生無常;既然人生無常,我們就應該學懂如何的活在當下;我們不單只追求未來的快樂,而且當下也要快樂;我們不單只珍惜生命,而且更要珍惜我們眼前的人、珍惜我們身邊的人、珍惜我們有緣的人,讓我們學會多一點珍惜,剛才我們空師說了,我們同生極樂國,一起去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一起去就會發生問題。

記得幾年前,有一個虔誠的媽媽經常到西方寺來念佛,但是她的女兒非常反對,為什麼要反對呢?因為這個女兒信奉其他的宗教,擔心將來在天堂里見不到媽媽;於是她就來到西方寺找我,趁此機會,我就對她講這個二十八重天是怎麼樣的,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而且我還對她說:「其實你媽媽去到極樂世界,將來呀,她想去任何一個世界都很方便,可是如果在天堂里想去其他地方,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用了很多的方法,跟她說明、解釋;最後她終於明白了,非但不阻止她的媽媽來寺院拜佛、念佛,而且假期還陪著媽媽一起來。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極樂世界是真實不虛的,剛才我們潘教授說了,諸佛是不會妾語的,佛是一個「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而且科學家都可以套用這個多圍的空間;我們不見到的事物,不等於就沒有,所以我們要真實的相信;潘教授就是誠懇地勸我們未信的人,不要懷疑,要確切地相信!讓我們現在多給點掌聲、熱烈的掌聲給我們潘教授!

人生苦短,時間更短,轉眼之間就到四點半,是大家問問題的時候了!我本來有很多的話題,想回響、回響我們衍空大和尚,或者說,問一問我們的潘教授,但是好像時間都不是很充足,是不是已到了發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呀?好,我們現在就請司儀將收集好的問題讀出。

司儀

臨死的時候,是否只有阿彌陀佛接引呢?觀音或其他菩薩會否一起來呢?念佛是不是越念得多就可以呢?如果惡人不得往生極樂世界,如何能理解「帶業往生」?往生極樂世界會否乘願再來?禪、淨是否可以雙修?如果有人罵我的時候,可否念阿彌陀佛呢?請衍空大和尚為我們解答。

衍空大和尚

我首先補充一下我之前所說的:其實惡人是在因緣成熟的時候,都可以去極樂世界的,只是去到那裡之後,要(在蓮花裡面)坐一段時間牢,才可以出來聽經聞法;所以惡人是可以帶業往生的,但不用擔心他被放出來後會騷擾人。所以能去到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倶會一處,從蓮花里出來的都是善人,出不來的或者繼續在那裡囚禁的都是惡人。

「在臨死的時候,是否只有阿彌陀佛接引呢?觀音或其他菩薩會否一起來呢?」我相信這個問題交給寬運法師回答會比較詳細一些。據我記得,不同的品位,來接引的佛菩薩就不一樣;如果你修的品位高一些,那就多點佛菩薩來接引你,低點呢,就少一點,最低就只剩一朵蓮花,但是有朵蓮花都算好了。

「念佛是不是越念得多就可以呢?」當然,念佛不是算數量的,不是說我念一百萬、二百萬、三百萬,就可以擔保我可以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要看你有多少誠意又有多少專心,也就是你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到底有多少一心不亂。而你念的層次也有不同,你可以念佛名號、聽念佛的聲音,都可以達到一心不亂。你可以念佛的功德,也可以念四十八大願其中的兩、三個,繼而入定也可以;你可以修《十六觀經》,用「意念」的「念」去觀想「念佛」的「念」也可以。當然你也可以實相念佛,一直念到與法身的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佛無二無別。那麼這些都是你念佛的層次,回歸到你的定和慧;「定」就是你有多專,「慧」就是你有多了解。如果你只有「定」,只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而連阿彌陀佛是什麼回事都不了解的話,那就是你的慧不足。當然,如果你有「慧」去明白阿彌陀佛的願,或者明白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法身,但如果你有沒有「定」,也是不行的。說到底,「定」和「慧」或者「止」和「觀」,二者必須平衡具足,這樣才是穩當的。

「往生極樂世界會否乘願再來?」你是可以再來的。「禪、淨是否可以雙修?」當然可以啦!寬運法師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既修禪亦修淨土,兩者正好相輔相成。

「別人罵我的時候可否念阿彌陀佛呢?」當然可以啦!別人罵你時,你心中念阿彌陀佛是可以的。但就不可以在別人罵你的時候,就以「阿彌陀佛」與他對罵,作為一種擋箭牌。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一定要和別人溝通,所以就不可以回響一句「阿彌陀佛」就不理人了,這不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學佛、念佛,就是要念阿彌陀佛,念到心中有阿彌陀佛的量度、慈悲與智慧,然後用這樣的慈悲和智慧,去和罵我們的人溝通,而令到對方也有慈悲的能量,繼而解決雙方的爭執。不是在別人罵你的時候,你心中只顧著念阿彌陀佛而不理睬,這是不行的。因此,必需要有適當的處理方法;所以無論遇到任何境界或困難,都可以念阿彌陀佛作為把你的心寧靜下來的方法;當你的心寧靜下來後再作出回響,就一定是好一些。

司儀

忙碌的時候忘記了極樂世界,是否還可以去極樂世界?如果說可以帶業往生,那麼作惡作業都可以去到極樂世界嗎?是否要皈依才是佛弟子,才可以去極樂世界?如果沒有皈依可否念佛聽經?我曾犯戒,是否仍可去淨土?死亡的時候,強、中、弱三種光到底要跟著哪條道路呢?

寬運大和尚

我首先為大家回響一下惡人能否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在《法華經》裡,像提婆達多這樣的一個曾經殺父害母、破壞僧團、出佛身血的人,佛仍然為他授記,將來成佛。但有一個條件,就是他必須在阿鼻地獄裡頭把所有的業消了以後,才能成佛。經上說,我們念的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因為業障消除的關係,所以我們能夠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念佛,一定要誠懇;這個誠懇就是不夾雜、不間斷;正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所謂「都攝六根」就是控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能控制得好的話,就能做到意念上不攀緣、身上就會不造種種的惡業,你將來就有機會去到西方極樂世界。

其實我們念佛,很方便,而念佛有四十八種方法;忙碌的時候也一樣可以念阿彌陀佛;但是,觀想、觀像在忙碌的時候是無法做到的;唯有持名最為簡捷、方便,就是在你做事的時候,坐巴士的時候都可以念阿彌陀佛──可以小聲念、心中念,即默念或金剛念,種種的念法都可以,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裡頭一定要誠懇;沒有誠懇,就沒有感應。所以我經常勸大家:一念誠懇,一念感應;念念誠懇,念念感應。但是,我們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誠懇?首先必須生起一個慚愧的心,有了慚愧心以後,才能懇切,才能至誠。

其實淨土法門,沒有什麼妙訣,只是你念佛念得多,而這個「念」是非常誠懇的,而且是一心專念;不是說念一念停一停,心裡頭總被外境牽引,沒有真正的念。

「是否要皈依才是佛弟子,才可以去極樂世界?」當然是皈依三寶後才能稱為佛弟子,不過,只要有緣的話,已皈依或未皈依者都能去極樂世界。雖然不一定要皈依,但最好是皈依。只有皈依以後,才能共修菩提,同登彼岸──從苦惱的此岸過渡到清淨的彼岸,皈依就是過河的橋樑。所以在我們淨土法門裡頭,是先受皈依,然後再受具足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的三百八十條戒;在家弟子的五戒、十戒還有菩薩戒,我們西方寺最近將於二十一天「華嚴吉祥法會」圓滿後,傳授三皈五戒及在家菩薩戒;「戒」無疑是修行成佛的基礎;戒的原義就是防非止惡,就是幫助我們不做壞事,限制我們身體不正確的行為,而我們心裡的行為及意念的行為,就要靠我們修「定」的功夫;所謂「由戒生定,從定發慧」,只有守戒持定才能生慧,這個「慧」就是不為其他的歧路所惑,不要今天學禪宗,明天修密宗,後天又轉向淨土宗;必須要一門深入,方能有所成就。不過,我們衍空大和尚,禪淨雙修,那是更好的功夫。所以希望大家多一點在禪、淨兩方面,或者不修禪,只修淨土,因為淨土是「萬修萬人去」的方便法門,誰都能修、誰都能去。所以,今天大家即使未皈依,一樣能夠來聽經聞法,我們西方寺這個門是開放的,我相信佛教的門永遠都是打開的;香港的道場都不收門票,都希望接引大家來信佛、學佛。所以,大家要隨著自己的根基及緣份來學佛,無論跟哪一個師父學習,只要一門深入,專心誠懇,無論學任何宗派都會有所成就。

第二個問題是:「我曾犯戒,是否可以到淨土?」其實剛才已經解答了,連提婆達多這樣無惡不作、出佛身血的人都能去,說明了三乘人都能成佛,而且一闡提都有佛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你今天做錯事不等於明天還會做錯事,只有我們真誠懺悔,就能改過自新;所以,佛教講披露(或發露)懺悔;「披露」就是把自己做錯的事當眾講出來,或者在佛前,或者是禮比丘的足(古時),向他來懺悔,這樣就可以減輕甚至是把業障消除。當然誠心地念一句佛號,同樣可以消業;就算業障未曾完全清除,你也可以帶業往生去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慈航普渡」,就是佛的慈悲。

至於第三個問題(注):「死亡的時候,強、中、弱三種光到底要跟著哪條道路呢?」

我們上面都說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三乘人將來都可以成佛;眾生與佛在本性(理體)上沒有分別,只是在事相(現象)上有所差異;這個差異就是「迷」與「悟」──迷時就是眾生,悟時就是佛。而眾生之所以在迷,是因為有太多的我見與貪執,也就是愚痴;但是,以佛法來說,愚痴與智慧是相對的,若能把愚痴轉化就會成為智慧。

而當一個人臨命終時,如果生前沒有修行的定力與功夫,神識就會變得很迷糊、混亂,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隨著業力的軀使,不知道投生到六道中哪一道去。所謂死亡時所見的強、中、弱三種光,其實都是業力的呈現,唯有修行念佛達至一心不亂,乃至到了地獄的門口,都不會忘記念阿彌陀佛,具備了這樣的信心與定力,自然就不會被惡業所牽引,投生到惡劣、低下的地方。

以下,我要跟大家講一個公案,來說明這個道理。從前,天竺國有一個叫做「阿蘇沙」的小國,國裡面有一個婆羅門;我們都知道,當時婆羅門在印度的地位是很高的,可是這個婆羅門非常的愚痴,而且常常惡業纏身,苦惱不堪,但又沒有辦法解除。可是他不但不相信佛法,而且對佛一點信仰及恭敬心都沒有,相反地他的妻子卻是位虔誠的佛弟子,深信念佛法門、深信阿彌陀佛,每一天就是不斷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雖然他的妻子這樣的虔誠,可是卻感化不了他。

這種情況就好像我們現時很多信徒,她們自己很信佛,但丈夫及兒女都不信佛,卻又感動不了、影響不了他們。我們經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就是每個人愚痴的障緣,連佛也沒有辦法。

但是這個婆羅門很愛他的妻子,非常遷就他的妻子。由於他喜歡妻子、愛妻子,所以老是想跟妻子同房;於是他的妻子跟他下了一個約定:「你要跟我同房可以,但是當我敲經念佛的時候,你必須跟著我先念一聲阿彌陀佛。」婆羅門實在沒有辦法,因為他確確實實的不信佛,但又不得不順從與妻子的約定,所以每一次當妻子敲經鼓的時候,他就跟著念一聲「阿彌陀佛」;不過只肯念一聲,多念一聲也不願意。

由於業障纏身的關係,三年之後,婆羅門便去世了。但是,不知什麼原因,他死後身體還是很暖和,他的妻子覺得很奇怪;通常不是修行人的話,死後全身很快便變冷了甚至僵硬了;所以沒有立刻把他下葬,一等就等了六天;六天之後,婆羅門卻突然醒來了,見到自己的妻子實時傷心得痛哭流涕,並把死後所遇見的情況告訴妻子;他說:「我死了之後,便落了鍋湯地獄;地獄中的羅剎,不停以鐵杖猛打罪人;每個進入地獄的罪人,都必須捱打,而當鐵杖打到鍋邊的時候,就好像你敲經鼓一樣;他們打得很厲害,每一打就好像你的經鼓一響,於是我便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就是因為這個關係,我便可以回來了。而且我一念佛,只見地獄即時化作清涼,大、小蓮花充滿其中,念佛聲音所到之處,罪人即生淨土;不但我可以回來,就是那些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的人,都已經返回人間了。」我們想一想,念佛的功德是多麼的大啊!

婆羅門繼續向妻子說:「連閻王爺都讚嘆我說:『你念佛,不但自己得以解除業障,而且連其他人都能獲得利益,那你就回去吧!』」

從這個公案可知,念佛的功德與利益,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佛弟子雖然都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過,萬一有一天,我們因為業障的關係,投生到六道三塗中去,我們也要記住念「阿彌陀佛」,也要像婆羅門這樣的念。所以有一首偈說:「若人造多罪,因墮地獄中,輒聞彌陀名,猛火變清涼。」就是說,我們本來造了很多罪,應該墮到地獄去,但是如果能聞到彌陀的名號,猛火都能化作清涼。為什麼會化作清涼呢?這就是「自力」與「他力」的分別;「自力」就是我們以虔信心念阿彌陀佛名號;「他力」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其中的十八大願中說,只要我們至心信樂,念阿彌陀佛聖號一念到十念,都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只要我們的自力,與阿彌陀佛大願的他力相結合,就能成就往生淨土的功德。我們試想想,婆羅門只念了幾聲的佛,就能解脫地獄受報之苦,何況我們天天都在念佛;時時都在念佛;行、住、坐、臥都在念佛呢?當然將來是不可能到地獄去,也不可能到三塗六道去了。哪怕臨終時所見的是什麼光?

以上,我就簡單的回應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注釋

註:由於當日座談會時間關係,此問題並未回答。會後筆者再作補充說明。

司儀

向死去的魚或者其他生命念阿彌陀佛是否可行?你對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何見解呢?可見到不少大奸大惡之人也有善終,那麼對一生修善的人是否很不公平?有請潘宗光教授解答。

潘宗光教授

我先答最後一條問題。有的人說他見過不少大奸大惡之人也有善終,那麼他一生修善是否很不公平?還有,對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何見解呢?其實兩件事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一起回答,這個就看我們信不信輪迴投胎這件事了;如果只看這一生的話,可能就會覺得不太公平,但如果相信有輪迴投胎,那麼,換句來講,就相信有前世、現世和將來。這樣的話,今生只是人世里非常短暫的一段時間,若從這個角度看,就不會不公平了。

因此,我們相信輪迴投胎之餘,更加要相信「因果報應」這四個字。佛教徒肯定相信因果報應,但因果報應這件事,其實不是迷信,是絕對科學化的;因為整個佛教所講的就是「因緣所生法」,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對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都徹底明白了,箇中道理,看上去複雜,其實非常簡單,一切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也就是一切有為的法,其實都是因緣法,有因有緣有果,這個道理其實是非常科學的,也都不單只是佛教;我現在用兩、三分鐘的時間,來說明一下我對因緣的看法,是否科學化呢?

我好喜歡一個例子:我們吃的蘋果,這顆蘋果樹是從哪裡來的呢?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會的。首先一定要有蘋果種子,沒有種子就沒有蘋果;這個種子就是「因」,但單是一顆種子它不會自己變成樹,必須將種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適當的水分、陽光、肥料等等一連串的配合,種子才會發芽成長變成一棵樹,生長出蘋果來;而蘋果種子肯定會變成蘋果,不會變成橙子或變成梨子,一定是蘋果;蘋果好不好吃、肥不肥大,除了種子以外,還要要看其他條件。如果在溫室裡面,調節好溫度、濕度,它發芽就很快,蘋果又大又好吃。如果泥土很貧瘠,沒有水分肥料,也會長樹,但是蘋果就沒有那麼肥壯;蘋果都是蘋果,但可能沒有那麼好吃。這個是很重要的啟示,如果沒有因是沒有果的,光是一個因亦可能不會有結果,必須在很多環境條件之下,才能產生結果。但在這些環境條件中,有個名詞叫「緣」;也就是說,必須是「因」加「緣」才會有結果出來,而這個結果是:蘋果種子的因,所得到的一定是蘋果種子的果;而這個蘋果好不好吃或肥不肥壯必須依賴種種的緣。這緣配合得好的時候,蘋果就會更加好吃;若配合得不好的時候,雖然同是蘋果,但是卻有好吃、不好吃的分別;換句話說,種子為因蘋果為果,蘋果最終好不好吃主要是看緣。所以人可以改變蘋果的質素,悉心調理它,在非常好的因緣的培植下,長出來的,就是好的蘋果。若不懂得培養它,蘋果就沒有那麼好號,從這裡可以引申出,如果我們種了善因,肯定會得到善果,但是種了惡因,卻不一定會有惡果;不過,種了善因,這個善果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呢?

我必須反覆說明,只有善因是不會產生善果的,一定要配合適當的環境條件,才會產生出來,就好像這個蘋果種子若單單放在桌面上,即使放上百年都不會變成一棵樹,所以佛教相信我們種善因或者惡因,就好像一顆種子存在於自己的第八識里;好像儲存在一個倉庫里一樣,但是種子是否會發芽成長,就要看當時的環境條件,如果環境好就會好,環境不好就會壞。所以種了善因或者惡因,什麼時候產生結果呢?要看環境條件到了沒,到了就會產生結果。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的因,必須配合其他的緣才能產生果,而最重要的是,以前我種了惡因,已經種了改變不了,因已經存在了,產生惡果是必然的事實,但是這惡果惡到什麼程度,是有商量的,只要我改往修來,積極廣結善緣,當已往的惡因遇見了善緣,未來的惡果是可以減弱的。但相反地,如果你還繼續增加惡緣、配合惡緣,惡果就會更加惡。由此可見,惡果的程度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不停做好事、做善事,就會將惡的程度減弱。

同一原理,如果種了善因,再遇到更加善的緣,你的善果就會更加好;而善因即使遇見不好的緣,所得的仍然是善果,但只是普普通通的善果。佛教的積極性在於,你已往所做的一些壞事情改變不了,因所種的是惡因,但是只要通過不停做善事、結善緣,就保證你可以種好因得到更加好的果,而壞的因結果都不會太壞,最重要是看你的思想與行為,從這點上來說是很積極的。

我們要相信三世輪迴,比如我現在每天做的事,種下了因,何時才會結果呢?這就要看因緣成熟了沒有,如果還未成熟,報應就暫時不會出現,但如果已成熟了就會有苦、樂的結果。要知道,一個人出生的時候,都帶著前世種下的因;前生種的善因、惡因,有些可能已結果了,已消失了;可是,有些緣還沒有成熟,所以還沒結果的,仍然存在,不會消失;所以一個人投胎到這世,出世時已經承受了前生還沒有結果的因,只是因緣未到,所以沒有出現,如果緣分到了,就會承受很多災難與惡果。

相對來說,如果我以前曾經種了很多善因,就會帶來今生,當遇到適當條件,即因緣成熟時,就可以享受善果和福報。現在做的事,不論好壞,這世的因緣還未成熟,所以不會結果。因此,有些人你看他這生做了壞事、種了壞因,但是可能緣沒到,所以還沒有結果,看不到。但他前世可能種了善因,帶來了今生,現在遇到適合的緣,所以就有好的果。

所以看一世的好壞,不是單一的,前世累積的善、惡因,在適當的時候,遇到緣就會結果,但肯定的是,如果你一之中不停地做壞事,雖然這世享福,但下世或再下一世就會受苦。是非常公平的。如果真的相信有輪迴投胎的話,如果你現在做壞人,將來你投胎的時候,可能就會墜落三惡道,受苦無窮,雖然現在看不到,但果報一定會有。所以最好的保證就是,我們經常種善因、結善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任何時候,過往、現在,不停種善因、結善緣,就是最好的保證;保證將來投胎不會墜落三惡道。今生多做善事,即使這世享不到福,下世肯定會享福。現在之所以不能享福,可能是自己以前太壞了。如果這生做了很多壞事,但還沒有出現惡果,可能是因為你前生做的善事太多,福報延續到今生,所以非常的公平。因為有三世輪迴,人生就像一條線,有起有伏,好壞參半,你做多少好事就會得到多少好果,做多少壞事就有多少懷報,是非常公平的。所以,我們佛教徒要相信三世輪迴,要相信因緣、因果,這樣的話,就會鼓勵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內心清淨以後,就會更加幫我們去到西方極樂淨土。

「向死去的魚或者其它生命念阿彌陀佛是否可行?」首先是看我們人類自己的慈悲心,相對於六度眾生,我們碰到的大部份都是人。有些牲畜,好像貓狗,對一些人來說,和人沒有分別,好疼愛,如果將這種感受推廣到其它的生命:好像法師在吃飯的時候,有些供養品是供養其它的眾生的。所以我們的慈悲心,應該推廣到六道眾生。怎樣才能推廣到六道眾生呢?當然,要行慈悲必須包括數項:第一就是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其中的法施是非常重要的,法施的重要在於,比如我們對一些生命灌輸一些佛教思想,對牠念阿彌陀佛,甚至教牠們將來如何才能做人,雖然牲畜聽不懂你說什麼,但是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慈悲是無盡的,去到六道眾生,都能感染到這種慈悲。任何生命,雖然很低級,都會有小小反應,如果沒有反應,它就不會是生命;生命是有最基本、最微小的思維的,也就是有一點點的腦震盪,雖然很微小但都有一點,假如「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很大的慈悲,可能就會影響到其它六道眾生,我們不知道,但我相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有無限能量與慈悲可以影響眾生的。所以我們憑著慈悲心,回向給六道眾生,我相信是有幫助的,但是幫助多大,我還不知道,但我相信以自己的慈悲心,回向一切眾生,是對我們自己很好的修為,可增加自己的修養。我有慈悲心,不單是對人,而是對一切眾生都有慈悲心。通過阿彌陀佛發出來的慈悲,就可以幫助六道眾生減輕或消除業障,等他們再投胎輪迴的時候,就可以去到比較好的境界,我想這始終是一件好事。

主持人:現在有請寬運大和尚為我們做一個總結的發言。

寬運大和尚

其實不用總結,只要有點掌聲就已經是很好的總結了!(掌聲)

再有一點補充說明,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念佛是因,極樂世界就是果,所以大家在修行的路上,還要多儲資糧、在佛教裡頭提倡戒殺、放生、茹素,通常說,下緣人就是戒殺,中緣就是茹素,上緣就是放生。剛剛我們潘教授說了,有三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個放生就是三種的布施都具備,所以大家還要多做功德、多布施。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遠不要忘記念「南無阿彌陀佛」呀!(掌聲)。

我覺得香港是一塊福地,香港人非常的有善根,那裡有災難,那裡有需要,香港人都會挺身而出,所以我們大家都很願意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樣就是累積我們的德本,因為佛教講的是「同生極樂國」;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對觀音菩薩特別信仰,就是因為觀音菩薩是一個慈悲的代表;「慈悲」就是有大悲心,大悲的信心就是菩薩道,只有踐行菩薩道,我們將來的品位才會高,所以今天很難得請來我們的衍空大法師,他是非常的忙碌的,他非常的準時,來的時候不多一分,不少一秒(掌聲)。

我覺得西方寺將來還要多辦一些這樣的講座,我們在葵涌正在籌建一個「觀音講堂」,能容納一千人聽經,以前是一個戲院,我們把它買下來裝修,我希望將來那裡是一個屬於香港佛教徒的講堂,誰都可以去講,誰都可以去聽,沒有宗教的限制,沒有講者身份的限制,只要講得好,只要講的是佛教的內容,只要是導人向善的,就能利益更多人。

所以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同心協力,把講堂籌建起來;正如老和尚在前面開示時說,現在世界各地真是多災多難,不是土石流,就是旱災;不是地震,就是水災,還有很多戰爭不斷,所以說,如何改變呢?就是淨化我們的社會世道人心;從那裡做起?就是從我做起,從每個人的心中做起,只有我們的心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多念佛,希望將來更美好,我們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主持人

非常感謝寬運大和尚的總結髮言。讓我們再次以掌聲多謝衍空法師和潘宗光教授,今天為我們做的講解。淨土法門號稱「三根普被,利頓全收」,是導百川歸於大海,攝萬行而化於一念的特別法門,今日幾位講者的精闢論述,相信對於帶動各位佛弟子的修持有一定的幫助。祝大家勇猛精進,同修淨業,早生淨土佛國。如果有機會我們會再舉辦其它的佛學講座,謝謝大家!

(全文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