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八大奇蹟---佛舍利與千年阿育王塔 印度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
阿育王 (約公元前286~公元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原本是通過暴力獲得統治權力。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的時候,戰況異常慘烈。阿育王目睹戰爭帶給人民的巨大災難和痛苦,受到極大震動,深切懊悔。他立即停止武力擴張,皈依佛門,並大力弘揚佛法。阿育王最為人稱頌並永久載入史冊的功績是建造了八萬四千佛舍利塔。他打開佛陀入滅後「八王分舍利」的舍利塔,取出佛陀遺骨,重新分為八萬四千份,再建八萬四千塔,並把舍利分別安奉於塔中供養。由於阿育王的大力護持,從而使得佛教走出印度,成為世界性宗教。 2008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城南金陵大報恩寺遺址考古工作中,意外發現了宋代長乾寺的地宮。隨後,專家從該地宮裡挖出一個巨大的鐵函。考古人員依次打開雙層鐵蓋板後,看到了一尊金光閃閃的塔剎。2010年6月12日,千年塔王阿育王塔在南京棲霞寺「盛世重光」。 阿育王塔因印度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阿育王而得名,阿育王生活的時代距今約2200年,傳說他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其中我國有十九座,而本次考古發掘地長乾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發明七寶阿育王塔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最後一個國王錢弘俶。 金陵大報恩寺遺址的發現震驚了國內外考古界,遺址碑文上記有「金陵長乾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記」、「宋大中祥符四年」等字樣。當年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座塔守護佛法,在中國有十九處,名列第二的長乾寺居然就在該遺址中。而碑文中詳細告知世人瘞埋在該寺地宮下的珍貴文物:「感應舍利十顆」、「佛頂真骨」、「諸聖舍利」、「金棺銀槨」、「七寶阿育王塔」。
2010年10月,南京市博物館在整修後的南京朝天宮內向公眾展出了近三千件館藏文物,成為該館1978年正式掛牌以來展出文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一次展示,其中南京長乾寺地宮出土的阿育王塔及兩套金棺銀槨是首次公開展出。
長乾寺地宮出土的阿育王塔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其中的兩套金棺銀槨更是充滿神秘色彩。如今,在朝天宮大成殿的密室內,市民可以隔著一層玻璃看到巨大的鐵函和這兩套金棺銀槨。雖然隔著玻璃展櫃,但金棺頂蓋上的蓮花、鳳鳥紋及棺體兩端裝飾的持劍護法神都可一覽無遺,讓觀眾感受到佛都金陵的昔日盛景。
金棺銀槨一套方形的,一套長方形的,長方形的那一套,從外到里都是純金打造,金光燦燦;另一套方形的,盒子的主要構件都是銀的,銀光閃閃。專家說,它們在地下睡了千年,光澤度依然那麼好,這是因為古人當時對它們的表面做了技術處理。」
經修復後重新亮相的千年阿育王塔也金光閃耀,和剛出土時的「灰頭土臉」截然不同,就連原來起翹的外表、掉落的寶石都已經歸位。塔王外皮是銀鎏金,裡面是木胎的。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專家的指導下,南京博物館的專家將以前變形的木胎進行了更換,對氧化的鎏金表面進行了清理,並進行了隔絕處理,並且對散落的寶石進行了鑲嵌和修補。
我們進入展覽室仔細觀賞了這些沈睡前年的寶物,如今面對的經過修繕處理的出土文物熠熠如新,可想而知它們當年的風采!
2008年七月南京博物館在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北宋長乾寺地宮,並在地宮中出土了石函、鐵函。2008年11月22日,通過研製的特殊工具,考古人員從鐵函中請出了千年阿育王寶塔。根據碑文記載,寶塔內的金棺銀槨瘞藏有釋迦牟尼佛祖佛頂真骨、感應舍利和諸聖舍利。2010年6月12日上午七點半開始,千年阿育王塔內的金棺銀槨在高僧的護送下,從南京朝天宮運往千年古剎棲霞寺啟請,在海內外108位高僧大德的見證下,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被打開,佛頂真骨在盛世重光。
揭秘千年阿育王塔(上)
揭秘千年阿育王塔(下)
展覽正中是一尊大佛,它前面就是出土的阿育王塔 保護中的阿育王塔
保護中的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外的巨大的鐵函
阿育王塔外的巨大的鐵函
鐵函表面已嚴重腐蝕 阿育王塔正面
阿育王塔正面 阿育王塔側面
阿育王塔側面 塔上部結構
塔上部結構
塔基座 塔身上的精美雕塑
塔身上的精美雕塑
塔身鑲滿珠寶玉石 出土的碑文
出土的碑文 石棺
石棺
銀槨
精美銀槨
金棺
金棺之一
 釋迦牟尼佛祖佛頂真骨
釋迦牟尼佛祖佛頂真骨 釋迦牟尼佛祖佛頂真骨
釋迦牟尼佛祖佛頂真骨 出土的玉禪
出土的玉禪
出土的金鳳凰 出土的琉璃盤
出土的琉璃盤
出土的銅雕 出土的陶罐
出土的陶罐
項鍊
塔座上分布的宗教題材人物、珠寶等
展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