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以一個生動形象的寓言闡明《心經》對人生幸福的定義,就是「幸福和財富的源泉其實都是智慧!」有財富是福報,能夠懂得怎麼如法地用,這就是智慧。法師指出,《心經》雖然只有短短的268個字,但是內容卻極為豐富,已經圓滿地概括了從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見地、修行方法和修證的果位。
處於凡夫位的我們,在沒真正讀懂《心經》之前是不是還要一味地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呢?當然不是,我們沒有理由總是停滯在當前淺薄的認知上,因為沒有智慧,我們才會不知疲厭地自尋煩惱,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方向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使自己變得不知所措。在我們的認知處於一種懵懂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位能夠帶領我們走出迷途的嚮導,正所謂明師難遇,正法難求,既然我們用了近乎千年的等待,得聞了正法,若不能真正了知正法那將是多麼地遺憾!
《心經》中揭示的人生智慧把我們的視野和眼界開闊到了空前的狀態,感謝給予我們人生指引的法師,他在點燃我們心中智慧明燈的同時,也開啟了我們內心深處沉睡已久的對種種恩情的閔念,《心經》是在我們的心田上播撒上智慧的種子,讓它迅速地成就智慧之果的一部經典,她告訴我們,這就是你完美的人生。
《心經》的人生智慧
請大家發起無上的菩提心!首先一起念般若佛母心咒:嘎得。嘎得。巴拉嘎得。巴拉桑嘎得。波得梭瓦哈。
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袁文忠會長,各位大德、居士:很歡喜在佛陀智慧光明的加被下,今晚能有殊勝的因緣,在香港佛教青年協會與大家一起學習《心經》。
《心經》每一位都能背誦。譯本也很多,共二十三種;講解的註解據說有一千多種。那今天晚上為什麼還要選擇講《心經》呢?我們講的題目就是《〈心經〉的人生智慧》。
因為般若法最重要,龍樹菩薩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慧型度。」釋迦如來一代時教說法49年,講般若就占了22年,可見佛法的教學以般若智慧為主。漢譯的諸部般若總共有747卷,此卷中最主要的是唐朝時玄奘法師用四年時間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而《心經》是整個般若的心髓,也可以說是整個佛法的心髓。
歷代翻譯的《心經》有二十三種,比如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現在流通最廣泛的是唐朝玄奘法師的譯本,迄今仍保留下來唐朝時的譯本還有五種,另有法月三藏法師的譯本,般若共利言的譯本,智慧輪的譯本,宋朝時有施護的譯本,唐朝時還有一位法成法師的譯本。
最早三國時支謙的譯本已經失傳,唐朝義淨法師、菩提流支、實叉難陀都翻譯過,但也都失傳了,如今流存的還有明朝時智光法師的譯本,民國時的貢噶活佛(貢噶呼圖克圖)也有一個譯本。
這次我們選了兩種,一種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這其實只相當於《心經》的正宗分;接下來底下的是智慧輪三藏法師的譯本,這就有完整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當然玄奘法師的譯本是流通最廣泛的。
第二個因素是我們雖然講《心經》有很多註解,但他講的大部分只是《心經》的外層義。每部經其實都有外層義、內層義、密層義和密中密層義。好像一個桃子一樣,皮是第一層,肉是第二層,肉里還有個核是第三層,你敲碎這堅硬的核里還有最柔軟的部分是第四層。同樣,佛法也是如此。基、道、果、究竟義,這是四層義;或者說是見、行、果。
外層義主要講見地,很多的註解把《心經》當做一部佛法概論,很多的篇幅都在重點解釋什麼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等等名相。這當然也很重要,不過其主要還是只屬於外層義。我們希望此次能講一點點內層義。外層義講見地,內層義講修行實修的方法,密層義其實就是講果。整個《心經》雖然總共包括題目只有268個字,但她從凡夫到成佛證果時,五道菩提都圓滿具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菩提的所有實修方法都在其中。
我們原來得《心經》口傳教授的時候,學習了七天時間,但此次因為時間較短,只略略地講一點點內層義。密層義是講果地上的證量。那密中密層義實質上就是究竟義,就是講佛陀的境界。
大家如果有興趣,我會推薦你們看印度那些大德對《心經》的注釋,現在流存下來的還有八種。印度的譯師無垢友尊者作了一個《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主要是講內在五道菩提的修行方法。
阿底峽尊者作了個《心經廣釋疏》,是專門來解釋無垢友論師所造的《廣釋》,講得非常細。吉祥獅子有一個《心經密咒道釋》,就是從密義或是密層義的角度來解說的。
那麼要有完整的《心經》修法傳承,應該要四層義都會傳授,然後有七天的時間。此次我們能共同學習《心經》,先說一點表層的,把智慧輪三藏法師的譯本略略地過一遍。「如是我聞,一時薄誐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大菩薩眾俱。」
這屬於證信序,經首六種成就。
底下的一段是發起序:
「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聖者!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問已。」
這是本經特別的發起序——證信序是通序,發起序是別序。而且交待得非常清楚,這時釋迦牟尼佛入了一種三昧叫「廣大甚深照見三摩地」。然後舍利弗尊者仗佛威神起座向觀世音菩薩請法,觀世音菩薩仗承佛陀威神加被詳細地演說般若法。
底下的正宗分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開示。從「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離諸苦厄。』」
後面這一句,基本上就跟玄奘法師的譯本相近。一直到最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悉皆隨喜。」
這都屬於正宗分的內容,正宗分是觀音菩薩說完以後,釋迦牟尼佛從三摩地而起為觀世音菩薩印可,就等同於佛說。
最後一段是流通分:
「爾時世尊如是說已,具壽舍利子,觀世音自在菩薩及彼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蘇囉、巘馱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那麼,釋迦牟尼佛印可觀世音菩薩所說以後,觀世音菩薩和舍利弗尊者以及與會的大眾、一切天龍八部等等都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印度的無垢友論師解釋《心經》時,把正宗分概括為兩句話:「八事攝三解脫門,十一答陳說五道」。我們如果懂得無垢友尊者的兩句話,這就是實修的教授。那整個《心經》的修行方法、竅訣就都在其中了。
「八事」指空性、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八事可以用三解脫門概括起來,三解脫門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三解脫門主要講的是資糧道位、加行道位和見道位的修法。
資糧道位側重於修空解脫門,把凡夫知見轉為佛之知見。凡夫此前都是用生滅的妄心來用事,現在由修空解脫門而契入空性,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心。
加行道位側重於修無相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就是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資糧道位側重於修觀;加行道位側重於修寂;見道位所修的就是無願解脫門,實際上也就是不增不減。這是講八事攝三解脫門。
然後「十一答陳說五道」。無垢友論師把觀世音菩薩的開示結合五道的修行方法,總括為十一個回答,對五道位之中每一位次修行上所要遇到的問題都做了完整的回答。如果我們只是從外層義來講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曾經有人問: 「《心經》先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又說全部皆空,既然都皆空,還說那麼多名相干什麼?」等等。如果我們懂得內層義,就知道她不是簡單地把這些名相羅列上來,而是有個完整的修行次第在其中。以至修到哪個位次上會遇到什麼問題,觀世音菩薩怎麼來開示,這是屬於以十一答來攝五道。
「十一答」中資糧道位一答。它是答什麼呢?因為前面有個總持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資糧道位里怎樣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回答這個問題。
另外,加行道位一答,見道位三答,修道位二答。無學道位之中,十地最後要接近成佛的時候,有一個無間道,這時有一答,最後就是佛道三答。加起來有十答。還有一答就是密咒道一答,講我們最後用的咒「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
用此咒來總括五道的修行方法,這屬於密咒道一答。
我們用這個方法簡略地把智慧輪論師所翻譯的《般若心經》過了一遍。因為大家都熟悉的是玄奘法師的譯本,所以還是用玄奘法師的譯本來共同學習會更方便一點。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雖然《心經》包括經題總共僅268個字,但內容極其豐富,已圓滿地概括了從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見地、修行方法和修證的果位。
從修證果位講,他修到某一個位,應該有哪些成就相?比如你修到資糧道位,如何知道自己是到了資糧道位,成就了呢?一定有三個成就相,即「堅固的出離心,廣大的菩提心,業果如理取捨、身語意清淨的世俗正見」,這三個條件是成就資糧道位的標準,是三種成就相。五道位也都有其成就相,而不是泛泛地說,以上是略說。
前面講過,任何經典都會包括四層意思——外層義、內層義、密層義、密中密層義。外層義側重於講基,講見地;內層義側重於講道,講行持;密層義側重於講果,講成就的征相,成就相;密中密層義是究竟義,是講佛陀的果地境界。如果我們只是把《心經》當成佛法概論來詳解那些名相,當然也很重要,但只相當於外層義。我們到底怎麼修呢?還是不知道。所以嘗試講一點內層義,講《心經》之中所蘊含的實際的修行方法。
在見、行、果之中,偏重於講「行」。因基為修道之所依,見地為我們修道之所依,見地不正確,怎麼修都等於盲修瞎煉,如《首楞嚴經》所說:「猶如煮砂,而欲其成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就要樹立好見地。
因為果是修道之所證,所以我們會側重於講行。在資糧道位和加行道位,行者所修習的主要是基,是見地;在見道位,行者所修習的是道;在修道位,行者是反覆地修習基與道二者;在無學道位的無間道上所修的是果。當然,五道之中每一道都有基、道、果。因此我們側重於講資糧道位和加行道位以及見道位的見地與行持。
我們先說經題,玄奘法師的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題八個字可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是「般若」,第二段是「波羅蜜多」,第三段是「心」,第四段是「經」。
般若是梵語,其意為清淨無漏圓滿的大智慧。智是照見、是知俗諦;慧是揀擇、揀別,照真諦。通達有為的事相名之為智;通達無為之真理名之為慧,所以是這種清淨無漏圓滿的大智慧。般若,在五種不翻之中屬於尊重不翻。
般若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法,可分為二種般若——共般若、不共般若;或三種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或五種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屬般若等等。如此可以有無量種的分法。我們只有有了這種(般若)智慧,才可以真正做心的主人,真正地快樂無憂。僧璨大師說:「快樂無憂是名為佛」,內在是智慧相;外在對自己就是快樂相,對眾生就是慈悲相。能做心的主人就要依靠般若,沒有般若智慧,只能做習氣的奴隸。有了智慧才能斷煩惱、出輪迴,所以說有智慧就沒有煩惱,有慈悲就沒有冤家。
佛陀曾說過一個寓言來彰顯智慧的重要。在某一個時期,掌管智慧、財富和幸福的三位神,他們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有一天他們為誰的本領最大而爭吵起來。
幸福之神說:「當然是我最重要了,如果一個人智慧如海,財富像山,但一生卻多災多難,沒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他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財富之神又說:「如果一個人窮到連一口飯都沒得吃,空有滿腹智慧,幸福又在哪裡呢?可見我最重要!」智慧之神又說:「你們兩個當然都很重要了,但如果一個人家財萬貫、無災無難,卻是一個傻子,那他就比那些人生充滿了挫折的人可悲得多啊!可見智慧最重要!」
三位神各說各有理,一時也分不出高下。這時他們看到一位農夫正在種地,財富之神就建議:「這樣好了,我們拿這個人來做個試驗,比一比誰最重要。」說完以後,財富之神用手指一指。農夫的犁馬上就犁到一口大缸,缸里裝滿了金銀珠寶。突然得到這麼多財富的農夫一下子就嚇傻了,一時迷了心智,呆在那裡半天。
之後農夫就想:我突然之間得到這麼多財富,回家以後,左右鄰居一定會懷疑我這些錢財從哪兒來的。親戚朋友也一定會爭先恐後跑來向我借,借與不借都不好。甚至於那些壞人、強盜也會來打主意,來偷盜、搶奪。為了安全起見,不如搬到一個沒有任何人認識我的地方去居住。
農夫主意已定,馬上丟下他的犁,放棄他的土地,一刻不停帶著金銀珠寶逃出家鄉,在一個非常遙遠、完全陌生的城市裡定居下來。
意外成為富翁的農夫,雖然在異鄉定居下來,但生活並不快樂,因為他既沒有親戚朋友,也沒有可以做、可關心的事情,每天都只悶悶地坐在那個地方發獃。
這時幸福之神就說:「你看,財富之神賜給他那麼多財富,並沒令他生活更加美好,還是換我來試試吧。」幸福之神也用手指一指,這時一位端莊的少女剛好走過農夫的窗前,兩個人就很愉快地交談起來,很快農夫就托媒人向女方的家長提親。女方的家長看農夫老實可靠,又有大筆的財富,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很快就辦婚禮了。婚宴上,少女的父親觀察到女婿(這個農夫)不大說話,也不笑,常常發獃,而且沒有提到他有任何的親戚朋友。
這少女的父親就後悔了,心想:「這個人雖然很有錢,但卻是個傻子,怎能配上我的女兒呢?我女兒一生的幸福不就毀了嗎?不如今晚把他殺掉,然後謀奪他的財產,再找個聰明的小伙子來當我的女婿」。
少女的父親這樣想的時候,財富之神就覺得無計可施了,因為若再繼續賜給他更多的財富,只會加速他的死亡。幸福之神也毫無辦法,因為對一個有錢的傻子來說,幸福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面。兩位神都無計可施,就一起去求智慧之神救救這個可憐的農夫。
智慧之神也同意了,他用手指一指,農夫就有了雙倍的智慧,氣質、神情舉止馬上就不同了。只見他眼睛轉一轉,突然就站起來,很從容、很淡定地大聲對大家說:「尊敬的岳父岳母、尊敬的父老鄉親,朋友們!請大家靜一靜,我有幾句話要和大家說說。」
大家想這個人怎麼即刻就變得這麼有智慧,這麼從容淡定,氣質這麼好了呢?就靜靜聽他說。
農夫說:「我第一次看到我美麗端莊的妻子時,看到她有著賢妻良母的這種氣質,我心裡就想,擁有這麼好氣質的女兒,一定是由最好的父母教養出來的,經過這許多天的觀察,我確認我的岳父岳母確實是最好的、最有文化的,也是最會教育兒女的,為了感謝他們教養出這麼好的女兒,我決定將大部分的財產、財富都送給他們。之後帶著我的新婚妻子返回故鄉。」
由於他智慧增長的緣故,很快又可以擁有更多的財富,當然生活也更加地歡喜自在,幸福。可見幸福和財富的源泉其實都是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只會受人擺布。
所以說有財富是福報,能夠懂得怎麼如法地用,這就是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只會受人擺布、任人宰割,即使是屬於他自己的財富和幸福也永遠都會掌握在別人手裡。有了智慧,我們不但能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也能享受歡喜自在、快樂無憂、解脫的那種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幸福。不然,六道輪迴里哪有什麼幸福可言呢?我們現在學的《心經》正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手指,願我們都能夠信受奉行,開大智慧。
下面經題第二段是「波羅蜜多」。波羅蜜多譯為中文就是「彼岸到」。「波羅」是彼岸,「蜜多」是到。有了般若圓滿的智慧,才能超越生死輪迴痛苦的此岸,證得常樂我淨的大涅槃彼岸。
佛陀在經典中說,凡夫眾生修行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三大阿僧祇劫是已經入了初住位以後,還要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賢位的修行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此時道力還很微弱,常會被煩惱所干擾,所以稱之為「遠波羅蜜」。
往上就是開悟、明心見性了。就是入聖流(前面是賢位,這是聖位)。由初地到七地要經歷第二大阿僧祇劫,這時道力增長,名為「近波羅蜜」。從第八地不動地一直到十地,是經歷第三大阿僧祇劫。名之為「大波羅蜜」。我們讀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就會讀到「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薩婆若海是佛陀的一切種智海。
可見,「般若波羅蜜多」其實有三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指佛陀所證得的一切種智;第二層意義是現證一切種智之道;第三層意義是為了成就一切種智之道的教授。其實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的果、道與基,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密義、內義和外層義。這樣就可以明白波羅蜜多的義趣。
印度有三位大德論師——無垢友尊者造《心經廣釋》,是講《心經》的內義,阿底峽尊者造《心經廣釋疏》,就是解釋無垢友論師的《廣釋》,所講的就是成就一切種智之道的教授,講得非常細,吉祥獅子造了一個《心經密咒道釋》,就是講《心經》的密義。
接下來講「心」。
「心」是指《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心髓、綱領。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從佛陀所現證的一切種智的大智慧海之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而說法的目的也是希望聽聞的人依他所傳的修行方法,開發自性本具的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可見,佛法是從智慧而產生,同時也能幫人開啟自性本具的智慧而達到開悟、明心見性的境界。我們現在所學的《心經》更是智慧之中的大智慧,般若智慧的心髓法要,智慧的「濃縮丸」。
「經」,可以譯為貫、攝、常、法。貫,是貫穿所說之義理;攝,是攝持所教化的眾生,令眾生能百讀不厭,好像磁鐵吸針一樣;常,是古今不易;法,是遠近同遵等等。當然還可以說繩墨義、湧泉義等等,那就無量了。
整部經文可分為八分,接下來進入到經文的學習。玄奘法師的經歷、成就就不多說了。
首先看八分。八分即總持分、資糧道分、加行道分、見道分、修道分、無學道分、證知分和秘密分。是依據傳承這個內層義來講的,跟常規看到的《心經》的注釋可能會有些不同,但實際上內在的修行方法,法要上面都是一樣的。
先看第一總持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底下智慧輪的譯本就把它全部包括在裡面了,他翻譯為「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翻譯為「觀自在」是側重於自利,側重於智慧。菩薩有究竟圓滿的智慧能夠於法自在,華嚴上講十種自在——身自在、心自在、壽自在等等,我們也不展開說。翻譯為「觀世音」是側重於利他,側重於慈悲。菩薩大慈大悲,循聲救苦,循聲救苦度群迷。
菩薩譯為覺有情,也譯為大道心眾生。
「觀自在菩薩」,就是指沒有執著心而有智慧觀察的功能就是觀自在菩薩。我們修到沒有執著心而隨時保持覺照,證入諸法空相,人人都是觀自在菩薩。即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是執著心,心是智慧心,沒有執著心而有智慧的覺照,這就是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也可以分為相似般若、淺般若、深般若、無上般若。
凡夫眾生通過修學佛法開啟內心的智慧,減少煩惱。這稱之為相似般若。
小乘的聖人阿羅漢已經斷見惑和思惑,破除人我執,成就無我的解脫,這是淺般若。大乘聖位的菩薩其智慧離開有無二邊,離開色空二邊,不執著於凡夫與聖人的同異,凡聖平等,有無同體,入世化世而不受世間現象的困擾,不被染污,稱之為深般若。到了成佛的境界,就叫無上般若,也叫甚深般若。
觀世音菩薩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時,在一切順逆境界之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以究竟圓滿的智慧來行持甚深境界的般若。這時它的功用是什麼?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法,百法上面講十一種色法。色法也包括了正報——組成我們身體地水火風四大;也包括了依報——我們生存的環境。
受想行識是心法,是精神。受是感受,苦樂憂喜舍五受,想是判斷,行是判斷以後如何處理,識蘊是阿賴耶識,去後來先做主翁。
我們看植物人是不是都具足五蘊?當然他的色蘊也還在,識蘊也還在,但他喪失了受、想、行三蘊的功能,所以是植物人。
我們也可以簡單地說,當然不是非常準確,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可以概括在受蘊裡面,第六意識就是想蘊,第七末那識就是行蘊,第八阿賴耶識就是識蘊,這是一個簡略的概括。
「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諦觀身心,但見五蘊。身是色蘊,心是受想行識蘊,在五蘊之中求人我之相了不可得,一切眾生都只是五蘊的暫時積聚而已,所以無量劫以來,虛妄之中的我執、人我執就可以破掉。
一切的煩惱都是由我執而起,我執空了以後煩惱就斷了。所以小乘四果阿羅漢就是斷見惑、斷思惑而超出六道輪迴,分段生死就沒有了。
再觀五蘊。蘊從緣生,也是因緣和合的再現,實質上是不生不滅的,因此也沒有自體。緣生無性,求五蘊之相也是了不可得,這樣成為五蘊皆空。
這其實有兩層修法,先觀每個人的身體是什麼?沒有凡夫無量劫以來所妄執的一個所謂的我,因為都只是五蘊而已。先觀五蘊,這是第一個層次,這樣就把無始劫以來一直虛妄執著的我相破掉了。
再進一步觀五蘊皆空,法執也破了、也盡了。法執產生於所知障,它障礙菩提涅槃;所知障盡了以後,菩提涅槃自然現前,所以變易生死也就沒有了,二種生死永斷,五住煩惱滅盡了,這是「照見五蘊皆空」兩個層次的修法。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危險、災難。我們進一步來說「痛苦」兩個字:痛,主要是生理上的;苦,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痛並不一定苦,苦並不一定痛。我心裏面很苦,但是我身上不一定痛。
所以每個字都可以把它辨析得很清晰。當然苦有所謂的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謂的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恨、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也可以把它歸納為三類:生理的苦,心理的苦,身心結合的苦。生理的苦是生老病死;心理的苦是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等。也可以說心念的生住異滅,凡夫的生滅心都是苦。
身心結合的苦就是五陰熾盛苦。因為五陰聚合,所以生理和心理形成了我們生命的流轉,一生接著一生,這是五陰熾盛苦,所以是身心結合的苦。
以上是略講了「度一切苦厄」。其實這句話是把《心經》的功用也包括在其中,說出來了。
天台宗講經喜歡講五重玄義,我們因為不是作講經的方式,只是講一個晚上,所以只略略地提一下《心經》的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
釋名。《心經》怎麼立名的?「般若波羅蜜多」這是法,「心」是喻,法喻立名。心,用凡夫知見來說心臟對一個人很重要,用這個來比方《心經》是般若法的精髓心要,好像佛法的眼睛,佛法的心臟、心髓。法喻立名。其體是以諸法空相為體。
其宗要就是修行方法,是以無所得為修行的宗要。學般若法其實只要懂得九個字:無所求,無所住,無所得。見地是無所求,自性本自具足一切,哪裡需要向外求呢?行持就無所住。果位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接下來就是辨用,其功用是什麼呢?《心經》的作用就是破三障,度一切苦厄,離苦得樂。
破三障:報障,包括正報和依報的障礙都能夠破,還有業障、煩惱障。百法裡面把煩惱障分得很清晰,所謂的六根本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那些也只提一提。
判教相,屬於般若時,屬於熟酥時。
那麼到此地就把總持分說圓滿了。以下是第二——資糧道分。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講資糧道的修行方法。資糧道主要回答一個問題:怎樣能夠證得五蘊等等自性,都是無自性,都是空性。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空,也就是如經里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具體怎麼來做到呢?
〔舍利子〕這是觀世音菩薩叫著佛陀的阿羅漢弟子裡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名字來提醒他,其實也就是提醒我們。
色是指一切的現象。有顏色的:紅、黃、藍、白、黑、綠等等,赤橙黃綠青藍紫,這都是色,顏色。還有形色:一個物品有一個形狀,長短方圓大小;還有粗大的物體,比如天體,日月;還有微小的,比如微塵,極微塵。
有可以用形象來表現的物質,稱為有表色法。還有無法用形象來表示,但確實存在的能量,稱之為無表色法。
我們得戒體得到的是無表色。它是一種能量,代代相傳,從釋迦佛開始,這種傳承的能量,加持力,這是無表色法。
空是指本體,是指真如。
〔色不異空〕是指一切現象都是依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是從假入空,照了真如實性。
〔空不異色〕是由真如本體變現出一切現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這是由從空而出假,是照了因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講空假相即,性相相即。
色不異空是對凡夫講的。凡夫著相,一切境界都認為是實有的,因此而迷惑顛倒,而妄有取捨,貪得無厭,由此開示說色不異空,叫大家都能清醒明白,不要執著於所有的色相。因為縱然我們費盡一切的心力、畢生的精神去追求外在的東西,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反而臨命終時還要隨業受報,枉受輪迴之苦,太不值得了。
空不異色是側重於對二乘聲聞、緣覺來說的。二乘人執空,認為凡夫執著於色相,造業受報,所以他們就斷除人我執,但法見未除,雖然了了分段生死,還有變易生死未了。所以說空不異色而來度化他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破菩薩對色空還存有色和空二見而說的。
「色不異空」側重於自利,通過修行來提升智慧,明白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無常的,掌握變化的規律,隨時保持覺照。每天都能夠活得歡喜自在,不寄情於不可知的未來,也不悔恨從前的業障。活在當下,當下就是最美好的一刻;活在清淨,清淨正是最好的解脫。這樣色不異空,彰顯智慧。
「空不異色」側重於利他的慈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執著於自利利他的任何一邊,自利利他不可分割,圓融一體。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想、行、識四蘊是精神法,是心法;亦復如是,也都是幻影,即「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這樣以此類推。
當然色蘊一破,受、想、行、識四蘊也就隨之紛紛破了,因為同樣都是虛假不可得的幻影,色相既然不可得,沒有這個色相哪裡還有什麼受?受從哪裡來?色相既然不可得,還受一個什麼呢?當然就不存在,受也隨之契入空性了。沒有受,想又從何而生起?所以想蘊也契入空性了。依次行蘊、識蘊也都破了。色蘊既然是空性所變現,受、想、行、識也是真空妙性所顯的用。
歸納起來說,在資糧道位上,(剛剛這一段經文都是講資糧道位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講修空解脫門,空解脫門主要的修法是兩個層次的內觀——空性和無相。
如何來修空性?就是修緣生性空。認識到一切色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是依他起性,是無自性空。因為依他起性的東西都是無自性的,所以說一切色法無自性空,這就是「色不異空」。而在空性之中又能緣生一切法,這就是「空不異色」。這就是修空性的法。
第二個層次就是修無相的法。修無相就是破除色和空的相對,達到絕待圓融,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具體的修行方法無量無邊。如《清淨道論》上面講要修七清淨,修四界差別觀。
我們切勿輕視小乘法,不要好高騖遠。小乘的內觀禪,其實是非常簡捷明了的。在身心結合的地方來修,覺知呼吸,覺知感受,保持平等心,然後依次修七清淨。
釋迦如來住世時,那些弟子們都是上根利器,如來一座法,馬上開悟、成道,乃至證得阿羅漢道,根器差的可能三、五、十年也成就了。
我們學佛,別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有什麼成就,原因在於輕視小乘法,沒有從這最簡捷明了的法要上開始。所以還是要重視四界差別觀、七清淨等等,或是修白骨觀,因為眾生雖然理論上可以明白色即是空,但實際上做不到。只好先修白骨觀、修不淨觀,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掉,這時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
色不異空,就證到空,你證到這個空,空也還要空掉,因為你執著的這個空,是真正的真空嗎?不是,還是我們的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有相清淨。所以第二部分是「空不異色」。
我們可以看到這四句話分三個層次的修行方法:先「色不異空」,我們真正契入到空;第二步連空也空掉,「空不異色」;第三步你還存在一個色和空的相對,連這個二見的相對也要破除,性相不一不異,色空不一不異。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才是真正資糧道位的成就。它有很具體細節的修證方法。
第三分就是加行道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這是加行道分的修行方法。印度無垢友尊者在《心經廣釋》裡說,加行道位的修行主要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果一切法都是空性無相的,那怎樣才能依緣生而生,依緣滅而滅呢?看《中論》上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台宗依此而立空、假、中三觀,空觀、假觀、中觀也依此而來。
你說因緣所生法,既然說一切法都是空性無相的,那它怎樣是依緣生而生,依緣滅而滅呢?這是你修到加行道以後,自然要起的一個疑問,那麼觀世音菩薩就來開示。
我們用一個比方淺說好了:譬如小孩子玩積木,用積木搭幢房子出來,這房子的相宛然存在;但你把它拆掉以後,房子的相在哪裡?房子沒有了。有智慧的人一看這個現象馬上就覺悟:相的有不是真有;相的滅也不是真滅,「不生不滅」呀!
再譬如物理學上所說的能量守恆定律——它由這種存在形態變為另一種存在形態,但能量還是守恆的。所以物質是密集的、閉鎖了的能量,能量是釋放了的物質。
這樣就容易明白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想衣衣來,想食食至。因為心念就是一種能量,想衣這個能量一起就形成一件物質——衣。想食,這能量就變成物質——食。這樣我們就對極樂世界了無疑惑,完全深信不疑了。
如果大家學習,就希望學龍樹菩薩的《中論》,那是中觀根本論,是最完整的,「八不中道」,真正能徹底開智慧,也能徹底地明白《心經》。
但凡夫眾生都執著在假相上,佛陀說太深了沒人懂,不得已就隨順俗諦而說: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但本經是順真諦——真實相而說的,所以說「不生不滅」。生滅的只是相——所現的那個相;實質上是不生不滅。
加行道位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有人問:如果一切法空性無相,那四聖諦之中,世間的因果,苦聖諦、集聖諦是什麼?苦和集是雜染相,而出世間的因果,滅聖諦和道聖諦,滅和道是清淨相,那雜染相和清淨相不是「有相」嗎?
修到加行道位以後就一定起這個疑惑,觀世音菩薩回答四個字——「不垢不淨」。
展開來說,真如自性是性自清淨,本自清淨,是超越於垢和淨的相對,是本自空寂。不可以染之使其垢,不可以治之使其淨。它是法爾清淨,法爾光明,法爾如是。
並且一切的生、滅、垢和淨都是一一相對的,凡是相對的一定都是依他起性,依他而有的,一定都不是永恆不變的。因為依他而有,他就有個生,有個生就一定有個滅,所以他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都是虛幻的;而佛性是絕待圓融的,沒有生滅、垢淨之理,所以說「不垢不淨」。
這是回答加行道上第二個問題。因此修行用功如果還有清淨相,就不能徹悟。
說個禪宗的公案,大家容易明白。唐末五代時,湖北武漢有位禪師,自己認為已經大徹大悟。之後他就出來度眾生,要度眾生他就要建寺院。為了建寺,去找到武漢一位修行到家的居士家去化緣。這居士好像維摩詰一樣,很有智慧、很有福報,所謂「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這位居士知道禪師的來意後就說:「好,禪師,我向您請教一個問題。答得出來一切都供養;答不出來一切都免談。」
禪師認為自己開悟了,就說:「好,沒問題,你問。」
居士就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禪師回答:「黑如漆。」就是說沒有明心見性,沒有悟明心地,它是迷惑顛倒的,黑漆漆的,黑如漆。
居士再追問一句:「古鏡既磨之後如何?」
禪師回答:「照天照地。」意思是說通過一直修,已經把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就能照天照地,把心地轉識成智了。
居士說:「不行,對不起,請你出去,我不供養你。」意思是你沒有真正開悟。
禪師就很羞慚,發誓再去住茅棚三年。潛修以後,他再次來到這位居士的家裡。
居士說:「好,師父,請坐!還是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禪師回答:「此去漢陽不遠。」
居士再進一步追問:「古鏡既磨之後如何?」
禪師又回答:「黃鶴樓前鸚鵡洲。」居士就很高興說:「好!請師父接受弟子的供養!」
那我們不曉得他說什麼,是不是?如果在凡夫位,前面那些回答很容易理解,後面的回答就不曉得他在說什麼了。因為沒有開悟,而他們都是明眼作家,當然都能心心相印。
其實這裡有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平時修行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念佛觀心;或者有些人會去修觀想,觀想釋迦牟尼佛,觀想四臂觀音;更進一步他會接受灌頂,修生起成就次第,圓滿成就次第,修氣、修脈、修明點。
但你要知道那些都只是演習,不是真正的修行,因為無論你是觀想佛菩薩像也好,是念佛觀心也好,是修氣脈明點也好,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這顆心在想。
沒開悟以前,你要觀佛菩薩,那只是第六意識的作用而已,還是第六意識在玩把戲。真正地要直接從阿賴耶識里起觀。這裡也不細說了。要知道這都只是心在想,是在第六意識上修,都只是修如來禪。
而那個居士考的是禪師對祖師禪有沒有真正徹悟。所以意識上修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你就算一直修到清淨,能照天照地,你還是沒有真正地證得大圓鏡智,還是沒有真正大徹大悟。所觀所照的都是心念的變相,都是屬於境界般若;能觀能照的才是實相般若。修行人要找到能觀能照的那個,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經》。
歸納起來說:加行道位的修行者主要是修無相解脫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接下來是第四分——見道位。見道位比較長,從「不增不減」一直到底下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都屬於見道分的內容。
〔不增不減〕是無願解脫門。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以說「不增不減」。平時我們常說:「智慧增長,煩惱減少。」為什麼《心經》要說不增不減呢?因為增和減是從相上來說,不增不減是從性上來說。性是空相,煩惱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從性來說並沒有增減、垢淨、生滅。
我們以心念的例子,以此念頭來解釋這三句話:
「不生不滅」,是指現實生活之中,心中已不會生起煩惱的念頭。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不垢不淨」,是指面對萬丈紅塵,心中不以眾生煩惱心為不清淨的垢,也不以諸佛的智慧為清淨。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不增不減」,是指修行佛法的過程中,超越了對煩惱和智慧的執著,既不是為增長智慧,也不是為減少煩惱,他已經能超越了這個相對,而徹底地明心見性,得到大自在、大解脫。
阿底峽尊者在《心經廣釋疏》裡歸納說:《心經》的根本要旨,就在於八義三解脫門。八義就是空性、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解脫門是在見地上來對治凡夫的知見而現證,是資糧道位的修法;無相解脫門是在行持上修而現證,是加行道位的修法;無願解脫門是由果作對治而現證。據此可知,資糧道位、加行道位、見道位所修的都是修佛的見、行、果。我們見同佛見,行同佛行,證同佛證。
一開始我們在資糧道位的修行就一定要樹立佛之知見,《妙法蓮華經》說如來出世的本懷是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見地不真,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資糧道位就學這個。
加行道位側重於修「行」。而行是什麼?主要都是無相解脫門——無所住。六祖惠能大師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是在能觀察萬事萬物的主觀上來修,無相為體是被認識的客觀萬物上來修,無住為本是從主客觀結合來修。可見這就是修佛的見、行、果。
這時見道上的行者(見道是真正開悟了,大乘來說,初地菩薩才是見道位以上)要抉擇,現在所現證的是蘊、處、界都住於空性,因此要現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為空性,就依次來說。這經文一定有個修行次第,有個層次在裡面。所以就先說「不執五蘊為我」。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說不執五蘊為我。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等於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譬如看電影,銀幕是空的,什麼都沒有,但有一部放映機,上面的銀幕顯種種相,雖然現出種種的畫面,但銀幕並沒有染污,沒有染著。自性就譬如這個銀幕(當然這不準確,銀幕畢竟還有個物質相,勉強這麼說),沒有生滅,沒有染淨,沒有增減;而畫面有生滅。我們明白以後,心地就清淨,不再妄想執著,不再有取捨得失了。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叫開悟,叫見道。
所以說:空不是空掉這個世界,而是空掉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錯誤認識。學習了《心經》以後就會明白,世界是我們神智不清的投射,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現象,都是迷的時候才有的現象。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一個說法:「真正困擾我們的,並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是我們對那件事情的看法。」學習了《心經》以後,我們就懂得直接在哪裡下手。
這銀幕上有種種圖像,你要消滅它,不是徒勞無功嗎?你學了《心經》以後明白,應該直接改變這部電影放映機,也就是指我們的心靈,而不是徒勞無功地試圖改變投射出來的影像。
你能真正懂得在心地上下功夫,把凡夫知見轉為佛之知見,這時就再沒有任何事物能障礙我們,沒有任何事物能讓我們生煩惱,能限制我們的心。所以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上要保持絕對喜悅的心,這是真正見地透脫了的修行人。我們的生活就能快樂無憂,生命就充滿智慧和慈悲。
五蘊可以包含一切法。色蘊包含十一個色法,即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指精神法,是指末那識,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有法塵里的一少部分,那個應該說它不完全屬於這個色法,唯識上有很詳細的一個辨析。那我們勉強地就說十一個色法,略說也就是五根、六塵;受、想、行、識,都屬於心法。受、想二蘊就包含了五十一個心所法;行蘊就包含了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識蘊就含攝了八個心王法,八識心王。色法、心法總共九十四個,這九十四個都是屬於有為法,再加上非色非心的六個無為法,就共成百法。所以世親菩薩《百法明門論》的精義也在此地,《心經》將《百法明門論》的修法濃縮為一句話:「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接下來是不執著於十二處。十二處是指六根、六塵。
人的生理構造稱之為六根;身體所接觸的環境叫六塵,合起來稱之為十二處或十二入。
「處」是著力點的意思,是人造業的著力點,也是修善的著力點,也是我們修行用功的著力點。所以臨濟禪師說:有一無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就是我們修行的著力點。
「入」是入口,門路的入口之意。我們造業作惡的門路也是從十二入開始,修行的功德的門路也是從十二入開始。
佛陀對於迷心法的眾生說五蘊,所以把心法開為受、想、行、識,受法說得很略,就一個色蘊,對於迷色法的眾生就說十二處,對於色法、心法俱迷的眾生說十八界。
色法可分為內外兩大類。五根是內色法,六塵是外色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皆空,破人我執,證人空之理。前面已經講了,「照見五蘊皆空」,既然已經現證身體是四大假合之體,無自性空,六根又豈能實有?
〔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塵皆空。六根既空,又何來與六根相對的塵呢?前面的六根空了,與六根相對的,被我們所感知的六塵當然也就契入空性。《楞嚴經》上說:真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遍一切時處。但凡夫眾生因為無始無明,妄執少分四大為自身相,妄執六塵緣影之心為自心相,就使自己本具的智慧光明轉變為妄見,不能遍一切時、遍一切處,只能遍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有知,其餘的就不能知。所以我們要六根皆空、六塵皆空,打破妄想執著,恢復我們本有真心。
曹洞宗開山祖師洞山良價禪師,他童真入道出家,七歲時跟他的師父一起念《心經》,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他就用手摸摸自己的臉,眼睛,鼻子,然後問師父:「師父,明明我有眼睛、耳朵,鼻子,為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呢?」這位師父沒開悟,答不出來,就很慚愧說:「哎呀,我沒資格教你,你去拜靈默禪師。」後來他又進一步跟隨南泉普願,南泉普願是馬祖道一的弟子。那個公案也是非常精彩的,我們不說了,這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也從《心經》而契入,開啟本具的智慧。
接下來是不執十八界為我。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六根對六塵就生六識,合起來六根、六塵、六識稱為十八界。淺白地講就是身、心、世界,身,前五根就是身體;心,就是指六識加上意根;那所屬的世界,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凡夫眾生由於自身的六根接觸外境的六塵,產生六識的反應。你知道這個嚴重性在哪裡嗎?為什麼我們修行久久不能成就呢?原因在於我們一直不論念經還是念佛,只是在淨化心的表層;心的深處一直在起貪瞋的反應。因為我們不懂得竅訣。又會由六識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反而被六塵境界所誘惑,而妄生愛、憎、取、舍,引發出無限的煩惱、痛苦。凡夫眾生用十八界來造業,受生死輪迴苦;佛菩薩用十八界來修行,來度眾生。所以不執著於十八界,也不要離開十八界,才是真正的空,離四邊。
《首楞嚴經》上講:二十五聖修證圓通,就是在七大和十八界裡修行、解脫。比如是從憍陳那的聲塵圓通開始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為終結,優波尼沙陀修色塵,阿那律陀修眼根圓通,舍利弗尊者修眼識圓通,這些都在十八界裡來修。還有七大裡面修,比如持地菩薩修地大圓通,月光童子修水大圓通,烏芻瑟摩修火大圓通,琉璃光法王子修風大圓通。就是十八界由任一界起修,契入空性,都能明心見性,能觸證真如。
接下來: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一段講不執著於十二因緣為我。無垢友論師的《廣釋》上說:見道位的菩薩要抉擇,如果不先設蘊、處、界都是空性,那如何來說三世因果十二因緣的依緣生滅呢?
因緣觀可分為兩類,一類以空間現象來講因緣,比方講「五蘊皆空」,從五蘊的聚散關係來說明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現象。第二類是從時間現象講因緣,就是此處所講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緣。《心經》就是層層來用時間、空間、物質,用精神的觀照來證入諸法空相。
十二處可以說是佛教徒的世界觀,十二因緣可以說是人生觀,說明人類的生命,生從何來,出生以後如何生存,死後又往何處,以及為什麼會有來生?剩下我們都耳熟能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但修法在哪裡呢?
或者也可以把它分為三世因果。無明、行,是過去世所種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屬於今生感的果;愛、取、有,是今生種的因,來生要感果;來生感的果就是最後兩支,生、老死。
這樣可以把它分做四段:過去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來生的果。理論上也可以分得很清楚,容易明白。
但關鍵還是修法,如何修?十二因緣好像一條鐵鏈,無量劫以來,這條鐵鏈無論有多長,你只要斬斷其中一環就能解脫,因為生死輪迴斷掉了。
怎麼斬呢?有四個地方可以且容易斬。一個是對於上根利器的人斷無明,修智慧,修慧增上學;對於中根是修定,是斷愛,斷愛憎的分別心,此心如如不動;如果這個也做不到,只能斷取,我不妄取,那是在戒增上學上修,這是下根。這是我們常規能修的斷無明、斷愛、斷取。
還有一種直接在有上來斷,好像道濟禪師那種遊戲人間,他可以那麼示現。但我們一般是無法做到的。
也有另外一種分法,比如聖嚴法師就喜歡把十二因緣分作三段。前三支,無明、行、識,把它歸納為過去世;中間的這七支,把它歸納為今生;最後兩支歸納為來世,把它分作三段也沒有問題。
聖嚴法師說前三支屬於過去世,從無始以來有了煩惱的種子,叫無明,有了無明煩惱就產生身心的行為,叫行,有了行就產生業識的力量。我們過去一定是有了煩惱,而產生種種行為,因行為而產生業識,因業識,所以這一世又來投胎做人了。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七支屬於現在世。名色指剛剛入胎時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的胎兒,但還沒出生,觸指人剛一出生,六根就接觸外在的環境,受是接觸以後會產生五受——苦、樂、憂、喜、舍,受就是種種的感受,有了受以後,就有了分別心,凡夫眾生,於順境生貪愛,於違逆境生瞋恨,有了愛憎就有取有舍,對喜歡的希望它延長一點,當然是妄心,對不喜歡的排斥它,有取有舍。有取有舍就有輪迴,不取不捨就是見性成佛道。
取:是由愛憎而造種種善惡的行為。
有:是造行為以後有了業識而能招感來生。
生指來生,也會漸次地到老死,這是生和老死,是來生的兩支,歸納起來十二因緣無非是說苦的原因及苦的果報。十二因緣的任何一支斷掉,我們就能超出輪迴。
〔無無明〕就是從煩惱之中得解脫。
〔亦無無明盡〕就是超越於無無明,雖然在生死中解脫,但為了救度眾生,仍然以願力示現受生,在生死之中來教化眾生。
〔乃至無老死〕這是逆觀還滅,從生死之中解脫出來。
〔亦無老死盡〕就是不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執著於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佛陀有個偈子概括:「凡由緣生即無生,於彼無有自性生,觀待因緣者即空,知空者為不放逸,」這可以歸納佛陀的十二因緣的教法。
〔無苦集滅道〕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先說十二因緣,因為那是屬於中乘,再說更低一點是聲聞乘,為什麼不先說四聖諦,再說十二因緣呢?其實所有如來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的說法都依據修證來說,一般的人會把這一句就解釋為超越聲聞乘的修法,引導聲聞乘能回小向大,破除聲聞乘認為有苦可舍,有集可斷,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證的法執,是為了斷聲聞乘的法執。
但印度無垢友論師的解釋更深入,他說是為了消除見道位的行者觸證真如的最大障礙,要知道由加行道位即將進入見道位時,要觸證真如,這是有障礙的。最大障礙是修行者容易馬上產生疑問:既然十二因緣空性無相,究竟不生,那聖者怎能見苦諦呢?如果不經過無垢友尊者如此解釋,一般的凡夫法師根本就講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排,這麼講。因為無垢友尊者修行境界非常高,印度流傳的八種《心經》解釋,尤其這三位是我們所倡導的,要深入地學習,這對實修有好處,我們學佛不是做學問,能講一點名相,而是要真正解脫。
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如果他實見苦聖諦,又怎能說十二因緣究竟不生呢?若你沒有真正開悟,將開悟之前,要觸證真如,他一定會產生個疑問。
觀音菩薩就來開示:無苦集滅道,即五蘊皆空,無苦可離,無集可斷。事實是說自性當體即空,不生不滅,既然不生不滅,哪有生死可了?哪有涅槃可證?無滅可證,無道可修。這樣稱之為「無苦集滅道」,也就是真空妙有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說淺一點就是,四聖諦如果運用在現實的生活之中,是處理問題的絕佳方法,你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依四聖諦教導的方法來處理、解決。
苦——面對它,任何問題出現時,我們一定要面對它,先要確認問題之所在;集——認識它,找出問題的成因;滅——超越它;道——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來開發自己的潛能。
〔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就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在首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佛提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多修行人都會問到。就是:「經論上總說我們本具佛性,因為無始無明,所以迷惑顛倒,那這無始無明到底從哪裡來?」佛陀幾個字就答清楚:「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有智就是無始無明的根本,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相對,有這個相對就是無明的根本。一定要修到身心世界悉皆消殞,能所雙亡,解六結以越三空,離五蘊而超五濁,這樣才是真正的成就。
比如我們念大悲咒,念六字大明咒,要念到全咒是心,全心是咒,如果還有個能念的我所念的咒,那你沒有成就。能所不亡,無明就不能斷盡,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是諸法空相,所以能取所取,能證所證,能修所修,俱不可得,這是「無智亦無得」,乃至你存有極微細的法見,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這是講見道分。
第五分是修道分。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我們修學般若的核心是九個字:無所求,無所住,無所得。無所求是見地上的樹立,自性本自具足;無所住是行持;無所得是果。菩薩因為有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而能心無掛礙,而能無有恐怖,而能遠離顛倒夢想,達到究竟涅槃的成佛境地。
〔心無罣礙〕是不受一切現象的影響,不起煩惱。學了《心經》就能明白境隨心轉,換一種心態,換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自己的人生,煩惱就能當下息滅,感到快樂自在多了。通過學習《心經》,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
講一個淺的世俗的例子。美國總統羅斯福只有十七八歲時,剛出來找了一份工作,好不容易有點錢,買了點東西,有了套房子,哪知道運氣不好,給人家把房子裡值錢的東西通通偷跑了,很多朋友都來安慰他,他說:我有三個看法,第一個觀點,很幸運被盜的只是一部分財產,而不是全部;第二個觀點,幸虧只是偷到了我的財產,沒有要我的生命,我還可以用我的生命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第三個觀點更重要:最幸運的就是偷東西的是他而不是我。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很煩惱,但只要念頭一轉,馬上就歡喜自在,心無掛礙了。有些人覺得,哎呀,現在的小孩子很難教,父母親不曉得如何教子女。其實很簡單,你換一個方法,換一個角度,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民國時候有位教育家叫陶行知,他很會教育學生,有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他看到有個男生在打另外一個男同學,馬上走過去就制止說,你幾點到我校長辦公室來。
果然到時候這個學生就準時到達了。陶行知也剛好從外面回來,馬上就從口袋裡拿出一粒糖來說:「這是獎勵給你的,你能夠非常準時,這是值得表揚的。」
打開門以後請他進去,又表揚他:「當時老師叫你停下來,你還是很聽教導的,所以第二粒糖也是獎勵給你的。」那同學就很疑惑,本來是準備來受批評的,怎麼會總是表揚呢?
陶行知又說:「我剛剛調查過你為什麼會打那個男同學,原來被你打的那個男同學在欺負另一個女同學,你很有正義感去打他,所以第三粒糖還是獎勵給你的。」後來根本都沒有批評他,這男孩子就主動認錯,馬上哭起來了說:「哎呀,校長啊,我錯了,不管怎樣,我打同學是不對的。」其實換一些方法,用包容代替批評,用鼓勵代替責備,大家都會開心的。
〔無有恐怖〕是不再貪生怕死,明白了《心經》,證入了空性,也就不再貪生怕死,不再患得患失。世間的人恐怖很多,有的人窮,很怕自己生活困難,有的人怕病,有的人怕危險,怕倒霉,怕死亡。學習了《心經》能斷我執、斷法執,所以就能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遠離四種顛倒,不再以無常為常,不再以無我為我。我們這個身體不過是五蘊聚合,是暫時聚合的一個身心現象,但凡夫眾生顛倒,就以無我為我。然後也不再以苦為樂,也不再以不淨為淨。有些人起貪執,因為他以不淨為淨,有這種顛倒。我們這個身體,不管你再怎麼容顏漂亮的男也好女也好,真實地有智慧來觀察,不過是一個會走路的廁所,都是因為顛倒的緣故才起貪執。
這裡是很淺地說。真正若按《心經》內層義來講,這個「顛倒」不是指那些表層法,所徹指的是菩薩修行位次上還有一種顛倒,就是他還會有少分微細的法見,仍然還會微細地執著於有智、有得,有能證之智,有所證果位這個得。所以無垢友尊者那個開示,內層義就講得很細,他引《釋量論》。《釋量論》上很詳細地開示我們:從初地雖然明心見性了,但還要有功用行,要真正到了八地不動地以後,才是真正的無功用行,這時他要盡舍一切有功用行,這個如果教理上深入的話就容易明白。
〔究竟涅槃〕涅槃可分四種: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還有無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但實際上又可把它分為三種:
假涅槃,比如某些宗教的信徒自認為已經解脫了,實際上是似是而非;還有些外道修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住世八萬四千大劫,他以為真的涅槃了,其實沒有,這是假涅槃,八萬四千大劫以後還要墮下來。第二就是小涅槃,小乘成就的是小涅槃,偏空涅槃。究竟涅槃是諸佛的大涅槃,菩薩了知諸法空相,所以能遠離一切妄想執著,以清淨心照見諸法實相,契入究竟涅槃。
接下來是第六分無學道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都依般若智慧而圓滿成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順古不翻,即「無上正等正覺」,無垢友尊者和阿底峽尊者解釋得很透徹:「無上」就是更無現證、更無證量、更無成就,能夠超越於此,所以名為無上,菩薩都叫有上正等正覺,佛才是無上正等正覺。「正等」就是佛陀現證盡所有智,這是悲心大,所以叫正等。「正覺」是佛陀現證如所有智,這是現證大,名為正覺,我們真正地平等覺知諸法真相,就是無上般若智慧,在因地上稱之為智慧,在果地上稱之為覺。
第七分是證知分。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所以《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有求必應,遇大苦救大苦,逢小難除小難。《壇經》上六祖大師每次說法都要教大家:「大眾總靜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它是大神咒。
〔大明咒〕是指《心經》智慧廣大。般若波羅蜜多,在資糧道位上就名之為大明咒,大是周遍一切時處,超越時空。
〔無上咒〕般若波羅蜜多在加行道位上,就名之為「無上咒」,任何咒都不能超越《心經》般若智慧的威力。
〔無等等咒〕是般若波羅蜜多,於見道分是名之為「無等等咒」,指依般若而開顯自性,周遍、無礙、無間,這是修見道的時候三個竅訣法要,實修時的竅訣。
〔能除一切苦〕指般若波羅蜜多在修道位上的功用,能斷心相續上的諸苦,所以叫「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指般若波羅蜜多在無學道位上的功用,就是離一切顛倒。
比如我們執持時空,這是顛倒,我們為什麼難以解脫?因為時間它是單向的,不可能反流,也不可能返老還童,這是時間的限制,局限性;空間的局限性,我們只是活在三維空間。龍樹菩薩講緣起,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這種緣起,他講「四重緣起」,要能破時空的局限性,能現證周遍。還有比如執持阿賴耶識,這是顛倒,離此執著,離此顛倒,就能現證如來藏,因此在無學道位上,名之為真實不虛,般若波羅蜜多的功用是真實不虛。
第八分就是秘密分。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我們前面念的梵音:嘎得 嘎得 巴拉嘎得 巴拉桑嘎得 波得梭瓦哈。
這個咒就名為總持、陀羅尼,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當然是不可說。
有個故事講一個人有一點才華,但心很漂浮,不踏實,所以沒什麼福報,也很窮困。在自己的國家沒辦法謀生,就漂流到另一個國家。
因為他一表人才又有點才華,所以國王就把公主嫁給他。之後,他就自高自大,吹牛說是另一個國家的王子,其實他只是普通老百姓。而且他很挑剔,公主每次都給他侍奉飲食,他還覺得不滿意。公主實在沒辦法,後來遇到駙馬故鄉來的一個商人,就問:你們國家是不是有一個王子叫某某?他喜歡吃什麼東西啊?怎麼我搞一切食物他都不滿意呢?那個商人馬上就知道這個人肯定在說假話——其實他不是王子。商人也不想戳穿他,因為商人心很厚道,就說:「這樣吧,公主,我教你念一個咒語,駙馬就會很老實。」
他就用家鄉話念一首偈子:「無親往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食,可勞復作瞋。」你本來就窮困潦倒,又跑到其他國家冒充王子,你在故鄉時,吃很粗劣的食物,怎麼可以再起瞋恨心呢?公主聽不明白家鄉土話,商人也不想告訴他。而公主只是學這個音,下次駙馬一發脾氣她就念,把它當一個咒子來念,駙馬馬上就老實了,心想我不要被人戳穿。
當然這個咒里含有無量的義趣,不可翻譯。也有一些是佛菩薩、神王、神將的名號,秘密義。若勉強說,也可以說一下。
第一個「揭諦」就是度過去,第二個「揭諦」也是度過去,度過去呀度過去,「波羅揭諦」就是向彼岸度過去,「波羅僧揭諦」就是大家一同向彼岸度過去,「菩提薩婆訶」就是速速證得菩提、圓成佛道。
這個咒雖然短,但她是般若佛母的心咒,我們多念就能開大智慧。因為五道菩提都在其中:第一個「揭諦」是資糧道位的修法,第二個「揭諦」是加行道位的修法,「波羅揭諦」是見道位的修法,「波羅僧揭諦」是修道位的修法,「菩提薩婆訶」就是無學道的修法,圓滿成佛。
好了,我們非常簡略地把《心經》一起學習了一遍。非常感謝在座諸位法師威神智慧的加持!也非常感謝在座諸位大德居士的加持,成就了這次圓滿的法會。願大家都能迅速地開顯般若智慧,速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