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爾夫球運動員老虎伍茲(資料圖)
核心提示:老虎伍茲「偷腥門」的影響力堪比當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性醜聞,大報小報、廣播電視、網路部落格,全方位挖掘,立體式搜尋,從派對女郎、單親媽媽、模特、女鄰居、夜店服務員,到狂熱冬粉的女朋友,一個個情婦,一樁樁艷史,不經意間成就了近年來最大的一場全美娛樂盛宴,同時,早已皈依佛教的老虎伍茲,他的性醜聞也引發了一場全美佛教徒對佛教關於邪淫的討論。
2010年初,福克斯電視台新聞分析員布瑞特-休姆(Brit Hume)呼籲老虎伍茲改信基督教的言論引起了巨大爭議。批評者指出布瑞特-休姆對於佛教一無所知,佛教同樣不容忍淫邪。一些佛教徒甚至為醜聞纏身的老虎伍茲指點迷津。
佛教對高爾夫世界第一產生了很大影響。關於這一點,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承認過。布瑞特-休姆向篤信佛教的老虎伍茲發出了這樣的呼籲:「我認為那種宗教不像基督教那樣,給一個人留下寬恕和贖罪的空間。因此我給老虎發出的呼籲是:『老虎,回到基督教信仰上來。那樣你可以完全恢復過來,成為世界的好榜樣。』」
這一言論引起了美國眾多佛教徒的不滿,他們表示布瑞特-休姆對於佛教,這個有著2500年歷史的東方宗教缺少基本的了解。「我認為發布這種聲明是荒謬的。」哥倫比亞大學藏傳佛教教授羅伯特-瑟曼(Robert Thurman)說,「暗示佛教不重視其信徒的說法對佛教是一種侮辱。可是我想他會發現佛教徒是多麼寬容他的愚蠢言論。」
可是布瑞特-休姆並沒有為此道歉。在之後接受福克斯電視台採訪的時候,他再次談到了這個話題:「我感覺老虎需要基督教所提供的一些東西,也就是救贖與寬恕。」
老虎伍茲的發言人對於布瑞特-休姆的言論拒絕評論。可是在以前的採訪中,老虎伍茲曾經讚揚過媽媽和她所信奉的佛教。老虎伍茲表示佛教教會他在球場上以及生活中如何專心致志,另外也幫助人們處理各種問題。「我信仰佛教,不是每個方面,但是絕大部分都相信。」老虎伍茲在1996年接受《體育畫報》採訪的時候說,「我接受了不少佛教的教義,但是我不相信人類能夠最終實現圓滿,因為人類總有缺點。」
在美國社會中,性醜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實際上,許多淪入性醜聞的名人中很多都是基督徒,比如南卡羅來納州州長馬克-桑福德(Mark Sanford)、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內華達州參議員約翰-恩森(John Ensign)。這些人都說他們信仰上帝,而在性醜聞爆發之後,都得到了上帝的寬恕。
那麼全世界大約3.5億佛教徒又怎麼看待不忠,婚姻的衝突,以及罪孽呢?事實上,所有佛教徒都以釋迦牟尼——也就是佛祖——為典範。佛教記載,釋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紀得道。
「佛教的前提是我們都在受罪。」佛教雜誌《三界》(Tricycle)的出版人詹姆士-沙恩(James Shaheen)說,「佛教的基礎是倫理。一個倫理規範的人,所受的罪會少一些。」
佛教徒的行為準則與其它主要宗教的行為準則一樣嚴格。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通姦在佛教中與在基督教中一樣是大罪。」 羅伯特-瑟曼說,「在兩種傳統中,道德的標準是一樣的。通姦是一種罪孽,它會引起老虎伍茲目前所面對的痲煩。」
西方人比較迷失的是佛教對罪孽的定義,以及出現罪孽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一點與基督教的確存在巨大差別。波士頓大學佛學教授史蒂芬-普羅瑟若(Stephen Prothero)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指出:「這裡存在著因果。無論老虎伍茲說什麼,做什麼,他都要為他的錯事付出代價。與基督教不同,上天不存在一個功過薄,你的罪孽並不可以從中抹去。」
一些佛教徒相信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他會在來世得到報應,下不同的地獄。另外一些佛教徒相信報應來得更快,懲罰會在今生出現。「真正導致一個人做出老虎伍茲所做的事情是因為愚昧。」 加州州立理工大學佛學教授詹姆斯-威廉-科曼(James William Coleman)說,「如果你做了他做的那種事情,最終它會反過來害你。如果你不愚昧,你就不會做那種事情。」
加州一個禪宗的大師布拉德-華納(Brad Warner)建議老虎伍茲回到佛教的基礎教義上,反躬自省,從內心中找到答案。「我告訴老虎的第一件事情是帶著這些問題坐下來,反躬自省,努力看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 布拉德-華納說,「這些問題他需要自己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