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法師:善生經講記  


講於一九九七年柏林禪寺中元節報恩法會

第一講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次報恩法會選了一部在中國佛經翻譯史上翻譯較早的經典來講解。這部經典在後漢的時候就翻譯出來了。後漢有一位譯經大德叫安世高。安世高,公元二世紀時人,於東漢恆帝建元初年(公元147年)來到洛陽,譯述佛經約二十年。安世高讓人們了解佛教,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弘願。安世高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現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經。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譯師。他活動的時間遠比攝摩騰、竺法蘭要早,翻譯的經典也比他們兩位多。

《善生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因為它是專門針對在家佛教徒講的,所以在佛教的弘揚方面,一直沒有真正受到重視,只是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太虛法師才開始重視並講解這部經典。從太虛法師開始,《善生經》才有了註解。它的道理很淺顯,它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處事中的責任和義務都講得非常到位、非常明確。

《善生經》的不受重視,說明佛法在中國流傳將近兩千年當中,佛教往往只重視哲理上的探求,而對於如何從做人開始、在具體的生活當中落實佛法的修行,沒有十分重視,特別是隨著譯典的越來越豐富,修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部經更是被人們所遺忘。

我們今天講這部經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我們所提倡的生活禪雖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和肯定,但也還不是沒有異議。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怎麼會有禪呢?禪就是禪,禪怎麼會是生活呢?把禪看得高深莫測,把生活看得低俗平凡,認為這兩者無法融合。有一些人持有這樣的看法。

實際上,生活禪這種提法淵源甚深,在我之前也有人涉及。把它作為佛法修行的具體法門來提倡,是我在1992至1993年之間正式提出的。於是1993年就有了第一屆生活禪夏令營,到今年是第五屆。

提出生活禪,是不是在佛教乃至禪宗典籍當中毫無根據呢?不是的。大家曾讀過《華嚴經·淨行品》,裡面講每做一件事都要當願眾生如何如何,一天從早上到晚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自己如何,也當願眾生如何如何,《華嚴經·淨行品》就是佛經上生活禪的一個最典型、最重要的經典讀本。生活禪在論點方面也有很多依據。佛法講到究竟,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呢?在家居士沒有辦法看到比丘二百五十條戒,但也有許多人受了菩薩戒,菩薩戒所告訴我們的,就是生活的理念、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歸宿,如此而已。大家不要把佛法看得那麼玄,佛法一點都不玄。不要把佛法看得離我們有十萬八千里,佛法就在我們心中,佛法就在我們一言一行當中。哪裡找佛法?哪裡去落實佛法?又怎麼樣來修習佛法呢?佛沒有告訴我們別的什麼,就是教我們在身口意三業方面,去三毒,修三學,如此而已。三毒怎麼去?三學怎麼修?必須有可操作性。《善生經》最有可操作性,它指導我們在面對一切人時怎麼樣定好位。怎麼定位呢?就是責任和義務的問題。在責任和義務中定好位就是修行。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所出現的種種問題,諸如家庭問題,生活問題,夫妻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等等,都是因為相互之間責任和義務沒有定好位。

昨天碰到一位居士,她說她老伴以前對她蠻好,最近忽然打她一頓。我問:為什麼打你呢?她說:我的女兒把不信教的人都搞到家裡來,吃呀、喝呀、說呀、笑呀,我就把她們攆出去了,我就不要那些不信教的人到我家來。大家說,這是在責任和義務中定好位了嗎?沒有。所以我對她說:這個錯不是你老伴的,是你的。畢竟在我們這個國家裡,不信教的人是汪洋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面上星星點點的水泡而已。水泡不能離開大海,離開了大海,水泡也就沒有了。這就是說,如果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你這個水泡就會幹涸。當然,這個比喻不算很確切。佛陀有一個更恰當的比喻:個人是一滴水,眾生是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里的一滴水而已。我們要修行,要行菩薩道,你這一滴水,一定不要離開大海,否則就會幹涸,起不到沒什麼作用了。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在責任和義務上定好位,要時時刻刻攝受不信教的人,團結、尊重不信教的人,才有可能落實修行,否則就是空頭大話而已。連不信教的人到家裡來都不高興,怎麼度眾生呢?

2做人的佛法——善生經講記(淨慧法師)

進一步來講,學佛怎麼學呢?一天念幾遍大悲咒,家裡人可能不高興,因為你信他不信。你可以在事前與他約法三章,我念經小點聲,你看電視也小點聲,咱們來一個信與不信互不干擾,互相尊重。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好,怎麼修呢?怎麼去度化呢?如果學佛的人單單把念經當作修行,念經歸念經,發無明火歸發無明火,吵架歸吵架,那我保證你三輩子也達不到一心不亂。因為你在念經的時候,二心三心四心五心都有了。所以一心不亂不是那麼容易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那麼容易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在你遇到煩惱的時候不煩,遇到逆境的時候處之泰然,那才是定、才是慧、才是戒。吵了一頓再來持戒是沒有用的,吵了一頓再來念佛,半天也靜不下來。不能真正把佛法落實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分分秒秒的生活當中,你就永遠做不到一心不亂。

講解《善生經》、提倡《善生經》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提倡學佛先從做人開始,使我們在會的僧俗二眾,把學佛落實在做人做事當中。這樣,信仰才有根底,學佛才有落實的地方。

提倡《善生經》第二個目的,是想通過講解,使生活禪的內容更加具體,不至於修行無從下手。《善生經》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啟蒙作用,它的生命力和重要性,在今天並沒有過時,而是越來越讓我們感覺到切合學佛人的需要。

《善生經》在中國翻譯過四次,而且都是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第一次翻譯是後漢安息國的安世高,題目是《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屍迦羅越就是善生子;第二次翻譯是西晉的竺法護,所譯叫《善生子經》;第三次是姚秦的佛陀耶舍、竺佛念所翻譯的,就叫《善生經》,收在《長阿含經》卷十一,前幾年出版的《在家教徒必讀經典》中收集的《善生經》就是第三譯;今天講的譯本是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也叫《善生經》,收在《中阿含經》三十三卷。太虛大師在三十年代所講的《善生經》本子,就是第四個譯本。這個譯本對人與人之間的責任和義務條目說的更加具體,經文前後更加完整。這就是翻譯《善生經》的簡略過程。

先講《善生經》的經題。

善生是一位長者的名字,他去世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名字,就好像舍利弗一樣。舍利弗是他父親的名字,兒子加以繼承,也叫舍利弗。在國外,這樣的事例很多。在我們中國,兒子不能用父親的名字,用了就是犯上,用了同一個字都不行,中外文化有很大的差別。我覺得,在印度這個佛教國家,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名字,體現了文化理念上所具備的平等性。

講到經題,我想在「善」字上多說幾句。因為我們平常總在講要多行善,多做善事,就把學佛和行善看作是一回事。佛教對於善與不善的界定是,一切順益現世後世善因善果之法名為善,一切違背現世後世善因善果之法名為惡。

佛經又從四個方面來界定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

第一是勝義善。本身就是善法,是無可爭議的,是任何人無可否定的,也叫做真實善,指的就是涅盤和解脫,這是界定善法的最高標準。

第二是自性善。有些法其本身就是善法,不要藉助其他的法,自性就是善的。這個善法有五種,哪五種呢?就是慚、愧、不貪、不嗔、不痴,叫自性善。

第三是相應善,也叫相屬善。在善法方面,唯識宗把人的心理素質、心理活動的狀況分為五十一種,其中善法有十一種。所說的相屬善,就是指十一個善法當中的信、勤等善法。這些善法只有與上面所說的慚、愧、無貪、無嗔、無痴相應的時候才是善法,與此五法不相應就不是善法,所以叫相應善。比如說信,不一定就是善。信了邪教,你說是不是善呢?那就不是善了。比如說勤,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之中,勤就是「精進」,勤如果不是與五度相應而起,就不是正精進;如果不是與慚、愧、無貪、無嗔、無痴同步而起,不是為了五種自性善而產生的勤,就有可能是做壞事的勤。比如說做小偷,也要勤,不勤,慢一點兒就被別人抓住了,那個勤是邪的,那個精進是邪精進、惡精進。昨天我還聽到這樣一件事:一天早上四點鐘,一個女士在家裡,她家在三樓,窗戶沒有防護網,玻璃一推,小偷就能進去了。一下子來了兩個小偷,她的房間與小偷進的房間不是一個房間,她睡得迷迷糊糊,聽到屋裡有響動,就輕手輕腳地看了一下。一看嚇一跳,兩個小偷在她的房間裡翻東西。這時該怎麼辦呢?這個人還是滿有智慧的,她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不去驚動他們,輕輕地打了個電話給她的保姆。半天她的保姆也沒有來,兩個小偷很認真地翻她的東西,把錢拿走了,BP機拿走了,手機拿走了,她都不做聲。最後看到保險箱,保險箱沉甸甸的,滿以為是一箱子鈔票,就從三樓扔下去了,其實,那保險箱裡裝的是準備出差用的藥,沒有錢。她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場劫賊之難。雖有點損失,但人身安全沒有受到傷害。那兩個賊人要不要精進呢?一定要精進,否則就被別人抓住了,這種精進就是沒有與慚、愧、無貪、無嗔、無痴五種自性的善法相結合,所以叫邪精進。想學習佛法,一定要從法義上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3做人的佛法——善生經講記(淨慧法師)

第四種善法叫等起善。由我們的身、口二業與勝義善、自性善、相應善同時生起的善法,就叫等起善。比如說,我們在沒有貪心、嗔心、痴心的時候,就會發起一種布施心、慈悲心、離欲心,這就是等起善。

佛經所講善法的種類,就是勝義善、自性善、相應善、等起善。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性善,但是,僅僅有自性善,還不能落實善法,還要有等起善把善的意念落實在行動上。

唯識宗所說的十一種善法,其中屬於心理活動的有六個,叫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痴,這六個善法偏重在心理活動上。信要正信。我的四句話「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為正信的準繩,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以解脫為正信的歸宿」,是將正信具體化了。佛經上講:「信實、信德、信能」。實就是真實,一切諸法的真實就是真如、真理;德就是三寶殊勝的功德;能就是我們自己能夠認識這個真理,能夠成佛。

生命、生活與善相應叫做善生。善生所表的法,不僅是從個體講生命,還從全體講眾生、講生活。「善生」既是兒子,又是父親。《善生經》就是佛對善生子所說的經。

以上我們由善生講了善,又由善引申講了信有實德能。現在講「經」字。經就是不朽的作品,放之四海而皆準,「經」的第一個意思就叫「常」。「經」的第二個意思是貫穿。「經」在梵文里叫「修多羅」,它的字面意思是線,從線的作用來講就是貫穿。什麼是貫穿?就是把零散的東西貫穿在一起。這是一個比喻。大家知道,在印度、緬甸、泰國,人們都喜歡戴鮮花做的花環。雖然它也是個圓圈,但不叫花圈,而是叫花環,因為眾生執著,叫花環沒關係,如果說把這個花圈給你戴上,你馬上就不高興了。花環中間還有一根線,那根線把一朵一朵的花穿起來。「經典」中的「經」就是從這個形象的比喻而得名。佛所說的隻言片語,都像黃金一樣的寶貴、都像鮮花一樣美麗,必須用一根線來貫穿起來,否則就容易散失。大家天天念經是多麼神聖!這個地方擺些鮮花就那麼清淨莊嚴、美麗優雅,我們生活中有了佛法也就清淨莊嚴、美麗優雅,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學佛就得到受用了。什麼是受用?你的生活改變了,人際關係更好了,這就是學佛的受用。不是說坐在那兒幾天不動就是受用。坐在那兒幾天不動,一動就發無明火,有什麼受用呢?佛法的受用很實際,隨時隨地可以檢驗,隨時隨地可以得到證實。這個小伙子笑了,回去好好學習,就有受用了;若回去還是那麼懶,九點鐘才起床,那就沒有受用了。《善生經》的經題就講到這裡。

這部經的經文本來是連貫的,沒有這樣分成一段一段。這一段一段地分,以作文來講是把段落大意提出來,佛經上叫做科判。科判就是把經的段落大意、結構層次和主要內容提示出來。現在的分科是太虛大師分的,我是按照他的科判來講的。

這部經分為分為三大科,或者三個大段。這三大段在又叫做三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每部經都分成這三段。太虛大師沒說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然是用的是證信緣起、應機正說、如何修行。如何修行就是流通分。每部經的主要內容都在正宗分,應機正說就是正宗分。

在文章裡面,甲一是一類標題,乙一是二類標題,丙一是三類標題,丁一是四類標題,戊一是五類標題,己一是六類標題。這部經一共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六個層次。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根據經文把責任和義務的條目也都一條條分開。比如說當兒子的怎麼孝順父母,當父母怎麼去照顧孩子,都分得清清楚楚,可以去落實、去操作,這樣學佛就不會顯得那麼空洞,不管你受過三皈五戒還是沒受過三皈五戒,人人都可以照著去做。一共六個層次,二百件事。現在我先講第一部分。

甲一證信緣起

乙一證信序

我聞如是,一時佛游王舍城,在饒蝦蟆林。

按照傳統的分法,這是初分,講的是以什麼樣的因緣而引起佛陀說這部經,所以叫證信緣起,證信是指乙一證信序,緣起是指乙二緣起序。證信,一般是叫做六種成就,又叫六種證信,這十七個字,講了六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聞成就:「我聞」。「我」指阿難,阿難尊者親自從佛所聞,「如是」指這部經典是我(阿難)親耳所聞。「如是」是信成就。「一時」就是說法的時間成就。「佛」就是說法之人成就,叫主成就,「游王舍城,在饒蝦蟆林」是眾成就。這些是所有的佛經必須有的內容。有了這些內容,才能夠取信於人,所以叫證信序。這是第一段的第一小段。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說法有因有緣。乙二緣起序又分為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科判也不宜太繁瑣,講經看經才能條理清晰,不至於茫然。

乙二緣起序

丙一述父囑

爾時,善生居士子,父臨終時,因六方故,遺敕其子,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善生居士子聞父教已,白父言:「唯!當如尊敕。」

這段講善生子回憶父親臨命終時給他講的話,並且要照父親的話去做。在《在家教徒必讀經典》裡的《善生經》沒有這一段,文字比較簡單。印度的語言習慣和西藏的語言習慣一樣,都是一件事要反反覆覆地講,完全遵循印度的原文。實際這段話用十幾個字也就夠了。

先講「六方禮」。在印度文化里,六方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阿彌陀經》就講六方佛。六方的順序不是東西南北,而是東南西北下上,按照順時針方向,與天體的運行一致。六方再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維,就是十方。佛經里也常說十方三世一切佛,這裡只講六方。佛在印度說法,也要和印度文化的傳統習慣相結合。「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離世法,這就是佛法的二世圓融。世間、出世間叫二世。

善生居士在他臨終之時告訴兒子,我們婆羅門文化應該重視六方,你每天都要向六方禮拜,因為六方都有眾生,對每一個眾生我們都要恭敬他、供養他、禮拜他。因為每一位眾生都對我有恩德。如果像那位居士那樣,別人到你家,你卻把人家轟走,他就和你形成對立,你念經的時候,他給你唱歌,你永遠也戰勝不了他。你應該歡迎他、供養他、給他磕頭才對,每個眾生都對我有恩德,這樣就可以感化他了。

我們學這部經,要學這部經的精神,哪一方有眾生,我就向那一方禮拜、恭敬、供養,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這就是真正的平等心、慈悲心、感恩心。而我們常常這樣想:我掙錢,我吃飯,與你何乾?為什麼感謝你?你錯了。沒有別人你到哪兒掙錢?沒有別人你掙了錢怎麼花呢?你買得了衣服,買得了麵粉,買得了蔬菜嗎?沒有一件事是孤立的,不依靠任何人而獨自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我們大家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大,看得那麼有能耐、了不起。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須在群體當中才能生存。沒有群體,沒有社會,沒有人類,我們絕對不能生存。所以,這位長者告訴他的兒子,你要向一切眾生感恩,來恭敬、供養、禮拜。

這裡有一句話叫「善教善訶」。「訶」字可以用「呵」字。就是說這樣的一種教育就是好的教育;這樣的付囑、這樣的對子女的期待就是善法。父親這樣期待兒子,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囑託。「唯」這個字是表示下一輩對長輩最恭敬的態度。現在這個字用在了反面,叫「唯唯諾諾」,說一個人沒有出息,上級怎麼說我們就怎麼點頭,就怎麼承諾。我覺得,如果真正是發自內心的承諾,那就是一種美德。不要搞成虛偽的。虛偽的唯唯諾諾是言行不一,那是不足取的。發自內心的唯唯諾諾,是一種美德。

現在講緣起序的第二段。第一段是講父親怎麼教育他,第二段是講善生子怎麼依教而行。

丙二正行禮

於是,善生居士子,父臨終後,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印度人有一個習慣,由於氣溫比較高,每天早上要到恆河裡去洗澡。平旦就是早晨,就是早上太陽和我們處在平行位置的時候。洗了澡以後要穿一種禮拜用的衣服叫新芻摩衣。這種衣服就是一塊布,類似於袈裟,只是沒有勾、沒有環。到印度去,看到在家人穿的衣服,他們的民族服裝,和我們的袈裟形狀一樣,只是沒有一道一道的分隔,而是一塊整布。手裡拿著一片樹葉,是新鮮的,不是枯死的。因為印度四季不分明,所以植物生長得非常好。四季有鮮花來作為供養,這裡是講拿著新鮮的樹葉來供養。

在緬甸,老百姓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買花,然後到就近寺院的菩提樹下,或佛塔下,將花供養在那裡,到廟裡燒香的不多。剛才說到花環,有一種茉莉花,非常香,那些賣花的人,把茉莉花的小骨朵,用針線串起來,串成一小串一小串的,擺出來,過路的人就來買。有的放在車子裡,因為車子裡有佛像,這樣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車子裡無異味。到了寺院,便掛在佛像的脖子上、手上,很有意思。

供花比燒香要安全。中國的寺院由於燒香點蠟燒掉了的,從古到今不知多少。前幾年我在武漢歸元寺,看到燒香的人大把大把地燒。放炮竹的渣子,每天要撮出去幾撮子。我就建議昌明大和尚說:你不要在這裡賣香,你賣香實際上就是讓這些信徒趕快把寺院燒掉,真把寺院燒掉了,你的責任就重大了。所以,不要鼓勵人們燒香放鞭炮。寺院是木質結構,而且面積狹窄,真是危險極了。雖然院子裡擺羊幾大缸水,真燒起來,也無濟於事。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家多供花,少燒香。當然,要取消燒香也不太可能,所以上海玉佛寺、龍華寺,提倡文明燒香,進門的時候,給五毛錢,就給你三支香。

有一次,我到保定的一座小寺院開光,香燒得特別厲害,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個人買了一三輪車的香,堆在那裡燒。不過,一車也花不了幾個錢,因為那香非常糟糕,就是寺院門口擺著賣的那種用稻草做成的香。我坐在那裡實在坐不下去了,我覺得臉上非常難受。這就是佛教呀?簡直烏煙瘴氣。佛教本來是很文明,很高雅,絕不是那麼庸俗,那麼不講文明。那形象完全是烏煙瘴氣,充滿迷信。以為燒的香越多,不管是殺了人放了火,老佛爺也會保佑他。哪有那麼回事呢?你殺了人,燒再多的香也沒有用。從這件事聯繫起來看,善生子手持生拘舍葉來供養眾生,表示對眾生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不也同樣很虔誠嗎?

第二個問題:「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這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是有相而求,要人家供養你,是求回報。我們剛開始學佛,當然不可能完全把我忘掉,這是實事求是的,不是侃大話,因為禮尚往來嘛,來而無往非禮也,這是他真實的心態。所以佛同樣歡喜讚嘆。總比一毛不拔,還要別人給他好得多嘛。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著團結與和睦

第二講

今天講丙三述佛見,講佛陀當時在乞食時看到善生居士子行六方禮的情景。

丙三述佛見

彼時,世尊過夜半平旦,著衣持缽,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世尊入王舍城乞食時,遙見善生居士子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就是世間最尊、最貴、最受尊崇的偉人。因為佛萬德莊嚴,德無不備,不管用什麼德號來稱呼,都只能表達一部分內容。在世間,最尊最貴莫過於佛;在世間,人格最高尚莫過於佛;在世間,受到一切人的供養、恭敬莫過於佛,所以稱為世尊。

「過夜半平旦」,「夜半」就是子時。印度把晝夜分為六時,晝三時、夜三時,所以說「晝夜六時恆吉祥」。我們中國古制一天是十二個時辰,後來是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與十二個時辰來搭配,剛好是兩小時一個時辰,十二個時辰與印度的六時來搭配,就是兩個時辰等於印度的一個時。晚上的時叫初夜、中夜、後夜,白天叫日出時、日午時、日落時。「平旦」就是日出時,大約在八點鐘左右,剛好是吃早飯的時候。中國古代寅時叫「平旦」,是六點鐘左右。從這點可以了解到中國、印度在計時方法上的差別。

在印度、緬甸,出家人早上去化飯相當早,大概五點左右,天還不怎麼亮。然後上午十點鐘去化午飯。一天雖然是兩餐飯,也是疲於奔命。有些富庶的國家,像泰國,化飯較為容易;像緬甸這些國家化飯就比較難。要走很遠的路,而且是光著腳丫子走在路上,中午時候太陽曬在路上很熱,有很多小和尚排成一隊,非常艱難。但化飯吃也有好處,知道飯來之不易。我們中國的出家人自己開伙、自己種菜,對修行來講其實有很多方便,而且只要是信徒,都有機會來供養三寶。

出家人吃飯要著衣持缽,化飯時披上五條衣。出家人的衣服分為三種: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乞食的時候穿五條衣,誦經的時候穿七條衣;有大的禮儀活動,如聽上座講法、比丘覲見國王大臣、遊行教化,就要穿九條乃至二十一條衣。

「著衣」主要指袈裟,指福田衣。在印度這些國家天氣比較熱,有三件衣服就夠了。佛法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的氣候四季分明,冬天特別嚴寒,穿三件衣服不夠。實際上在古代,和尚除了把頭剃光,一般場合不穿袈裟,衣著與在家人沒多大區別。明朝以前的人都穿我們出家人現在穿的這件衣服。清朝入關以後,將中國人的衣服改成了滿清穿的小圓領,無領的方袍沒有了,但是和尚與皇上講條件:「俗改僧不改,男改女不改,生改死不改。」保持了漢民族的傳統。辛亥革命以後,除了和尚服裝保持沒變以外,其他人都改了,我們漢人就沒有自己的服裝了。一會兒穿西裝,一會兒穿中山裝,一會兒穿青年裝。中山裝也不是漢人的服裝,而是列寧裝改造而成的。列寧裝是三個口袋,中山裝是四個口袋,而且有蓋。所以我在很多場合都呼籲,希望我們漢人有自己的民族服裝,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我們固然有文字,有語言,但是作為擁有幾億人口的民族,沒有服裝實在是很悲慘的事情。我希望有志氣的人、搞服裝設計的人,能把我們漢人的服裝恢復起來,至少是在舉行重大的禮儀活動時,比如說過年、男婚女嫁、辦理後事時穿民族服裝,以加強民族凝聚力。

日本很先進,但是日本人一到家,就把西裝脫了,往牆上一掛,穿上和服。這麼進步,這麼變革,他的民族服裝卻沒有丟。所以我很欽佩日本人能夠把民族傳統保留下來。在其他一些國家,都保留了民族服裝。像緬甸,印度,平常除了重要的禮儀活動要穿西服、穿皮鞋、穿襪子,平時都是打赤腳,穿自己的服裝。

我們和尚的衣服保存了漢人服裝的特點,實際上就是漢服,現在成了和尚的專利品。你們居士穿的件海青也有份。海青是一種鳥,叫海冬青,海青的袖子飄動起來,很像海冬青張開翅膀飛起來一樣。古代的海青沒有封口,翩翩起舞時,風灌在袖子裡很好看,後來就成了朝廷的禮服。再到後來,和尚因為天氣冷,再就是除了穿袈裟,沒有海青來襯托不雅觀,所以也採用了朝廷禮服的樣式,只是把顏色改了一下,做成海青。現在海青也成了佛教徒的專用禮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果不說,大家也許永遠不會知道為什麼叫海青,有些東西是書本上有的,有些是書本上沒有的,就是通過老和尚傳小和尚,口口相傳傳下來的。

再就是吃飯用的缽。缽就是飯碗。缽有個名字叫應量器,意思是與食量相應的飯碗。這是佛制的,沒有吸取印度文化,婆羅門教以及其他宗教都不用缽。

王舍城是印度的古都。一大早,佛與大家一起去化飯吃,可見佛和僧是一個整體,佛在僧數,在僧人的系統裡。所以乞食時佛並沒有特權,也同大家一起化飯吃。

「著新芻摩衣」,芻摩就是痲,用痲製成的衣服,叫芻摩衣,是婆羅門教在禮儀方面的一種專用服裝。

「叉手向六方禮」,「叉手」就是這樣,左手的指頭壓在右手上,也是一種合掌。密宗的人都是這樣合掌。不知大家記不記得吳立民先生到我們這裡來,到大殿禮佛的時候就是這樣。這叫「叉手禮」。大家記住不要搞錯了,是左手的指頭壓在右手上,這在《焰口》上是叫火輪印,又叫金剛合掌、皈命合掌。在大殿上你們不能這樣合掌,這樣合掌我們要打人的。為什麼呢?我們要十指併攏,漢傳佛教是合掌當胸,叫實心合掌。

佛教的禮儀有很多種,可以分九等。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對人表示禮貌,可以有九種方法。

第一種是發言慰問。中國人見面問一句:「吃了沒有?」再就是:「你近來忙什麼?」「你好嗎?」佛經里發言慰問是:「少病少惱否?」現在的人也問「你身體好嗎」也有這個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

第二種叫俯首示敬;第三種舉手高揖;第四種合掌平拱;第五種合掌曲膝,就是膝蓋彎一彎,相當於現在的問訊。本來這個動作是和發言慰問同時的,現在和發言慰問分開了。一方面在說話,一方面有動作,就是口業與身業、意業相結合。在古代,禪宗把這種儀式叫做「打不審」。「不審」後面還有好多話。第六種就是長跪,要跪下去。第七種是手膝至地,兩手兩膝都彎下去。第八種是五輪俱曲,頭、兩手、兩膝都彎下來。第九種是五體投地,五體與五輪是一樣的,只不過五輪俱曲頭還沒有著地,到了頭著地就叫五體投地。

敬禮有這九個層次。敬禮應包括三業,身體有動作,口裡要稱佛號、說恭敬問候的話語,在意業方面要誠敬觀想。以身口意三業共同表達恭敬。

是不是在任何時都能禮拜呢?不是的。戒律規定有幾種情況是不能給法師頂禮的。在廁所、或者在澡堂里碰見了不能頂禮;法師在剃頭時不要頂禮;法師正在給人說法不要頂禮,因為他不可能再分心跟你寒喧;法師在嚼揚枝、吃水果的時候不要禮拜;法師在走路的時候也不要頂禮。一定要等這些事情都完成了,你再頂禮。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講到有五種情形不能禮拜:一、讀經、誦經時,不得向上座作禮;二、上座在下處,自己在高處時,不得作禮;三、上座在前,自己在後,不得作禮;四、不能從自己的座位上向上座作禮;五、著帽之時不得對佛作禮,禮拜時要摘下帽子。現在的軍人都知道這個禮節,我們有些人不注意,冬天戴著帽子,在大殿裡面禮佛時,別人都摘了他不摘。那是一種我慢,不恭敬。

根據佛經的記載,禮拜有五種功德:

第一、禮拜是見佛的相好,生歡喜心,生渴仰心,生恭敬心,感得來生相貌端正。

第二、拜佛時,同時也要稱佛的名號,感得來生甚至在當生當世得到好的聲音。

第三、拜佛時要燒香,要供花,要燃燈,作種種布施,感得來生多財寶。

第四、禮拜時心無雜染,至心禮拜,感得來生投生到長者家。佛經上把有道德、有知識、有財富的人叫長者。有知識有道德不一定有財富,有財富不一定有知識,我們希望既有財富,又有知識,又有道德,來生得生這樣的長者家,就會有更好的因緣回報社會大眾,報眾生恩,報三寶恩,報國家恩。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你想發揮自己的慈悲心,往往會受到很大限制。

第五,生善處、天上。由恭敬禮拜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來生就生善處、生天上。善處也包括淨土宗人往生的西方極樂世界。能生到天上也非常好,許多經典鼓勵在家教徒生天,儘管不究竟,但是很實際。因為在家人的修行總是很有局限,能夠得生天上,也非常了不起。這是講叉手向六方禮。

丙四佛垂問,佛向善生居士子提問。

丙四佛垂問

世尊見已,往至善生居士子所問曰:「居士子!受何沙門梵志教,教汝恭敬供養禮事,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耶』?」

「沙門」指出家比丘。沙門翻譯成「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故名為「沙門」。勤修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總法門,貪嗔痴是戒定慧所要對治的煩惱總根子,一切的煩惱,貪嗔痴是根本;一切修行法門,戒定慧為根本。「梵志」有三種:1、志求生於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羅門。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外道也有出家人,不過所著的衣服不同,所受的戒律不同,所依的經典教法、教主不同。道教有乾道、坤道,就是男道士、女道士。他們也離開了家,沒有家室之累,一心修道。「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婆羅門教信仰的是梵天,相當於現在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所信仰的上帝或真主。梵天從哲學意義上來講是宇宙的本體,以此為追求的志向的人就叫梵志。

世尊問善生子:你從哪一位比丘,或者哪一位婆羅門受到這樣的教導,早晨沐浴,穿新的芻摩衣,手裡拿著生拘舍葉,向六方眾生恭敬禮拜?

下面一段,就是善生子回答佛的詢問。

丙五答佛問

善生居士子答曰:「世尊!我不受余沙門、梵志教也。世尊!我父臨命終時,因六方故,遺敕於我,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世尊!我受父遺教,恭敬供養禮事故,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這段文字完全是根據印度文化的習慣,把相同的內容重複了好幾次,在中國人看起來很累贅。為了尊重原文,翻譯的時候把重複的話全部翻譯出來了。

上面所講的是第一大部分,叫證信緣起。下面講經的第二大部分應機正說,相當於經的正宗分,正宗分是這部經的主體,也分好幾段,文字簡練,不像前面那樣重複。

甲二應機正說

乙一因機贊善

世尊聞已,告曰:「居士子!我說六方,不說無也。居士子!若有人善別六方,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彼於現法可敬可重,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上生天中。」

佛聽到善生居士子禮拜六方的因緣,沒有馬上就說:你是外道,搞什麼名堂!我再給你說一個;而是喜歡讚嘆說你說得對,我也說有六方,如果能夠善於理解六方的真實含義,遠離四種煩惱污垢,今生今世就能成為一位可敬可重的人,身壞命終之後也一定能得生善處、上生天上。世尊說法就是這樣平易近人,因勢利導。水已經流到這個地方,不可以把它堵死,要順著水流的地方,把它引到最適當的地方去,這就叫因勢利導。

「離四方惡不善業垢」,下面會詳細講到。「現法」就是現世,「身壞命終」就是後世。善法既要符合現世善,也要符合後世善。善法可以帶到多生多世以後,成為你的善根。

乙二泛說諸法

丙一四業穢

「居士子!眾生有四種業、四種穢。云何為四?居士子!殺生者是眾生業種、穢種,不與取、邪淫、妄言者,是眾生業種、穢種。」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殺生不與取,邪淫犯他妻,所言不真實,慧者不稱譽。」

「穢」就是不乾淨,所謂「四業穢」,就是說這四種業是不乾淨的。這種不乾淨的業,就是殺盜淫妄四根本罪。在家五戒除酒戒以外的四條戒,就是針對四根本罪而制定的。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這裡翻譯為不與取,從這件事本身的性質來講是不與取,不經過人家同意就拿走了,從行為來講是犯盜戒。第三條是邪淫,這裡叫犯他妻,從男性的角度來講是犯他妻,從女性角度來講是犯他夫。可以想像得到,這條戒不僅是為男性來制定的,同時也為女性來制定的。也就是說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守好這條戒。守好這條戒,才真正有和睦家庭、幸福生活可言,否則就是破碎的家庭。現在的社會風氣,實在是一言難盡。我們希望整個社會都遵守這四條戒,遠離這四種不清淨業。

能夠遠離殺生,就有慈悲心,能等視一切眾生。能夠把一切眾生的生命看作是和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貴,還會去殺生嗎?絕對不會的。要做到不殺生,首先要培養慈悲心,有慈悲心就能尊重愛惜一切生命,一切生命以人為主體,也包括所有的生命在內,都要尊重愛惜,不去傷害。

如果我們有一種自他平等、視人如己的胸懷,難道還去犯盜戒嗎?想到人家沒有和自己沒有一樣,人家有跟自己有是一樣,人家有幸福我們應該高興,人家生活富裕我們應該高興。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一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勤儉持家,一定就有安定富裕的生活。

講到不邪淫戒,就是既要愛惜自己的家庭,又要愛惜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譽。在夫妻之間的感情上一定要專一,至少是要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愛惜名譽。要從一個維護自他家庭幸福,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愛惜自己名譽的角度嚴持不邪淫的戒律。犯了邪淫戒,不僅是在此生,會感得名譽不好,家庭破裂,而且在身壞命終之後,來生也會感得同樣的報應。

四根本戒的第四條是妄言,即是說謊、罵人、挑撥是非,說那些言不及義的話(綺語)。一個人平時的言語不誠實,就沒有信用。一個人要有信用,首先要從自己言行一致開始。說的做的要一致,承諾了的事情要兌現,這就是不妄言。不惡口,就是對一切人要恭敬,不要罵人家。不罵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家屬在內,都要慈言軟語。軟語就是柔和的語言,不要用生硬的語言。再有就是不要挑撥是非,說離間語,對著張三說李四,對李四說王五,對王五說趙六,所以要有誠實的語言。

作為佛弟子,在哪些地方落實信仰呢?就是在這些地方。要在這些地方體現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間的差別。

佛陀為了大家便於記憶,把這四種不清淨業簡練地歸納成一個頌。這在佛經的文體上,前面這一段叫長行,頌叫重頌。長行是散文,重頌從印度梵文原本來講是很優美的詩句,屬於韻文一類。

丙二四罪福

丁一四事罪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云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行痴。」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欲、恚、怖及痴,行惡非法行,彼必滅名稱,如月向盡沒。」

這段是講四種罪,與前面所講四種穢業是一致的。為什麼叫四種罪呢?這是從果說到因,是做這四種事的果。

「行欲」就是前面講的四種穢業中的邪淫,「行恚」就是殺生,恚就是嗔恨心,欲就是貪心。「行怖」中「怖」就是恐怖,就是嚇唬他人,跟嗔恚是同一類型的過失。現在有人寫匿名信,目的是要威脅恐嚇別人,使別人精神上受到刺激、折磨,受到精神上的種種痛苦。有些人可能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在過去那個運動頻繁的年月當中,像我們這麼大年紀的人都有過這種經驗,整天生活在恐嚇、畏懼當中,自己對自己的命運完全無法把握。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那個年代的經歷,再看看今天寬鬆的社會環境、政治環境,我們就會倍感珍惜。「行痴」,就是愚痴,就是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做一些沒有智慧的事情。這四條實際就是貪嗔痴三毒煩惱的另外一種說法。

世尊為了總結這一段內容又說了一首重頌。「欲、恚、怖及痴」這些都是惡行,都是非法的行為。什麼是非法的行為呢?就是不符合自然的法則,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不符合人倫道德的精神,當然也就不符合國家法律的精神。比如「欲」,這裡指特定意義上的欲,主要是指不正當的行為,在不正當的行為方面有所放縱,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所以說這四種事是惡法,是非法,不符合自然法則,不符合佛法精神,不符合人倫道德,也不符合國家法律。如果我們堅持做這四種事,「彼必滅名稱」,必定身敗名裂。下面說了一個比喻:「如月向盡沒。」就像十五以後的月亮那樣,十五到十六,十六到十七,十七到十八,一直到三十,月亮就沒有了,你的名譽、地位、財富、人格、道德,就像下半月的月亮,慢慢暗淡下來,慢慢消失殆盡。

丁二四事福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痴。」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斷欲、無恚、怖,無痴行法行,彼名稱普聞,如月漸盛滿。」

這四件得多福的事,就是由上面四件得多罪的事反其道而行之。轉變過來就是多福。一個是順生死,一個是順解脫。你順著欲、恚、怖及痴去行,就是順生死,就是惡因惡果,此生後世就會得到惡報應,就不會生善處,更不會生天上;反過來,你不行欲、不行怖、不行痴、不行恚,就是順解脫,就能得到多福,有好名聲,有德望。佛教並不否認名與利。你有好的德行,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這樣的人一定「名稱普聞」。如四大菩薩、歷代的高僧大德,因為他們有德行,所以他們名稱普聞。從世間法來講,那些有德行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也受到社會廣泛的讚譽。大家都會背毛主席的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都是歷史上受到讚譽的人,他們對國家、對人民有功,對於我們現在的生存環境做出重大貢獻,所以他們也是名稱普聞。還有那些知識分子,像唐宋八大家,都受到人們的稱讚。現在,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向秀麗,都是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

我們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稱讚我們是另外一回事。不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這是辯證法的道理。

能夠做這四種有福之事,就能夠像初三到十五的月亮一天天地圓滿,所以「名聲普聞」。有人會說月亮由初一到十五一天天圓滿,過了十五就不行了。「佛面猶如淨滿月」,過了十六、十八、二十,佛面不就不圓了嗎?比喻總是比喻,不能再往下追。它是取其當下。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成了錯誤了,世界上也就沒有完美的比喻了,所以是取其當下而言。

丙一、丙二是把世間出世間的善法、惡法的總根源是什麼提示出來,叫總標。下面一共有十二件事,是在總綱下的具體闡述。

丙三、六非道。是講在家佛教徒應該怎樣求得生活資源、謀求財富的問題。我們生活一定要有生活來源。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有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還要有車子。「不可食無魚,不可出無車」,佛教徒吃飯不要有魚,但要有飯、菜,出門還要坐車,這些都是基本的生活要求。你們從四面八方到這裡來,都要坐車。這些東西怎麼來呢?要有正當的來源,要有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生活資源。所以,不謀利不是佛教的講法,佛教是講要以正業來取得生活來源,用正當的手段發家致富。大家可以翻到第三頁,上面就講到受戒成為居士以後,就要如法求財。法就是佛法與國法,或者說佛法與世法。丙三又分為兩段,丁一是長行,丁二是重頌。丁一下面,戊一是略標六種非法求財的渠道,無論信佛與不信佛,都不應通過這六種非法的渠道來謀取生活資源。

丙三六非道

丁一長行

戊一略標

「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五曰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這六種不正當行為的取得生活資源的渠道,包含了。非法求財的方方面面。「種種戲求」包括兩方面。一是指賭博,這在後面再詳說;一是指不誠實的勞動,不是認真的態度,上班吊兒郎當,人到了位沒有到,出勤不出力。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八點上班九點到,喝喝開水看看報。」那是不是戲求財物呢?上班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月底得到工資,「喝喝開水看看報」就想得到工資,所以是非道。所謂「非道」,就是不道德的行為和方法。

第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做什麼事都有一定的機緣,不能強求。非時就是不顧時節因緣去強求。不正當的作息也是非時,因為很可能產生種種副作用。比如說,我們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偏偏要到晚上去幹活,白天睡大覺;晚上本來是休息,你偏偏要走東竄西。不但勞動成效甚微,人家還會懷疑你,你擔了一擔東西從哪裡來的?是你們家的,還是偷的?所以不能非時求財。

第三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帶有賭博性質的,你喝下這瓶二鍋頭,我給你一百塊錢,為了得到這一百塊錢,也就不顧自己的身體,硬把它喝了,喝了以後上吐下泄,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把自己折磨得不象樣子。這樣的事情有的是,小伙子開玩笑經常有的,這幾瓶啤酒你一次把它喝了,喝了我給你什麼東西,就是飲酒放逸求財。

第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就是跟惡人在一起想取得財富。「知識」就是有某一方面特長的人。懂得善法的人叫「善知識」,懂得惡法的人叫「惡知識」。如做賊、做強盜就是惡知識,你要跟著這些人求財行不行?他坐牢你也跟著去了。惡知識為了勾引人上他的圈套幫他做事情,把一些年輕人帶壞了。所以,親近惡知識求財為非道。

第五,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妓樂」包括兩種。一種是指唱歌跳舞,妓就是跳舞,樂就是唱歌。這樣說起來可能打擊面太大。比如說一些歌星,當然也是經歷了艱苦努力才能把歌唱好,也不容易。但有時候他們所得的暴利遠遠地超出他們的勞動,是不成比例的。有些年輕人追歌星,有什麼「追星族」,不惜重金買票去聽他們的歌,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指以賣身來取得財富,那也是非道。

第六,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懶惰本身是一種愚痴的行為,用愚痴的行為去求得財物,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求不到財物。人家幹活你在家裡睡大覺,怎麼能有生活來源呢?怎麼能創造美好的家庭環境呢?

上面把求財的非道列出六條來,下面就按每一條分為六段來說。戊一是略標,戊二是廣釋。廣釋里又分為六段,己一至己六就是分別來講戲求財乃至懶惰求財的過失。

戊二廣釋

己一釋戲求過

「居士子!若人種種戲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負則生怨;二者失則生恥;三者負則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懷喜;五者令宗親懷憂;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

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種種戲」,主要指賭博,通過賭博想贏錢,想通過這種方法來發財。佛說通過這種方法來取得財富是不道德的行為。現在我們國家這種風氣很盛行,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本來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不應該說老人家的過,我只是引用他老人家來現身說法。我的父親在解放前專門賭博。鄉下靠織棉布來賣,再買棉花來織布,到年底,我母親織了四匹布,每匹布要一個多月才織出來,他老人家把布賣了,想多搞幾個錢,就去賭。押一塊錢贏了,得了兩塊;又把兩塊都押上去,成了四塊;又把四塊都押上去,結果輸了。輸了要扳本呀,就都押上去,弄來弄去把四匹棉布的錢輸得精光。回來怎麼辦呢?叫他打年貨,他給輸光了,什麼東西都沒有買回來,家裡也沒有別的了,而且他也不敢回來了。把辛辛苦苦織的布都輸得精光,回去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不敢回去也得回去呀,我的母親是個相當有個性、有脾氣的人,聽說回去就是吵架、罵、打,目的是希望他以後再不要做這些事情了。想辦法能讓他知道賭博不好,可實際上是改不了。他老人家在解放前一輩子受窮,就是因為他老是賭博,有了錢就去賭博,把家產輸得乾乾淨淨,所以,我才一歲半就被送去當和尚。所以,負則生怨,這是賭博戲求財物的過失。

二者失則生恥。失去了這個機會,負和失有一定的連貫性,感覺到自己不中用或手氣不好或運氣不好,押一次輸了,押二次輸了,有的老太太也有這經歷。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好好看看經書,做一些有益的事,多好啊。

三者負則眠不安。輸了的人不僅睡不安,食也不安。

四者令怨家懷喜。仇恨你的人看你輸了錢,菩薩保佑,你看他今天又輸了,回去念阿彌陀佛,你輸得好。這種事情有的是。

五者使宗親懷憂。你的家人懷憂還在其次,我看到輸了錢打架的事情不知凡幾,因為我在農村呆過十年,雖然那是文化大革命,賭博很少,但是每到過年還是有人偷偷摸摸地做這些事情,抓去也不管用。現在有的村幹部也帶頭賭博。這是敗壞國家,敗壞民風,敗壞家庭最最不好的一件事。

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你是一個賭博的人,靠不住,說的話沒有人信,因為賭博的人肯定是沒有德行的人,說的話肯定不誠實,所以,在公眾面前講話沒有信譽。

賭博的人一定不會很好地經營正當的事業,所以說「不經營作事」,不能正當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想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得的財物得不到。因為沒有正當的手段去謀生、去求利,正當的、本有的財物也會慢慢消耗掉,直到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希望大家從生活上去體會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來落實佛法的道理。

第三講

學佛以後要淡泊名利,怎麼這部經里盡教我們去求財?因為佛教徒也是人,佛教徒也需要有生活資源。生活資源要通過誠實的勞動來取得,所以在《優婆塞戒經》上面講,在家的善男信女受了三皈五戒以後,成了優婆塞、優婆夷,要先學世事,就是要先學世間的生產技能。一個不通世事的人怎麼學佛呢?怎麼謀取生活的資源呢?所以受了優婆塞戒以後要先學世事,把生產的知識技能學好了,就能如法求財,遠離上面所講的六種過失。

佛告訴我們在家信徒要通達世事,如法求財,做一個誠實的勞動者,作為一個人就可以自強自立,這是學佛成佛的基礎。不能夠自強自立,怎麼能夠成佛呢?所以,真正的佛教是非常積極、非常現實的,是非常切合時世的,是完全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的。

今天開始講不如法求財的第二種「非時求財過」,另一個版本的《善生經》上說是「行為放蕩」。意思是不檢點,或者不按照正當的時間和方式求財。

己二釋非時行過

「居士子!人非時行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不自護;二者不護財物;三者不護妻子;四者為人所疑;五者多生苦患;六者為人所謗。

居士子!人非時行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不自護」就是不能保護自身。不在應當做事的時間在外面找工作,就很可能不安全。經典上講的情況,反映了佛陀那個時代也有不安全感,否則也不會說出這些話。我們要順著正常的時間去作息、去工作,如果不是在正當的時間,就會產生這六種過失。六種過失在另外一種譯本是:第一不護自身,第二不護財貨,第三不護子孫,第四常自驚懼,第五諸苦惡法常自纏身,第六喜生虛妄。概括性更強一些。在非正常的時間去勞作,不但傷害身體,還要為人所謗。一個人深更半夜在外面,會受到人們懷疑。本來你在外面沒有幹什麼壞事,別人會想這個人怎麼搞的,深更半夜在外面偷偷摸摸,人家就會懷疑你,會生誹謗,有損於自己的形象和名譽。我們佛教徒時時刻刻檢點自己,就會樹立良好的形象。

己三釋酒放逸過

「居士子!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諸斗諍;四者隱藏發露;五者不稱不護;六者滅慧生痴。

居士子!人飲酒放逸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這條是講飲酒的六種過失。酒里含有乙醇(酒精),抑制大腦高級功能,而出現「假興奮」現象,會使我們喪失理智。一個人喪失了理智就很可能做出違犯法律、違背道德的事情。飲酒是在家的五戒之一,當時所說的酒,僅僅指具有痲醉作用的飲料,現在應該還包括種種使人喪失自控能力的食物、毒品等在內,一切痲醉品都不應該吸食。飲酒上了癮,就會損耗錢財,導致疾病,經常會因為失去自控能力而打架鬥毆,這些都是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有的居士就對我說,她老頭不喝酒還可以,喝了酒就不知道娘家姓什麼了,你念經他也罵,你拜佛他也罵,弄不好,把你的菩薩給摔了。真有這樣的事。飲酒經常產生種種過失,特別是第四條隱藏發露。家裡秘密的事情,不願讓人家知道的事,喝醉了酒都說出來了。家裡存了多少錢,說出來了,人家就跟你借,不借又得罪人。五者,不稱不護。沒有人說你好,和你站在一邊。飲酒之徒,所有的人都討厭,誰會說你好、維護你呢?常喝酒的人本有的智慧日益減退,增長愚痴。喝酒本身就是愚痴,一個人清清楚楚的不好,kj喝得酒氣熏天的有什麼好處呢?所以佛教很多地方都說到喝酒的過失。往往持戒很清淨的人,一旦喝了酒就可能把殺盜淫妄全犯了。佛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受了五戒的優婆塞,因為喝醉了酒,覺得沒有下酒菜就去偷鄰居家雞來殺了吃,犯了盜戒和殺戒,後來鄰家主婦來找找雞,他回答說沒有看見,不但如此,他因醉酒見色起心而犯邪淫戒,強暴了人家。因為喝醉酒,結果把前面四條戒都犯了。飲酒可能導致犯其他的戒,有種種過失。飲酒的人不能正正噹噹地經營事業,所以未得的財不能得,本有的財物也會日漸損耗。這是不言而喻的。

己四釋近惡友過

「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親近賊;二者親近欺誑;三者親近狂醉;四者親近放恣;五者逐會嬉戲;六者以此為親友,以此為伴侶。

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應該親近善友,遠離惡友。善友和惡友在佛經上稱為善知識、惡知識。「知識」就是相知相識的人。現在不是也有這樣的話嗎?「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相知相識的人、知心朋友、知己,和佛經上說的「知識」近似。一個人經常親近善知識,就好像走在霧露當中,衣服自自然然就變得濕潤了,善知識的言傳身教,能夠影響我們的身心修養。從佛法的角度來講,善知識概括起來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外護善知識。從外圍來關心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安穩修道。比如說在座各位護法居士,就是我們的外護善知識,沒有你們大家的護持,我們就不可能在這裡安穩修道。大家在這裡參加法會,同樣也有人護持,給我們送供養,他們就是我們與會大眾的外護善知識。

二、同行善知識。大家都在一起共學共修,相互幫助,相互策勵,就是同行善知識。把個人融化於大眾,在大眾的勉勵、警策之下,個人的修行才容易進步。

三、教授善知識。就是指能夠闡說正法,能以身作則,能時時刻刻警策自己的善知識。比如每個人的依止師、教授師、皈依師,都叫教授善知識。

善知識在對待善友方面應能做到如下七點:(一)難與能與,(二)難作能作,(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逆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賤不欺。真正的善知識,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就要難與能與。在需要幫忙的時候,就要難作能作。朋友之間發生誤會時要難忍能忍。打你一下,侮辱了你,作為善知識要能忍耐,等對方火氣下去以後再加以勸導。第四密事相告,就是說作生意有什麼好訊息、好行情,趕快告訴朋友,共同發財;可能會有發生損財的危險,你事先知道了也要快告訴朋友,使他不受損害。好事情要同喜,不好的事情設法讓對方儘量避免損失。第五逆相覆藏。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隱私是不願意別人知道的,雖然也有「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的格言,要真正做到還是不容易。你不說我的醜事,我也不說你的醜事;家裡有多少股票、多少黃金,這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要懂得為朋友保密。第六遭苦不捨,所謂患難與共。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這樣的酒肉朋友不能要。學佛的人不能像世俗人一樣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本人遇到過遭苦不捨的人,也遇到過翻臉不認人的人。講個小故事,我有位同學是江西人,比我大二十歲,把我當小弟弟一樣。我劃了右派,人人都遠離,誰都不敢沾邊,但這位同學有一天開生活會,說昨天晚上做夢夢到了淨慧,在那裡勞動蠻辛苦。這一下完了,你怎麼跟右派分子這麼好的關係,做夢都夢到他?怪他沒劃清界限,遭到了大家的批判。現在這個人還在,叫戒慧法師。也有反面的例子,你好的時候,大家都挺好,一旦劃了右派,於是陳年老帳,不是逆相覆藏,而是吹毛求疵,本來是隱藏在毛里看不見的,還要把毛吹開把那一點點東西指出來。這樣的事太多了,不能再講了。一講就不好,認為我對那些對我有意見的人還耿耿於懷。這只是想用這些事來說明世間的人情冷暖,倒不是我耿耿於懷,倒要感謝人家,從他的本意來講也許是為了我好,但有時牽強附會太多了,就不好了。臨濟禪師有《四料簡》,有一條叫奪境不奪人。有兩句話叫「但看牆頭弄傀儡,抽牽全仗裡頭人」。這是我年輕時上佛學院聽副院長周叔迦老居士給我們上課時講的,當時許多人都心領神會,一笑。別人笑沒事,我笑就犯法了,有個同學馬上寫了條子,匯報到主管學院的黨支部那裡去了,說周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淨慧笑了,是對我們黨惡毒的攻擊。我跟他說,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是你的意思,不是我在惡毒攻擊黨,是你在惡毒攻擊黨,因為我並沒說這個話,你要做這個解釋,肯定是你用這個心理來猜測別人。人在那種情況下都被扭曲了,善知識真是不容易做。第七是貧賤不欺。朋友之間也可能是有錢的人與沒錢的人作朋友,也可能是兩個人有錢時是朋友,但後來有一個忽然一下子窮了,不應該看到人家貧窮就輕賤人家,貧富都一樣,越是窮越是需要人來幫助。

從這件事來講善友的標準,完全是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說的,並沒有說到怎麼說法、教化。但是這七件事非常實在,是做人的根本。把這七件事做好了,就是以身作則,身教勝於言教。希望大家能把它記下來,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什麼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此為標準與人交朋友。

親近惡友有六種災患:一者親近賊。與惡友親近等於天天和強盜在一起。二者親近欺誑。與惡友在一起沒有誠實可言,天天在欺騙你、誑惑你。三者親近狂醉。惡友就像瘋子和酒鬼一樣,和這種人在一起有什麼好處呢?四者親近放恣。惡人一定言行不檢,與這些人在一起滋長放逸。五者逐會嬉戲。哪裡有好玩的,惡友就會帶你到哪裡去,今天去卡拉OK,明天去歌舞廳,不會帶你到增長善法的地方去。六者以此為親友,以此為伴侶。與這些放逸、不檢點、不誠實、不中肯的惡人做朋友,一定只有失敗,沒有成功。

另一個《善生經》譯本上,對這六件事的說法稍有不同,一是方便生欺,二是好喜屏處,把你叫到沒有人的地方,說一些不正經的事情。這兩個譯本各有所長。

跟惡友在一起,肯定不能正正經經地經營事業,未得的財物則不能得,已有的財物便轉消耗。

己五釋喜妓樂過

「居士子!若人喜妓樂者,當有六種患。云何為六?一者喜聞歌;二者喜見舞;三者喜往作樂;四者喜見弄鈴;五者喜拍兩手;六者喜大聚會。

居士子!若人喜妓樂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過分地耽於娛樂,就會荒廢正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有的人將錄音機掛在身上,聽流行歌曲,喜聞歌;有的人吃了晚飯沒什麼事就到歌舞廳去。「喜見弄鈴」,鈴代表種種樂器。「喜拍兩手」,有時唱起歌來情不自禁地一邊唱一邊打著拍子。這些都是放逸的表現。

己六釋懶惰過

「居士子!若有懶惰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大早不作業;二者大晚不作業;三者大寒不作業;四者大熱不作業;五者大飽不作業;六者大飢不作業。

居士子!若人懶惰,不經營人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太早不能作,太晚不能作,太冷不能作,太熱不能作,太飽了不能作,太餓了不能作,懶惰的人總有藉口。吃了飯去出坡吧!餘事以此類推。這實際上就是懶漢的寫照。畫漫畫的根據這個意思來畫懶漢一定很生動。我們在座的人都很勤懇、很精進。我早上一下殿就見有人在掃地,他沒說太早了不能掃地,也沒有說肚子餓不能掃地。

現在要講丁二重頌。用韻文的形式把前面說的道理加以歸納叫做重頌。佛經有各種文體,基本的文體有兩種,一種是長行,一種是偈頌。偈頌又分為兩種。複述長行內容的是重頌;與長行的內容無關的叫孤起頌。《金剛經》有兩個頌即是孤起頌,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就是孤起頌。經分為十二部,是從經文的體裁和內容來劃分的。比如說長行、重頌就是從體裁來分;未曾有、無問自說等等,是從內容來分。佛說法的時候,大家聽了產生了一種未曾有的感受,所以叫未曾有。「長行、重頌、並頌偈,孤起、不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名,廣如《大論》三十三。」在《大智度論》三十三卷里廣說十二部經的意義。長行、重頌、頌偈、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就是十二部的名目。

丁二重頌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種種戲逐色,嗜酒喜作樂。親近惡知識,

懶惰不作業,放恣不自護,此處敗壞人。

行來不防護,邪淫犯他妻,心中常結怨,

求願無有利,飲酒念女色,此處敗壞人。

重作不善行,狠戾不受教,罵沙門梵志,

顛倒有邪見,凶暴行黑業,此處敗壞人。

自乏無財物,飲酒失衣被,負債如湧泉,

彼必壞門族。數往至酒爐,親近惡朋友,

應得財不得,是伴黨為樂。多有惡朋友,

常隨不善伴,今世及後世,二俱得敗壞。

人習惡轉滅,習善轉興盛,習勝者轉增,

是故當習勝。習升則得升,常逮智慧升,

轉獲清淨戒,及與微妙止。晝則喜睡臥,

夜則好遊行,放逸常飲酒,居家安得成。

大寒及大熱,謂有懶惰人,至竟不成業,

終不獲財利。若寒及大熱,不計猶如草,

若人作是業彼終不失樂。」

把上面這六件事又分別加以警策,進一步指出它的過患。印度的經書基本上是以偈頌的形式記錄下來的,這種方法有助於記憶。那時候沒有印刷術,沒有紙張,經書要記錄下來非常困難。我國古代記載文字最早是甲骨文,把文字刻在烏龜殼上,所以文字非常簡練,現在很難讀得懂。以後用刀子在削光了的竹子上刻字,叫竹簡。孔子讀書「韋編三絕」,把串竹簡的牛皮繩子翻斷了三次。「韋」就是熟牛皮繩。後來才發明了紙,把文字記錄在紙上。一直到唐朝才發明了印刷術。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一本《金剛經》,那已是中晚唐時期的事了。印度記錄經文文字,是用鐵筆刻在貝葉上,要用很大的功夫,不但難以刻寫,而且份量很重。玄奘去印度取經,自己背不動,就找一些駱駝或者馬把經書馱回來。白馬寺的名稱就是由白馬馱經而來。現在一部大藏經一個人就可以拿得動,因為字小,可古時幾十匹馬才背得動。所以印度人用頌文這種方法來幫助記憶。

各個民族最古老的時候,要流傳記載什麼東西,都是用韻文的形式把它流傳下來。中國有「古詩十九首」,有「孔雀東南飛」,還有其他民族最古老的傳說,都是以民歌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有很多鄉下老太婆,一個字也不認得,但她能夠記很多民歌和民歌上的一些故事情節。我就認識一位老太太,她一個字也不認識,但要她唱歌,她可以唱三天,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能唱下來,記憶力很好。有許多盲人,從小就盲了,後來學說書,就是靠記憶、背誦。

佛經上講,古時候的比丘吃了飯只有兩件事,一是讀誦,一是禪思。讀誦什麼呢?師父帶徒弟,師父教幾句,徒弟就反覆地讀,記憶下來;第二天師父又教幾句,把記憶里的東西教給徒弟,佛經就是這樣傳下來的。大家現在看佛經到處都是,給我一本吧,一大包帶回家去,但在古代要得到一本佛經可難了。這個過程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一代人兩代人,是非常艱難的。大家想想看,佛滅後五百年時間佛經才有文字記錄,古代的出家人為了流傳佛法,就靠記憶的辦法,把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流傳下來。

在緬甸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惡王不信佛法,要毀滅佛法。大家沒地方托缽化飯。當時有兩個和尚,平時生活有點不檢點,但能背誦三藏、精通三藏。所有和尚都寧肯自己不吃飯,攢下來給這兩個和尚吃,希望他們能活下來。儘管他們犯了戒,但他們肚子裡有寶貝,他們能活下來,三藏十二部就保存下來了。古代的人就是這樣重法。我們也一定要珍重法寶,也要讀誦,不要以為有書可以看,忘記了就去找書,上早晚課也不背,就找個課誦本來念。古人想了種種辦法延續佛法,保存佛的法身慧命。房山石經,為什麼把經書刻在石頭上?就是防止在佛法滅亡時,或遇到惡因緣要毀滅佛法時,紙和木頭可以一把火燒掉了,所以把經書刻在石頭上,藏在山洞裡封死,萬一佛法遭到破壞,山洞裡有。古人為保存佛法、保存真理,不惜一切代價,不但是埋在地底下,挖下去十幾米深,把石頭一層一層壘起來,埋了很多泥土,上面還要用座塔將它壓住。古人就是這樣來保存佛法。從講重頌、記憶,講保存佛法的重要性,牽涉到這些問題,無非是要大家懂得珍惜佛法,珍惜佛經,珍惜法義,把佛法真正付諸實踐。

「顛倒有邪見」,「顛」就是頭,樹的頂端叫顛,人站立起來就是順,就是不顛倒。本來是有善有惡,有因有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叫順因果。如果否認因果規律那就是顛倒。這裡講顛倒,主要是講佛法見地上,有因有果,有善有惡,有業報,承認這個觀點就是順因果,不承認就是顛倒。堅持沒有因果,沒有業報,沒有善惡,沒有今生前世,就是邪見。

邪見一共分為五種: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身見是以身為常,執著身體是可以常住不壞的。但它不可能長生不老,有生必有死。邊見,就是有無、斷常二邊。執有來否認無,執無來否認有,執常來否認斷,執斷來否認常,都是偏執在一邊,不是中道之見。佛法主張中道之見。見取見就是用不正確的世界觀,來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處理問題。

戒禁取見,就是堅持一些不如法的戒條。在印度有持雞戒的,持狗戒的,就是戒禁取見。什麼叫持雞戒呢?大家都知道雞冷的時候一隻腳站在地上,一隻腳收起來。印度的外道修苦行,也學雞的樣子。狗不吃糧食,有的外道也持狗戒,吃大便。

佛所說的戒,是解脫戒,代表了人間正當合理的道德準則,代表了世出世間的功德和利益。我們每天念《怡山發願文》:「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五種邪見就屬於十使里的五利使,貪、嗔、痴、疑、慢叫五鈍使。五利使是見解方面的,堅持邪見危害雖然很大,但是一旦覺悟了也能很快地斷掉,所以叫利使。所謂利使就是很明顯的錯誤,很容易察覺到。鈍就是遲鈍,有了錯誤還不一定能認識,在斷的時候也很難,非常隱晦。煩惱的斷除,是先斷五利使,後斷五鈍使。按照佛教修行的次第,見道位斷五利使,修道位斷五鈍使,斷五鈍使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因為惡習不是一天兩天積累起來的,要斷掉它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斷得了。

地獄、惡鬼、畜生三途是黑暗的,是黑業;持五戒,守十善,是升天成佛的基礎,是一天一天走向光明,是白業。日本淨土宗就是把世間與佛法譬喻為二河白路,一邊是水,一邊是火,只有中間是一條白路,不能偏離一點,偏到右邊掉到火海,偏到左邊掉到水海里去,唯一正確的路就是一條白道。從白道走過去,就能從煩惱的此岸,走到解脫的彼岸;或者說從娑婆世界的此岸,走到極樂世界的彼岸。

「清淨戒」有不同的層次。比如說,在家居士受了三皈依,就應當時時刻刻憶念三寶,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受了五戒的,如法守持,點滴不犯,也是清淨戒。受了在家菩薩戒,能條條落實,也是一樣。清淨戒有不同的層次和要求。不要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在哪個層次達到了要求,就是哪一個層次的清淨戒。比如說比丘只能守五戒就不是清淨的;作為優婆塞、優婆夷,能夠守五戒就是清淨的。

「微妙止」,「止」就是禪定。在另外一個譯本的《善生經》上說,如法守持五戒就能得到初果。《優婆塞戒經》講,能把在家菩薩戒的六重二十八輕守好,就能證到三果。早期佛教認為在家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就是證到三果羅漢。

最後四句:「若寒及大熱,不計猶如草,若人作是業,彼終不失樂。」講一個人要做出一番事業,必須戰勝一切困難。這困難有來自自然界的,來自社會的,來自人際關係的,來自家庭的,我們不要計較它,不要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應該像小草一樣,寒也如是,熱也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能夠以這樣的精神去做事,就不會動搖,就會有利益、有幸福。

第四講

前面所講的內容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從煩惱和善惡業的角度講世間罪福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講作為一個佛弟子如法求財的原則有哪些。所謂如法求財,就是通過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生活資源。只有把生活問題解決了,修行才有保證,修善才有物質基礎,人間淨土才能夠成為現實。所以,儒家說:「衣食足,禮儀興。」衣食豐足了,仁義道德才有基礎。又說:「饑寒起盜心。」佛教講「身安道隆」、「法侖未轉,食輪先轉」,都是這個意思。不管是儒家還是佛家,都講究要解決物質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佛告訴善生子,要如法求財,一共有四十二件事。

昨天講到什麼是善知識和惡知識,今天講如何選擇朋友。在選擇朋友、選擇善知識的過程中,反面要注意二十條,正面也是二十條,一共四十件事。

丙四四似親

丁一總標

「居士子!有四不親而似親,云何為四?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這是告訴我們要認清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什麼樣的人才是可以親近的人,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識。

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

這裡所說的知事,在另外的譯本上叫畏服,因為害怕才服從。「知事」,有一種人想要跟你做朋友,把你的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經歷如何?有什麼朋友?家裡有多少錢?都打聽得清清楚楚,再跟你交朋友,看你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曲意奉承你。奉承你的目的,不是跟你真正友好而是另有企圖。當然,交朋友要了解情況,這也是正常的,但是要目的純潔。如果有人抱著不純的目的來了解你,你也可以誠意地拒絕。如果你看準那個人可以做你的朋友,你也可以說些交心的話,否則你就容易上當。

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

有人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這樣的人自古都有。我們交朋友,一定要找那些誠實的人,當面怎麼說,背後也怎麼說,表面一致的人。如果當面說一些美言來打動你的心,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一定要警惕。

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

「言語」一詞在翻譯得不是很準確,大概與第二條的「愛言」多少有一點聯繫。可能是說在言語上給予種種許諾,但不能兌現。在生活中這種言而無信的人有的是。我們交朋友一定要交言而有信的人。

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趣」就是愛好,把你朝不好的地方引導,專門引誘人們在生活上放蕩,不務正業,專門喜歡走街串巷,茶館進,酒館出,唱了卡拉OK,又去桑拿浴,引人為非作歹。

丁二別釋,分別把上面非親似如親的人一一加以剖析,畫一個像,看值不值得我們結交。

戊一釋知事非親

丁二別釋

「居士子!因四事故,知事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以知事奪財;二者以少取多;三者或以恐怖;四者或為利狎習。」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人以知為事,言語至柔軟,怖為利狎習,知非親似親,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上面從四個方面來剖析那知事非親似如親的人。知事的目的,第一,就是為了奪取你的財產,騙取你的錢物。第二,就是少給你,他多得。第三,如果達不到目的,就要對你恐嚇,原形畢露了。第四,如果恐嚇還達不到目的,就軟硬兼施,把你向不正當的途徑引誘,使你染上惡習,這樣想得到你的錢財就容易了。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說吸毒,他為了發展組織,就把小伙子叫到一邊:「來吸一口吧,不要你的錢。」今天吃一口,明天吃一口,吃了三天,就不理你了,你就要找他了。因為你上癮了,你離開他就不能生活了。這就是以壞的習慣引誘人使人走上不正當的途徑,奪走錢財。因為種種不正當的行為傾家蕩產的有的是,所以要警惕。佛為了能使世人能真正明白「知事非親似如親」這種人不可親近,又以頌文的形式,要我們遠離這樣的人。遠離這樣的人,就好像要避開險道一樣,「如道有恐怖」。「道」就是道路,知道道路有危險就要避開,不要碰運氣。到處都有車匪路霸,這就是恐怖。晚上走小胡同,想到那個地方有壞人就避開。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我們知道在道路上應該有這個警惕,在結交人的時候也應該如是。

戊二釋面前愛言

「居士子!因四事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制妙事,二者教作惡,三者面前稱譽,四者背說其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若制妙善法,教作惡不善,對面前稱譽,背後說其惡。若知妙及惡,亦復覺二說,是親不可親,知彼人如是,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制妙事」,「制」就是制止,阻攔。「妙事」就是善事,做好事就阻攔你、制止你,不讓你去做。這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比如,為希望工程捐點錢,有的人就說,你捐什麼呢?捐的錢都到當官的那兒去了,都被人貪污了。但不見得都如此,捐了錢也還是有好處。比如說,見到討飯的,想給幾個錢,旁邊的人說,你別給他,他是百萬富翁,故意裝窮叫苦。不管他是百萬富翁裝窮叫苦,畢竟是現了乞丐相,多少給他一點,不要考慮那麼多。別考慮他得了錢會到茶館裡去,到酒館裡去,去吃喝嫖賭,去做不好的事,你要考慮那麼多,世上就沒有好事可做了。

好事制止做,壞事叫你去做。你這個人了不起,又聰明又智慧,長相又不錯,用種種好話來稱讚你,背後卻說壞話,這個人可不怎麼樣。或從長相上來說,或從衣著上來說,或從為人上無中生有地給你一些誹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得到你的錢財。世尊說這種人一定要遠離。「若知妙及惡」,如果知道了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而且也知道這種人不要你做好事,專門教你做壞事,也覺察到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知道這種人是不可親近的,那麼就一定要遠離他,就像避開險路一樣。

戊三釋言語非親

「居士子!因四事故,言語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認過去事,二者必辯當來事,三者虛不真說,四者現事必滅,我當作不作認說。」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認過及未來,虛論現滅事,當作不作說,知非親如親。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這就是給當面說好話的人畫了像。假惺惺的人為了要得到利益,達到某種目的,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想要了解你過去的事就千方百計打聽你,目的是找到你致命的弱點,使你能信服他,信他的話。比如相面的,見到你的時候很親熱,拉住你非要給你算一卦,看看相。本來你的運氣不怎麼樣,但說你一定有好運,一定會發財。他會看相說話,看你是二十幾歲的小伙子就探聽你是否結婚了,如果知道你沒有結婚,就告訴你一定有好事,有心滿意足的對象;看你是當幹部的還是作生意的,當幹部的就說你會升官,小官會升大官;是作生意的,就說你會發大財。所以,看相算命你們不要信,要曉得自求多福,要曉得命運是自己掌握的。如果相貌可以決定命運,你就不會努力,你就會憑著長相,認為將來就有好運氣。有長相,還要經過誠實的勞動,才能有好運氣。不勞動,不工作,可能你會一輩子倒霉。這是認過去事。

二是必辯當來事。知道你過去的就指出你的未來,因為像這種非親如親的人,都是有一套的。如果沒有一套就不會使人輕信,知道你的過去,就能推測你的未來。掌握你的過去,就知道你思維的規律性,你欲望的規律性,知道你過去作什麼,就知道你未來希望作什麼。你過去得到了什麼,你一定還不滿足,他就指出你未來一定如何如何。這是必辯當來事。

三者虛不真說。說假話不說真話,明明看到你有缺點卻不指出來,為了討得你喜歡,說那些虛情假意的話。

四者現事必滅,我當作不作認說。現事必滅是一層意思,滅是消滅、結束、告一段落。現在作的事情要結束了,比如說到哪裡打工。對於未來事究竟如何選擇呢?我當作不作,我是否繼續做或另有選擇?這時非親似如親會起很大作用,他會左右你努力的方向。所以要特別的提高警惕,就像避開路上有恐怖的地方。

戊四釋惡趣伴

「居士子!因四事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教種種戲,二者教非時行,三者教令飲酒,四者教親近惡知識。」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教若干種戲,飲酒犯他妻,習下不習勝,彼滅如月盡。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有一種人就專門不教你學習正當的知識技術、謀生手段,而是教你種種遊戲,種種玩耍,如唱流行歌曲,如何跳舞,如何玩牌等。非時行,深更半夜就要休息了,還有人叫你出去玩。教你飲酒,教你親近惡知識,遠離善知識,如此種種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一個,誘騙你的錢財。所以,世尊就說一個人不要學習那些下流的東西,不要去學那些順生死的遊戲,要不學習那些殊勝的事業。

如果說根據惡知識的教導,根據非親如親的人的誘惑,去學種種戲,去飲酒,去犯邪淫戒,去習下不習勝,就像十六的月亮一樣,一天天地失去光明。

上面對惡知識的種種表現畫了像,一共是二十條,這些都可以在生活中對照檢驗的。

丙五講四種善知識。

丙五四善親

丁一總標

「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

善知識有這四方面的功德。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榮辱與共,肝膽相照,這就是好朋友。

「愍念」就是高度的同情心,看你有困難了,處境不好了,完全是一種同情心。

「求利」,就是共同用誠實的勞動謀求生活資源。比如說,共同來做一筆生意,賺來的錢二一添作五,甚至會多給你一點,因為你生活困難,這是好朋友。但是,人家多給你,你不能說馬上就要,你也應謙讓,也應多給對方一些才好,多給你了你馬上就要,你就不夠朋友。最合理的是二一添作五,或看誰付出的勞動多,就多拿一點,這樣的處理方法才符合人倫道德的標準。

「饒益」是個很巧妙的詞,彈性非常大,覆蓋面很寬廣,意思就是捨己為人,多把好處讓給別人,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有布施的意思。

這四項是總標,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衡量在朋友之中是否有這樣一種人。如果有這四個方面都具足的朋友,很好。一個朋友在四個方面都具足,不是很容易,只要在我們交往的朋友之中能具備一條,那也就夠朋友了。丁二別釋逐條給好朋友畫像,看看好朋友是個什麼樣子。

丁二別釋

戊一釋同苦樂

「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舍己;二者為彼舍財;三者為彼舍妻子;四者所說堪忍。」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舍欲財妻子,所說能堪忍,知親同苦樂,慧者當狎習。」

同苦樂的朋友有四個標誌,或者說有四個方面的德行。

一者為彼舍己。就是舍己為他。為了別人得到好處、得到方便,往往把自己的好處讓給別人。

二者為彼舍財。為幫助朋友,拿出錢財來也在所不惜。因為在人的生活中一切都依賴物質,如果說某位朋友、親戚或平常比較相知的人,見到人家有困難就應該及時量力而行地給予幫助。因為人生在世,不是天災就是人禍,不是生病就是有種種不幸的遭遇,我們應該及時給人以幫助。

三者為彼舍妻子。在古代是有的,佛經上也有這樣的例子,為朋友舍妻兒也在所不惜。這是對朋友的忠實,對善法真摯的追求,對理想的追求,即使舍了妻兒也在所不惜。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不少。

四者所說堪忍。朋友之間有時會說兩句不好聽的話,這時要能忍耐,要難忍能忍,理解包容,只有這樣才能夠維持長久的友誼。你今天聽到對方有兩句不中聽的話,明天你也可能說兩句不中聽的話,彼此都能互相忍耐,不僅僅是單方面的。上面所說的幾條都是雙方面的,你教人家難與能與,你自己一毛不拔,那是不行的。你教人家舍掉妻兒,你自己卻財迷心竅,處處都為自己著想,那也不會有好結果。你說句不中聽的話希望人家難忍能忍,人家說句不中聽的話你卻火冒三丈,能有好朋友嗎?不會有。「知親同苦樂,慧者當狎習。」像這樣同苦樂的朋友,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接近,跟他保持友誼。狎就是親近的意思。

戊二釋愍念

「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卻怨家。」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教妙善制惡,面稱卻怨家,知善親愍念,慧者當狎習。」

「愍念」,就是關心朋友,希望朋友遠離惡法,親近善法,希望朋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才叫好朋友。

「教妙法」就是教他眾善奉行,「制惡法」就是諸惡莫作。能夠有這麼好的朋友時時刻刻規勸自己,廣行眾善,不作諸惡,就時時刻刻走向善。「面前稱說」,在別人、在大眾面前稱讚朋友種種優點,種種為人的功德善舉,這是誠意的讚美,不是阿諛奉承。誠意的讚美,每個人都應該那麼做,而虛偽的奉承,既不接受也不那麼做。「卻怨家」,每個人都有幾個要好的朋友,也有幾個冤家對頭,因為眾生眾業而生,眾惡而生,在這個環境中,不可能跟一切人都友善,一切人都對你那麼好,人間總不會很圓滿,有朋友,也有冤家對頭,這正是人間的真實。如果說人間沒有怨家,那麼八苦就少掉了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你不想和他見面,卻總是在你面前晃,你想見面的人卻又經常離別,所以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這正是人間的真實寫照。可是你的好朋友能替你化解這些怨家。怨家是種種條件構成的,有時張三和李四不見得有多少深仇大恨,由於一星半點的誤會,彼此之間沒有好好溝通,誤會就越來越深,仇恨也就越來越深。如果有一個好朋友在中間說一下,你們完全是誤會,他對你怎麼好怎麼好。他經常地說你的好話,經常在怨家對頭之間進行疏通化解,彼此之間的誤會就會逐步消除。這是講沒有惡意的誤會。另外一種是對你有敵意,非要制你於死地不可。這樣的怨家對頭,好朋友為你把他拒之門外,讓他遠離你,使你不至於遭到怨家對頭的危害,保證你人身財產的安全。

戊三釋求利

「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密事露不藏,利喜無不憂;知善親求利,慧者當狎習。」

一者密事發露。每個人都有不可預測的吉凶禍福。如果在生活當中有不可預測的禍事要來臨,可是當事人不知道,但周圍已有預謀,好朋友知道了要告訴他,讓他遠離這種危險,保證人身財產的安全。「發露」就是公布,把秘密的事情告訴你。

二者密不覆藏。密指的是好事。好事不覆藏,比如說做生意的人有什麼信息能掙一筆錢應及時告訴你的朋友,機不可失,應該合理地謀取財利。

三者得利為喜。做了生意賺了錢,莊稼長得好,某個人長了工資,得了獎勵,要有同喜的布施。或者是說,某個朋友做生意賺了錢,也能夠把所得的利潤分一部分給他的朋友,這也是一種得利。我得到了高興,滿足,有一種感恩的心,這個喜不僅僅是看到錢歡喜,而且應該有一種感恩的心,朋友這樣看重我,能這樣的利益均等就要有一種感恩的心。

四者不得利不憂。沒有得到好處利益、錢財,在朋友之間也不能煩惱、憂傷。「憂」就是煩惱、憂傷。

「密事露不藏,利喜無不憂,」像這樣的好朋友,能夠在一起求財利,我們有智慧的人應當親近他。

戊四釋饒益

「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知財盡與物,放逸教愍念,知善親饒益,慧者當狎習。」

能夠饒益的就是好朋友。你這個月的工資三百塊錢到二十五號就沒有了,朋友知道了,幫助你解決困難。把自己的財物與你分享,這是從財上面幫助你。下面就是從法上面來幫助你,「見放逸教訶」,見你不務正業、親近惡人了就規勸你。「常以愍念」,經常給你以關懷。這些屬於法布施。像這樣的朋友,有智慧的人應該長久地親近他。

選擇朋友的原則和具體做法,以上一共說了四十條,非親二十件,善親二十件,可以在生活當中作為參照。

《善生經》好就好在操作性很強,可以一條一條地落實兌現,不是空洞的。如何斷煩惱似乎很空洞的,不好操作,如果按照《善生經》的要求但要把它來落實,就可以操作了。比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哪些是善呢?不好操作,落實到《善生經》上就可操作了,有具體的條目可以把握,很具體。抽象的道理要去體會,具體的條目就要落實,就是要照著去做,依教奉行。

第五講

下面講正宗分的第三部分:乙三正說六方。這部經有四個譯本,其中一本的題目就是《六方禮經》。到了這一部分,才只說到什麼是六方,六方各代表什麼,在所代表的對象中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操作性就更強了。這一部分可分為兩大部分:丙一長行,丙二重頌。

乙三正說六方

丙一長行

丁一總標

「居士子!聖法律中有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聖法」是指聖人所說之法,「律中」指「條目之中」,聖法律中就是聖人所說法的條目中,佛陀的教法當中也有六方的說法。《阿彌陀經》六方諸佛讚嘆阿彌陀佛,《優婆塞戒經》等許多經典都講六方,這是印度文化特有的傳統。中國往往講四方、八方,佛教則講六方、十方。

丁二別釋

戊一東方父子

「居士子!如東方者,如是子觀父母,子當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云何為五?一者增益財物,二者備辦眾事,三者所欲則奉,四者自恣不違,五者所有私物盡以奉上。子以此五事奉敬供養父母,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為五?一者愛念兒子,二者供給無乏,三者命子不負債;四者婚娶稱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財物盡以付其子。父母以此五事善念其子。居士子!如是東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東方者,謂子父母也。居士子!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這段是講兒子對父母有何責任和義務,然後講父母對兒子又有什麼責任和義務。各有五條,是佛教處理父母子女關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實實在在,沒有半點不著邊際的話。我們作為在家居士,作父母的也好,作兒女的也好,按照這十條處理家庭問題,一定美滿幸福。家庭幸福了,才有修行可說。家裡天天鬧彆扭,都像貼反了鬥神一樣,不是面對面,而是背對背,那還談什麼修行呢?

要實現家庭的和睦,首先是子女成人以後要懂得如何侍奉孝敬父母,當然,子女還在幼小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也要落實好份內的五條。我們出家人是不是也要落實這五條呢?我們雖然出了家,也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孝敬父母,這五條雖然不能完全適用於出家人,但也要有孝敬心。首先,子女對父母應做到:

一者,增益財物。要使父母生活過得富裕,財產日益增多,生活安定。

二者,備辦眾事。家裡有什麼事,作子女的要盡職盡責地去做。在家裡不要像少爺小姐一樣,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坐在那裡等飯吃。我總是跟年輕人說,下了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掃地,擦地板,吃了飯要洗碗,還要幫家裡買菜洗衣服,買煤,換煤氣。像這些活作子女的要負起責任,使老人能真正安享晚年。

現在的老人很苦。有的老太太跟我叫苦,說自己要照顧三代人。要照顧公婆,要照顧老伴,要照顧子女,搞不好還要照顧孫子外甥。我們時時刻刻要感念父母的恩德,時時刻刻想到老太太的重要性。我時常跟弟子講,老太太們到這裡休息幾天來念佛來聽法,應該非常歡迎她們。因為她們在家裡有非常重的家務勞動,來一趟不容易。老太太在家裡的責任很大,她做三代人或四代人的保姆,實際上也是三代人或四代人的主心骨。不管是自己的父母也好,老伴也好,孫子也好,誰有病她都想著,誰沒衣服她也想著,誰沒吃飽她也想著,誰沒有零花錢她也想著,什麼時候給小孫子買冰棍她也想著……所以,這些老太太非常了不起。我們這個社會沒有這些老太太,不知道會亂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呢?她能夠把兒子、孫子好好管教起來。

我就是希望老太太們不要去打牌。你們去打牌,兒子孫子就沒人管了,那你們就有很大責任了。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誰有病了,她都在操心,今天在這裡燒香,明天到那裡還願,後天到哪裡普佛,大後天又到哪裡去供牌位。做這些事家裡人認可還好說,如果家裡人不認可,她又非常想做這件事,覺得不消災不祈福,就會有更多的病痛,於是她就把兒子給的零花錢,老伴給的零花錢,或者買菜剩下的幾塊錢攢了半年,就去布施,去給子女祈福,很了不起。我就看到有人拿著供養的錢,一塊一塊的,而且用手絹包了一層又一層,掖得很緊,生怕家裡人發現了,生怕丟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所以觀音菩薩現母親相,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她是代表了人類的至愛,代表了人類的大慈大悲。

有一些幹部走到廟裡來,說儘是些老太太。我就對他們講,你們不要輕視這些老太太,如果沒有這些老太太,廟裡就沒有這般熱鬧,廟裡的香火就斷了。不是說男同志不信佛,他要忙工作,忙生產,抽不出時間來。只有這些老太太,作為家庭的總代表,代表一家幾代人來到這裡,是不容易的。所以作為子女要時時刻刻有一種孝心,要承擔一部分的家務勞動。

三者所欲則奉。父母需要的東西你給他,父母不需要的東西你就不要給他。如果你的父母吃素,你非要買魚買肉給他,他不要,那就不是「所欲則奉」了。你父母是信佛的人,你走到哪裡給他請一本經書,請一尊佛像,回去以後你的父母很高興,走到哪裡都說,這是我兒子在五台山給我請的,這是我女兒在普陀山給我請的。經常有老太太走到我這裡,見了我的面,就把她的手串、經書給我看,表揚她的—家人,這就是所欲則奉。也有的說,我在家吃素,我的兒子非要把肉放在飯底下,上面是飯,下面是肉,吃著吃著就吃出肉來了。這就不是孝順父母。百孝不如一順,孝要建立在順上。

四者自恣不違。父母對你有所教育,你從父母那裡得到什麼教導,或者說父母囑咐你做什麼事,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完成,去落實。

五者所有私物盡以奉上。要做到這一點實在太難了,假使家裡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媳婦還好說,如果說家裡有仨兄弟,我給了,他還沒給呢。所有私物都奉獻給父母,父母也應一碗水端平,不要對哪個兒子有偏心。否則的話,大兒子把東西給你了,你都給小兒子了,那小兒子倒高興了,大兒子就不滿意了,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所有私物都給父母,在這個時代只是個要求,坦白地說在座的誰能落實啊?現在的社會很複雜,人際關係很複雜,應該有這個要求、這個願望。你不能做到這一點,至少也要讓父母知道你有多少家當。這才是孝子的標準。

子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哪五件事呢?

一者愛念兒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對父母恩的生動寫照。我們無論怎樣孝敬父母,都不過像小草一樣微小。小草長在地上,如果沒有春日陽光的照耀,小草又怎麼能長起來呢?所以說,母親愛念兒子的恩德,是永遠也感激不盡的。

二者。供給無乏。在子女還沒有成人時,一定要衣食有依,四時有食,要有房子住,他缺少什麼東西就儘量滿足。

三者命子不負債。假如欠下債務,做父母的儘量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掉,不要把債務留給子孫。子女缺乏時,要儘量幫助他,不要讓他負債。負債利滾利,有多大家產,多少財富也經不起驢打滾。

四者婚娶稱可。子女大了,要選擇合適的對象,門當戶對。作為一名在家居士,有子女,男婚女嫁是終生大事,處理好了順善法,處理不好順惡法。兒子有個好妻子,對他的學習工作有好處,有利益;女兒有個好丈夫,生活會安定,工作會順利,家庭會幸福,修行才有希望。所以,不要把男婚女嫁看成是庸俗不堪的事,男婚女嫁做得好是善事,做得不好才是惡事。善惡是有一定的標準和層次的。作為在家居士要特別關心子女的婚嫁,但也不要包辦。兒女不樂意的事情不要勉強,但是一定要起一種參謀作用,指出他應當選擇什麼樣的配偶。一定要以善法為標準,以社會人倫道德為標準,不能以財取人,也不能以貌取人。

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財物盡付其子。做子女的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但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這一點。因為做父母的畢竟是桑榆晚景,來日無多,應該把自己的積蓄儘早告訴子女。存摺放在什麼地方,別人欠我多少錢,我還有多少東西埋在地下,都要告訴子女,否則百年之後就沒有歸屬了。所以,將自己可意的財物,盡可託付給子女,使子女了解自己的積蓄有多少,然後他們好做處理。有幾個兒子就在幾個兒子面前說這個話,最好生前立下遺囑,第一個兒子得多少,第二個兒子得多少,第三個兒子得多少。遺囑是有法律效力的,免得百年以後打架。做父母的要根據這五條來處理好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責任和義務。

東方是講父母與子女之間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南方是講師徒關係。師就是老師,弟就是徒弟。老師與弟子之間,學生把老師當成父親一樣,老師又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一樣。所以往往有老師給自己的學生的題款用「某某學弟」的字樣,這固然是老師的自謙,實際上代表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或者說老師如何看待學生,也代表了一定的心態。佛教特別重視老師。所謂老師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善知識。善知識包括老師,也包括朋友。

戊二南方師弟

「居士子!如南方者,如是弟子觀師,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於師。云何為五?一者善恭順,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業善,五者能奉敬師。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養於師,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為五?一者教技術,二者速教,三者盡教所知,四者安處善方,五者付囑善知識。師以此五事善念弟子。居士子!如是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南方者,謂弟子師也。居士子!若人慈順於師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一者善恭順。學生對老師應該很好的恭順,就是非常有誠意的恭順,非常周密地處處檢點自己。「善」在此不僅是善惡的善,而是非常圓滿、非常周密地順從老師。因為要從一名老師受教,要得到他的知識技術,或者是為人的道德品行,就應該非常善於恭敬、順從。這個「善」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善於做什麼」的善是一樣的。

二者善承事。承事就是晚輩對長輩在生活起居上的照應、照料。

三者速起。弟子每天要起在師前,睡在師後。老師有什麼事吩咐,不要拖拖拉拉,應該非常迅速,說做就做。「速起」就是要勤奮,乾淨利索。

四者所作業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向善,向好的方面發展。善就是善法,就是好的方面。所從事的一切都是善法。

五者能奉敬師。包括我們的心態、言談、舉止和物質各個方面。因為老師來教你,不能喝西北風,應當得到報酬,沒有報酬是不能生活的。所以從古到今向老師學習都是交費的。記得小時候讀書,就是一個學期交幾斗穀子;每逢過節,還要給老師送點禮品。有的父母比較明白事理,到了清明節、端午節還要煨湯,叫學生送到學校里去。這是一種恭敬心,知恩報恩。「能奉敬師」包括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精神方面是指言談舉止和心態要真真實實地有奉敬的心情,然後還要有物質上的表示。

「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善念」就是時時不忘,事事把學生放在心裡,全心全意為學生著想。逐個地每一名考慮學生,誰有什麼優點和缺點,應該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與菩薩善護念眾生是一致的。

一者教技術。老師對學生的責任和義務,首要的一條是教他技術,教他人生的正道,教他如何從事正業,以正當的方式來謀求生活資源。技術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書本上的知識,一個就是在實際中的操作。如果一個人只有書本上的知識而不能實際操作,不能說是完美的。一個人有了一技之長,這一輩子生活基礎就有了,就不會做壞事,就會以所掌握的技術,以誠實的勞動立身於社會。一個人有了一技之長,一生衣祿無虧。這就是八正道中所講的正業。

二者速教。老師不僅要教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實際操作,而且要速教,不要拖拖拉拉地拖延時間,要讓學生儘快地掌握。學生勤奮,老師也要勤奮。

三者盡教所知。作為老師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盡己所知地教給學生,不能留一手絕活不教。有些有技術的人是有絕活的,但有些古怪,如只傳兒子不傳女兒。這就不好。老師的絕活也是從老師那裡學來的,讓所有的人都掌握一門絕活,功德多大啊!所以要盡教所知。我知道在座的有幾個是當老師的,你們一定要把自己的絕活全教給學生,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和技術都教給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一個是聽別人說,一個是自己要有體會。往往有些老師也是看人打發,這家有錢,湯罐子常送,對那孩子教得就認真;那些窮苦的孩子什麼也沒有,老師就淡薄一點。人間的心總是不平。要有平等心,一視同仁,有教無類。

四者安處善方。「方」是處所,假設學生是跟著老師住,一定要讓學生住在安全的地方,不能讓學生有危險。危險一方面是來自自然界的,一方面來自是社會的。自然界的豺狼虎豹、社會上的壞人都會對人造成危險,所以要安處善方。善方就是安全的地方。

五者付囑善知識。事事關照他、引導他,學好技術,找個好工作,有了好工作還要有好朋友。這樣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就盡到了。

作為一名老師從這五方面盡職盡責,就是好老師。我希望在座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都從這五個方面來要求自己。當然現在找工作比較困難,給學生介紹職業是學校主管部門的事,但老師可以積極推薦,成就學生踏入社會的第一步。

「如是南方二俱分別」。「二俱分別」是兩個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下面講戊三西方夫婦,講夫妻之間各有什麼責任和義務。

戊三西方夫婦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云何為五?一者憐念妻子,二者不輕慢,三者為做瓔珞嚴具,四者於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親親。夫以此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其夫。云何十三?一者重愛敬夫,二者重供養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攝持作業,五者善攝眷屬,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後以愛行,八者言以誠實,九者不禁制門,十者見來贊善,十一者敷設床待,十二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十三者供養沙門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其夫。居士子!如是西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西方者,謂夫妻子也。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這段特別重要。不僅是具體內容重要,而且讓我們從觀念上明白佛法的廣大性、包容性、多層面性。現在一說到信佛,就看破紅塵了,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都以為信佛是教我們斷子絕孫。都出家當和尚去了,哪裡還有人呢?相反,佛陀強調夫妻之間要互相敬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這是我們修行佛法的基礎。有人會說這是什麼佛教呢?佛教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這是社會上的誤會,佛教界本身也存在這種誤會。認為佛教是了生脫死,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中去,佛家怎麼還講這些呢?這都是生死事。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

我們要特別認識到,佛教不僅能救人,還能救社會、救國家。五戒齊身,十善治國,人人能向上、向善,一個社會就會有良好善美的社會風氣,一個家庭就會是和美幸福的家庭。這樣國家難道不會好嗎?家庭是國家的細胞。佛教不是政治,不是主義,是從每一個人入手,教我們每一個人都管好自己,處理好周圍的關係。每個人都能照管好自己,又能處理好周圍的關係,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問題是,我們有的人自己照管不好自己,又不能處理好周圍的關係,所以,家庭、社會、國家才會有各種問題出現。

通過學習這一段,就知道佛法包括各種層面。佛教講五乘法門,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這五乘法門以人為起點,以人為樞紐,上天入地,都從人開始。把人做好了,就一定能生天,成聲聞,成緣覺,成菩薩,成佛,三善道四聖果都有份。人做不好,三途有份。所以人是關鍵。

在這裡,在座的女居士多,做丈夫的只有五件事,做妻子的有十三件事,是不是不平等呢?這正顯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很多非常關鍵的問題,都取決於女性如何把握、如何操持。

一者憐念妻子。「憐」是一種愛心。因為夫妻之間要彼此認同,心同氣和。丈夫占主動權,實際上也是雙方的事。妻子要重愛敬夫,丈夫應時時刻刻有一種高度的同情心、愛心,憶念妻子在家裡做事辛苦。操持家務,生兒育女,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二者不輕慢。要講這個話不容易,在今天也有輕慢女性、男女不平等的事,有的地方比古代更嚴重。不輕慢至少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男女之間在知識技能上有一定差距。當然在新社會,出現了許多女強人。現在不是丈夫輕慢妻子,好像也有妻子輕慢丈夫的事,「你窩囊廢」等等。在古代,男女在知識技能上差別很大,婦女往往依賴丈夫生活,不像現在男女雙職工,大家都拿工資,都有勞動權,逐步也能消除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但儘管有勞動權,也有收入上不平等的地方,所以在知識技能的差別上,不要輕視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

再就是家庭出身上的差距。佛教的教導也是這樣,要婚娶稱可,最好是門當戶對,這個也要特別講究。完全不講究的話,出身特別懸殊,夫妻之間固然可以認同,但父母、家庭、社會會有種種誤解,種種干擾,也容易滋生輕慢之心。

三是長相。妻子長相一般,丈夫一表人材,可能也會輕慢妻子。一個人生在這個世界上,要生存是很複雜的,這種複雜的生存環境,如何使它得到平衡,得到一點點安慰,作為一個在家人來講,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出家人,依法自約、依法安居,他有這種自覺自律。作為在家居士,固然可以在佛法上求得一種安慰,求得一種喜悅,求得一種寄託,但他畢竟生活在世間,所以作為一個美滿的家庭,特別是夫妻之間的和睦,對於平衡人生的種種痛苦有很大作用。否則的話,就不會在這裡講《善生經》,不會講夫應對妻如何,妻應對夫如何。

三者為做瓔珞嚴具。要及時讓妻子的穿著打扮莊嚴。「瓔珞」就是在項鍊上綴著很多東西,從現在來講就是指的首飾,「嚴具」就都是比較好的衣服,使自己的家室穿著打扮能夠入時,不使人家輕慢。假使自己很注意穿著打扮,妻子卻是一副窮酸相,那一定會受到別人的種種議論。所以,作為丈夫有責任和義務使妻子穿著入時。

四者於家中得自在。妻子在家庭里有安全感,能當家作主操持家務。現在在現實生活中,家庭不自在的很多,原因也是來自各方面的。但是作為丈夫,應該主動做好各方面協調工作,使自己的家室能自在安全。

五者念妻親親。不但要愛敬妻子,還要愛敬妻子的親人,比如岳父、岳母、小姨子、小舅子,要愛念她娘家的眷屬。

丈夫以五事愛敬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其夫。

一者重愛敬夫。我想從居士們給我講的事情來看,在家庭里最容易出問題的是感情專注問題。感情專注是家庭和睦、夫妻和睦的最重要的因素。從女方來講,最容易使丈夫產生誤會的就是如果過去有男朋友、男同學,應該在丈夫面前有一定的透明度。作為男方也是如此。如果有女同學、女朋友,在妻子面前也要有透明度。這樣就可以消除雙方的誤解,就能使家庭不安寧、不團結、不自在的因素得到排解。為什麼會有這種體會呢?有很多居士來找我談這方面的問題,分析來分析去,除了感情上存在不專一的問題以外,就是雙方沒有透明度,造成誤解。

二者重供養夫。丈夫應使妻子穿著入時,妻子應使丈夫在飲食上得到及時供養,衣服上讓他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使他不至於在人家面前受到輕慢。

三者善念其夫。經常要想到丈夫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很勞累,或者,丈夫出差了,應想到丈夫出差勞累,不能正常飲食、休息。

四者攝持作業。攝就是維持,使家產不致破敗,使事業不致破敗,要想方設法,不斷地來增益家庭的財富,不斷地排除事業進程中的種種干擾和不利因素,這就叫攝持作業。

五者善攝眷屬。這條非常難,但又非常重要,現在的老人經常有一句口頭語:娶了個媳婦,丟了個兒子。是說媳婦看家裡人,除了丈夫以外,看誰都不順眼。這是不是善攝眷屬呢?不是。我想,你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故事。要很好的攝受丈夫的家裡人,才能使家庭和睦團結。

我聽到很多說法,比如,兩個青年男女,在談朋友的時候到家裡去一下,他家裡有個老太太,房子也不錯,回來路上就說,你必須把那個垃圾打掃一下,我才進門。他說,我家哪裡有什麼垃圾呀,挺乾淨的。我不是講那個垃圾,就是那個老東西嘛!不把老人當作應供養的長輩,而是還沒進門就把老人當成垃圾,怎麼能攝受其他眷屬呢?不知在座的小伙子有沒有談朋友的,如果遇到這樣的人,你就對她說咱們甭談了,不管她多好也不要跟她談,談了就會破壞你照顧老人。

家裡有位老人是件好事,回到家裡,吃飯有人做,萬一工作忙了衣服還有人洗,在外面工作完全不為家務事操勞,不必擔心首飾被人偷了,存摺被人偷了,電視機被人捧走了。所以,有個老人來照顧家庭非常好。這還不夠,還有更重要的。老人有一生的經歷,可以從他那裡學到很多很多的美德,很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個老人都是一本活教材。所以一定要曉得孝敬雙方的老人。作為女人來講,特別要愛敬婆家的老人;作為男方來講,特別要愛敬岳父岳母。這樣彼此之間能夠團結,彼此之間就得到心靈上的默契。有心靈上的默契,家庭就會非常鞏固。所以,善攝眷屬這一條非常重要。

前不久,我看到台灣的佛教雜誌上介紹一個台灣的公仔戲。台灣是一夫多妻制,一個父親四個母親,子女有七八個。這家人沒有分家,四位母親之間非常和睦,每一位母親的子女之間又非常團結。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他們都信佛,所以就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奇蹟。如果大家按照佛教導我們的處理家庭關係的原則去做,就一定有和睦的家庭。

六者前以瞻待。當著丈夫的面,要能很好地供養照顧他的父母長輩。

七者後以愛行。後就是指背後。在背後決不說家庭的長短,更不說父母的長短。說父母的長短本身就是是非的發端,使家庭不合的最主要因素。

八者言以誠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誠實直言,不要說不誠實的話。

九者不禁制門。就是說有善知識來到家裡,不要限制人家,要熱誠招待歡迎。作為家庭主婦,不要限制男方的父母、親友到他家裡來。

十者見來贊善。不但不限制人家來,來了還要歡喜讚嘆,要說一些歡喜讚嘆的話使人家來到家裡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不要來了人就嘴巴一翹,到自己房裡去了。你到底是搭理還是不搭理人家呢?

十一者敷設床待。古代床和座位是一個意思,坐的地方也叫床。客人來了,應該有座位。

十二者施設精美豐饒飲食。客人來了,不要吝嗇,要用好吃的款待客人,使人感到溫暖親近,感到主婦是一位賢良賢惠的女性。

十三者供養沙門梵志。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到家裡來敲門,他要什麼東西你就給他一點,她要錢你給她十塊八塊。你不要分辨真假,一分別真假,心態就變了。我不管你是真是假,就把你當作三寶來恭敬供養。從戒律上來講,比丘比丘尼是不能單獨到居士家裡去的,這是戒律。但是你要真是一毛不拔,如果有一位真羅漢到你家裡去了,你不就錯過這個機會了嗎?所以就應該以恭敬心來布施。有時羅漢也會現懈怠相,到你家裡來試探你的恭敬心,所以我們不能失去機會,不能說你是個假和尚,趕快走。包括對待討飯的人也是如此,多少給一點,不管是真是假,你盡你的心,他是真是假他自己承擔責任,你沒責任。所以要供養沙門梵志。

這十三條講得非常全面,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明。一是作為妻子對待丈夫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主要是前三條;二是第四條,家產事業的問題;三是第五至第八條,講如何善攝眷屬的問題;四是第九至第十三條,如何處理家庭人際關係問題,包括供養三寶。所以女子在家裡責任重大,至少有這十三條責任和義務。

夫妻之間一共有十八件事,作為在家居士,不管年輕的還是年老的,按這十八件事各盡各的責任和義務,社會生活就非常吉祥美滿。但是我想,在這裡聽了都點頭,回到家裡能否做到呢?還是個問題。所以說學佛貴在落實,有很多人已經做到了,就應該有所提高;沒有做到的,要想盡一切辦法,從自我做起,去落實這十八條責任和義務。

第六講

戊四北方主僕

「居士子!如北方者,如是大家(家:音姑。大家指主人)觀奴婢使人,大家當以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云何為五?一者隨其力而作業,二者隨時食之,三者隨時飲之,四者及日休息,五者病給湯藥。大家以此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奴婢使人當以九事善奉大家。云何為九?一者隨時作業,二者專心作業,三者一切作業,四者前以瞻侍,五者後以愛行,六者言以誠實,七者急時不遠離,八者行他方時則便讚嘆,九者稱大家庶幾。奴婢使人以此九事善奉大家。居士子!如是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北方者,謂大家奴婢使人也。居士子!若有人慈愍奴婢使人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在古代,主僕關係是很現實的問題。如今的社會,主僕關係似乎不存在了,但是老闆與雇員、上級和下級、領導和職員,也可以說是一種主僕關係。

一者隨其力而作業。作為主人對自己的雇員第一條就是一定要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勉強。比如說挑擔子,他能挑八十斤你非要讓他挑一百二十斤,那就不是隨力作業。再比如說,他不會開汽車,你非要讓他開汽車,不但事情做不好,還會有生命危險。

二者隨時食之。要保證他吃得飽。

三者隨時飲之。要使他飲食無乏。

四者及日休息。到了休息時候一定要讓他休息。我聽說在深圳那個地方一天十二小時地工作,而且工資非常少。要保證職員一個禮拜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作量,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因為有好老闆也有不好的老闆,有的老闆就是想多占用工人的勞動時間,而且不付給相應的報酬。假設加班給加班費,那是另外一回事;不給加班費,一個月工作三十一天是不行的。要讓你的雇員及時休息,保證勞動權與休息權。在這方面,西方國家非常重視。我們今年五月份去匈牙利,剛好碰到五一勞動節,我們4月29日到匈牙利,準備五月四日開光。佛像到巴黎以後,要用汽車運到匈牙利,說是保證5月2日運到,5月4日就能開光。結果,西方的五一節休息四天。汽車從巴黎的機場離開以後,到瑞士就是五一節了,開車的司機要休息,他就找個旅館住了下來,一住就是四天,五號才動身,六號才把佛像運到,到了五月四號,佛像沒到,你給誰開光呀?這是說西方國家對休假的重視.不管你有多大的事,節假日一定要休息。從五一到五四這四天,除了公共汽車在運行,賣菜、賣麵包、賣飲料在做生意以外,所有的地方都關門。如果哪一家開了門,別人都要來圍攻,說你不遵守勞動法,剝奪工人的休息權,他要在報紙上批評你,這就是人權。在這方面東方與西方不同,我們掙錢就是為了掙錢,西方人掙錢是為了生活,生活就是為了休息。到禮拜五,提前下班了,禮拜六找不到人,一家人開著車子出去旅遊去了。

佛在三千多年前,就想到了工作以後還要休息。這一點在印度東南亞國家也是非常重視的。休息的時候人們做些什麼呢?就是到廟裡去聽聞佛法,親近三寶,到廟裡去過六齋日,第二天再回去。休息的意義和我們現在不同。我們現在認為休息就是睡一大覺,睡到十二點鐘還不起來。但是以佛教為背景的這些國家,在這幾天,儘管休息還是要精進。一大早就起來買了香花去供佛,然後親近三寶,聽法打坐。我在緬甸大金塔時,看到休息的那天,人特別多。一座小殿堂里坐幾十個人,一位出家人在那裡說法;在另外一個小殿堂里,又有一個和尚在那裡說法,又有幾十個人在那裡聽,和尚忙得不得了。如果和尚也休息了,誰來說法呢?

五者病給湯藥。下屬有病應該給予醫療上的保障。

從古代的觀念來看,主人能夠從這幾個方面照顧雇員就是一位好主人,如果是現在還得加上一條:給予合理的報酬。要合理付酬,不要剝削。主人以此五事對待僕人,僕人應以九事回報主人。

一者隨時作業。該做飯的時候要做飯,該買菜的時候要買菜,該洗衣服的時候要洗衣服,該出車的時候馬上就出車。這叫隨時作業。

二者專心作業。要一心一意地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

三者一切作業。在你職責範圍之內的事,都要去做好。

四者前以瞻待,五者後以愛行,六者言以誠實,大家看了就明白,無須多講。

七者急時不遠離。主人家裡有急事,如老人生病,或家裡請客,應該守護在那裡,隨時聽從主人的吩咐。

八者行他方時則便讚嘆。走到別的地方要隨時隨地讚嘆主人,不要說主人的長短,不要說主人怎麼剋扣你的工資、虐待你。有一點待你不好你就到外面貼告示去了,你再找第二家,別人怎麼敢要你。我們離開了原來的公司、部門,就不要說人家不好,要讚嘆人家,隱惡揚善。做人要惜口德,儘管老闆對你不怎麼樣,也要包容人家。老闆對你不好是他的責任,你對他好是你的修養。每個人都要先把自己管好,做老闆的要善待職員,做職員的要讚嘆老闆,使他有好名聲。這樣,無論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

我就碰到一個出家人,他在山東一個寺院出家,不到一個月就跟左右的人鬧了很多矛盾,其實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比如說,我有一盤磁帶,他非要借去聽,聽了以後又不想還。這本來是小事,不還就算了,可是他不,他寫了幾大篇的情況,走到哪裡就散到哪裡。我說你怎麼這個樣子呢?你還想不想在第二家廟裡住下來呢?他說,我想。我說,人家看到你還敢不敢留你呀?一句話就把他提醒了。他說,哎呀,人家一看見我這篇東西就讓我走,不留我。我說,假設把你留下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萬一有一點不如法的地方,離開了以後又七長八短一大篇,誰受得了?你想有個地方住下來,就要把這些東西都燒了,燒掉以後就不要再提這些事,然後再找地方掛單。實際上他走南闖北,四大名山都走遍,他的東西隨便散,起碼散了一百多個寺院,一百多個寺院都知道了這件事,都不留他。他說我已經有名了,我說你有了敗壞人家名聲的名。我那麼一指點,他忽然覺悟了。這是說我們要修口德,息口業,要隱惡揚善,要隨時發現人家的優點。絕對沒有一個人只有好沒有壞的地方,也絕對沒有一個人只有缺點沒有優點。我們要以長取人,不能以短取人。以長取人則天下無可棄之人,以短取人則天下無可取之人。要多看人家的優點,少說人家的短處。這裡只是拿來做個例子,可以引以為訓。因為我並沒有點名是張三還是李四,只是說有這樣的人。

九者稱大家庶幾。「庶幾」這個詞很難解釋,種種解釋都可以。如主人對我很滿意,我對主人滿意,主人做人做事蠻好,庶幾的意思就是剛好達到那個標準。「稱大家庶幾」就是有人問你:你的老闆怎麼樣?你說我們老闆不錯。這就是庶幾。你到他家裡怎麼樣?蠻好。他對你那麼好,你怎麼離開呢?多走一家,多學習嘛,換個環境。你也要庶幾。所以,做一個人,不是做好好先生,是要真誠地這樣去做,這就是守戒。

戊五下方親族

「居士子!如下方者,如是親友觀親友臣,親友當以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云何為五?一者愛敬,二者不輕慢,三者不欺誑,四者施與珍寶,五者拯念親友臣。親友以此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親友臣亦以五事善念親友,云何為五?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烘給財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愛念,五者急時可歸依。親友臣以此五事善念親友。居士子!如是下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下方者,謂親友親友臣也。居士子!若人慈愍親友臣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親友臣就是親戚朋友的僕人,也可理解為親族。和你有家族關係的人,乃至你家族裡的傭人,都應該愛敬,不輕慢,不欺誑。要給他好處,施與珍寶,要拯念親友臣,時時刻刻地關懷憶念你的親族。「珍寶」要從廣義來理解,就是在親友之間也要布施,從物質上幫助你的朋友。

親友臣也應該以五事善念親友:

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供給財物。要及時了解對方的情況,知道他沒有錢花了,即時給以幫助。

三者見放逸教訶。見到親友放逸的時候,要善教善訶。

四者愛念。就是愛惜。

五者急時可歸依。可歸依,不是指歸依佛教,而是你的晚輩、你的親戚朋友中有難事可以來依附你,你可以作他的靠山。

「親友臣以此五事善念親友。居士子!如是下方二具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下方者,謂親友親友臣也。居壬子!若人慈愍親友臣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此段譯文明白,不多解釋。

戊六上方施僧

「居士子!如上方者,如是施主觀沙門梵志,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云何為五?一者不禁制門,二者見來贊善,三者敷設床待,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五者擁護如法。施主以此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一者教信、行信、念信,二者教禁戒,三者教博聞,四者教布施,五者教慧、行慧、立慧。沙門梵志以此五事善念施主。居士子!如是上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上方者,謂施主沙門梵志也。居士子!若人尊奉沙門梵志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這是講作為居士如何恭敬供養沙門梵志。

在印度,沙門梵志是傳授知識,傳播文化道德的社會階層,相當於中國士農工商中的士,和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階層一樣。既然是知識分子階層,就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而是傳播知識,傳授文化,主持宗教活動。作為社會道德的標誌,他應該受到施主、受到所有直接從事勞動生產者的供養。所以在印度這個社會,恭敬供養沙門梵志,形成了一個傳統,大家都是作為份內的事去做,把它作為人倫道德的基本責任和義務。在中國,情況略有不同。在中國能夠自覺自愿地向知識分子、宗教師進行布施的,只有一部分人。一部分有信仰的人,一部分樂善好施的人。而作為老百姓,都要通過納稅的形式把一部分收入交給國家,再由國家回報給知識分子階層。在印度,婆羅門階層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生活來源靠大家自覺自愿的布施。所以佛就規定,作為施主,應該以五件事來恭敬供養沙門梵志。

一者不禁制門。看到沙門、婆羅門來了,到你家托缽化飯,應該非常有禮貌地接待他們,不應該限制他們到你家來,應有禮貌。

二者見來贊善。比丘來到你家裡,不應該說些難聽的話,要請坐,要歡喜讚嘆。有比丘到你家裡乞食,是非常稀有難得殊勝的事,是給大家一個種福田的機會。這種送上門來的善事,應該積極去做。一個人要做善事,找都來不及,何況送上門來的呢?所以應該歡歡喜喜恭敬供養。

三者敷設床待。比丘到家裡去了,應該有一個乾淨、顯要的座位讓給他坐。如果座位上有你家孩子的衣服,應趕緊拿開,鋪上一塊黃布。這就是恭敬三寶。像泰國的僧王,他的侍者總是隨身帶著一塊類似座具的布,走到哪裡,先把那塊布鋪好,僧王再坐。像我們國家的班禪、達賴,走到哪裡,沙發上都要放一塊黃緞子布再坐上去。如果有比丘到你們家裡去,這是很稀有難得的事,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種福田的機會。石家莊的很多居士邀請我到他們家裡去,我都沒有答應。因為我很忙,應付不過來。再有,到了張家不到李家,李家有意見;到了李家不到王家,王家有意見。大家都有意見,因此也就算了,誰家也不去。大家都有意見,也就都沒有意見了。所以,比丘到家裡去是很稀有難得的事情,要恭敬地對待。

但我也對我們寺院裡的出家人說:單獨一個出家人不能到居士家裡去。如果居士家裡只有一個人,即使是有兩個出家人以上也不能去,起碼還有別的在家人在場才可以去。單獨一位比丘、比丘尼不能到居士家裡去,如果有人去了,你應拒之門外,不要請他進去,請他進去就犯戒了。也不要不客氣,要錢給他幾塊錢,要米給他幾斤米。

再就是女居士絕對不可以進入比丘的房間,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都不行。有什麼事敲三下門,開了門有事就在外面講,在公共場所講。居士們到寺院裡供養三寶,不要有選擇地供養某個人,要供養大眾,利益均分。你給明海做衣服,他有衣服穿,別人怎麼辦?比丘不能別受供,那樣會使得比丘利益不均,讓他犯戒。所以假如東西少,就交給常住。供養三寶可以先把錢財積累起來,多買幾樣東西,大家都有。特別要注意不能專門供養當執事的人,他當執事有機會接觸居士,不當執事的人沒有機會接觸居士,哪裡去找供養呢?所以要曉得供養大眾,這樣功德才大。個別施首先是有分別心,是出於一種執著,出於一種不平等心,希望大家要注意這件事。還有供水果,不要說「我的水果是供佛的」,假若居士這麼說了,按照戒律規定,這些水果只能讓它爛掉,別人是不能吃的,吃了就犯了盜戒。應該這樣說:「我的水果是供養三寶的。」既然是供養三寶的,那麼供了佛以後,和尚也可以吃。和尚再布施給居士,居士們也可以吃。除了燈油和香花是供佛的,其他的東西,大家都應該具有這個常識。這樣,做一切事就如法。學佛就是要使我們時時刻刻生起憶念三寶的心。

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比丘到你家化緣,你不能拿家裡吃剩的東西給他.知道有比丘到家裡來,煮好了飯先不要吃,供養了三寶以後再吃。我在泰國、緬甸看到,在家人一大早就把飯煮好,放在門口,出家人成群結隊來化飯,一勺飯、一勺菜,都是乾淨新鮮的。淨美就是乾淨、美好,豐饒就是多,不能讓他只吃個半飽。所以供養三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五者擁護如法。這可以做兩種解釋。一是要擁護如法的沙門梵志,如法的人才去擁護;二是要做合乎道理的事情。這兩方面都應注意。我們要供養比丘,供養寺院,要有普供養的心,不要分別哪個有修行,哪個沒有修行,哪個寺院好,哪個寺院不好。從每個人的主觀上講不應該在這方面有過多的分別,但從另一方面講,我們明明知道某位比丘,某個僧團不清淨,你就應當遠離。因為佛教講要親近善知識,對於惡知識適當的遠離是必要的,這樣對自己的修行才有利,對那個不清淨的僧團或比丘也有好處,使他可少負債、多反省,加強自身建設。

施主以此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

一者教信、行信、念信。要給在家佛教徒講佛法,增強大家的信心。僧人弘揚佛法的一個中心任務是「令未信者信」,「令已信者增長。」使那些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建立信心,產生信仰;使那些對佛法有信心有信仰的人逐步鞏固信仰,提升信仰,提升就是增長。信心是佛教的中心問題,也是佛教加強自身建設的主要問題。中國佛協提出佛教的自身建設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就是加強信仰建設。信仰建設是自身建設的根本,不管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比丘,有沒有信仰是第一位的。一個人有沒有修行,修行有沒有進步,進步的快與慢,都取決於信心是否堅定,是否正確。有正信而且信心堅定,那修行的進步一定很快,修行所得的受用也一定非常真實。所以《華嚴經》上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道元功德母就是信心,沒有信心,所作的功德就等於沒有母親,沒有母親怎麼能產生功德呢?沒有信心,修道的源頭就枯竭了。有信心從源頭上沒有止境地流出來,修行才有希望。所以說信是道德之源、功德之母,能夠長養一切善根。

信在佛教里是首要問題,不但要在知識上懂得什麼叫信和信的重要性,還要在行動上落實信仰。「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就是「行信」。還要不斷地憶念三寶,憶念正法教導給我們的道理,這樣才能不斷地鞏固信仰,所以要「念信」。念就是憶,憶念三寶。作為三寶弟子,時時刻刻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記自己的信仰,要逐步地提升信仰,落實信仰。

二者教禁戒。「禁」就是有所禁止,不作諸惡,比丘要從信仰上啟發教徒遵守戒律。戒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不但是消極地止惡,還要廣行眾善積極利他,既止惡又行善戒律才是全方位的。只有消極地止惡,沒有積極地行善,從持戒來講就不全面。

三者教博聞。對佛教的經典要廣學多聞。如果有條件的話,三藏十二部都要廣泛學習。只有博聞強記,才能理解領會如來教法。

四者教布施。布施有四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同喜施。這四個方面都去做,布施才全面。引導居士怎麼樣修布施很重要。作為在家眾,對三寶力所能及地行財布施,這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同比丘對在家弟子進行法布施一樣,這是比丘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布施的對象不僅僅是三寶,還包括對貧窮的人、有病苦的人等等。布施的對象主要有三種:一、出家的比丘,是敬田,應該布施;二、自己的父母,是恩田,應該布施;三、有病苦和貧窮的人,是悲田,也要廣行布施。學習佛法最古老的法門就是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念戒,《善生經》所說的這幾條,就包括了六念法門。

五者教慧、行慧、立慧。此處講的三慧,就是聞、思、修三慧。教慧相當於聞慧,行慧就相當于思慧,立慧就相當於修慧。聞慧來自一於聽聞正法,思慧來自於如理思維、修慧來自於真實修證,也能得到智慧。

信佛、持戒、博聞、布施,最後得到結果就是這三慧。這五條,等於是戒定慧三學和完美縮影。

丁三明四攝

「居士子!有四攝事,云何為四?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行利,四者等利。」

《善生經》教導我們修行、落實修養,是以四種慧、四種不清淨的業,四罪四福為開端,然後一步步地展開佛陀對於在家居士修行的教誨。把這講完以後,再用「四攝法」作為歸納總結。四攝法就是對上面165件事的歸納,這165件事都離不開四攝法。攝有攝受、處理、統攝的意思。四攝法就是四條處理好一切人際關係最根本的原則,《善生經》所講的六個方面的關係,都離不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這裡的經文,把四攝法翻譯為四攝事,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翻譯為惠施、愛言、行利、等利,與晚期的翻譯在文字上稍有不同。

一者惠施。已說過了。

二者愛言。愛言這兩個字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可說是千難萬難。包括我們出家人在內,一分一秒都不能失去覺照,否則,我們說話的聲音就不對了,就不是愛語而是粗語了,這是很實際的。修行不是說著好聽好玩的,而是要分分秒秒去落實、去兌現。怎麼落實和兌現呢?分分秒秒都要生活在覺照里、覺悟中。有一分鐘失去覺照,你的心態就被妄想、煩惱、無明占據了。我們的心靈是一塊陣地,菩提心不去占領它,就一定有無明煩惱去占領它,「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一點可以在生活中去檢驗。

當然愛言不等於虛情假意。所謂愛言,一定要建立在真心誠意的基礎上,要有一個好心態,說出去的話不虛偽,否則人家就說你是偽君子。要做到恰如其分,就一定要從自己的心態人手,真誠地幫助、愛護、關懷他人,你說的話才能符合愛語的標準,愛人者人皆愛之,敬人者人皆敬之;你有一句惡言對別人,別人就會有十句惡言對待你。我們生活在世間,語言問題非常重要。有很多人,心地非常好,但是習慣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使得人際關係很緊張,做事就不順利。在關鍵時刻本來希望別人說幾句對你有幫助的話,到時候人家卻不表態,或者說你這個人不怎麼樣。這樣,本來你做某件事有成功的希望,由於平時沒注意檢點,別人說一句半句不中聽的話就黃了。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培養使人家對你寬心、信任的心態,但是千萬注意不要虛情假意,要真誠地關懷他人。

三者行利。幫助他人成就事業的發展,或者家庭的和睦等等,就是利行。

四者等利。等就是平等。對你有利,對我也有利,對大家都有利。等利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同事」,一切善事、一切功德、一切有利於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的事,就一定要參與。「同事」不是只叫別人去做,你在一旁指手畫腳,要同甘共苦。過去講幹部要做到「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同」與「四攝法」的內容有相同的地方,只不過四攝法是菩薩行,完全是無私的行為,完全出於慈憫眾生、攝客群生的大悲心,是以大悲心為出發的根本。四攝法最究竟處是無漏法,是出世法,這一點和「三同」不同。

四攝法可深可淺,又有不同的層次。台灣有家報紙曾說:四攝法是作為經理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我們在座的有不少是做老闆的,如果用四攝法的精神來處理你和下級之間的關係,你的事業就能順利發展,不斷地增長財富。增長了財富,不能光顧自己發財,要曉得回報社會。

下面是丙二重頌,又以韻文的形式重述一遍上面所說的道理。

丙二重頌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惠施及愛言,常為他行利,眾生等同利,

名稱普遠至。此則攝持世,猶如御車人。

若為攝持者,母不因其子,得供養恭敬,

父因子亦然。若有此法攝,故得大福佑。

照遠於日光,速利翻捷疾,不粗說聰明,

如是得名稱。定護無貢高,速利翻捷疾,

成就信屍賴,如是得名稱。常起不懶惰,

喜施人飲食,將去調御正,如是得名稱。

親友臣同恤,愛樂有齊限,謂攝在親中,

殊妙如獅子。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

後求財物已,分別作六分:一分作飲食,

一分作田業,一分舉藏置,急時赴所須,

拚作商人給,一分出息利,第五為娶婦,

第六作屋宅。家若具六事,不增快得樂,

彼必饒錢財,如海中水流。彼如是求財,

猶如蜂採花,長夜求錢財,當自受快樂。

出財莫令遠,亦勿令普漫,不可以財與,

凶暴及豪強。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尊,

西方為妻子,北方奴婢使,下方親友臣,

上沙門梵志。願禮此諸方,二俱得大稱,

禮此諸方已,施主得生天。」

這裡的重頌首先重述四攝法的條目,然後把四攝法加以展開,同時也說到前面166件事的某些內容,同時也有另外增加的內容。比如把所獲財物分成六分的內容在長行的文字裡就沒有。而且這裡的重頌並不是按照長行的文字順序編排的,而是從後往前,先說四攝法,然後再展開到其它條目。

前四句是講四攝法。一個人能夠行四攝法,自自然然就會「名聲普遠至」,自自然然獲得好名聲。這好名聲不求自得,而且能夠攝持周圍的人,有利於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

接下來說行四攝法的利益。「猶如御車人」,就象善於駕車的人一樣。御車人懂得馬的習性,就能駕輕就熟,到達目的地。按照「四攝法」的精神去做,就能得到大福佑,也就是大福報。這個大福報,「母不因其子……父因子亦然」,好名聲不是憑著父母而來,不是子以母貴,也不是父以子貴,完全是你自己人格感化力量的結果。

「照遠於日光……如是得名稱」,能夠行四攝法,你的感召力就會像太陽一樣無遠不至,不僅周邊的人會讚美你,凡是受到你影響的人都會讚美你,都會受到你的益處,所以你的成就就能很快成倍地增長。

怎麼樣才能獲得好名聲呢?「不粗說聰明,如是得名稱」,「粗說」就是粗口罵人,「不粗說」就是不說髒話、粗話,「聰明」就是有智慧,有智慧就有好名稱。「定護無貢高」,常常保持一種穩定的心態,不會見到不如你的人就產生貢高我慢之心,就會有平等的心態對待一切人。雖然這裡沒有說要平等對待,但是說到貢高,也就包括了你不有的地方不會貢高。比如你看到比你強的人就不會貢高,而是去逢迎他。看到比你強的就去逢迎,看到比你差的人就驕傲,這就不是平常心,不是等視眾生。我們能等視眾生,有一個安定的心態,就會得到世出世間的利益,就會「成就信、屍賴」。「信」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教信」、「行信」、「念信」,「屍賴」就是淨戒。一個人沒有貢高我慢,有平等心,又能守信譽,受持淨戒,就能有好名稱。

「常起不懶惰,喜施人飲食,將去調御正,如是得名稱。」勤儉,樂於布施,就能夠攝受大眾,就能夠把握好事業發展的方向、把握好做人的根本方向。能把事業與做人引向正確發展的道路,就能得到好名稱。

「親友臣同恤,愛樂有齊限,謂攝在親中,殊妙如獅子。」「恤」就是體恤愛憐,有布施之意。「齊限」就是合理有效地使用你的財物作利益人的事情,而不是漫無邊際。想要把整個國家的問題都解決好,那只有政府才有這個能力。作為一個老闆、一個普通人,他的布施有一定的範圍限制,能夠受惠於他的肯定有一定的極限,所以後面說到「出財莫令遠,亦勿令普漫」。不要漫無邊際,而是首先要守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都只能在他一定的範圍內發揮作用。這個「齊限」就是要「攝在親中」,就是在跟你有關係的人的範圍之內。過去有一句話叫「敦倫盡分」,就是在自己的責任範圍之內,盡到自己的本分。「殊妙如獅子」,也許獅子是非常會照顧孩子的一種動物,所以佛就以獅子做比喻。在「敦倫盡分」中處理好每件事,就會像母獅子照顧小獅子一樣,把責任的義務完成得非常圓滿。

「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後求財物已,分別作六分:一分作飲食;一分作田業;一分舉藏置,急時赴所須;拚作商人給,一分出息利;第五為娶婦;第六做屋宅。」

佛說這部經,是針對善生童子這一位還沒有完全成年的人說的。作為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人,還沒有真正取得生活資源的時候,第一是要學技術,學會生活的本領。學好了生活的本領,才能在社會上有所貢獻,才能有收穫。我們首先要為社會做貢獻,為他人做貢獻,才能有所收穫。這就叫「於後求財物」。

有收穫,有財物以後怎麼辦呢?要把它分作六分。一分用於吃飯,發工資以後要留下飯費。「一分作田業」,古代農業社會,以耕田作為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所以要留著做田業。如果是做生意,要留本錢,要留作擴大再生產,不能坐吃山空,也不是讓你都拿到廟裡來。

「一分舉藏置」,得到珍寶以後要藏起來,否則放在家裡也不安全。現在也一樣,發了工資,賺了錢,除了你應該花的那部分,其餘的都要放在銀行里。存入銀行起碼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安全,第二是可以得到利息。藏起來這部分做什麼用呢?以防萬一。平時有積蓄,急時就能拿這些錢去決急難問題。也可以去放債給商人,取得一點利息。佛同意眾生合理求財。但還是存在銀行最好,除了安全有利息,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支援國家建設。

「第五為娶婦」,因為是對童子講嘛,要留一部分錢結婚用。現在的小伙子結婚前要掙一筆錢,不能到結婚以後一點積蓄沒有,生活困難。所以,男婚女嫁要有一定的積蓄。「娶婦」,是就童子本身而言,那麼作為父母怎麼辦呢?父母也要為子女積蓄一筆錢,或為娶媳婦,或為姑娘出嫁,這也是父母的職責。第六是要買房子。

把錢分作六分,是這部《善生經》提出來的財產分配方案。還有的書作四分法。《優婆塞戒經》上提出的四分法的分配方案是:一分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就是為解決生活問題;二分應作如法販轉,「販」就是販賣,「轉」就是轉變,用少的轉變為多的,不斷地擴大再生產,財產要不斷地增長。還要留下一分以應付不時之需。《善生經》的另外一本,也提出財產分為四分。最後有一分是用來供養三寶。我覺得這一種分配方案比較合理。並不是我們和尚要你們布施,但因為三寶於我們每個人恩重如山,教我們怎麼做人,怎麼修行,怎麼做事業,所以對三寶有感恩之心,把財產的一部分供養三寶。佛教既救人又救世,這些道理是在世間的生活中、工作中、事業中都能使用得上、落實得了的。

「家若具六事,不增快得樂,彼必饒錢財,如海中水流」。如果家裡的錢財按六分的方案分配,我們就能達到快樂,就象海納百川一樣不會幹枯,就會不斷地增長財富,不斷地得到快樂。

「彼如是求財,猶如蜂採花」,像這樣合理求財,就像是勤勞的蜜蜂一樣,甜蜜的果實是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長夜求錢財」,是教我們即使是在大熱、大寒的時候也應當勤勞,早上晚上都要去做,要勤勞致富。中國人比較勤儉,所以出國很短的時間就在國外發了財。外國人不一樣,每個月的工資都吃光光的,有他不勤奮的一面,所以他發不了財。我國發工資是一個月一個月的發,每個月大概十五號發;但美國人則不是的,一個月的工資分四次來發,每到星期一發工資,花到周末就花光了。美國福利勞保較好,吃完了沒關係,可以伸手向政府要,所以美國是懶人的天堂。中國人在美國沒日沒夜地幹活,由於勤奮勞動,很快就發家致富了,所以「長夜求錢財,自當受快樂」。「長夜」是代表勤奮,而不是晚上不睡覺。

有財產以後,多餘的錢怎麼辦呢?一是「出財莫令遠」,如美國人向你借錢就不必借,借了去討債都付不起飛機票,久居國外的人向你借錢也不能借,因為你不知道他的底細。「亦勿令普漫」,也不是漫無邊際誰借都給。「不可以財與,凶暴及豪強」。財產也不能借給那些豪強之人、凶暴之人,這些人把你的錢拿去了,不還你怎麼辦呢?

佛經上講,不能把錢放在四個地方:

一者老人。不要把錢放在老人那裡。老人朝不保夕,百年之後不知道錢放在哪裡了,也不知道錢是誰的,容易發生糾紛,也不安全。二者遠處。錢放在很遠的地方,不能拿來應急。三者惡人。明知他是品德不好、聲譽不好,不能放。四者大力,就是豪強之輩,他沒有把你放在眼裡。佛告訴我們,要保證自己財產的安全,不能把它放在這四個地方。

下面是總的歸納和回向:「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尊,西方為妻子,北方奴婢使,下方親友臣,上沙門梵志;願禮此諸方,二俱得大稱,禮此諸方已,施主得生天。」

最後是流通分。

甲三如說奉行

佛說如是。善生居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給我們說了以上這些教誡,我們應該「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我們聽佛所說的這些實實在在的法門,要生信心,生歡喜心,要依教奉行,就是要去落實。只有一點一滴歡歡喜喜地去落實了,才是歡喜奉行。一部經最重要的是要歸結到信受奉行,僅僅作為一種知識,作為增長話柄來學習經典,就不是應有的態度了。正確的態度是「如是我聞,信受奉行」。

這部經就講完了,最後用太虛大師的話來作為總結:「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