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時間:2015/8/2

一位青年大學畢業後,曾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是幾年下來,卻一事無成。他滿懷煩惱找到一位智者。智者聽完他的傾訴,很平淡地對他說了一句:「你先幫我燒壺開水吧!」青年看見牆角放著一把極大的水壺,旁邊是一個小火灶,但沒發現柴火,於是便出去尋找。他拾回一些枯枝,裝滿一壺水,放了些柴火便燒起水來。可是壺太大,柴火燒盡了,水也沒開。他不得不再跑出去找柴火,可等找到足夠柴火回來,那壺水已涼得差不多了。第三次出去拾柴火時,他學聰明了,沒有急於點火,而是把柴火準備充足後才開始燒水。這時,智者忽然問他:「如果沒有足夠的柴火,你該怎樣把水燒開?」青年想了一會兒,搖搖頭。智者說:「如果那樣,就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

讀完故事後,腦子裡不禁冒出一連串問題:

為什麼水燒不開?——因為水太多、灶太小、柴火不充分。

為何水太多?——因為想做的事太多、給自己設的目標太高。

為何目標會太多、太高?——因為選擇太多、誘惑太多、欲望太多、太急於成功。

為何灶太小?——因為個人時間有限、能力有限。

為何柴火太少?——因為各種資源有限、準備不充分。

生活中充滿了無數的誘惑、機遇,選擇多了眼就花了、心就亂了、欲望也就膨脹了,因此什麼都去抓,什麼都想擁有,但結果是僅僅被機遇、好運撞了一下腰,卻什麼都沒有抓住。就像故事裡的青年豪情萬丈設立了很多目標,給自己裝了滿滿一大壺水。但在人生旅途上背負過重的包袱,又怎能快速攀登上成功的頂峰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壺水,如何才能將「自己的這壺水燒開」呢?

欲望、心態、目標的設定,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總量雖然有限,但如何分配,是自己可以調控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如何分配、如何去爭取,是自己可以調控的……,因此「快速將水燒開」必須講科學、講技巧。

首先,要審視自己的已有資源和潛在資源:灶有多大、柴有多少、時間有多少……,同時結合自己的優勢、興趣、愛好,篩選並確定最終目標,決定「要燒多少水」。目標不怕高,就怕雜,目標太多太雜,四面出擊,力量分散,將很難成功。

目標確定後,根據資源條件進行合理分配,將總目標分拆為一個個小的、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分目標,設定目標計畫。假如準備了足夠的柴火,灶台的大小和時間的多少決定了每次可以少多少水。每個分目標的實現,意味著向最終目標的邁進,也是對自己激勵和鼓舞,對熱情持續加溫。

目標被確定和分解後,就要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幹勁和韌勁堅決執行目標計畫,絕不能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半途而廢。同時,在情況發生變化時,應因勢而變適時調整思路計畫,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以目標為導向全力以赴,決不可鑽牛角尖「倔犟」在原來的框框裡跳出不來。「條條道路通羅馬,此路不通通彼路」乃至理名言。故事中青年適時改變先拾柴還是先點火的思路,以及智者教導的將壺中水倒掉一些的方法都說明這個道理。

最後,應注意「拾柴火」,為自己的熱情持續加溫增添動力。除了踏踏實實實現每個分目標,讓每一小步都有成就感,激勵自己不斷前進外,還必須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知識和素養。

「上帝賦予我們的時間和智慧足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憑著科學的計畫、堅強的毅力、認真地把自己的那壺水燒開,總會達到成功的頂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