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三十六)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三十六)

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這裡說到,法藏菩薩在累劫修菩薩萬行的時候,一心寂靜。內遠離煩惱,外不著六塵。

其中「欲覺、嗔覺、害覺」是表示貪嗔痴等的煩惱,心裡沒有欲的感覺、嗔的感覺、害的感覺,也不會起這方面的心念。「色聲香味觸法」指的是外在引生煩惱的緣。我們都知道,煩惱生起的因,包括內在的煩惱種子,以及遇到一些能引生煩惱的境,再加上非理作意等等。如果我們的心接觸到六塵等對境的時候,一不小心著在上面,就會引生煩惱。相反,在出現對境時,如果能夠不著在上面,就杜絕了生煩惱的緣。

忍力成就,不計眾苦。

「忍力成就」就是指在一切時處當中心念不動。其中「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能夠治住心,安住不動,就是所謂的忍。它又分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

前面說過法藏菩薩為了成滿誓願「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也就是歷經五劫發起的大願,要通過無量劫的修持才能實現。那麼,這就必須有一種堅忍的意志力,不計眾苦,這樣才能長劫精進,所以說忍是精進的前提。

這裡說到「不計眾苦」,我們知道法藏菩薩為了完成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可以付出一切。也就是長劫以來經歷了各種身心勞累的苦。而且在幫助無量困苦有情的時候,由於有些眾生性情暴劣,或者做各種的邪行,菩薩需要忍耐各種各樣的損害。並且要給眾生做僕人,要肩負起無量眾生利樂的大事,完成這些也需要忍耐很多的辛苦。但是法藏菩薩為了成就大誓願海,無論經受怎樣的艱辛,都在所不惜。凡是能夠成為圓滿誓願的因,他都去精進地實行,無論多麼艱苦,都要修證圓滿。

我們常常說,菩薩要披著誓願的鎧甲才能發起長劫精進。也就是法藏菩薩完全是以大悲願力,純粹利益眾生的心,使得他在長劫以來,無論遇到怎樣的冤害、打罵、誹謗,或者處在多麼艱苦的環境裡,遭遇飢、渴、寒、熱等的苦,或者受持哪一種甚深的法義時,都能一心安住在法上,毫不動搖。只有具備這樣鋼鐵般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完成這麼偉大的事業,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國土。

少欲知足,無染恚痴。

「少欲知足」就是指對於世間法方面,像生活資具、自身利益等的需求少之又少。這也是聖者種性之一,因為只有少欲知足,才能把自己的身心完全安置在菩提道上。法藏菩薩有無上的大願,他完全不看重名聞利養、五欲享受等世俗的事。

「無染恚痴」是說身心清淨,寂滅塵勞。也就是心裡根本沒有貪染、嗔恚、愚痴,恆常住於智悲雙運等的境界當中,行持一切莊嚴淨土的方便。

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這裡講到法藏菩薩行菩薩道、莊嚴淨土之時具備定、慧、正直這三種德相。

所謂「定」,就像《永嘉證道歌》中所說那樣:「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所以叫做「三昧常寂」。其中「常」就是指一切時處都住於定中,遠離各種的散亂。不僅在座上,包括座下也是如此,行住坐臥都處在定境之中。

「智慧無礙」,是指他的心明明朗朗,一方面不會迷失本面,常見自性。從起用上來說,隨著各種因緣,沒有耽著、沒有障礙地能夠起現妙用。這些都是智慧。

「無有虛偽、諂曲之心」,也就是所謂的「直心是道場」。意思是說,凡夫因為有我執,有很多貪著名利的心,所以會表現出各種不正直的心態和行為,做出各種虛偽的表現。或者從究竟上來講,只要沒安住本性,是後天顛倒串習出來的心,就都是妄想心,都是不正直的心。而法藏菩薩心地清淨,完全和真如相應。也就是恆時住於本然真心當中,所以沒有任何虛偽、諂曲之心。

其實,凡是落在虛妄分別,都不足以住持淨土。因為虛妄分別心幻生幻滅,這種心的做不是真正的做,得也不是真正的得。只有用純真無妄的心,以本然的智慧,遠離一切分別戲論,在這樣一種直心狀態下,才能真正的住持淨土。

正是由於因地修行時遠離虛妄分別,所以到果地時,眾生的心一跟佛相應,就會住於不退轉地,迅速圓滿功德。也就是所謂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我們學過《往生論》都知道,這叫做「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也就是最終果地圓成的境界。但是要知道,這也是通過法藏菩薩在因地時的一步步修行,最終才得到的。

和顏愛語,先意承問。

這裡首先說到,法藏菩薩累劫以來,都是對眾生「和顏愛語」,也就是行持愛語為主的四攝法。這樣一方面可以給眾生做表率,另一方面也是在跟廣大的眾生結善緣、結歡喜緣。所謂「結緣」就是指為了攝客群生,要讓眾生覺得親近,對菩薩生信心。如果不結緣,將來成佛時便無眾生可度。即使能建立一個淨土,但是能攝受誰來往生呢?所以必須在因地時跟無量的眾生廣結善緣。

我們都知道,一切攝客群生的方便,完全歸納在四攝法當中。這是三世諸佛攝客群生的要道。這裡只是略舉一個愛語為例,其實還包括布施、利行、同事這三種。

具體來說,你想要攝客群生,首先就要給他物質上的幫助,也就是「布施」。雖然這是一個很粗淺的利他,但是眾生的心直接能體會得到。因為對他來說,首先最需要的就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像是缺衣少食、生活困難等等。你能夠給他提供一些物質上的幫助,他馬上就能感受到。這樣他就會對你生歡喜心,願意聽你的話,也就能成為初步領受正法的法器。

這時候,就可以給他傳授六波羅蜜多的教言了。成佛之道都可以歸攝在六度當中,從布施到般若之間修行的行相、因、作用等等方方面面都講解給他聽,這叫做「愛語」。所謂的「愛」,就是真心對他好。而真正對他好的方法,就是傳授給他能得利樂的妙道。

僅僅傳授還不夠,因為在宣講教法後,只能讓他得到一種理論上的理解。所以還要進一步把他實際安置在修行的路上。這時就要做第三步「利行」。也就是進一步告訴他,該如何結合自己的心來修持波羅蜜多的道,就是教他實際行持六度的方法。

這時雖然他開始實際修持了,但是力量還很弱。就像媽媽教小孩學走路那樣,媽媽雖然跟他講了要怎麼走,但是他剛開始走,力量不夠。這時必須要媽媽帶著,經過一段過渡期,到了能夠獨立行走的時候,他才能自己走。同樣的道理,第四步要求的就是「同事」。也就是在這個階段,菩薩要充當媽媽,要帶著眾生這個小孩逐步進入到實修當中,讓他漸次得到穩固。因為剛開始起修,他自己的力量不夠,沒辦法獨立修上去。這時如果又遇到其它的惡緣,他很快就會退失。所以菩薩要帶著他修,要給眾生做至親。如果學過《大乘莊嚴經論》,就知道菩薩叫做眾生的「至親」。也可以比喻成老師、母親、奴僕、親友等等。

正是由於法藏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依靠菩薩四攝法攝受了無量的眾生,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都儘可能的把他真正安置在解脫成佛的正道當中。所以,無量劫之後,阿彌陀佛就成了法界眾生最親的親人。大家喜歡念阿彌陀佛、想去極樂世界,就是因為阿彌陀佛在多生累劫當中跟眾生結過善緣。雖然前世的事情現在看不到,但是我們大家也必定在多世當中跟阿彌陀佛有著很深的因緣,得到過佛的攝受。總之,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對於眾生完全是一種利他心,念念為眾生著想,以四攝法來做攝受。

之後又講到「先意承問」,也就是阿彌陀佛以身垂範,對於自己的尊長——善知識,行持恭敬心。「先意承問」就是指無論什麼事都向自己的尊長請教,按照尊長的指示去行持。其中下對上叫做「承」,比如從上面遞下來什麼東西,下面的人用手接住,就叫「承接」。那麼「承問」,就是指我們要請教師長;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承事」,就是按照師長的教言去做。

勇猛精進,志願無倦。

這裡「勇猛」是講到菩薩有大勇悍的精神。所謂「精進」,就是指永遠有一股勇悍的力量,不會怯懦。「勇猛精進」就是說只要與成就無上菩提道有關,或者是成就淨土、利益眾生方面的事,他都有一種永無窮盡的力量。為了成辦這個誓願,在日日夜夜之中努力行持,也不會有絲毫疲厭之心,更不可能叫苦、叫累,而且在這其中能獲得無量的安樂。他永遠不會說「這個我不喜歡,那個我不願意做」之類的話,他有著無盡的誓願,完全樂在其中。

這就像《普賢行願品》中所說那樣:「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大願無有窮盡。」所以說,實際上彌陀四十八大願就是普賢行願的一個具體表現,它與普賢行願是一樣的。就好比「母愛」是一個泛指詞,是一個概念,它的具體內涵體現在每一位母親身上。同樣,「普賢行願」是總說,每尊佛都有很多具體的因緣,就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其中彌陀願海就是普賢行願廣演出的一大傑作。

「志願無倦」,說的是法藏菩薩在無量劫當中精進行持菩薩道。正所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正是由於法藏菩薩無量劫以來的精進,才使得眾生一往生到這無比殊勝的極樂世界,就能迅速到達不退轉地。所以說,彌陀淨土法門依靠的完全是阿彌陀佛果地的加持。眾生受用的就是法藏菩薩無量劫以來大願大行的結晶。

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清白」就是指無染,可以說是心性本來清淨,或者在一切行持之中沒有各種執著的垢染等等,有多種解釋方法。「專求清白之法」,意思是法藏菩薩要成就的是清淨無染的國土,這一定要以淨業才能成就,不可能以染業成就,所以專一尋求清淨之法。

「惠利群生」是說法藏菩薩無論修持哪種清淨法業,所成就的廣大善根都布施給一切眾生。就像是一棵大樹,能夠讓無量眾生在下面乘涼那樣。

法藏菩薩在多生累劫當中專門尋求清淨的法,凡是染污的法都不取受,因為以染污法不能真實利益眾生。由於他心心念念為眾生著想,所以在在處處唯一行持六波羅蜜多為主的無量清淨行海,並且把這個善根印持起來,回向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依靠他無量劫以來行持清淨法業,大悲願海已經完全成就了。正是這個原因,極樂世界可以任運流現出無量無邊的清淨相。眾生一生到這裡,全部可以轉染為淨。

具體來說,阿彌陀佛就是以這樣清淨無染的心,來變現出極樂世界各種清淨莊嚴的相。就像《往生論注》中所說那樣,極樂世界國土莊嚴的總相是「清淨」。意思是說國土總的體性就是清淨,無論是哪種色、聲、香、味、觸,或者是有情、無情,乃至毛孔中的光明、一個音聲、一種色相等等,無不清淨。所以說,清淨是極樂世界的共相,它遍在一切的具體事物當中。比如極樂國土的天人所受用的都是清淨的法喜樂、禪定樂,免除了一切雜染的受用境界。而且以這種力量的加持,使得他下至一念貪執我和我所的念頭都沒有。再比方說,那裡的水、鳥、樹林全部宣流清淨的法音;光明照過來的時候,馬上就能止息塵勞,破除無明,身心當下清淨;風吹過的時候,立即得到身心安樂,猶如比丘入滅盡定一般;接觸軟寶時,也只會生起清淨妙樂,根本不會產生染著;受用飲食等的時候,完全沒有染著,心地喜樂、清淨等等。諸如此類,所以說極樂世界具足「莊嚴清淨功德成就」,一切無不清淨。

要知道,這一切清淨的功德必定是以專求清淨之法,來給眾生施恩惠,由這樣一種力量不斷的積聚,通過無量劫以來逐步升進,最終才能成就果地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利他的能力已經登峰造極,能夠在這樣一個無邊際的國土當中,對無量的眾生一時之間普施清淨。所以要知道,極樂世界完全是從佛的果覺中,隨著因地的願力而任運流現的。正是因為這樣,才說極樂世界的無量莊嚴悉皆不可思議。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

「恭敬三寶」,就是指對於佛、法、僧三寶,在一切時處恭敬地供養、依止。「奉事師長」是說,對於自己的師長,也是非常恭敬地承事。因為佛、法、僧三寶是一切利樂的源泉,師長、善知識也是賜予加持,長養法身慧命的根源。所以,對他們恭敬承事能夠成就道果的一切功德。

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平時在自己的身心上「以大莊嚴具足眾行」。所謂的「莊嚴」,比方說像我們這間屋子,可以掛上很多燈,擺設很多鮮花,從方方面面來作裝飾。而此處指的是心地上的莊嚴,也就是用萬善來作莊嚴。換句話說就是指菩薩在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一切行為,這些都是莊嚴。這包括了內在的智慧、慈悲,外現的種種利生方便,以及所有的禮拜、供養、說法等等,這一切都是菩薩的萬行莊嚴。

這樣具足眾行莊嚴後,能夠「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意思是說,只要內在有證悟的功德,那麼外面顯現出來的各種行為,可以使眾生一接觸就得到利益。這就是大菩薩以自己內證的功德,出現的教化事業。

從因地來說,法藏菩薩以大莊嚴的行為跟很多眾生結緣。眾生一見到法藏菩薩的身相、光明,聽到他說法的音聲,或者稍有接觸,就會油然生起善心,種下很深的善根,逐漸能成就各種功德。到果地時,利益眾生的事業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也就是阿彌陀佛成為了一切眾生的怙主。他在極樂世界無量大眾海會當中,如同須彌山高於一切群山那樣,無比尊勝。這個時候,下至阿彌陀佛的一句音聲、身相、光明等等,都能使接觸者畢竟成滿功德大寶海,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利他成就。

正是由於法藏菩薩累劫功行的圓滿,所以當他成佛時,就具有了無比的利他能力。而我們眾生之所以要想生到極樂世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想要獲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就像《往生論》中講的:「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威神力的住持,能使眾生一往生極樂國土,就入於正定聚中,再不會退轉,不會偏離大乘道。也就是阿彌陀佛能夠住持往生者的心,能夠強有力地把國土人民的心直接引向無上菩提,使他不會往其他方向走,不會有一剎那的偏離,不會有一剎那的退步。這就好比一粒種子,原本入水則腐,入火則焦,但是經過不朽藥塗過之後,在水裡不爛,在火中不焦,得到因緣便能生果。同樣的道理,我們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神力的住持,佛的力量就入到你心裡。從此之後,你心上的菩提種子便會永遠堅固不壞,再回入娑婆度化眾生時,也決定不會迷失自性。

為什麼極樂世界叫做功德極殊勝的國土呢?這就是佛果地功德的加持,能使得一個帶業往生的凡夫,立即登入不退轉地。或者說就是由這無量功德莊嚴的功用,能讓眾生的心識一接觸到就發生轉變。無論是哪種種性的眾生,生入極樂國土後,都會畢竟成佛,而不會落到輪迴和二乘當中。並且在往生後能夠極迅速地顯發自性本具的廣大功德。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能夠賜給我們的,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利他成就到達頂峰的一個表現。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這裡說到,法藏菩薩安住在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當中莊嚴國土。

「空、無相、無願」只不過是從因、體、果的不同分位做的描述,實際上都是在說萬法無自性。首先「空」,就是指萬法本體無自性,僅僅是無而現的幻相,實際尋找的時候,完全得不到它的自性。「無相」是說萬法的因無自性。「無願」是指萬法果無自性。如果說有一個果法可得,那麼就有理由發願求取,而實際上無一個實法可得,一切都只是幻化一樣,所以是無願。

「無作無起」是說法藏菩薩了達諸法空,就遠離了執著,住在空、無相、無願的空法當中,也就沒有什麼刻意要取著的。當心裡有愚痴的時候,不了知諸法本來空性,就會誤以為面前有一個存在的法,你才會緣著它妄想、分別,才會去求取。但是已經了達諸法空性,這種攀緣的心就歇下來了,再不會去刻意地執取什麼、造作什麼了。

「觀法如化」(「化」是幻化、變化的意思),是說一切法都只是幻化出來的一個影像,真正去尋找是找不到的。

本經的後面(唐譯)有這樣一偈:「了諸法如幻,佛國猶夢響,恆發誓莊嚴,當成微妙土。」意思是說,真正要成就淨土,必須觀一切法如同夢幻,在這當中去作莊嚴。當然,這並不是落在空邊上面,不會墮在一個小乘阿羅漢的寂滅定當中。因為要依靠在在處處隨緣做各種利他的行為,修積福慧二資,最終才能成就圓滿的色身、剎土和眷屬。就像《維摩詰經》中所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意思是不住空有二邊,雖然了達諸法空,了達眾生空,但是仍然莊嚴國土、教化眾生。

那麼具體如何教化眾生呢?下面講到:

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法藏菩薩在多生累劫當中,對待眾生時,在語言上遠離了傷害眾生的粗言惡語,並且一切損害自己、損害他人、彼此俱害的心態和行為也全部杜絕,斷除一切惡行。或者從正面來看,語言上修習善語,所說的話決定對眾生的心有利益,能夠讓眾生增長善根,啟發智慧,使得他們身心得到安寧、清淨。並且無論是心態、行為上,做的都是自利利他之事。這就是菩薩的行為。

棄國捐王,絕去財色。

不僅如此,為了佛法、為了眾生可以拋棄一切世間的享樂。世間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追求的完全是一些功名、富貴等的世間享受。而法藏菩薩擁有無比廣大的胸襟,有著極其深遠的目光,所以他跟世間人的見識完全不同。他一心希求的是完成大誓願海,成就功德最極殊勝的國土,給無量眾生帶來利益和安樂。

所以,為了完成偉大的誓願,可以拋棄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名利財色,包括世間人最尊崇的國王王政在內,全部可以捨棄。

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

自己永遠行持六波羅蜜多的行為,並且教導眾生行持。諸如此類,在沒有邊際的劫數當中,恆常不斷地積累功德。

以上是釋迦牟尼佛簡略地敘述法藏菩薩因地時所修的大願大行,真正要說從無量劫以來到底行持了多少的菩薩行,他的境界到底有多深、多廣,那麼假使以須彌山為筆,以大海為墨,也沒辦法寫盡一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