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請大家打開經本的第一品,經本第二頁。
上一次我們講到第一品的六種成就,講到「眾成就」,就是參加這個無量壽經大法會的大眾,總共是有兩萬人,其中比丘是一萬二千人,比丘尼是五百人,在家的男居士是七千人,女居士是五百人,加在一起就是兩萬人。這個兩萬人的大法會,在靈山是相當壯觀的一個場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正法時期,出家的弟子非常多,在這兩萬人當中占大多數,兩萬人裡面一萬二千人是比丘,這個是正法時期的一個標誌。在末法時期,我們今天這個狀況整個是顛倒過來了,凡是參加法會的,你看看,比丘是最少的,在家女居士是最多的,所以這個是末法時期跟正法時期顛倒過來了。在正法時期成就的人數最多的是比丘,其次是比丘尼,再其次是在家男居士,最差就是女居士,正法時期是這樣。末法時期剛好相反過來,成就最多的是在家女居士,其次是在家的男居士,再其次的是出家女眾,最差的是我們這些出家男眾。這個大家可以有眼看到,我們這個講堂裡面是不是這樣的比例?
這個是眾生福報跟法運走到這一步,既是法運衰落的一個標誌,同時我們也為在家女眾而歡喜。為什麼?在末法時期,妳們在家女眾成就是最多的,所以正法、末法對每一個人其實不同,現在來講,對你們真修行的人,你們仍然是正法時期。所以我們珍惜這種聞法的機會,依教奉行,這一生就一定能夠成就。成就的標準是要出三界,不是說你得到人天福報這叫成就,這個不是成就。真正成就最起碼要出三界,而能夠在現在末法時期出三界的,唯有是我們淨土法門,你才有把握。因為淨土法門是靠阿彌陀佛願力的接引,靠自己修持的力量幾乎是不可能出三界,這個是老老實實跟大家講。千萬不要自己太過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有斷煩惱的功夫,我就要試一試自力的法門。說老實話,這個是鳳毛麟角,不敢說完全沒有,但是億億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這個是蕅益大師講的。億億人中難得有一、二個真正靠自力來得度的,唯有是靠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是我們有把握的一條道路。我們看眾成就裡面,比丘有列舉了五位,是五位的上首弟子,我們來讀一讀經文: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這裡列舉的五位大德,是比丘眾裡面名望最高的。第一位是『尊者憍陳如』,憍陳如他的名望比舍利弗、目犍連、迦葉尊者、阿難尊者來講是比較低一點,可能知道他的人不算很多。我們問為什麼要把這位尊者放在本經眾成就的第一位?這個有它表法的意思。這位尊者他是在所有佛的弟子裡面第一個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他是第一得度的弟子。佛在《增一阿含經》裡面稱讚他,說他是聲聞中第一弟子,聲聞就是阿羅漢,他第一個悟道的。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他應天人的啟請,淨居天人下到這個地界來代眾生請轉法輪,因為人間沒有人知道釋迦牟尼佛,不知道他已經成佛,淨居天人他們知道,所以他們下來請法。如果不請轉法輪,釋迦牟尼佛就要滅度,因為沒有緣,佛不度無緣之人,沒有人來請他講經說法,他就要走。所以淨居天人請法之後,釋迦牟尼佛就答應,於是就開始他一生的教學生涯。所以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我們給他評一個職稱,他就是在多元文化社會裡面的教育家,是義務的教育工作者,他是老師,他的工作就是講經教學。
第一堂課在鹿野苑講的,當時聽經只有五個人,五個人都是之前有跟釋迦牟尼佛修苦行的人,釋迦牟尼佛跟這五比丘講法,第一個開悟證得阿羅漢果的就是這一位憍陳如尊者。這個「尊者」意思是尊稱他,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是一位長者,長老。佛又稱讚他是「寬仁博識」,他有寬大的仁德,有廣博的知識,「善能勸化」,能夠「將養聖眾」,就是能夠培育從初果到四果的聖人。阿羅漢是第四果,初果、二果、三果都沒有出離三界,唯有是第四果阿羅漢才叫出三界。他自己第一個證得阿羅漢,他也幫助佛來教化弟子,而且他很有威儀,嚴持戒律,可以說為大眾做模範。所以我們想要覺悟眾生、教化眾生,首先你自己要做一個好樣子,行住坐臥都要有威儀。威儀就是什麼?有規矩,要落落大方,同時也是處處謹慎,不可以在小節上違犯威儀,那眾生看到你才能夠生起敬仰之心。
這位弟子他是曾經跟佛有一個不解的因緣,這個在《金剛經》裡面給我們有透露出來。是講到過去無量劫前,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佛,還作菩薩,專門是修忍辱行,所以他叫做忍辱仙人。有一次忍辱仙人在一個大樹林裡面打坐修行,當時有一個國王,這個國王叫做歌利王,這個是梵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暴君,虐待百姓,而且很容易發脾氣,剛愎自用。他這一天帶著很多自己的隨從、宮庭裡面的妃嬪就來到這個樹林裡面打獵,他去追獵物的時候,那些宮庭裡面的妃子就看到忍辱仙人在樹下打坐,法相莊嚴,於是就圍過去向他請教佛法。有人請法,當然忍辱仙人會跟她們講法,那些妃子聽了非常的歡喜。聽著聽著的時候歌利王就回來了,一見到自己的妃子全部圍著一個男人在那裡,立刻就生起無明的妒忌大火,拔出刀,就指著忍辱仙人說,你為什麼要在這裡調戲我的妃子?這個是對他的誤會,因為無明火,人就沒有智慧,情緒一上來的時候,他就不分青紅皂白。
結果忍辱仙人一點都不生氣,對歌利王這樣無禮只是很平淡的回答他說,我沒有調戲你的妃子,是她們自己來向我請教佛法的。歌利王拿刀指著他說:那你在這裡做什麼?我在這裡修忍辱行。忍辱?我現在羞辱你,你能不能夠忍?忍辱仙人說,我已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什麼辱都可以忍。這個時候歌利王一聲不響,一刀刺過去,忍辱仙人就鮮血直流。然後歌利王說,看看我凌遲處死你,你能不能夠忍!什麼叫凌遲處死?就是把他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割下來,說完之後,就一刀一刀一刀這樣把他身上的肉支解下來。自始至終忍辱仙人都不生一念的瞋恚,就是沒有生氣、沒有對立、沒有情緒。忍辱仙人就這樣被殺害,他的神識就生天了,歌利王之後當然會招到地獄的惡報。
忍辱仙人臨死的時候,不僅不對歌利王有一念瞋心,而且生起大慈大悲,說你真是很愚痴,不知道造作這種惡業果報都在無間地獄,所以我將來成佛的時候,我要第一個來度你。發了這個願,結果到了無量劫之後,果然釋迦牟尼佛在這一世成佛了,歌利王是誰?就是這裡講的憍陳如尊者,在佛成佛之後,果然是第一個得度,第一個證得阿羅漢,釋迦牟尼佛也實現了他的諾言。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真是這種寬大的胸懷,這是忍辱波羅蜜,絕對不會有一點的對立,不會有一絲毫的衝突。不但事相上沒有,內心裏面一點都沒有,這個就真是忍辱到家了。波羅蜜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到家了,到彼岸,用我們白話來說,功夫到家了。忍辱到家,不但忍辱到家,他的慈悲心也都圓滿。你看看,對一個這樣殘害自己的人,竟然都不會有一點的對立情緒,絕對不會敵對,不會跟他有衝突,只是一昧的忍辱。這個忍,他內心裏面也沒有忍的念頭,不是說這個人要害我,我對他已經是很生氣了,拚命壓住怒火,不發作出來,這個是不是忍辱?不是忍辱,這樣壓住會生腫瘤的,這個不是忍辱波羅蜜,這個最多是世間的這種忍耐,但是他內心已經有瞋怒。真正的忍辱內心一片慈悲,絕對不會對他有絲毫對立的念頭,你看忍辱仙人當時就是這樣。
我們想這樣真的很難做到,不生瞋恚心就很難,還要生起大慈大悲,還有發誓願第一個要度他。為什麼會這樣做?我們覺得不能夠理解。這個就是什麼?觀念的問題,忍辱仙人沒有把歌利王當做自己的敵人,而是當做自己的恩人。他有什麼恩?對我凌遲處死都對我有恩?有恩,什麼恩?消你的業障,幫你斷煩惱,幫你修忍辱波羅蜜,使你的功夫、你的境界大幅度提升,你說他有沒有恩德?有。這個恩德很大,他自己做這個事情當然他會有惡報,他會墮地獄,但是你轉過頭來想一想,他寧願冒著墮地獄的危險,來成就你的忍辱波羅蜜,是不是?這個是大恩人,他不惜自己墮地獄要幫助你。知恩就要報恩,所以忍辱仙人發這個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他真是內心這樣想,沒有絲毫的造作,一片真誠。
儒家有一句話說,「仁者無敵」,大家聽過這句話吧,仁者無敵。我在小的時候聽到這句話就誤解,是不是仁者很能打?打遍天下無敵手,所以仁者無敵。搞錯了!什麼叫無敵?是你內心沒有敵人,連好像歌利王這樣的暴君,這樣來對你,你對他來講只是一片慈悲,你沒有把他當成敵人,你只是把他當成恩人,這個就叫做仁者。仁者在佛法裡面就叫菩薩,所以菩薩絕對不會有跟任何的人事物對立的心,不會有對立,即使在逆境裡面,都不會有絲毫的情緒。我們學佛要從這裡學,這個就叫做真乾。學佛不是說看你讀多少經,念多少阿彌陀佛,拜多少拜,做多少功課,參加多少法會,供多少齋,布施多少錢,這些都是表面的,要真正看你是不是在內心裏面化解你的煩惱,你就是真正學佛。所以從今以後我們要學佛,什麼叫學佛?以佛為榜樣,佛怎樣做,我們就怎樣做。釋迦牟尼佛講了一句話,這個是小乘經裡面講的,說假如有人拿著有兩個把手的鋸子,就是鋸木的鋸子,來鋸你的腳,左右的拉,鋸你的腳,自始至終你不能夠有一念瞋恚心,如果你有一念瞋恚起來,你就不是佛的弟子。所以釋迦牟尼佛這個標準很高,雖然是高,但是我們都要向這個方面努力。
那我們問,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當時可以做到,我們現在好像做不到。別說用鋸子來鋸我的身體,可能輕輕碰我,不小心踩了我一腳,我也很生氣,走在路上被人踩了一腳就罵人了。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原因就是對事實真相沒有真正的了解,還是迷惑顛倒。事實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無我。一般凡人,都把這個身體當成我,所以很愛惜它,不能容許任何人去侵犯它,不能容許任何人來占它的便宜,要愛惜、要關懷,對自己可以說是照顧得無微不至,這個叫做身見。見思煩惱裡面見煩惱五大類,第一個大類就是身見,把這個身當成是我,當成是自己。其實這個身體不是我,這個身體好像我的衣服一樣,我們可以隨時換這件衣服。當我們好好修行,我們這個身體,這件衣服,就會愈換愈美,愈換愈莊嚴。
你千萬不要當成它就是自己,那到它老的時候,你就很悲哀;到它死的時候,你就很痛苦。所以生老病死這些痛苦怎樣來的?你的身見來的,這個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所以學佛第一個要破身見,身見不破,連初果須陀洹果你都得不到,就是說佛法的大門都沒有入。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你就不是我真正的佛弟子。叫做什麼?充其量是預科班,沒有上國小一年級,一年級之前幼稚園的同學。你要入國小一年級,一定要把身見放下。這個身體,我們不是說要糟蹋它,還是要愛護,但是愛護的同時,你不可以執著它,不可以貪愛它,拿這個做為一個工具去幫助眾生這個可以,去弘揚正法這個可以。到要走的時候,這個身體立刻扔掉不要,好像一件破舊的衣服一樣,放下這個破舊的衣服,你才可以換新衣服,到極樂世界換金剛不壞身,這個身才是最美最莊嚴。
真正的我是什麼?真正的我是自性,大乘佛法講,「常樂我淨」,這個我是真我,這個真我是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宇宙一切眾生都是我。為什麼你要把整個宇宙一切眾生這個我分割成很多很多的個體,然後偏偏執著這一個個體認為是我?就好像我這個身體上面有很多的細胞,細胞很多無量無邊,科學現在計算好像是五十兆的細胞,人身體上面。五十兆的細胞個個都是我,為什麼你硬要執著其中的一個細胞認為是我?其它細胞都不是我,甚至還要跟其它細胞對立,還要所謂的損人利己,這個就是愚痴顛倒。所以明白事實真相,你才能夠甘心放下這個小我,你才能夠認知自己的真我。你執著這個小我,你是不可能認識大我。所以我們從這裡開始改變觀念,真正能夠對一切眾生生起一體的慈悲心,眾生跟我是一體,就好像這個身體裡面五十兆的細胞都是一體,個個都是自己。我要對所有的細胞平等的愛護,我對遍法界的眾生都要平等愛護,這樣才是覺悟的人。
忍辱仙人他已經認識到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他在這個境界出現的時候,歌利王對他凌遲處死,他能夠不起瞋恨,他知道,舍下這個小我,他立刻換一個更好的身體。而且他當時想的不是自己的痛苦,想的是對這個歌利王的同情可憐,他迷惑顛倒,他也是我,為什麼這一部分的我,歌利王是一部分的我,竟然會愚痴迷惑顛倒,所以我要首先救他,救他就是救我,是救我這一部分的我。就好像我們的身體,現在這一部分的細胞生了癌症,癌細胞,癌細胞原來也是好的細胞,現在變壞了,那我們應該怎樣?立刻要去幫助它轉變,把癌細胞轉變成好細胞,這個就叫做大慈大悲。
憍陳如尊者跟釋迦牟尼佛這一段的因緣給我們的啟示很深,所以真正學佛,就要學佛的存心,當我們平時待人處世遇到境界現前,你要提起正念,要想到如果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他會怎樣應對這個境界,他怎樣應對,你也要怎樣應對,這樣你才叫做真學佛。學佛千萬不要搞假的,有些人學佛學了幾十年,到最後一點成就都沒有,別說往生極樂世界沒有把握,來世作人都未必有把握。為什麼?仔細去反省一下,這麼多年的學佛都是表面功夫,不是真正真刀真槍去真乾,對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真正去斷除。講句不好聽的話,這個是我們淨空老法師經常講的,勸我們,這種人學佛,是拿佛法來當消遣。這句話你想想是不是這樣?吃飽飯沒事幹,逛街也行,去玩遊戲機也行,這些都好像沒有太多的文化,不如到寺廟裡面去拜拜佛,體驗體驗這些佛法的生活,感覺都挺好的,這個是拿佛法當消遣。這樣的心態怎麼可能成就?沒有真乾。真乾的人,他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的煩惱習氣有絲毫的姑息縱容,絕不能自欺,明知自己有煩惱習氣不肯斷除的人,這個就叫自欺。自欺的人怎麼可能成就?所以想往生極樂世界,首先第一個不能自欺,一定要真乾。
憍陳如尊者在這裡擺在比丘眾裡面的第一位,意思很深。他是釋迦牟尼佛眾弟子當中第一個得度的,也顯示這一部經這個法門,是佛所教導的所有法門當中第一法門。你能夠修學這個法門,你就是佛法裡面的第一弟子,這在本經裡面第四十三品就跟大家有講到。我們看一下第四十三品,經本第一百六十頁,從第一行開始看,我們一起把這個經文讀一讀好不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釋迦牟尼佛親口說,你能夠學習修行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你是如來第一弟子,所以憍陳如尊者在這裡就是代表這個意思。在其它經文裡面我們看到憍陳如尊者比較少,很少列在上首的。在這部經它很特別,把憍陳如列在上首,第一位,意思就非常明顯。
我們再看下面第二位上首弟子,『尊者舍利弗』,他是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鳥的名稱。因為他的媽媽長得很端正,她眼睛好像鶖鷺一樣,鶖鷺是一種鳥,眼睛很漂亮,所以用鶖鷺(就是舍利)來形容他的母親,弗就是子的意思,所以舍利子就是講眼睛好像鶖鷺的這位母親的兒子,就叫舍利子,又叫做舍利弗。所以在《心經》裡面,我們看到有舍利子,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翻譯的人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名稱。這個弗就是梵文音譯過來。
舍利弗在眾弟子當中是智慧第一,當他的母親懷孕的時候,懷他的時候,她跟別人辯論,所有的人都辯不過她,辯才忽然變得非常之好。她有一個兄弟叫做俱絺羅,可能讀《阿彌陀經》的人有聽過他的名字,俱絺羅是非常有學問的,辯才很好。但是自從舍利弗的母親懷了他之後,每次辯論都是舍利弗的母親占上風。俱絺羅就覺得這個不是他的妹妹有什麼辯才,肯定是她懷的這個兒子,這個兒子很有智慧、很有辯才。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他就想,我現在要好好的學,要不然將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我做舅舅的辯論不過他,就很丟臉,所以他就去出家學道,這個是舍利弗當時在娘胎裡面就已經具有非凡的智慧。他後來出世以後,八歲就能夠登台講經,就對外道講經說法;在十六歲的時候到各個國家去遊說,弘揚佛法,辯才無礙,法緣殊勝。他跟佛學習之後,七天之內,就對所有的佛法都通達了。智慧第一。
舍利弗尊者在這裡表什麼法?意思也很明顯,學這個淨土法門的人,是智慧第一的。你看舍利弗不僅是在這部經裡面出現,在《阿彌陀經》也是一樣,《阿彌陀經》出現就是從頭到尾都是他。這個說明什麼?不是智慧第一的人,對淨土法門就很難相信。因為這個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深信不疑是非常難得,我們希望能夠相信,一定要多聽經、多聞法,而且一定要專,你專注,你的心才能夠得定,得定你才能夠開智慧,開了智慧,你才能夠對淨土深信不疑。所以這個法門不簡單,一定是大智慧的人才能夠修。
有些人說,我看見有些老太太,又沒有文化,又沒有聽過什麼經典,你叫她念阿彌陀佛,她就在那念,很誠心的念,一點懷疑都沒有,她也深信不疑。她有什麼智慧?你就不知道了,她的智慧才大,為什麼?她識貨,她知道這個法門好,你教她念佛,她就一心一意念佛,沒有第二念。這個智慧不是我們世間人所講的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怎麼樣?講得頭頭是道,問他什麼都知道,樣樣都通,樣樣都松,沒有一樣可以深入到可以開悟的,他沒有,只是常識豐富。現在我們看見很多這樣的人,這不是說世間一般的人,是學佛的人,學經教的。知識分子樣樣都通,我是講我自己,知識分子,講大乘八大宗樣樣都懂一點,樣樣都可以講一點,但是樣樣都不通。不能夠老實念佛,始終有很多很多的疑問,有什麼智慧?沒有智慧。所以世智辯聰,世間這種所謂的智慧,小聰明,在佛法裡面叫做八難之一,它是難,災難,它不是好東西。真的不如那些沒有文化的老阿公、老太太,他們念阿彌陀佛誠心誠意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他這一生成功了。他這個智慧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來的,已經是無量劫所種的善根,這一生他成就了。
我們現在沒有這個善根怎麼辦?什麼叫善根?你聽到這個法門,深信不疑就叫善根,就是智慧。聽了之後還懷疑,提出很多很多的疑惑,那就是善根不足。那怎麼辦?善根不足就要補足這個善根。怎麼去補?研究《無量壽經》,聽經聞法可以幫你補足善根,而且很快速能夠補足。為什麼?你能夠學這部經,就現前得到十方諸佛如來的加持,讓你能夠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所以過去未補足的善根,這一生就補夠了,補夠的樣子是怎樣?對這個淨土法門不再懷疑,也再不會換題目了,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一輩子你不改變,最後你就得度,臨終自在往生,阿彌陀佛來接你。
善導大師,日本人非常恭敬他,日本人一談起善導大師,都認為是淨土宗的初祖,他們淨土宗的初祖,其實是我們淨土宗的第二祖,初祖是慧遠大師。因為善導大師那時是唐朝,日本來留學的僧人很多,個個都是跟善導大師學習,所以把淨土法門帶回去。日本的淨土宗一千年來都是非常興旺,即使是現在,佛教徒裡面有五千萬人,名義上都是淨土宗的,五千萬。所以日本有很多地方建立一個善導寺,你看到善導寺就知道,這個寺院一定是修淨土。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的疏鈔,疏是批註的意思,他裡面就談到這個問題,怎樣才叫做真信,對淨土法門不懷疑。假如現在有一個阿羅漢,神通很厲害,阿羅漢有六種神通,在你面前現出很多變化,飛天的、入地的、穿牆的。然後告訴你,我有一個法門現在教給你,比你的淨土法門還要高超,你跟我學,放棄淨土法門。你會不會跟他學?你要合掌對他說:阿羅漢尊者,釋迦牟尼佛教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我就堅定不移,我什麼法門都放下,就學這個法門,信心很堅定。好了,接著這個時候,有位大菩薩來,大菩薩顯現無量神通給你,十方諸佛剎土現出來給你看,教給你說,我有一個比淨土法門還要究竟圓滿的法門教給你,你跟我學。你肯不肯跟他學?你對他依然合掌說:菩薩,謝謝你的關懷,我現在是堅定不移求生淨土。好了,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來了,釋迦牟尼佛現出來給你看,我就是釋迦牟尼佛,我現在告訴你,我還有一個法門比我以前講的淨土法門更好,你不用看我以前講的,你現在就跟我學。你要不要改變?還是不改變,合掌對釋迦牟尼佛講:釋迦牟尼佛,謝謝你,我就聽你以前講的,你教我求生極樂世界,即使你有更好的法門,我也不學了,我堅定不移求生。這個信心就叫做堅定。無論什麼人勸你不要求生淨土,你都不要聽,堅定不移求生淨土,念阿彌陀佛,你這就叫做智慧第一。所以智慧是什麼?你選擇正確,不是說你知道很多東西,你常識豐富,你知道得很多,懂得很多未必有智慧,為什麼?要他去選擇的時候,他選擇錯了,他就不是智慧。那些沒文化、沒知識的人,你教他選擇,他一選就選對了,智慧第一。這是舍利弗為我們表法的意思。
下面第三位尊者是神通第一,『尊者大目犍連』,這個大又稱為摩訶,摩訶目犍連,摩訶就是大的意思。目犍連因為他家族裡面出家的人很多,這個目犍連是他的姓,所以姓目犍連的人很多,為了區分其它的人,就專門加個大字,就叫他做大目犍連。他的父親是宰相,我們講是高幹子弟,是名門望族。他父親當時是求一個樹神賜給他的這個兒子,所以他的名是以樹名為名的。在《智度論》裡面講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目犍連是神足第一,他的神通非常厲害。譬如說,釋迦牟尼佛他的家族,有一次遇到災難,被琉璃王要來滅族。琉璃王是他國家旁邊的一個國家的國王,因為一些恩怨放不下,所以領兵來殺害釋迦牟尼佛所有家族的人。釋迦牟尼佛當時曾經勸阻琉璃王,你不要打仗,不要發動戰爭。但是勸了之後沒有用,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是定業難逃,所以琉璃王還是帶兵來把釋迦族人斬盡殺絕。釋迦牟尼佛就勸自己家族的人,不要抵抗、逃跑,所以有一部分人逃跑到西藏,在西藏就安居下來。所以有一部分西藏的人,他的人種是釋迦種。
當時大目犍連,因為他有神通,他是證得阿羅漢果,而且阿羅漢裡面他神通第一。他就用一個缽,把釋迦族的五百人裝在缽裡面,為了保存釋迦種,所以就把這五百人送到天上暫時安置,等到這場戰爭完全結束之後,再把它收回下來。琉璃王進行種族屠殺,將釋迦族人趕盡殺絕之後,帶兵回去。當然沒多久,琉璃王就業報現前,就墮地獄,墮了無間地獄。目犍連尊者這個時候,把這個缽從天上取下來,結果一看,缽裡面竟然全部化成血水,這五百人變成血水了。他就很不理解,就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會有這樣?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這個是過去生中的業力。因為琉璃王他這個軍隊,在多生多劫之前,是一個湖裡面的魚,他們做魚在一個湖裡面。釋迦族人是這個湖旁邊的村民。有一年饑荒沒有收成,村民就把湖水全部清乾淨,把這些魚全部都打撈起來吃了。這個湖裡面魚的頭目,最大那條魚,魚王就是琉璃王。所以因為這一種殺業,這一生這兩族的人又招感到一起,所以琉璃王因為一個小小的私人的恩怨,就發起這場戰爭,來報仇。所以即使你有神通,都沒有辦法阻止他們的業力。因果報應非常可怕,罪業不可以做,特別是殺業,殺業殺害眾生,即使是多生多劫之後,還會有報應。所以凡是戰爭都不是偶然發生,我們希望想要化解戰爭,要靠什麼?靠我們自己要懺悔過去生中、乃至今生的殺業,從今以後戒殺吃素,那你才可能說免除災禍。
古德有一句話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你想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會不會有戰爭,刀兵劫就是戰爭,就仔細聽一聽,屠門就是屠宰場,晚上半夜三更屠宰的那些哀叫聲,你就知道,這個世界的人不停止殺生,這個世界上的戰爭就不可能避免。我們學佛的人從我做起,要自己帶頭斷殺吃素,回向這個世界戰爭消除。現在世界的戰爭可以說沒有一天停止過,現在發展到什麼?恐怖戰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衝突沒有一天停止過,這個衝突是緣,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殺業是因,因加上緣就會有惡果。前世的因已經做了,我只要這一生不再出現惡緣,我不讓惡緣出現,這個惡果就可以不用出現。所以我們怎樣消除惡果?第一個不再殺生,而且提倡放生,提倡吃素。第二個我們自己絕對不跟任何人起衝突,你有衝突,你就不知道跟衝突的這個人過去生中有什麼惡緣。
好像釋迦族人這一世為什麼會跟琉璃王有衝突?很小一件事情,琉璃王小時候去到釋迦族那裡,他們其實是有聯姻的,因為琉璃王的母親是釋迦族以前的一個婢女,當時琉璃王的父親是波斯匿王,他想跟釋迦族聯姻,當時釋迦族人看不起他,就把一個婢女,把她換一個身分,當成公主一樣嫁給他。但是釋迦族人都知道。後來這個婢女嫁過去之後生了琉璃王,琉璃王小的時候來娘家探親,結果被釋迦族人譏笑,說你是婢女生的兒子。因為印度當時種族階級的這種意識非常強,自己是一個婢女(奴婢是最低等的人),是一個奴婢生的人,抬不起頭,所以琉璃王當時非常憤怒,就發誓將來一定要報仇。後來他長大繼承王位了,就興兵來殺害這些所有的釋迦族人。你看就是因為這麼小的一個怨恨,釀成一個大禍。這種小小的衝突是一個緣,前世因為有這個因,如果釋迦族人他不跟別人結這個怨,可能他這個報不會那麼快,甚至可能不會出現。所以我們想要避免惡報,一方面就要斷我們的惡因,從今以後不再造惡業,不再惱害眾生。第二個在緣上要控制住,要斷惡修善。
阿羅漢當中,神通,大目犍連是最厲害的,他能夠降龍伏虎,顛倒日月。他可以怎樣?現在的月亮可以從西邊出,不從東邊出,他有這個本事。太陽今天從西邊出來,從東邊下山,他有這種本事。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太陽從東邊起從西邊落?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在自轉。阿羅漢可以把地球轉過來,自東向西轉,那你看到太陽就可以從西邊起,從東邊落。所以這些神通他們都很厲害,目犍連是最拔尖的一個阿羅漢。
這個表法的意思是講,淨土法門也是神通第一的法門。很多學佛的人都很喜歡搞神通,這個人有天眼通,快去問問他自己的吉凶禍福,來請教他。這個人有宿命通,我前世是幹什麼的?去問人。這些神通都叫做小神通,甚至可能這些神通不是他自己修來的,可能是鬼神附體。現在大部分都是鬼,這些不是神通,是鬼通,鬼附在你身上,你就有小小通。鬼是報得的那種通,有天眼、有天耳,很小。在以前很多人很喜歡問鬼神,叫做扶乩,有什麼事就問,包括問黃大仙這些,多半都是鬼神。這些鬼神他是有一點通,是能夠預知一點點的未來,你問他,可能小事他會講得對,如果問大事他未必講得對。所以我們對鬼神最好的方法,是用孔子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對他們要尊敬,任何眾生我們都要尊敬,禮敬諸佛;但是不要跟他走得太近,不要跟他學,有什麼事不需要問他。問誰?問佛菩薩。佛菩薩我怎麼問?經典裡面就是佛菩薩的教誨,你學經典學正法,這個就是學習佛菩薩的教導,你有正知正見了,你自然就知道怎樣去處理事情。你問鬼神很痲煩,特別鬼神怨恨心比較強,控制心比較強,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他要控制你的時候,你很難脫身,所以最好是敬而遠之。
清朝為什麼會滅亡?我們知道慈禧太后她搞的。慈禧太后她掌握政權以後,垂簾聽政,掌握政權,把自己老祖宗的成法全部都推翻。她之前歷代的皇帝,清朝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等,一直下來都是尊重儒釋道的聖人,提倡儒釋道的教育,宮庭裡面經常請這些儒釋道的大師來講經說法,皇帝親自帶領文武百官來聽經。當時這個《無量壽經》,我們現在讀的《無量壽經》,在清朝萬聖殿裡面是做為日課的,皇帝親自帶著這些文武百官,包括後宮嬪妃每天來讀這部經,當成日課。所以他們用正知正見來治理國家,才有康乾盛世,康熙、乾隆那段時期稱為盛世。乾隆時期中國的版圖是最大的,歷史上最大的,北面一直去到西伯利亞,南部一直去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南洋地區,西部一直去到伊朗、伊拉克,全部是中國的版圖,真是國泰民安。這個不簡單,清朝是滿族人統治,滿族是少數民族,一個少數民族竟然能夠把一個多數民族這麼大一個地區,能夠統治得那麼好,所有的人能夠心服口服,他用什麼?聖賢教育。
到了慈禧她就改了,她不再去問這些聖人,她有什麼國家大事不是去請教當時這些學者、這些專家、這些儒釋道的聖賢,她去請教什麼?請教鬼神,很喜歡扶乩,什麼事,大事小事都問這些鬼神,結果到最後亡國。所以《左傳》裡面有講一句話,「國之將興,聽於民」,民,人民百姓,你想要興旺一個國家,你要聽人民百姓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意見。「國之將亡,聽於神」,慈禧就是這樣,她什麼事問鬼神,她不去問人民,不去問文武百官,她問鬼神,最後就亡國。所以這些神通,我們學佛的人不要去崇尚,根本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羨慕,你真正往生極樂世界,你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才是大神通,你可以一念之間化身無量,去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你說這個是不是大神通?比起現在你們講的鬼神通,這些鬼神通叫做雞毛蒜皮,不值一提。所以你能夠一心念阿彌陀佛,你就行大神通。
即使是世間的事情,你就求阿彌陀佛,非常的靈。我基本上是有求必應,有什麼事,只要這件事是好事,求阿彌陀佛一定能夠成就。譬如說,你假如身上有病,身上有病,你去求醫生當然可以,但是醫生未必能夠把你的病治得好。如果你有信心,你求阿彌陀佛,有病你就一心念佛,求什麼?求往生。你真正求往生,這個身體就放下,你將身體放下之後,我告訴你,你的病非常容易好,你身心清淨。人為什麼身體有病?心不清淨引起。如果一個人的心清淨,他絕對不會有病,最多是不小心有些風寒感冒,睡睡覺、喝喝水就行了。所有這些大的病,叫得出名的病,統統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地不清淨。
大部分的病是什麼?心裏面有怨恨、有煩惱、有對立。譬如說,如果一個人他經常犯上,罵他的父母,對他父母不好,他一定會得什麼病?生腦瘤,真是這樣,生腦瘤。犯上的人頭上會有病,犯下的人腳下有病,真是這樣的。怨恨心很重的人,他的心臟不好,心血管,好像現在中風都算是心血管的病,都會出現這些問題。經常不耐煩的,腎有病。這些都是什麼?中醫他們幾千年來總結出來的規律。所以人不同的情緒,影響到五臟六腑。經常他會有惱,就是煩惱的惱,他的心裏面有這種不平的心,這種人肺就會有病。好像《紅樓夢》裡面林黛玉,大家如果看過《紅樓夢》,你就知道,林黛玉她最後是什麼病?肺病,肺癆,現在就講肺癆。為什麼有肺癆?成天心地不平,動不動她就有那些惱恨,賈寶玉做錯什麼小事,她就有惱恨,所以年紀輕輕就得肺病。這些情況我們要知道。
我曾經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講過一個專題,是道家的「老子說百病崇百藥」,百病百藥。這些病全部都是心病,心病都要用心藥來醫。我也用廣東話講過,如果將來有機會,可以出光碟給大家聽。你想要身體沒有病,要心裏面化解這些情緒,五種情緒一定要放下,怨恨惱怒煩。怨,不要有怨的心,成天怨天尤人很痲煩。恨,一定要放下,恨傷心。怨傷脾,你的脾胃不好可能是怨氣太多。恨傷心,心臟系統會出毛病,整天恨人,恨意很強。惱,煩惱的惱,惱是整天都有不平,傷肺。怒,怒氣衝天傷肝,火燒肝;因為五行當中肝屬木,樹木的木,一把火就把木頭燒掉,肝最怕火燒。所以整天發脾氣的人,肝一定不好。肝現出來眼睛一定不好,因為肝開竅於目,就是眼睛,所以經常要什麼?喝那些清肝明目飲料,菊花茶這些,清肝就明目。肝不好,眼睛就不好。告訴你,真正清肝明目,你不發脾氣就行了,一定是清肝明目的。還有煩,煩傷腎,成天覺到心煩意亂,不耐煩,處事不耐煩,對人也不耐煩,這個人的腎氣就受損,腎氣一損就很痲煩,腎是先天之本。傷了腎氣,人就什麼精神都沒有,各種的疾病都會出來。所以耐煩的人腎氣很足,你看一個人,一看這個人做事都很耐煩的,你就知道,腎非常好,一定是這樣。這個就是題外話,說一點點對大家應該有好處,健康是第一重要。所以講到神通的問題,我們要知道,與其問鬼神,不如來學經教,什麼事都要用正知正見來處理,你就不會有痲煩。
下面講的是宗門的初祖,『尊者迦葉』。這位尊者,「迦葉」是他的姓,翻成中文是飲光,因為他身上有放光,這是他前世曾經在毘婆屍佛的時候,這個尊者是一位鍊金的師傅,專門是煉黃金,鍊金器。當時他要為一個佛像貼金,貼到差不多的時候金不夠了,還差一點。當時有一個很窮的女子,剛好她有一點黃金積蓄,就把這些黃金布施出來,給這個迦葉尊者的前世來補充,做為這個貼金,黃金就剛剛夠了。因為這兩個人共同做了這個功德,所以九十一劫來,這兩個人身上都好像黃金一樣,有一種很美的光色,金光燦燦,身上會發這種光。所以迦葉又叫做飲光,這都是說明因果,種善因就得善果。
造佛像為什麼功德那麼大?因為這個形象就能夠提醒人想到佛陀的教誨,所以佛像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偶像去拜。基督教的人說,你們學佛的人都拜偶像。我就說,這個不是偶像,這個是老師的像,老師這個像我們做出來,一個是表示我們紀念老師,我們不忘老師,尊師重道。因為佛法是教育,老師第一大,我們尊重老師。第二個,這個像也是提醒我們,我們看到老師的像,就要想到老師的教導,我們要認真落實老師的教導,做佛的好弟子,所以根本不是拜偶像,不是迷信。所以塑佛像有這個功德。當然造佛像是一回事,最重要是把這些佛陀的教育講清楚,你不講清楚,光看佛像,想不起佛有什麼教導,那沒用,只是種一點點善根,得不到現實的利益。所以佛陀教育一定要提倡。
迦葉尊者是在眾弟子裡面,頭陀行第一。頭陀行就是苦行,苦行它有十二種那麼多,我就不具體講那麼多了,這裡只舉出兩種。第一個是過午不食,過了中午十二點,我們現在講十二點,日過中午就不再吃飯,只能喝水。迦葉尊者連水都不喝,所以他頭陀行,苦行非常厲害。第二個他不睡覺,只是坐不會臥,他的兩邊肋骨不會沾到床鋪。而且他到了老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勸他說,你已經老了,不要再這樣苦修,但是他還是堅持,所以佛對他非常讚嘆。佛非常讚嘆修苦行的人,因為能夠修苦行,他的心就不會放逸,不會懈怠。所以他跟迦葉尊者說,因為有頭陀行,我的法才能夠久傳,才能夠存在久遠。
迦葉尊者是得佛心印的人,這段故事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出自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講有一天,大梵天王在靈山,也是講《無量壽經》的地點,靈山之上,他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個法座,供養釋迦牟尼佛,等於釋迦牟尼佛坐在他的身上,然後他就把一個很美的蓮花叫做缽羅花,金色的缽羅花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拿起這枝花,什麼都不說,就跟大家示意一下。結果大家都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意思,看得很茫然,唯獨是座下的迦葉尊者微微一笑,他已經領會了佛的意思。所以當時釋迦牟尼佛他就對大眾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已經付囑給大迦葉尊者了,講完之後就散會,沒有了。這個就是禪宗的起緣。所以禪宗的傳承,它跟其它宗派不同,其它宗派叫做教下,禪宗叫宗門。宗門它的傳承是什麼?不立文字,也不依賴言說,不用講話,不用寫下來,什麼字都不用,以心印心,把法印就這樣傳給你。
所以這個禪宗非常高,一般人根本不能夠理解。如果你琢磨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拿枝花在那裡弄來弄去?究竟什麼意思?你一想就錯了,因為這個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講不出來,連心都想不出來。你想,怎麼想也想不出這個意境,因為這個意境不在你言語之中,也不在你的念頭之中,是要離言、離說、離念,把這個念頭放下,你才能夠體會佛的心境。所以如果你問佛是什麼意思?佛是沒有意思,這個是境界,你沒入這個境界不可能知道。我們的下手處就是放下,把你的執著放下,把你的分別放下,把你的妄想,你起心動念都放下,你放下了,你就好像迦葉尊者一樣,會心一笑,明白了,原來如此。沒有放下的人,怎樣去想都想不出來,所以就不要想。我們學淨宗法門怎麼樣?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什麼都不用想,一句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佛的心印,你能夠一心持名,你就一定能夠往生成佛。
今天時間到了,迦葉尊者這段故事還沒有講完,下次再跟大家報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