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護法品第九之一則天⑴中宗⑵詔大師入宮供養師上表辭疾
[經文]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雲:朕請安秀二師⑶,宮中供養,萬幾之暇,每究一乘。
二師推讓雲: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
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
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注】
⑴則天武則天原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則天削髮為尼。高宗復召入宮,立為皇后。公元689年自立為帝,提倡佛教,舍宅建佛寺,請高僧入宮建道場說法。
⑵中宗唐高宗太子,名顯。即位後五年,武后將他廢為盧陵王,徙居房州十四年。至武后被迫歸政,中宗始得復位。
⑶安秀二師即慧安、神秀二大師,都是六祖的師,原來同在黃梅師事五祖。
[星雲大師譯文]
唐中宗神龍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則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詔書說:朕曾迎請惠安和神秀兩位大師到宮中來供養,在治理紛繁的政務餘暇,經常參究一佛乘的教理。
但是兩位大師都很謙遜的推讓說:南方有惠能禪師,曾受五祖弘忍大師密傳衣法,是傳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請他來參問。
現在派遣宮中內侍官薛簡,帶著詔書速往迎請。希望大師慈悲,迅速來京。
六祖接到詔書之後,上表稱病謝辭,表示願意在山林終其一生。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武則天與中宗對佛教的關係如何?
六祖大師生當佛教興隆的盛唐時代,尤其自從在黃梅五祖座下悟道得法以後,雖然人在南方,但在京城的則天女皇與中宗皇帝曾經數度派遣使者,要迎請大師進京供養。所以,則天皇朝和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稱是佛陀的虔誠弟子,佛學造詣深厚,今天佛教徒常誦念的開經偈,就是武則天的作品。尤其,則天皇帝對佛教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大乘八宗的叢林,奠定了後來中國佛教八宗蓬勃發展的基礎。
今敘述則天女皇護持佛教的事跡如下:
1.奉佛於首:
唐朝自高祖、太宗以來都是將道教置於佛教之上,武則天即位後,即下詔將僧尼列於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以佛法輔助治國。
2.護法濟貧:
武后獎掖華嚴,曾經禮請實叉難陀法師翻譯《華嚴經》。對於譯經道場的護持,效法過去朝廷對鳩摩羅什、玄奘大師的譯經道場,給予資助供養。所以,武則天不但親臨譯場,並且供養法師飲食資用,譯經工作完成時,還親制御序;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講《華嚴經》,深獲武后賞識,賜號「賢首大師」,後來法藏大師更以鎮殿「金師子」詮釋華嚴深奧的義理,令武后更加佩服,特賜「康藏國師」之號,華嚴宗由於她的護持,更加興盛。
她對國際佛教的交流也很重視,例如從印度來的沙門菩提流志,則天武后優厚禮遇他,安排他住洛陽佛授記寺,並且請他說法。義淨大師從天竺返國時,帶回近四百部的梵本經、律、論及佛舍利三百粒,武后親自到東門外京郊跪迎。此外,武后學習佛陀慈悲的精神,設立悲田養病坊,幫助貧病之人。
3禮敬國師:
武后臨朝當政時,定僧官,曾詔請嵩岳慧安禪師與北宗神秀禪師入宮,親自行跪拜禮,朝夕問道,並尊慧安禪師為「國師」。慧安國師入滅後,武后將他的舍利迎到宮中供養。神秀禪師也深受武后尊崇,受賜「兩京法主,三帝國師」的尊號。神秀禪師示寂時,武后為他轍朝五日,親自送葬。
4開鑿石窟:
中國佛教雕塑藝術在唐代能光芒四射,武后的提倡,功不可沒,尤以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佛的開鑿,最負盛名。據聞,武后為了這尊佛像的開鑿,「助脂粉錢二萬貫」,並主持開光儀式。大佛呈現的宏偉氣魄,正是武后與當時大唐盛世的精神寫照。
中宗從小就接受玄奘大師佛法的教育,有「佛光王」的法號,曾經發願出家修道。登位之後,全心全意護持佛教,在位五年期間,做了不少護法的事跡,例如:
禁止《老子化胡經》的流通。禮遇六祖惠能大師,賜予磨納袈裟、水晶缽等。延請高僧道亮等人入宮夏安居,為帝傳授菩薩戒。為義淨法師所譯經典親制御序。親自參與菩提流志譯經工作。授與神秀大師諡號。頒賜紫袈裟與慧安禪師。實叉難陀自於闐再度前來長安時,親自到郊外迎接。迎請佛骨舍利到宮中供奉禮拜。景龍二年(七○八),請畫工把參與譯經的高僧大德法相繪在林光殿的壁上,並親撰讚辭。
武則天和中宗皇帝奉佛虔誠,並且承繼太宗、高宗時的護佛事業,使得佛教的發展如日中天。因此,在《壇經》裡也不斷提到當朝的情形。
慧安、神秀二師如何推崇六祖大師?
中國歷史上,帝王護持佛教,與高僧往來密切的事例很多。唐朝時,武則天與中宗曾經下詔雲:「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可見慧安與神秀大師都是當朝所重的一代宗師。
神秀禪師對朝廷的貢獻很大。他為國家制訂禮儀制度,尤其在書信方面,做尺牘供皇朝參考。後來,神秀禪師的門徒與六祖大師的弟子,彼此對禪法的見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紛爭不斷,此乃兩位大師所始料未及。
神秀禪師於神龍二年(七○六)在洛陽寺滅度,朝廷下詔諡號「大通禪師」,首開帝王為僧伽賜號的先例;並且為他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從皇帝到王公大臣,都親來送葬。歧王范、燕國公張說、徵士盧鴻都曾為他撰寫碑誄。他的門人普寂、義福禪師等,並為朝野所重,實際上也是對神秀禪法的推崇。
此外,嵩山的慧安國師,於隋文帝時就已出家,他的相貌端雅,不染俗塵,修學法門無不該貫。隋大業年中,會集庶民,開通濟渠,飢殍相望,師以乞得的食物救濟病困。唐貞觀年間,於黃梅山參謁五祖,遂得心旨,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六祖座下的大弟子懷讓禪師,曾經向他問道,只是當時機緣未具,安師遣以參叩六祖,成就了懷讓禪師的悟道因緣,由此可見慧安禪師對六祖大師的推崇。
武則天待慧安禪師與神秀禪師一樣,同等尊以師禮。
中宗神龍二年,帝賜紫衣,尊以師禮,延入宮中,供養三載,備受尊崇。
但是,他們對六祖惠能大師更是推崇,因此,對於皇帝的詔請,慧安和神秀大師一致上表辭讓,他們說:「南方的惠能禪師,曾經接受弘忍大師的衣缽傳法,佛心印可,理當詔請他入京問道才是。」由此可見,神秀大師與六祖惠能大師的感情,並不如傳言般的勢如水火。而且,神秀大師也曾屢次請人帶信,派人迎請惠能大師北上傳法,甚至幾次上表,向朝廷薦舉。只是,惠能大師每次都稱疾固辭,他自謙說:「我形貌醜陋,身材矮小,如果到北方,北方人身材比較高大,見到我醜陋的樣子,反而不信佛法,不如我不去。」所以,在《宋高僧傳》裡評論說,神秀與惠能禪師的德行,可以說在伯仲之間,彼此相等,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