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祥法師:《金剛經》講解第四十四講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6年08月27日

講別:第四十四講

請大家合掌。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並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經文】「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釋經】須菩提!如果有人作這樣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說一切諸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別作這樣想!為什麼呢?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於一切法不會說,這些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

【說明】現在來說明幾個詞:即「斷」、「常」、「生」、「滅」。為了說明這四個詞,我要先說明兩個詞,即「有」、「無」。

一、「有「:當所指定的「現象」,在指定的範圍中,是「存在」著的時候,稱之為「有」。例如:桌子上有電腦。

二、「無」:當所指定的「現象」,在指定的範圍中,是「不存在」時,稱之為「無」。例如:石頭雕的女人,無子。

現在來說明「生」、「滅」兩個詞:

一、「生」:當「現象」從「無」變成「有」。

二、「滅」:當「現象」從「有」變成「無」。

現在來說明「斷」與「常」這兩個詞:

一、「常」:當「現象」是「永遠有」。

二、「斷」:當「現象」只「出現一次」就不會再出現。

現在來補充說明另外兩個詞:

一、「住」:當同一個現象繼續存在著。

二、「異」:當現象從某一種存在,變成不同的方式存在。

在說明前,該溝通好的用詞,已經溝通好了,現在可以開始說明了。

眾佛友!有哪一個法,一定是「有」、「無」、「生」、「滅」、「斷」、「常」、「住」、「異」嗎?請眾佛友深入觀照。現在,我自問自答,舉一例來觀照,請大家深思,並對一切法深入觀照其實相。以「紙」為例:

自問:紙一定永遠「有(存在)」嗎?

自答:紙,被燒後就會不存在;就算不被燒,被任何方式破壞就都不存在;就算不被任何人為的方式破壞,把它放在一處,也會被「空氣」、「光子」撞擊久之後就不存在。因此,可知「紙」不會永遠存在。

自結論:因此「紙沒有永遠存在的現象(無常)」。

自問:紙,雖然不會永遠存在,但是,紙是屬於永遠不存在的嗎?

自答:不是。紙,實際上是存在的,才被人們使用著,所以,實際上,紙,不屬於永遠不存在的現象。

自結論:「紙,不屬於永遠不存在的現象(非無)」。

自問:紙,既然非永遠存在,也非永遠不存在,那麼,紙,有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的現象嗎?

自答:當有人用紙漿來造紙,則紙,就會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生)。

自結論:因此可知,紙,有「生」的現象。

自問:紙,有從存在變成不存在的現象嗎?

自答:當紙,被燒,或被風化,或被動物吃了,或埋土中爛了,或被水泡爛全散了。這時,紙,就會從存在變成不存在了。

自結論:所以,紙,有從存在變成不存在(滅)的現象。

自問:紙,在變成紙之前,「它」是什麼呢?

自答:紙漿。

自結論:紙,未生前,「它」的名字不叫紙,叫「紙漿」。

自問:紙漿,在變成紙漿之前,「它」是什麼呢?

自答:是木頭。

自結論:紙漿,未生前,「它」的名字不叫紙漿,而是叫「木頭」。

如此,深入觀照,得出結論:

當「它」是紙時,叫紙。當「它」是紙漿時,叫紙漿。當「它」是木頭時,叫木頭。而在木頭之前,「它」是種子、陽光、空氣、土壤、水份。甚至「它」有永遠的過去,依當時的現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

自問:當紙,從存在變成不存在時,「它」是什麼呢?

自答:如果是被燒的,「它」就變成灰、光、熱、二氧化碳、水;如果是被吃了,「它」就變成動物身體的一部份,及糞便;如果被風化,「它」就變成土粉;如果被水泡爛了,「它」就變為紙漿。

自結論:通過如此深入觀照可知,「它」的未來,也是依當時的現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它」有永遠的未來。

從上面兩個結論,而合為另一個結論:

「它」,都是從一種存在,變為另一種存在。所以「它」有「異」的現象。

又「它」這種「異」的現象,是永遠的。所以,「它」的「異」的現象,是「繼續的現象(住)」。

「它」這種「異」的現象,是永遠如此的,所以是屬「常」的現象。

「它」只有「異」:指當現象從某一種存在,變成不同的方式存在的現象。

「它」沒有「生」:指當「現象」從「無」變成「有」的現象。

「它」也沒有「滅」:指當「現象」從「有」變成「無」的現象。

從這兒就知道「它」是「無生、無滅、常住、變異」

眾佛友!您如果以為我在說明「它」時,只是指「紙」,那您就觀察錯了。當一個人手上拿著一張紙,這時,這個人可以觀察兩個角度:一、觀察「紙」;二、觀察「它」。

眾佛友!如果您不了解我在說什麼,請您將我說的話存檔,並從頭看一遍就知道了。

「紙」,是有「生」、「滅」、「無常」、「非住」的。

「它」,是「無生」、「無滅」、「常住」、「變異」的。

請眾佛友深入觀照,別辜負這段法緣。

換個方式來形容就是:它,是永遠在當下,依當下的因緣在變異的方式下,永遠常住著。

現在回到觀照「紙」的更多現象。

當「紙」,還是一張「純白紙」時,一旦被畫上一個黑點,就不是「純白紙」了。

「紙」,實際上分分秒秒,都是隨著當下的因緣在變異的方式下變化著。因此,如果仔細觀照,「紙」每一個剎那都是有變異的。

因此,如果以其中某一剎那的現象,做標準來比較,則沒有兩秒鐘,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以紙的每一個剎那的現象為標準來看,都是「斷」:當「現象」只「出現一次」就不會再出現時,我們不可以說「紙」有「斷相」,而應說,每個現象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所以每個剎那下的現象都只發生一次,沒有兩次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當下那一剎那是「斷相」。但是,「紙」是有「住」(當同一個現象繼續存在著)的現象,但又不屬於「常」(當「現象」是「永遠有」)的現象。因此,紙有住相,非常住相。紙既然有「住相」,所以紙沒有「斷相」。

如此,林林總總,請眾佛友要自行深入觀察清楚,別含糊。

好!現在回到經文來討論。如經說:「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眾佛友!發無上正等正覺心者,所發的菩提心,不是只有「發生一次(斷相)」。所以,不可以說,我發的菩提心有斷相。

發菩提心者,不應令菩提心退轉、消失(滅相)。所以,發菩提心者,也不說我的菩提心滅了。因此,真正發菩提心者,不說菩提法是斷滅相。

如果有發菩提心者,說發菩提心會有斷滅相,則這個人就不是真地發菩提心。因為,他的發心不能持續,不能直到成就無上菩提。

正因為如此,所以眾佛友,我們當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後,當令此菩提心堅固不退如金剛,不被任何因緣障礙住,並能突破任何的障礙。

好了!今天上課到此。祝眾佛友進步!吉祥、平安、健康!

(注:已經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