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金剛經入於心的話即金剛不壞,他內心中有一種不住的體。相上是平等之相,無處不在善中,善就是無住之意。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充滿信心,你不斷的觀察金剛經,實相不斷的相應,一旦有一天到八地菩薩的時候,就不可思議了;十方諸佛現前。這裡面還是有一個相續的過程,如果你不相續,實相不能現前。如果我們依習氣做事,就痲煩了,但我們一悟到底,一悟到你內心中很堅固的這個體性的時候,那你的果報就不可思議了,因為有此因就必有彼果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很重要,如果持此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持此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發不出來,不能利益無量眾生。你會到金剛經只能跟文字相應跟觀照相應。雖然不能夠跟實相相應,不過你與觀照相應也不可思議了,校量功德中一直講聞到經典怎麼樣的功德,聽到經典、聽而且思維、跟實相相應是怎麼樣的功德,你自己出現能所雙亡寂滅現前的功德又是什麼樣的功德,一直到不依報身、不依法身、不依化身不依種種體又是什麼樣的功德,讓你的信心不斷的往上升。到現在的時候,你看「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當下承擔,沒有善法可得,當體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在是沒有得失的。
告訴你啊,如果你就這樣安住下去,此人就是佛,真正的就是佛。所謂佛者,實在是沒有佛這個字可得,有佛字者只是名為佛已,實在佛在哪裡呢?無住之體,法界之相,覺悟之心,難道覺性不重要嗎?你的覺性跟釋迦牟尼佛不相應嗎?覺性跟釋迦牟尼佛相應三十二相不就相應了嗎?此肉相有什麼關係呢?你哪有什麼男相女相,出家相在家相?你是跟這個覺相相應,跟如來報身相應,報身就在無住體裡面,雖然沒有見到報身,但無住即為報身啊。他不是要你住相,你不需要去找三十二相,不需要具足色身相啊;「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可以色相來見我啊。你不要注重色相上的報身,因為菩薩都沒有看到,菩薩看到什麼呢?菩薩看到眾生是六度波羅蜜,你在此世界能忍辱行,因為無住就能建立布施,你有布施就建立德建立忍辱。等你三法忍現前之時,在此世界大功德聚,你打我罵我都是六度波羅蜜,離開你打我罵我的這個體,這是菩薩度眾生的體,因為報身莊嚴,上會於諸佛,下會於眾生,中間是無所得故,只有在此世界修一切善法,就是如來報身,只有在此世界行布施,只有在此世界成就忍辱,只有在此世界聞金剛經,這一剎那上報下化,對下面來說—報身;對上面來說----法身,所以法身跟報身,中間是無所得。
這個報身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實在是沒有實體可得,你要是一天到晚要見到什麼報身,其實你不需要見的,你現在在此世界確實就是那個報身。所以要在此世界成就一切善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一定要把此世界轉為六度波羅蜜,前天我就講過此世界就是個磨刀石,你就是一把刀,然後你在磨,磨啊磨,磨得鋒利的時候,你就是佛了,你是鈍刀就是沒有磨,沒有磨就是眾生;你把整個法界當做一個磨刀石,你就磨刀好了,在此世界成就我們鋒利的刀而已;智慧就開了啊!我們要會到這個意思,六度波羅蜜是因,報身莊嚴是果,因果同時。如果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看色聲香味觸法,色是眾生之色,用心看色此色即心,極樂世界你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就是識啊),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用我們這個真心來會的,色聲香味觸法就變成了你的心,你的心跟色聲香味觸法一相應,色聲香味觸法即莊嚴,而此色是一切眾生之色,此音是一切眾生之音,成就無量眾生,菩薩依這個色住即報身。眾生也依這個色住,你眼睛看到色,只有色是跟心相應,此心即色,此色即心。
所以你看色時,就是諸佛看你時,一切眾生看色之時,就是諸佛看你之時,就是法性看你之時,因為此色跟心相應故,是一心所顯,就是根跟色實在是一體的,是識在中間把我們分開了,一到西方極樂世界,此色利益無量眾生故,哪一個眾生不在這個色裡面呢?哪一個眾生不在這個聲音裡面呢?離開聲音眾生就沒有耳朵,離開色眾生就沒有眼睛,你看不到有也沒有用啊;離開這個香眾生就沒有鼻子了,你有善惡之分,就有臭和香,是你分別之心;本沒有臭香的,人達到定的時候就聞不到了,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一樣的。在法身來講是心,在眾生來講是眾生的相,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光明無量,利益無量眾生,壽命無量,圓滿法身;所以法身光明利益眾生,中間在哪裡?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清淨法身,你就是毗盧遮那佛,一到了毗盧遮那佛那個地方報身就圓滿了;報身圓滿利他立即圓滿。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色聲香味觸法跟你心一旦相應的時候,你的法身無盡的光明就顯現出來了;而無盡的光明正好在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所以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報身的色聲香味觸法,報身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如來之體,如來法身莊嚴報身莊嚴是一體的,所以中間究竟無所得。
報身有相嗎?報身實在無相,報身是什麼?報身無戲論,全是利他的功德;為什麼呢?最終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是心上的功德,就是說報身莊嚴變成你的心地,法界正好與你本心相應,你本心一相應,你光明無量照十方故,無所障礙。所以十方世界的眾生安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此時你已在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一切諸佛含攝十方眾生就是九界眾生,此中有二個體,一個是毗盧遮那佛,一個是眾生,中間無所得。中間實在是沒有;所以眾生度盡。色聲香味觸法本來就是毗盧遮那佛本體,哪有報身可得呢?法身是本體,報身是自莊嚴,化身是利他體,只要有一個眾生在,就有色聲香味觸法。印光大師說:看十方世界都是佛菩薩,獨我一人是凡夫。只要有一個眾生在,十方諸佛皆圍著,為什麼呢?他有眼能見色,他有耳能聽音故,色聲香味觸法大盡莊嚴圍著他,所以只要有一個眾生在,十方諸佛從不放棄,永遠不會放棄的。因為你有眼睛必定看色,所以諸佛與眾生不二,實在是眾生沒有離開過佛,佛也沒有離開過眾生,心佛眾生是沒有差別的。「以無我人眾生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想一想,在此世界實在是沒有我啊,哪有我呢?是一個佛的總體。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謂的善法就是六度波羅蜜,而六度波羅蜜以般若為首,以布施為行,以無生法忍為妙用。無生法忍就是精進禪定,精進體是無住精進,禪定體即一切法,法由心顯萬法平等。十法界由一心顯,是惡是善十法界都由心的有住體顯現出來,有住體皆是惡業。你能布施就為行,因能夠成就六度故,而六度就是忍辱,其實忍辱已經代替了三法忍。心忍,見外面的相不動心故是謂心忍。法忍,萬法平等故叫法忍,外面所有的法現前的時候,不在去思維了,內心不想攀緣了,就是吃飯就是吃飯不在胡思亂想了,沒有這個法那個法的思惑煩惱,對外面平等了得法忍。無生法忍:無我了,連我都沒有了,法都沒有了,法我俱空的時候,叫無生法忍。所以在此世界都是無生法忍。
沒有一個我對立的法,整個法無住就是佛,無住之法的相就是報身,報身就是眾生的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應一切眾生心,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是什麼執著,你是什麼煩惱,都把你「印」出來,你是苦的就現苦相,你是樂的就現樂相,你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在法界裡面自然而現;你想一想,你醜相美相,法界毫不客氣的。這個法界的力量,你是善的,是惡的,為什麼算命的能把你的命算死呢?他只要看看你的相,在法界裡就生出什麼樣的相出來,你現在這個相,就是法界把你的心給「印」出來了;法界無相但能「印」出你有住之相,你有住的心出來之後,對外面執著。對有德之人指指點點的,他是聖人,他是凡夫,你有什麼資格呢?我們沒有必要的這樣子思量,都是無聊之事,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去指點於別人。為什麼呢?因為你本身法界身,你本身是法界體,你本身法界「映」你是貪是嗔是痴,是煩惱的是快樂的是愚痴的,是智慧的,是執著的,還是放下的,你逃不掉的,都會「映現」(如雁過留聲,過鏡留影)。
所以什麼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如果你悟到般若之時,了解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另外一個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無非是法界應我心故,噢我原來是這個樣子的,眼睛長的短的它是變化的不一樣的;證明實在這個肉體不是真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實在不是真的,眼睛是色,耳朵是聲音,耳朵裡面哪有聲音呢?此根塵實在是不二的,因為你中間生分別了,貪著我,就有法的執著,本來我執法執俱空,本來就一體的,但是我執、法執分開了以後產生我法二執了。我法二執又對世間的執著生出念頭;這個念就叫惡念,不是善念。所以這裡面一再強調無念無相離念離相。「所謂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大意如此。所以我們直接這樣說出來,不經過文字的加工,直接觀照把它的真實面目顯現出來,就知道他的秘密在哪裡就知道他的實體。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裡面是一個譬喻:三千大千世界代表眾生所住的地方,須彌山王代表報身,眾生及我們現前所有的功德都聚集在須彌山那個地方,沒有須彌山整個世界都毀掉了,我們都是凝固在那個體上面;彌勒菩薩就住在我們頭頂上面。用聚集成如是多須彌山的七寶布施功德可謂大矣,然不及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之百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四大天王也是無住之體,無鞘之劍代表常住的意思,不滅的意思,智慧不滅的意思。龍無角代表無鬥爭,柔軟大悲心故;傘無頂代表無相,也代表大悲心,代表善護一切眾生的福德,傘蓋能護佑一切眾生,四大天王常護佑眾生。為什麼能常護佑眾生呢?他這個神通來自於何方呢?來自於無相,只要無相就能得到。在此世界聞金剛經到三十三天,做大梵天王一點問題也沒有,為什麼呢?無相之報最起碼在三十三天,獲得大果報;為什麼呢?聞到金剛經的果德,就是虛空般的功德供養佛作布施還不如聞金剛經的一念啊!何況你聞而後思,思而後持呢?何況實相相應呢?為什麼呢?因無相故,無相得如此神通自在福德,這樣不可思議境界。所有得大相的人,一定是跟這個善相相應的,有德的人一定是跟無相相應的,越是有德的人越是無相,越是無相德越大,所以我們不要注重相上的執著,一定要注重無相,從我們學佛的角度上面,一定要了解這個法是怎麼得來的。所以聞金剛經是最現實不過了。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受:聞的意思,信的意思;持即思維意,不但你讀誦還為他人說:說什麼呢?實在是無說之說,棄此妄念取如來之見,以如來之心會如來之體;因眾生本如來故,以如來之心會如來之體,無說之說;這個叫真說。如果不是這樣說,那就不叫聞說受持了,因為受是聞信是相信的意思,持是思維與實相相應。後面講讀誦,如是觀察,信心不逆不違背般若之義,為他人說。怎麼樣的為他人說呢?如如不動。什麼叫如如不動呢?就是為他人說。你現在的觀察與實相相應,實相就是眾生就是諸佛,這是相應的,所以文字起觀照生實相,實相他沒有次第的。文字觀照生實相的過程之中,大智慧者如果你是利根之人,聞金剛經如是觀照的話,實相很快就現前了,即使德沒現前心上德現前亦可。像六祖大師現生雖然不如佛三十二相好,但是他這一念心相應都不可思議啊,所以成為一代祖師。我們若不能夠與此相應,「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啊;也就是說我們還是有業障的,但也不能老是住在業障上面,要住在無住心裏面,他能夠滅我們的業障;你講業障又不消業,那不是痲煩事嗎?怎麼消業呢?如如不動。觀照實相,不但你業障可以消滅掉,你還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這個地方講如來體。於意云何,就是問須菩提,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如來無所來無所去,若還有度眾生,那不是有念嗎?有這個念不是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嗎?如來要度眾生的話,他肯定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現前,所以勸須菩提「莫作是念」。前面我們講過,如來無取無舍,無取眾生之妄,無舍眾生之真,如來者無非是顯如來相,顯如來相就是顯眾生相,顯眾生相,眾生本來就是如來,哪有什麼眾生可度呢?無非是制止於妄,莫作是念莫作是念就是止住,如來出世只是止於眾生的妄而已,並不是說我要來度你,我有什麼法給你說,因為你本來就是佛,有沒有妄念存在呢?
水裡的月亮實在是不存在的,其實眾生一點都沒有失,因為眾生在化身土裡面,報身跟法身本身就具足了,只要一念回光,當體即是。只是我們不知道,而眼耳鼻舌身意不斷的向外尋找。「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眾生即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如果有眾生可度,你首先境裡有眾生可取,不是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嗎?有我人眾生壽者的話,不是有五蘊生起嗎?那四相都起來了。如來是無住之體,是無取無舍如來的實相,有如來度者跟實相是不相應的。
為什麼呢?五蘊是妄體,成就我故,如來怎麼有五蘊魔生起呢?有五蘊魔生起,那不就叫眾生嗎?有五蘊魔生起則生對立,如來怎麼有對立呢?如來一切相無住則生一切相,一切法界的相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相是如來無住之體,則色聲香味觸法圓滿故,色聲香味觸法圓滿故本身就安住一切眾生,每個眾生都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所以如來法身是無住,如來報身色聲香味觸法,成就眾生的一念就是眾生所有的相。因為眾生有五蘊生起,所以後面講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這裡面也就是告訴我們,在世間行走的時候,應該如是觀察,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沒有眾生可度,沒有執著這個體;但是要度一切眾生自然而度,如來度眾生實在是沒有度,沒有度而自度。
現在眾生現這個相,無非是有住之心,實在是無住之心,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眾生之體。眾生離開色嗎,離開聲嗎?除了色聲香味觸法,除了四大體緣和,除了真空妙有,還有別的嗎?把真空去掉,把緣起去掉,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了,把四大去掉,四相沒有了,這個都沒有了,眾生在哪裡呢?五蘊在哪裡安立呢?五蘊實在是沒有體的,是個幻體,從來沒有過的東西。所以佛見眾生,實在是沒有見到任何一個眾生存在,沒有眾生體,但是如來安住在那個地方,你說如來沒有見到眾生,但是每個眾生都住在那裡,所以自然在度眾生,每個眾生自然度。說法也好,跟眾生講法也好,實在是完全是開眾生覺悟之路。覺迷只在一念之間,不管釋迦牟尼佛怎麼講法,覺裡面實在是沒有法。你仔細看一看,仔細想一想,覺了以後有沒有法?你把你這個色聲香味觸法變成無住之體以後,無住是法身,色聲香味觸法是平等相,那個我的五蘊就分散掉了,你變成智了,覺了你就跟法身報身化身跟如來體是一不是二了;哪有你度呢?自己也沒有感覺到自己度,覺了,就是佛。迷了就是凡。
所以聖凡同住,聖跟凡實在是同住一體的,聖凡不可得故,沒有一個單獨的聖可得,也沒有一個單獨的凡夫可得。覺者一聖全聖,迷者一凡全凡;我們現在迷了,大家都是凡夫,但是覺的體並不失,在覺的時候大家都是佛,一覺就全部覺,一迷就全部迷。凡跟聖是對立的,全聖哪有凡可得;全凡又哪有聖可立呢?所以聖凡雖然在一塊,其實都只是我們心中文字的執著而已;事實上他的這個體一悟即佛,悟者即佛,迷者即凡;就是這個道理。不管你在此世界怎麼辯論法,當你悟到此時,中間還有凡可立嗎?實在是中間沒有任何東西安立;十方諸佛也好,十方菩薩也好,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也好,實在是沒有可立。如果你要是有眾生可度的話,你還有一個獨立的眾生可度,那不是直接跟眾生分開來了嗎,就痲煩了。因為眾生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如來無住之相,就是你無住之心就是法身,心跟眾生的心是合一的,所以中間沒有佛眾生的。
所以「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這是告訴須菩提,實在是沒有聖凡可得。如來說有我者,有我的這個體即是非有我,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他,法界是一體的,哪有個獨立的我存在呢?實在是沒有我的這個念,則非有我。不知道佛就在你的當下。如來不離無住,如來不離法相,如來不離真如究竟之證,當體就是真如;不離究竟的覺就是無為,不離究竟如來相就是不取不捨,不取眾生妄心,只要你妄心不取,就是如來,就是實相現前。你覺了就是究竟覺,究竟覺就是無為;以無為會於如來就是真如來,就是如來體。是故,凡夫之人以為對立,有佛可證,有菩薩可求,有眾生可度,他必然生起有我之心。凡夫以為有我,所以如來說有我則非有我,講「有我」的這個體無非是指實相故,「非有我」指不住之意,因為如來不離名故,不離名實在是說那個實相,但凡夫之人聽到講我的時候,會認為你不是也有我,有我執嗎?在此世界很多人都是這樣說的,我們稍微做點事,人家就會說你有我執啊。像文殊菩薩說法照大師,善財龍女在你缽里現身的時候,為什麼不告訴別人,這裡有無上的大法義啊。法照大師說「我怕別人說我說境」,怕人家罵我造口業;文殊菩薩說我在五台山現清涼地琉璃世界,很多人講那是土木山河,難道我是為了顯我個人的境界嗎?難道我還有我執嗎,有面子嗎?就是說別人家說你沒有關係,你自己明了就可以了;如來說我是為了表達實相,凡夫之人以為如來有我。凡夫者如來說非凡夫,因為眾生有凡夫的執著,認為我是凡夫,你是佛,變成執著。以為師父啊你很偉大啊,其實我們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通達般若之後,我坐在上面,你坐在下面,到底是哪個坐在上面,哪個坐在下面呢?從般若裡面講,我們大家有什麼區別呢?實在是沒有區別,如果你要是認為有區別的話,好像我說的般若與你心裡的般若不相應一樣;所以般若是一體不二的,如果非要把般若與眾生分開來,另外一個獨立的般若體存在,這就是凡夫之見。但是凡夫之人實在是沒有凡夫,凡是到如來說非凡夫的時候都是名為凡夫,只因為你妄了,其實你就是如來,就是究竟覺就是真如。這裡面不講我們就是佛,講什麼呢?如來體,真如體,說實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覺。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這裡面很巧妙,我們一般人會想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大家會怎麼想?會說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這後面不是說了嗎:「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難道轉輪聖王就是佛嗎?我們眾生聞到以後就認為,噢三十二相不是如來體,既然不是如來體不應該執著,這個想法又是錯誤的;因為須菩提在前面已經悟了,他已經了解了,所以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觀如來:不是觀一般人不是觀三十二相,是觀如來,如來是實相。三十二相難道與如來三十二相有違背嗎?沒有違背。如果沒有違背的話,那就無取無舍,如來無取妄體即眾生的妄執;無舍於相於真,無舍我們現在這個相的體,證明三十二相確實就是如來相,包括法界都是如來相,如來相就是無執而已,無有執著而已,是讓眾生不要有執著,並不是說三十二相不是。須菩提言:「如是如是」,為什麼二個「如是」呢?第一個如是是如來體,第二個如是是三十二相體,三十二相體是須菩提所證,如來體是法界實體,法界本來如是,三十二相於無住是相應的,因為無住就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就是無住,三十二相是化身相是我們眾生三十二相。因為眾生執著於三十二相,不了知三十二相是無住體無所得,如果我無住身心就是三十二相。故須菩提悟到「如是如是」即如是無住體是三十二相。後面須菩提說我已經明了了,已經了知了三十二相即是如是,如是就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就是無住,無住就是三十二相,故名如來。所以以三十二相如是如是的心來觀察三十二相就是觀如來。後面:「佛言」,須菩提說這個話的時候,講如是如是,證明他會於如來之意。釋迦牟尼佛再講解一下「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如代表著須菩提如是實達,我解就是我已經明了了,如來所說之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應以,就是不應該單獨的以三十二相,來觀察這是如來;應該以無住心就是如是如是心來觀察如來,那個心才是對的。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確實是如來化身的圓滿體。
所以「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從見上來講的,見就是念--我們的念頭,不管你是有住無住,只要你心中有對立的念,都是為邪見。有念必能所俱生,這裡講見如來的體,本身是說以無住相的體,以離念離相的體,如果你一見就生念頭,只要有這個念頭出來不管你是有住無住,因念頭本身就是對立產生的,即為邪見。現在人修行把金剛經看了多少遍為什麼不相應呢?什麼「若以色見我」他也可以說出來,但觀察他的行為不是這樣的,他不是真的不用「色」,是念頭裡面的,這個念頭裡的「若以色見我」自然也能獲得一種清淨,但它畢竟還是個念。徹底的無念,離念就是如如不動的體,就是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裡面說到:能念和所念,能念的見和所念的這個色,有住無住只要有念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呢?此色是我法界故,一切法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攝一切眾生故;無住是我佛心是我無住之心,是一切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是我心。你一定要感受到不斷地觀察,你要感受到色聲香味觸法和你這個色聲香味觸法它是一體的,一切眾生是一體的,實在是沒有眾生。上沒有佛,無住體就是,下沒有眾生,中間沒有一個眾生可度,這個體裡面才是個真實的。這個對立的相上不住啊,那個不住啊,那個念頭裡面有個獨立的我存在,哪你就閉著眼睛不動吧,那你跟阿羅漢相應了,為什麼呢?因色無住故你心清淨,因香無住故你心清淨,你這樣人我空住阿羅漢去了,這不就痲煩了。有人看到金剛經之後,確實也獲得一種清淨,但是這種清淨畢竟是阿羅漢的體上面。應以大乘善信、大乘善法:「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離念離相的體,知道吧。南摩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