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二百一十三面,第七行,從註解第四段看起。
【說法者無法可說,則學法者,當然無法可執。既說法者無念,則學法者,便當觀照諸法緣生體空,會歸一如。觀力漸漸深,分別執著便漸漸薄,我見便漸漸除,念亦漸漸離矣。所謂通達無我法者,如是如是。】
這一段總結得非常之好!無論是我們自己修學,或是發心弘法利生,這一部經都是最關緊要的,一定要認真努力的去學習,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去深入的體會。「說法」,這是世尊自己講,諸佛菩薩是能說之人。「無法可說」,這個意思前面都曾經講過。實在說,這是感應道交,眾生微細的感應,往往是自己也沒有能夠覺察到;但是有感應,而且感應也非常的複雜,那是無量劫的無量的因緣。不但與諸佛菩薩有感應,同時也與一切眾生都有感應。要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就彷佛像磁場一樣。無論是有情眾生、無情眾生,大到星系,今天我們是講星系,在佛法裡面講的法界,小至微塵,原子、電子都有磁場,而且本身的磁場與環境的磁場息息相關,這在佛法裡面就是感應道交。確確實實是無念,前面講了,諸佛菩薩有說而無念,這才叫正說,完全從真心法性裡面自然的流露出來。所流露出來的言說,或者種種的變相,恰如其分的應一切眾生之所感,說法原來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佛在經上說,眾生實在講,是感自性中佛而為眾生說法。這個話我們細細揣摩,的確有很深的道理在。
因此,學法者當然無法可執。法可以學,不能夠執著,執著就錯了。正如同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告訴我們可以受用,以幻入幻,大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說明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為什麼不可以執著?因為緣生性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你執著是錯了,決不能夠執著。說法的人無念、離念,因此學法的人就應當觀照諸法緣生體空。這個觀照不可以中斷,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要明了,明了就是觀察。明了什麼?明了事實真相,所有一切法都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要了解這個事實,然後才能夠會歸到一如。為什麼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都要如是觀?他的利益是破妄想分別執著。如果我們在境緣之中,境通常講物質環境,緣是說人事環境,也就是我們常講對人對事對物,如果把緣生性空的事情給忘掉了,那就是你觀照功夫失掉了,於是妄想分別執著又來了,老毛病又犯了,這是必然的現象,老毛病會又犯。老毛病一犯,諸位要曉得,念頭是輪迴心,輪迴的念頭,一切所作所為都是輪迴業,還得搞六道輪迴,痲煩在這裡,所以一切時、一切處不能失照。觀照就是你要保持正確的觀念,這個觀照,觀就是觀念,要能夠把這個觀念提起來。這個觀念就是一切法緣生性空,性就是體性;會歸一如,萬法一如。懂得一切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你的分別執著會漸漸淡了,不會像過去那麼嚴重;知道萬法一如,你的心逐漸逐漸平等。由此可知,這種觀照功夫,如果功夫得力,對我們念佛來講,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幫助我們功夫成片,幫助我們到一心不亂;正如《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幫助我們證得清淨平等覺。
所以觀力要漸漸深,要逐漸逐漸在日常生活當中培養這個觀念,這個觀念不可以失掉。底下說的就是它的效果,分別執著漸漸薄,我見漸漸除,念就是妄念、妄想也漸漸離了。這是通達無我法,通達無我法就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依本經的教義來說,通達無我法的人,最低的果位也是圓教初住菩薩,所謂法身大士。就念佛人來說,如果通達無我法,這是已經達到理一心不亂,可見得金剛般若對念佛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明聞者性空」。前面一段「本無可說」,說無可說。聞,聽也得要會聽,會說也得要會聽。這一段經文,就是一百四十五到一百四十七節,這個三小段,「羅什大師譯本所無」,鳩摩羅什大師翻的《金剛經》經本上沒有這一段。「乃後人據魏譯加入者」,這是後人,《金剛經》在中國現存的譯本一共有六種,六種不同的譯本,《大藏經》當中都有收著,這是從魏譯裡面把這段經文節錄出來補在這個地方。「什師有意略去」,羅什大師並不是翻經翻漏了,他是有意的,他認為這一段經文沒有必要,全經經義還是貫通的。因為古時候的中國人,跟現在的中國人不一樣,從前的人喜歡簡單,愈簡單愈好。所以在言語文字,都講求要「簡要詳明」,簡單、扼要,也很詳細、明白,他是用這四個字來做標準。古人的言語文章,他要求的標準我們要懂得,然後才知道羅什法師為什麼把它省略掉了。他省略的意思,「別顯能所雙亡之義」,羅什大師意思用意很深,但是那要上根的人才能夠領悟,中下根人像我們這樣的程度,沒有辦法懂得他的意思。所以後來的大德把這段文補進去,對我們來講幫助很大,經義更為圓滿。故江校本依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的校正本,依古人的這個補入,並沒有把它略去。這一段意思也很深,所以在未講經文之前,依舊先把它的要義簡單的介紹出來。
【上言說法者無法可說,明能說者空。】
這個意思雖然很深很難體會,可是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我們學法就變成坐實,那就壞了。坐實就是你有執著,你執著佛真有法可說,我們真有法可學,那個痲煩大了。痲煩在哪裡?你要曉得《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痲煩就是四相四見不能破、不能斷,痲煩在這裡。曉得說法者空,聞法者亦空,四相四見就淡了,雖不能破,逐漸逐漸淡薄了,那就有進步,所以一定要懂得。
【下言無法可得,明所說者空。】
能說者空,所說的法也是空的,也不可得。修功至極處,修行的功夫達到極處的時候,
【必應能所皆空】
《般若經》上給我們提起的綱要,就是一空到底,絲毫都不能夠執著。空也要空去,如果心裏面還執著有個空的念頭,那你也不空,你的心還是不清淨。所以人空、法空,空也要空,這才能恢復自性清淨心。底下講,能所皆空,
【方能性光獨耀,迥脫根塵。】
這兩句話,《楞嚴經》上有,在中國的禪宗特別重視這兩句,我們常常在道場匾額上看到,題詞時時看到這兩句話。「靈光獨耀」,性光跟靈光是一個意思,就是本性的光明透露出來。本性光明蓋過一切光明,日月光明要跟性光比較,那就像燈光跟太陽比一樣,顯不出它的明亮。我們性光為什麼透不出來?就是執著有個能所。連佛法能說所說的都不行,何況世間法!你有妄想有執著,就把你本性的光明障礙住了。所以要想性光獨耀,必須要迥脫根塵;迥是遠的意思、遠離,根是講六根,塵是說六塵。根塵遠離了,那什麼東西存在?那就是性光獨耀。
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我們要學諸佛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舍識用根;這個地方教我們要迥脫根塵,他老人家為什麼教我們要用根?他不是講六根,他講的根是六根當中的性。換句話說,教我們要用性光,不要用根,不要用識,根跟識都是障礙。遠離根塵就是根塵識都不要。根塵識是什麼?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十八界不是好東西,凡夫執著以為是真的,把它當作寶。諸佛菩薩曉得那是障礙,如果捨棄十八界,性光就獨耀。
【此義即《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
這個意思,《心經》裡面這一句跟這個意思很接近。智是能,得是所,既無能證之智,亦無所得的菩提涅盤。菩提涅盤尚不可得,何況其餘?菩提涅盤的相有,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菩提涅盤的相有,但是相有體無,還是了不可得,因此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清達天師作《新眼疏》】
這是前清的時代,清朝,有一位達天法師,給《金剛經》做了一個註解;這個註解收在《卍續藏》裡面,日本的《卍續藏》,將我們中國祖師大德的註疏收進去不少。他這個註解叫《新眼疏》,名字也很新,意思的確也新,很難得!
【分經文為信解行證四分,以經文明明具有此義故也。如生信文中,長老問:頗有眾生,生實信不。答曰:有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末後結曰:佛及無上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示學人當由此入。信為入道之門,結顯此意。】
後來一些大德們說達天法師的《金剛經》註解雖然好,他的見解還是坐實;換句話說,依舊有缺陷,但是他的科判的確是超越古德,比古來的大德好,科判值得讚嘆,這是可取的。因此,江味農居士作的《金剛經講義》,就採取達天法師的四分。《金剛經講義》的科判,我們印在這個本子的後面。諸位看正宗分,它就是分為信解行證四分,這是依達天的《新眼疏》。他說經文裡頭,明明有這四分,清清楚楚的,他的確把經文給我們指出來。經文很明顯的有這四段文,前面都曾經講過,就不再重覆,念一念就曉得。第二段:
【開解文中,長老自陳深解義趣。示人當如是深解。末後結曰:當知經義果報,皆不可思議。當知,知就是解的意思,就是當解,結深解之義。】
你看,經裡頭有解的這一分,有信有解,行是修行。進修這一段文當中:
【明發心無法】
明是說明,說明發心無法,這個我們都念過了。
【繼令開佛知見。佛見,是不執一異。】
不一不異,一不可以執,異也不可以執,這是諸佛的見解。
【佛知,是三心不可得。一切法本無生。末後結曰: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其示學人應通達內心外境。】
內,三心不可得,外,萬法因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執所執俱不可得,這是佛知佛見。所以佛才能不執一不執異。如果我們就大的境界上來看,一是一真法界,異是十法界,諸佛如來一真法界跟十法界都不執著。現相在不在?在,存在,一真法界的相在,十法界的相也在。佛為什麼不執著?相有體空。所以他都不執著,他在一真法界、十法界裡面得大自在。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哪裡就應,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他能得這樣的自在。他這個自在怎麼得來的?不執一異,這個很要緊很要緊。人家心清淨,心裏面一念不生,才有這種能力。
末後總結,這是教給我們修行的原則,無我人眾壽,離四相、離四見。簡單的講,離相離念,念就是四見,離相離念修一切善法,這樣才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唯一的修功,修行要這樣修法,這是般若會上行門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可以不知道。這個原則通一切法,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是哪個法門,都不能夠與這個原則違背,違背就不成就。禪要遵守,教也要遵守,我們念佛,剛才講了,守住這個原則可以得理一心不亂;學密也要遵守,不遵守不能即身成佛,即身成佛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必修無我無法之因,方證平等法界之果。】
這個平等是一真法界與十法界統統平等。為什麼統統平等?不一不異。這是講修行,經文裡面很明顯。後面再講證果:
【成證文中,明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忍就是證的意思,忍當作認可,當作同意,有這個意思。
【其餘所說,皆是平等法界諸法空相之義。則皆成證之義也。】
這都是證的意思。《金剛經》上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果地上的境界,果地上所見。如果不能夠明了不一不異,若不是真正做到不執著一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決定不能夠證得。從這個地方看,《金剛經》經文不長,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信解行證四分的意思清清楚楚,《新眼疏》分科非常有道理。
《講義》分段依《新眼疏》。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分段就是分科,依據《新眼疏》。
【但加標約心明無住、約境明無住兩大部分。】
江味農居士把《金剛經》分作前後兩部分。古人分科判教,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實在講他們的分判都有道理,這些我們也不必去執著,也不必去批評他的優劣,用不著加入這個裡面去。像昭明太子將本經分作三十二分,他也分得不錯,前十六分是上半部,後十六分是下半部,江居士把上下兩部給我們標明一個科題,使它的意思格外的明顯,這就是約心明無住跟約境明無住。
【使前後兩半部明義不同之處,一目了然。】
叫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知《華嚴》以信解行證,顯示圓融無礙之入道次第。其境界正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這是我們在講《金剛經》的時候也曾經多次的提到,《金剛經》講理論、講原理原則,這些原理原則套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講的是事,這個地方講的是理,理事不二,是一部經。《華嚴》的道理、原理原則就是《金剛經》,《金剛經》要講到細行就是《華嚴經》。《華嚴》也是以信解行證這樣的四分,顯示圓融無礙入道的次第,入道就是信解行證。
【此經,是為不斷佛種而說。】
這一句很不容易說出,如果不是深得各宗三昧,我們一般講,假如他不是過來人,這個話說不出來。確確實實世尊是為不斷佛種而說此經。為什麼?這就好比我們現在蓋房子、建大樓,支撐大樓最重要的是鋼筋、鋼板,那個東西就是金剛般若,它在支撐著,再高的大樓它不至於倒塌。由此可知,《金剛經》所講的原理原則,是一切經、一切法門的支撐,一切經論法門的原理原則。
【故一依《華嚴》信解行證入道次第說之,令聞者亦依此圓融次第而入道,以示衣缽相傳、燈燈無盡之意。】
信解行證四分是《華嚴》的特色,沒想到在《金剛經》裡面也這麼樣的清楚,這麼樣的明白。實在講這四科在《無量壽經》上也有,李炳南老居士的眉注,他也把它注得很清楚、很明白,裡頭有信解行證。
【《華嚴》曰: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字尤要,成始成終,唯一信心而已。】
學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實在講就是一個信字。我們初學的人,絕大多數是從迷信入門。怎麼說迷信?我信佛,佛是什麼?不知道!不知道,你就信了,那不是迷信是什麼?太多太多人都是這麼進來的,總算是運氣不錯,總算你進來了,不知道也進來了。進來以後慢慢搞清楚,把這些道理搞清楚,這個時候叫正信。我們常講正信的佛教徒,正信是明理,我信是有條件的,它有理論依據的,我不是迷信;你能說得出一番大道理,這才叫正信。正信,信心並不踏實,理是懂得一點,有時候對這些理論還打問號,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沒有證實,沒有證明,聽說而已。一定要通過行,行是證明;換句話說,把佛所講的道理,佛所講的方法,都能套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讓自己在生活當中去體驗、去證明,佛這個道理沒錯,這個方法正確,把它證明了;證明了,這才叫真信,這是真的了。可見得真信,才算信心。《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那是真信,正信不管用。由此可知,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成佛就把信完全證實了。佛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你也成佛也證果了,果地上的境界完全明了,跟以前佛所講的一模一樣,沒講錯,證明佛所教的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真正把它證得。這個信字,徹始徹終唯一信心而已。下面我們看經文: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我們在經文很明顯的看出,翻法不一樣,羅什大師翻的長老須菩提,此地是慧命須菩提,慧命跟長老是一個意思,意思相通。我們看註解:
【發心修行,必須依法。】
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
【今雲無法,且雲說法者無法可說。然如是種種之說,莫非法也。】
你說無法可說,佛講這一部《金剛經》,《金剛經》是不是法?還是法,還是說的法。
【末世眾生聞之,深恐狐疑。故問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這一段實在講,對我們來說是有必要把它補進去,不能略去,略去那是對上根利智人來講,他們聽了沒有問題,意思的確圓滿具足。可是中下根人,非常可能有這個疑問:既然說法無法可說,能說的人空,所說的法空,我們還學個什麼?沒得學!上上根人聽這個話會開悟,一聽他就悟入;中下根聽這個話,沒有依靠,無所適從,這個問題太嚴重。畢竟上根人少,中下根性的人多,所以這一段的意思不能略去。而經義我們在前面都曾經報告過,說無法可說,能說者空,所說者空,有沒有能說?有。諸佛菩薩天天說法,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的。
說了這麼許多經典,流傳到中國是很小的一部分;因為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不像現在經書這麼方便。從前的經本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叫《貝葉經》,貝多羅的樹葉很厚,一片大概是我們現在的紙張總有十張紙厚;它的一片,經文寫在那個上面。所以一部經,你說是一部《華嚴經》,大概現在一個大卡車都裝不下。你才曉得那個時候經典運到中國來多麼費事,要用馬匹來拖,一部經往往要用好多隻的馬匹,所以經典到中國來非常非常的艱難,不容易。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紙張很薄,字型印得很小,一部《大藏經》一個書架就擺滿。從前你們到寺院裡面去看,一部《大藏經》要放多少?一樓,一個藏經樓,那裡面就放一部《大藏經》。因為它的字大,經本也大,占的空間就大,不像現在這種小本子。不過從前那個《藏經》,實在講閱讀很方便,因為它的字型很大,寸楷,一個字都是一寸那麼大,不要戴眼鏡。古人還沒有發明眼鏡,他眼睛不會老花,它字大,哪裡像現在的字縮得這麼小!現在《大藏經》雖然是濃縮了,能不能看?不能看,那個不要看多。現在《大正藏》一套一百冊,你能夠看一冊,恐怕你的眼睛已經不行了,一定會看壞。現在的《藏經》,只能夠把它當作參考資料,不適合閱讀,閱讀的《藏經》本子,一定是從前的老本子,那是閱讀的,現在這個經不適合閱讀。
這是說明有說法,有說法者也有所說之法。佛在此地為什麼強調無法可說?目的是教我們不能執著法,你執著就錯了。要曉得能說之法、所說之法,都是因緣所生;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執著就錯了。再說個老實話,從前人聽經會開悟,現在人聽經為什麼不會開悟?這個很現實,關鍵就在此地,從前人他曉得緣起性空,了不可得,他不執著,他心是空的,所以聽法會開悟。現在人聽經為什麼不能開悟?現在人執著能說的人有,實在的;所說的法有,也實在的,他的心不空。所以怎麼聽,他都不會開悟,反而愈聽愈糟糕。他如果把這個東西,把佛所說的一切經法,都裝在自己心裏面去了,他那個心就是垃圾堆,把諸佛菩薩的垃圾統統收進去了,他怎麼能開悟?他開不了悟。所以心裡頭不能有東西,心要空,空就靈了,空靈。世尊苦口婆心的在此地誘導我們,你的心要空;心如果真的是空,心就靈了,一聽他就有悟處,所以是這麼一個道理。《金剛經》後半部經文,好處在此地,功德的利益在此地,決定不能執著。所以經可以讀、可以聽,不能執著。因為它有用無體,所以執著就錯了。這個地方是須菩提尊者,他知道中下根人一定有這個疑惑,所以在此地特別代我們向世尊請教,如何把這個疑惑破除,使我們得真實的利益。這個意思後面有。
【當知如上所說,皆是於法不執。】
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法不能執著。前面的經文,前面佛教給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世間人真的是難分難捨,難分難捨就沒有辦法離開六道輪迴,諸佛菩薩比我們高明的地方,那就是他能舍、能放下,世法、佛法他統統放下,於法不執著。
【精修無我之妙法】
無我就是不執著,執著就有我,所以無我兩個字裡面的內容,就是我、法都不執著。正如同本經教誨我們的,不執著四相,不執著四見,四相四見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盡了,只要離四相、離四見,他就證得無我法,他就證得。我們功夫要在離相、離見,或者經上註解裡面講的離念;離念就是離見,離四見。修離相離念之行,就是精修無我之妙法。為什麼我們不肯離,為什麼離不了?原因就是對於世出世間法的事實真相不了解,《金剛經》為我們說明真相,世法的真相,佛法的真相,都講清楚,都講明白了,這個時候我們才肯放下、才肯離。離就行了,就入佛知佛見,就同佛解佛行。
【長老問意,正是指示學人,應信此妙法,修無我行耳。】
無我法,才是真正大乘法的精髓,大乘法的精華。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尊者所問的,「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而佛所答的,並沒有說後來世的眾生能不能相信,沒答這個話;而答的是『眾生』,你以為後來的眾生,這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答未來眾生能不能信,那是枝葉上的事情,佛這個地方答覆是從根本上來解決,你以為還有眾生?
【彼,指聞法之眾生。】
你還以為有眾生。
【非眾生,約性言,非不眾生,約相言。意謂一切眾生,皆是緣生之義。】
這個答的實在是太妙了!如果不詳細的解釋,我們看到這個話真是所答非所問,不曉得釋迦牟尼佛講的是什麼意思。尊者問的意思我們也不懂,佛答的意思也不懂;佛要是不答,好像聽到問的我們還懂得一點意思,這一答,連問的意思也不懂。所以經義的確很深。眾生非眾生,眾生也是緣生之法,也是有相無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這個答覆,顯示這個意思。下面還有解釋,解釋的意思也很深。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這個地方我們又看到「即非是名」,如來說「非」,我們在《金剛經》前面經文看得很多,「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魏譯的跟羅什大師所翻譯的意思都相同,只是用字不太一樣。羅什大師翻譯是「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他這樣的句子很多。請看註解:
【眾生重言者】
眾生眾生者,這是重複。
【承上非眾生非不眾生】
因為前面講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是指前面這一句說的。
【本具佛性,非眾生也。故曰彼非眾生。但約名相,則是眾生。故曰彼非不眾生。】
佛這個答覆的意思就顯示出來了。尊者擔憂這樣深的大法,後來的眾生能不能懂?能不能信?而佛的答覆:你不必去憂慮這些事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這個講法,大家就好懂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哪有不懂的道理,哪有不相信的道理!我這個講法,大家就聽懂了,就沒問題了。實際上這個經就是這個意思。「彼非眾生」,他有佛性,既有佛性他就應當作佛,你怎麼可以說他眾生?他雖有佛性,但是他現在迷惑顛倒,現在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也可以說他現在是眾生,「是名眾生」就是指這個意思。下面這個意思明顯了。
【長老慮眾生】
這個慮是憂慮,怕的是眾生於是深法未能生信者。
【由於認眾生為眾生】
由於認眾生為眾生,就是他看到眾生是凡夫,凡夫就是凡夫,恐怕沒有能力相信這樣深的大法。
【故不免為之耽心】
他這個疑是從這兒來的。實在講長老非常慈悲,我們絕大部分的眾生確實有疑惑,這個不是假的。
【當知就相而觀,雖是眾生,其性則上等諸佛,本非眾生。】
這個解釋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剛才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從他皆有佛性這一點來說,你就不必去憂慮,不必去耽心他不信。雖然眾生在迷,但是也一定有一些善根深厚的眾生,就像《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樣的道理。一定有善根福德成熟的這些眾生,遇到這部經典,經典是緣,他有善根、有福德遇到這個緣,他能夠接受,他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如教修行,這是佛答覆的意思。
【既具佛性,豈不能開佛正知。則聞是法者,豈無能信者耶。故非眾生非不眾生一語,便含有莫作是說之意在。】
有這個意思在裡頭,就是不可以這樣說法。即使到末法的末期,我們今天是在末法的初期,末法一萬年,才過一千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所以不算是末期。縱然到末法的末期,也不能說沒有人相信,沒有人奉行的,也不能說,還是有少數善根福德深厚之人在那個時代出現。
【觀此五蘊眾法】
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通世出世間一切法。
【但由因緣聚會,非生幻生。】
五蘊緣聚,它就現相。我們凡夫以為它生,實際上它並沒有生滅,緣聚現相;緣要是散了,這個相就消失。一切相,實實在在說,沒有生滅,只是因緣聚散而已,這個也是事實真相。《般若經》上常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乃是緣聚緣散而已,沒有真實。
【非生幻生,本來無生。若知此義,則依法發心修行者,那得有法可執乎。】
這個經義,這一段是教我們破法執的。諸位要知道,破我執的人未必破法執,破法執的人決定破我執。我法二執俱破,那就是法身大士,就是入佛知見。魏譯的經文就到這個地方,這三小段是後來的人補進去的,補到《金剛經》這一段。再看底下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科題裡面,明無法可得,這一段是須菩提尊者所體悟到的,他所領悟的。「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有名無實,不是真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所得,沒有這個東西。須菩提尊者聽《金剛經》聽到這個地方,他明白這樁道理,這是他的悟處;換句話說,也是他提出的聽經的心得。我們看註解:
【佛現具足身相】
具足身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為什麼要現這個相?諸位一定要知道,凡夫之人無論是古人、是今人,包括後來的人,無論是中國人、是外國人,沒有一個不喜歡美,大家都愛美,不美就不能吸引人。所以佛一定要具足色身,世間人認為好相、美相,佛統統具足。所以佛是世間人心目當中第一個美人,讓人一看就捨不得離開他,用這個手段來攝客群生,這是佛法裡頭常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佛菩薩的相都非常圓滿,讓你看到很歡喜,然後他講話你才會聽。阿羅漢的相那就差了,你們看那個塑像,佛門裡面這個造像,阿羅漢的相就奇奇怪怪的,沒有佛菩薩那樣的美滿。阿羅漢的相,你仔細去觀察,他雖然很奇怪很古怪的相,但是你細細去觀察,他離欲,不會那個相讓你看到生起愛欲之念,沒有,不會叫你生這個念頭;他會讓你生清淨心,生智慧。可見得這個現相也都是表法的,也都是幫助一切眾生契入佛道的一種善巧方便。
【佛現具足身相,既原為說法度生。】
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為這個事情,就是為了說法度眾生。
【而佛之所說,原說其所得,所謂如語。】
佛給我們說的是什麼法?實在講,他所說的就是他修行證果所得的,或者是把他修行證果的種種經驗,把他的經驗告訴我們,提供我們做參考。他所得的是什麼,給我們一個正確的指導,我們也希望將來也能夠證得。如語,五語裡面,前面五語講過,五語裡頭最重要的是如語。
【今知莫非緣生,當體是空,得即非得,佛即非佛,一絲不掛,空寂之性,竟體呈露矣。】
這是把如來修行證果到最極圓滿的境界,在金剛般若會上統統為我們顯示出來。世出世法都是緣生,佛法是緣生,佛在我們世間出現,示現八相成道也是緣生,說一切法是緣生,度一切眾生也是緣生。既然是緣生,也不能違背因果的定律,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必定是這樣的。所以如來所得,得即非得。他有沒有得?確實有得。他得到什麼?什麼也沒有。諸位想想這個意思,他真的有得,得個什麼?什麼也沒有。你們細細想想這個話的味道,你要是能明白,你就有悟處;你要是聽不懂,這個話好像很矛盾,「真有得,又什麼都沒有」,這到底得什麼?諸位要知道,所得的是自性圓滿的開顯,一切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你得個什麼?自性裡頭如果沒有的,這個你真得了;你原來有的,你得什麼?這樣說,意思就淺顯得多。
如果再聽不懂,我們舉一個更淺的例子。你身上沒有錢,想到沒有錢不行,到銀行去拿錢,到銀行提款,錢拿來了,你得到了。問你得到沒有?你所得的是你自己存在銀行的錢,你銀行不存錢,人家怎麼會給你?所以你所得到的是你自己本來有的,就這麼回事情。得是不是得到?得到了,銀行是拿到錢了,是不是真的?沒有,還是自己的,別人沒給錢給你,就是這個意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你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你從哪裡得?所以大家細細去體會這個意思。《壇經》上說得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絲毫欠缺。我們講佛經,一切諸佛如來講無量無邊的經典,全是自性具足的。到你一見性,你得了,所有一切經法都得了,得的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得還是無所得,得的意思有,得的東西沒有。
佛即非佛,得即非得,因為當體即空。一絲不掛,一絲不掛是形容心裏面乾乾淨淨,一念不生。有一個得就錯了,你就不可能得;得的念頭沒有了,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空寂之性,就是我們真如本性,這個時候真如本性圓圓滿滿的顯露出來,這是究竟佛果的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這樣圓滿。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所證得的是正等正覺,也就是經上講的三藐三菩提,不是無上。阿耨多羅是無上的意思,法身大士他們所證得的是三藐三菩提。
【長老陳悟,正指示學人,應如是窮究到底,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然後我空性顯,始覺合本覺而成大覺。雖如是悟,當請明眼人為之證明也。】
這是須菩提尊者在此地為我們做示範,表演給我們看。在本經,長老跟釋迦牟尼佛一問一答,答了再問,問了再答,這就是教我們必須要追根究柢,才能夠把微細的疑惑斷掉,然後才真正放下。所以放不下,就是你疑惑沒斷。佛法的修行,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很多次的報告,它是知難行易。佛法修行容易,不難,知太難,行容易。因為知難,所以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因為行易,釋迦牟尼佛沒有帶我們在一起修行一天過。我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跟大家在一起打個佛七,沒有!不但佛七沒有,佛一也沒有;禪七沒有,禪一也沒有。修行這麼重要,為什麼佛不提倡?行易知難。你要是知透徹了,搞清楚了,行簡單,放下就是了。可是凡夫他就放不下,放不下是知得不徹底,知得不究竟,金剛般若可以說在講經說法它是末後的一個階段,真的到追根究柢了。「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這個微細的法執,「佛成佛,佛證果,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還存這個念頭在,這不行,這個還是很大的障礙;必須連這些執著都要斷掉,都要放下,而後這個心才真正清淨,真的一絲毫法執都沒有了。
到這個時候,空性顯示出來,就是真性。真心圓圓滿滿的透露出來,顯示出來,這就是所謂始覺合本覺。始覺,沒有到究竟成佛的時候,都叫做始覺,你現在才開始覺悟。諸位要曉得,始覺不是一次,昨天我明白一些,昨天是始覺;今天又明白了一點,今天還是始覺。諸位要知道,從初發心一直證到等覺菩薩,都是始覺。為什麼叫覺?如果與本覺不相應,就不叫覺。與本覺相應,相應個幾分之幾,每一次都能相應個幾分之幾,這就很好。天天相應一點,天天在覺,時時在覺,處處在覺,這樣修行功夫就得力了;最怕的是不覺,不覺就迷。我們修行最大的困難,最大的障礙,就是那個覺會斷。
念佛人,為什麼教你佛號不能斷;學般若的,為什麼教你在一切時、一切處要提起觀照功夫,觀照功夫不能間斷。其實念佛跟般若裡面講的觀照無二無別,而且比觀照還要容易修,只要心裏面念著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掛在心上,把其他的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讓你心裡頭二六時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這個比修觀的確是方便太多。這樣我們將來必定往生,往生見佛那就成功了。由此可知,念佛念念這個佛號就是始覺,阿彌陀佛就是本覺。我們念佛的心就是始覺,念一聲佛號就是一聲始覺合本覺。可是不念佛又打妄想,這就很糟糕了。我們今天始覺合本覺的功夫很差勁、很淺,不得力;而打妄想那個時間長,那個力量很大,妄想牽著我們搞六道輪迴。今天擺在我們眼前真正的大事,是要如何讓自己二六時中,心裏面有佛號,不能有妄想,這是我們當前最大的一樁事情。所以一心念佛叫辦大事,什麼大事?生死大事,成佛大事,不是普通的事情,這就是始覺合本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成大覺。淨宗以外的法門,始覺合本覺而成大覺,真的不容易!理論上講沒錯,學相當不容易;而在念佛人來講,比他們要容易多了。
雖然開悟,須菩提尊者在這個地方示現開悟了;悟了之後,一定要請一個明眼人來給他做證明,他是不是開悟?是不是真的開悟?明眼人就是已經開悟的人、過來人,你向他請教,他來給你做證明。如果沒有人做證明,你還有疑惑在,我是不是真的悟了?我悟的這個境界是不是佛的境界?今天找不到明眼人,實在說,經典也可以做證明。經典兩個用處,對於沒有開悟的人來說,經典可以幫助你開悟;對於已經開悟的人來講,經典可以為你做證明,你所悟的境界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完全一樣,證明你的悟處沒錯。如果有百分之九十九一樣,還有一樁事情不一樣,那你要明了,你沒有開悟。如果開悟,一悟一切悟,不能說我有百分之九十九開悟,還有一分沒悟,沒那個道理,這是一定要知道的。經典展開,完全與自己境界相符合,這才是真正的開悟。尊者找到老師釋迦牟尼佛,這是個明眼人,決定沒錯,向他老人家請教。下面世尊給他印證,證明他的悟處是正確的,沒錯。
【如是如是】
這是給他印證。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於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請看註解:
【一切事莫非對待,有對待便有能所。】
對待,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相對,凡是相對,就有能、就有所,能所相對,有能有所。
【有能所便有分別,有分別便有執著。】
這是逐漸在發展,從極其微細,極微細的就是對待,從對待裡面就變現出能所,從能所裡面又變現出分別,有了分別又顯出執著,這個事情就痲煩。法相宗所說的三細六粗,這幾句話也說明了,宇宙一切現象之來由,怎麼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樣變現出來的。這個變現的時間非常之快,不是一樣一樣變現出來的,几几乎乎是同時,因為它的速度太快了,實在講它還是有過程、有次第,不過就是它的次第太快,我們肉眼凡夫沒有法子辨別;好像是突然的,同時顯現的。經上講八地菩薩對於阿賴耶的細相看出來了,微細相就是演變的過程,「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這個有次第、有順序的,八地菩薩才看出來;我們凡夫看的是同時的,沒有次第,就是它太快了。
【少有分別,便是第六識,所謂我相是也。少有執著,便是第七識,所謂我見是也。】
見相兩分出來了。由此可知,前面講的對待、能所、分別,那是阿賴耶的細相、微細相。到第六識、第七識,這個相很明顯、很粗了,八個識的相顯示出來了。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法相經論上告訴我們,八個識都有集起的功能,就集起這一方面來說,都叫做心,叫八心王,八個都可以叫做心。這八個都有分別的功能,就分別上來講,都可以說識,八個識。這八個同時都有執著的能力,執著是意,所以八個都可以稱之為意。八個,我們講心意識,都可以叫心,都可以叫意,都可以叫識,都沒叫錯,叫八心也對,八識也對,八意也對,都可以說。如果要細分,它們都有這個功能。哪一個功能最殊勝?它不平等,阿賴耶集起的功能最勝。如果論集起,前面七個識,能力都比不上阿賴耶,所以阿賴耶可以單獨稱為心,阿賴耶稱為心。若是就執著來講,這八個識裡面,第七的力量最強、最堅固,所以我們把第七末那稱之為意,它這個力量最強。若論分別,那是第六的能力最強,所以把第六單獨稱之為識,它的分別力量最強。於是心意識也可以分別說,心是第八,意是第七,識是第六,這樣講法也行。所以它這個意義,我們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這對於我們修行有幫助。
法相宗裡面,行門指導的綱領是在轉識成智。法性宗,像《金剛經》上跟我們講的指導綱領,可以說是一空到底,跟轉識成智意思接近,但是不同。法相宗的修行綱領,我們也可以用,實在講會用,幫助也很大。怎樣轉識成智?佛告訴我們,「六七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這個說得很明白。我們能夠下手的是修因,修因證果,到證果的時候,果上五八自自然然就轉。現前我們用功要用在六七,六是分別,七是執著。那就曉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分別就轉第六識,不執著就轉第七識。不分別那就叫妙觀察智,不執著那就叫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清淨平等覺」,若不能轉六七識,你怎麼能得清淨平等覺?所以相宗的修行原理原則,性宗的修行原理原則,對我們修念佛的人來說,統統幫得上忙。而且如果會用的話,我們念佛功夫的確很快得力,很容易得力,對於往生決定有把握,決定有幫助。所以這些我們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