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老師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


時間:2015/11/10 作者:一無所得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這裡要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要推翻幾千年前古人的論點。在我講解《四書》時,我常常指出古人的不對;究竟是古人不對,或者是我不對,讀者可以用自己的睿智去思考、評斷與選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非常流行。一般解釋它的意思是說,為人子者,有三件事情是不孝,沒有生兒子是最不孝的。但以現代的醫學來看,一個人天生不能生育,也許因為上代遺傳的關係。當然,當時醫學還沒有如此發達,古人也不知此理,且不去管他。

問題在於,除了無後以外,還有兩件不孝的事,在《孟子》這段原文中找不到,但朱熹卻有他的說法。這位自認是宋代大儒的朱熹怎麼說呢?大概他註解到這個地方,自己也頭大了,找不出來,於是引用古人的說法來註解另外兩件不孝:一件是「貧不仕」,家裡貧窮,不出去做官發財來養父母,另一件是「陷父母於不義」。再加上孟子說的「無後」,湊成「不孝有三」的三件事。

我大不同意朱熹這種說法,這是宋儒解釋的不當之處,這種觀念是非常不正確的。

我們應該注意「家貧不仕」這四個字的意思——父母還在,家裡貧窮,不出來做官,這就叫做「不孝」。這種觀念,害得一千多年來的中國人,都以為做官是最好的謀生與發財的途徑。

所以我常說,中國的教育錯誤了三千年,一開始是重男輕女,生了一個兒子,就望子成龍。如何成龍呢?最好讀書。為什麼讀書最好呢?書讀好可以做官,做官的好處可以謀生和發財。「升官發財」成了中國教育思想的中心。在我們這一代,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懷著這種教育觀念。雖然後來推翻了清朝,廢除科舉,不再考功名;但也想讀書做官,升官以後,縱不發財,回鄉也很風光。所以,並沒有如古聖先賢的讀書為救國、救世、救人的心胸抱負。因此,幾千來的中國教育,在基本思想上就是錯誤的,加上西方的教育制度一進來,這幾十年來更錯了。

不過錯得最厲害的,是宋儒以後。例如這裡說家貧不仕為不孝。為什麼一定要仕呢?可見欲養父母、生活的出路只有做官;而做官必欲發財,那就非貪污不可了。難道只有做官一條出路才養得起父母嗎?人生有很多的出路啊!

因此,我向來主張,讀古書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註解。讀秦漢以上的書,不可以看秦漢以後人的註解,要自己以經注經,就是讀任何一本經書,把它熟讀一百遍,乃至一千遍。熟了以後,它本身的註解就可以體會出來了。如跟著古人的註解,他錯了,自己也跟著他錯,這後果可不得了。須知古人也是人,我們也是人,古時有聖人,現在也可以有聖人,為什麼不立大丈夫的志向呢?

朱夫子的學問好,道德好,修養好,沒有話說。他對《四書》的見解好,也沒有話說。不過,錯誤的地方也不少。到明朝以後,一味亂捧朱夫子,把中國文化捧上了錯誤的道路,這個罪過也不輕,為害中國文化近千年。現在我們還是先就原文來討論。

這時大概有人向孟子質問:你孟老夫子說堯舜兩個人又忠又孝,沒有一點不好;但是舜同時娶了兩個太太——堯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他,可是他事先並沒有告訴父母。在中國古代,未奉父母之命而結婚就是不孝。孟子所以答覆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延續民族的生命為最重要。至於舜沒有先稟告父母而結婚,是因為他年齡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為了血脈能延續下去;何況,他也等於已經稟告過了父母,因為是身為君主的堯親自將兩個女兒嫁給他的。君主時代,君第一,國家第一,所以等於他稟告了父母。其次,他並不是因為發了財偷偷地金屋藏嬌,而是全國皆知的事,所以也等於已經稟告了父母。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其餘兩不孝呢?其實孟子在這裡已經講了,「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第一是事親,第二是從兄,如果沒有兄弟,則為守身。文章很清楚地擺在這裡,古人偏要亂解釋,害得中國文化思想走了上千年的錯誤。古人也只是讀書,不要相信古人就一定是聰明的,古人笨起來有時比我們更笨。

緊接著,孟子又說到了事親。他說「仁之實,事親是也」,什麼是仁?孟子的解釋好極了,仁就是愛。有些人把西方文化的愛搞錯了,西方文化中的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仁慈、慈悲。真正的慈悲,愛人愛物,首先就看對父母是否孝順。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愛,而說能愛天下人,那是騙人的話。所以仁愛的基本,要看能不能愛生養自己的二老。這兩個老人也蠻可憐的,別說是父母,就是兩個老朋友服侍了我們二三十年,另外去找這樣的朋友,還真不容易。對這樣的「朋友」都不能愛,吹大話說要愛一切人,這是做不到的。

孟子又說:「義之實,從兄是也」,在對人友情的道義上,負責任、守信用、講義氣,如果是對自己兄弟姊妹的感情都處不好,而說能夠對社會對朋友有義、有友愛的,不是絕對沒有,那只好用佛學中的「緣」字來解釋了。但是孟子是不講這方面的,他只說人倫之道,說一個尚義的人注重對朋友、社會負責任、守信用,這樣的人對於兄弟姊妹也一定友愛。

而「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一個真正有智慧、有見地、了解人生的人,對於這兩件事情應有個基本的了解,並且不會放棄不做,也做得到。光是了解而做不到,或者不去做,都不能算數。

【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在禮樂之教來說,「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中國文化禮樂之教,上古時代不靠法制,而是以禮來維繫社會的和平,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換言之,上古人自然具有道德,這就是禮,並不需要特別倡導仁義。後來道德衰敗了,勉強喊出一個口號「仁義」,來糾正社會的錯誤,仁義之道又失敗了,社會人心越來越壞,只好用「法」來管理;這是人類的退化。所以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場來看,人類是在退化,沒有進步。我們現在講的時代進步,是指物質文明而言;在精神文明方面,永遠是退化的、墮落的,道德越來越衰敗。過去有禮的社會,有道德;而禮沒有了,就只有仁義。當仁義沒有之後,才產生法制。到了法制都不能管理時,這批人類應該作廢了,因為人類社會已衰敗到極點。所以「禮之實」也是為了「仁之實」,就是事親,「義之實」就是從兄。

至於「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康樂,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樂,這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會、精神心理生活。

人生得到如此健康的精神生活,便沒有什麼事可以令人厭惡,灰心了,一切都處於這種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之中。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則天下太平。人人處在如此快樂的境界中,都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從內心流露出真正的快樂,而形諸於舉止之間。

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孝道的理由,就是為了建立家庭健康、社會健康、人類健康。所以孟子說,不能事親、不能從兄,是二不孝,再加上一個無後,不能延續民族的命脈,是為三不孝。對於無後這一點,在現代看來也是問題。因為孟子以後有好些人為了有後而多娶妻妾,可是娶得越多越生不來孩子。

對於這一點,我稍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且讀孔子所述、曾子所著的《孝經》,對於真正後代的解釋,是指功在國家,功在社會,功在人類,垂名於萬代,這才是有後,也是大孝。相反的來說,一個人活了一輩子,死後默默無聞,與草木同朽,統統是不孝。

這是我對「無後」的看法,是否對,大家不妨試作深入的體會。最重要的,希望不要誤解「不孝有三」的三件事,要「事親」、「從兄」,無兄弟姊妹則為「守身」。不能說不去做官發財就是不孝。前面孟子剛說過「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古人偏偏要在「不孝有三」上去亂作解釋,害得我們的文化一千年來走錯了路。對於「無後」,我認為我的解釋比古人更對。試看歷史上,許多名垂萬代、功在天下國家的人,或有一句名言留在後世被人效法的,這都是「有後」。而有些人,雖威赫一時,但到年紀老時,死前已經默默無聞成為過去,那算什麼「有後」呢?

所以,我常說事業分兩種,上自皇帝下至乞丐,那是職業,而不是事業。中國文化對事業的定義,孔子已經下了,「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不管做什麼事業,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甚至像以前山東以討飯興學的乞丐武訓也好,只要所做的事情對國家社會有貢獻,使老百姓得到平安、益處、康樂,才叫做事業。現在一般人都弄錯了,把職業當做了事業。事業又分兩種,一是現實人生的事業;而孔孟、釋迦牟尼,乃至於西方的耶穌,所做的都是千秋萬代的事業。在太陽沒有毀滅以前,他們的文化思想、他們的行為,將永遠影響人世,這就叫做「有後」。

《孟子與離婁》

【孟子曰:「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

孟子說:「仕非為貧也」,這句話非常好,推翻了宋儒以來,歷代註解「不孝有三」之中的「家貧不仕」,家中貧窮不出來做官。孟子在這裡就說了,絕對不會為了沒飯吃而出來做官。這不是中國文化中士大夫的精神。一個知識分子,窮得沒飯吃,可以出賣勞力賺飯吃,但不能隨便出山。

他說,不過,有時候可以講究一下。所謂有時候,是非常靈活的,上面所說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三個要點,就是屬於「有時候」。

若準備出來做事,是認為這件事對於社會、國家、人類是有意義有貢獻的,這就是「有見行可之仕」。其次,有的時候,名義、地位都不計較,只當一個顧問、參議,甚至沒有任何名義,他也可以在旁邊敲邊鼓,站住旁邊協助,這是「有際可之仕」。還有第三「公養之仕」,就說老了,退休了,國家供養他一點生活費,這一點,他就接受了。

也就是說,在時間、空間,對人、對事、對社會、人類能有貢獻的話,就屬於「有時候」的條件,但仍然絕對不變更自己的人格節操。

整理自《孟子與萬章》

漢儒之學,上面頂著孔子的帽子,內在借題發揮,糅集道、墨、陰陽諸家之所長,外飾儒家為標榜,從此曲學阿世,大得其勢,後世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間屢有變質,雖然或有以「詞章、義理、記聞」等為儒林學者的內涵;以「君道、師道、臣道」為儒家學問的本質。但不管如何說法,總之,必須要以功名爵祿,入仕用世為目的。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外,其餘兩種不孝之一,據漢儒趙岐的註解,便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換言之,讀書除了作官以外,就不能謀生,既不能謀生養親,當然就罪莫大焉。這與現在「教育即生活」,生活以賺大錢為最有出息的新觀念,除了形式與方法有不同以外,它的本質,究竟又有什麼兩樣?

《亦新亦舊的一代》

有同學問「不孝有三」是哪三樣的問題。我們古代重男輕女,但是中國上古男女還是平等的,男女不平等是宋朝以後的事,所以在古書上女孩子也可以稱兄弟,叫女兄、女弟。所謂「不孝有三」,不一定是指男性而言,「無後為大」,無後是第一不孝。第二不孝是「家貧親老不仕」,父母年紀大了,家庭生活貧寒,自己還裝清高,懶惰,這樣不做,那樣不做.不肯養父母,這是第二條不孝。第三不孝就是自己「曲意阿從,陷親不義」,父母教育你立身,自己站不起來,永遠靠父母生活。這是三樣不孝。

「無後為大」是第一條,其他兩條不講。那麼依據在哪裡呢?要看朱熹的「四書」註解。其中《孟子》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朱熹集註裡,也不是朱熹的見解,是朱熹引用古人的見解。這個問題很痲煩,你幾乎把我考倒了。不過,有些問題我不大同意,怎麼說呢?「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是不錯,因為民族主義,事關人類的衍生,這個暫時不管。

有一條我非常反感,就是「家貧親老不仕」也算不孝之一,我很反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好像只有一條生路,只有做官。其實知識分子不一定要做官,做官、做皇帝是職業的不同,人生要有自己的事業,對社會國家有貢獻叫做事業,能夠創出事業來才是大孝子。這個觀念在哪裡呢?在《孝經》這一本書裡。《孝經》是中國文化十三經之一,是孔子傳道的學生曾子所著的。所以真正的大孝是大孝於天下,換句話說,對社會人類有貢獻就是大孝子,這是《孝經》裡頭的道理。

另外,一定要做官才叫孝子嗎?那是解釋錯誤,所以孟子也不引用。我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犯一個錯誤,重男輕女,因為重男,每人都想生個兒子望子成龍,成龍的方法只有教育他讀書。讀書有什麼好呢?讀書可以做官。做官有什麼好呢?升官可以發財。現在一直到選舉也是這個觀念。不過《朱子治家格言》裡說,「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這是我們小時候的一個基本教育。讀書人志在聖賢,不是詩作得好,文章寫得好;為官呢?心存君國。但是儘管從小那麼教,結果出來還不是想升官,升官以後想發財?所以,升官發財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在講《孟子》的時候也提到過,「不孝有三」之中這一條我是不大同意的。

《列子臆說》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