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普賢行願品 第七集 2011年四月  


普賢行願品2011年四月

昆明開示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大家請放掌。

這個「此處最吉祥」是禪定中的一個境界,因為我不是文學家,也不是小說家,不會去描述那個境界,只把那種感覺把它寫下來。那境界當然很多了,寫個文章時間不長,但是沒有靈感你也寫不出來。當然你那個境界多,人家境界都很多,那是什麼境界啊?有時候你真正修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講境界都是胡說八道,真的境界才不是他們講的那種狀況。因為你沒去進入那種狀況,你就不知道。你進入那種狀況,那就真的是很殊勝。而那個殊勝,絕對不是你講的什麼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誰說他長成那個樣子?

那你就要知道,真修行是很重要。所以你在修法中,你的方法對不對?人家跟你講你都對了,你被賣掉你也不知道。被人家賣掉你還替人家算錢,「哎,再找三塊,謝謝啊!」人家說「上車。」「幹嘛」?「你已經被賣了!」哇,怎麼這樣?那已經來不及了,手鐐腳銬已經全部銬上去了。所以,你一定要帶著疑情「這樣對嗎」?這個很重要,然後你就會無盡地超越,那此後就只有你知道了。你展現出來的就是很不可思議的狀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經驗。一位同修把它編成曲子了,這個版本已經好幾個版本了,你喜歡哪個版本都可以,專利開放,著作權免費,你自己去用。

好,我們昨天跟各位談到普賢行願力的運用狀況,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那也跟各位廣發英雄帖,廣招各路英雄豪傑來參與研究普賢菩薩。這普賢菩薩的研究他需要有兩個特質,第一個你必須要會寫,文字工程跟文字底子的功夫要夠;第二個你要有耐心,因為這些東西他不是文字表面的情況。

譬如說這裡頭有第一項,大概每個人都要去進行的,就是普賢菩薩的傳記你要把它寫出來。這個就痲煩了。普賢菩薩的傳記就在《華嚴經》裡面,那你自己要去找,你不要問我,要問我,我就自己寫就好了,就不要叫你寫了。普賢菩薩的傳記。我為什麼講這個呢,這次我們昆明有個同修,我剛才也想到,因為我一直想要打電話給他,老是都忘了。他有一天就跟我講說,他想要了解普賢菩薩,他想要了解普賢菩薩的一生,他曾經花了一百多萬請人家研究普賢菩薩,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到現在普賢菩薩還沒出生。

這個只有我們同修們可以做,第一個你先把《華嚴經》裡頭,普賢菩薩講到,或者這些善知識,那五十三參裡頭最多了,他的傳記在哪裡呀?說「彼王者何也」?「毗盧遮那佛是也。」他講那過去生的故事,「彼王子者何也」?「我身是也。」或者是普賢菩薩的,那後面一個,那個人是誰?那就是我,就是善知識,那五十三參善知識講的,他有很多這個。那你就知道普賢菩薩不就在那裡嗎?

你先把那個挑出來,那我再告訴你,你要從生命的立場去了解他,然後再告訴你,那個時代他所展現的生命狀態是什麼狀態,他當王子、當國王,有時候當皇后,就在這個時候你怎麼展開。你假如這個展不開,這個理論你就展不開。因為你不是活在現實的人生里,你是活在大腦的牢籠里。所以你就要看語出何處,有沒有這個,沒有你就不會了,那就沒辦法。

他裡面講到長者、長者子,那作為一個長者是怎麼生活的?作為一個長者子是怎麼生活的?作為一個國王是怎麼生活的?作為一個太子是怎麼生活的?假如他不是太子是王子,又是怎麼生活的?那你要會生活。你人生沒那麼精彩,你只會做一個人而已,這個人是什麼人,你也不知道,就是很痛苦的人,很枯澀的人,是個人乾,牛肉干的那個乾,被壓榨得乾乾的,所以你缺少生命力。

我們在一生的奮鬥當中,你有成功的時刻,也有失敗的時刻;也有當配角的時刻,也有當主角的時刻。那你在那個過程里,你有沒有認真地生活過?要有的話,《華嚴經》裡頭所演的每一個角色你一定會演。你不要一直瞪著我,應該要鼓掌,都給你暗號了都聽不懂。

好,這是第一個。你人生一定要活得寬鬆一點,就是要有一點生命空間。你假如一直在生存邊緣掙扎的話,那你就不會寫了。你是不是在生存邊緣掙扎?昨天舉例子,你有沒有對號入座我不知道。我再舉個例子,看看你要不要對號。有沒有排過隊?你有沒有插隊?插隊的人都在生存邊緣掙扎。為什麼?他等不得。

管你一堆人他都沒看到,他一定要插到前面去,那不是在生存邊緣掙扎嗎?一個生活、人生有空間的人,他一定會等,排隊就排隊嘛,你又不是VIP,走VIP通道,有VIP通道那你就走VIP通道,那就不用等了;那你不是VIP,你就要排隊,你為什麼插隊呢?為什麼等不得呢?可見你是在生存邊緣掙扎的人,你再怎麼有錢都沒用,都是貧窮人。

我跟你講,能夠排隊的人是富有的人,是生命中很富有的。你去注意看看,你排隊的時候會做什麼事?不要在那邊擠,靜觀眾生相。有的人就在那邊......有的在整理衣服,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有的人就這樣「還不快一點,哎呦,還不快一點!」你從那個地方你就反思自己,「我現在是怎麼啦」?

人家在擠,「有事嗎,有事你就跟前面講一下,我讓你先走,你排我前面。」所以你就會養成很好的人品。「對不起,請你們讓我一下好不好,因為我很急,我有重要的事情,大家讓一下。」「好吧,你先吧。」那你就可以了,你要徵得人家同意嘛,你不要看看人都不是人,我就自己插隊,那是不行的。這個閻羅王都幫你記帳,本來是排隊慢慢下油鍋,你插隊的人先下!觀世音菩薩還沒到你就先下,所以你不要插隊,插隊你要上刀山你就知道,你就插隊上刀山。所以你從這個地方看,人生的生命空間越寬鬆的人,他是越富有的,越富有的人,他的人生就越自在、越靈活。

所以很多人常常急著說,「師父要怎麼樣才好開悟,要怎麼樣快開悟」?你別那麼急嘛,你要開悟幹嘛?開悟趕死啊?不用趕,你慢慢來嘛。你靜得下來嗎?靜不下來沒用。「師父,我馬上要趕,請你告訴我怎麼樣子念佛可以一心不亂。」我說「你靜下來吧,喝個茶吧。」「不不,我在趕的,要怎麼樣子能夠一心不亂」?我說「你就靜下來坐下來喝茶嘛。」「不行,我就沒時間了。」那你就去吧。你想想看,這種心境要怎麼一心不亂?不可能。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到生存邊緣去掙扎。我這不是跟你講道德律,你排隊不排隊你家的事了,反正到閻羅王那邊你也不用排隊了,你是算第一個去了,人家要炸乾的時候,那你就第一個下去炸好了。

懂得養成排隊的好習慣,在排隊的時候就是在修行嘛。別人排不排隊無所謂,佛弟子從排隊開始。這個是一個很好的人品訓練,不是排隊有多好,是你的生命空間會一直放大,這是我們中國社會現在最需要的。你收入多少沒有用,假如搭車什麼都不排隊,你錢再多有什麼用啊?生命的氣質要出現,氣質是非常重要的,氣質就來自於你的生存空間有沒有。假如生命沒有生存空間,你的氣質是沒有的,你成天都在急,不知道急什麼,這個叫做窮得什麼都沒有的人。沒有生命空間的人是最窮的人,生命空間越寬大,他就越幸福。你要記得。

所以很多人在講說這個世間要怎麼消滅貧窮,我告訴你貧窮怎麼消滅?這個世間本來就不公平了,你放心,沒有公平的事了,但是呢,你的心是平的,是寧靜的,誰都可以寧靜下來,當你的心情平靜下來的時候,當下的幸福你就享受到了,那就沒有貧窮不貧窮的問題了。我們那個小國王,現在抓去關的那一個,你都認識嘛,都比我熟,我都名字叫不出來。你看,身為一個不管叫一國之君還是區域長官、領導人,他窮到你看都要抓去關了,他是典型的生存邊緣掙扎的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沒有用,這是最典型的人。

今天,昨天報紙有個人,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我只看標題,人家賠他四萬五,他說「我不是要你賠四萬五,你知道弄錯就好,這個錢給你媽媽養老用。」這是富翁嘛,我不是要你賠,錢有沒有無所謂。他也不是很富,他是鄉下農民,這不是很富有嗎?他不會跟你計較那個東西,我相信對方一定是不認錯這一類的,所以上法院就判決說你要賠錢。

所以我們要知道,生命空間的存在是真正你生命品德、人品的地方,你要怎麼培養你良好的人品,讓出你的生命空間。你有的話,那普賢菩薩的傳記你就看懂了,你要沒有這種空間,普賢菩薩的傳記你看不懂,《華嚴經》裡頭很多。這是我們講到普賢行願力的時候所跟各位提出來的。至於普賢乘、普賢行願他都是專題,那麼有關普賢在真理中的地位,這才是要研究的地方。

我們跟各位講過《世主妙嚴品》他是無極的領域,形而上的領域,是形而上的別相觀,《如來現相品》是形而上的總相觀,《普賢三昧品》是形而上要轉入形而下的時候的一個關鍵紐帶。所以上面這三品都是講無極的,形而上無極的部分。《世界成就品》是無極而太極的太極總相,《華藏世界品》他是華嚴的宇宙觀,《毗盧遮那品》是華嚴的生命觀,再下去就是現象論了。所以在這裡頭,他把本體論、緣起論、現象論,宇宙觀、生命觀都有了。

這一卷《十大願王》是由太極而無極,歸真返璞最重要的那個關鍵卡,就是普賢行願力,十大願王講,就在方法論上來講,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大家都知道這一品很重要,你都講不出這一品為何重要。他是在由太極要返回無極的時候,要用這《十大願王》,他重點在這個地方。

那你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成功?我告訴你未必。那不成功的怎麼樣?不成功的重修。佛法很簡單,留級重修嘛,也不會把你死當,也不會把你趕出校門了,反正你再怎麼離開法界,還在法界內。要怎麼重修呢?重修的人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極樂世界是什麼,是從無極到太極的過程里,不及格的統統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你不要急著要到極樂世界去,那是被留級的留級生才去極樂世界,不要看錯,你要弄清楚。所以弄一個極樂世界,是萬一爬不上去掉下來的時候,不會再摔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了,會掉到極樂世界去了。你放心了。要成功的你就直接回到無極領域裡頭去了。這個基本原則你抓到,你就知道這《十大願王》的重要性在哪裡。

可是你要知道,很多人還不具備條件吶,這個是超級博士要去得諾貝爾獎的那個地方。那你現在還沒到那裡的話怎麼辦?不要緊,你就跟著修。因為不及格我就到極樂去,就這樣簡單嘛。挑戰不成,就是報名以後被刷下來的人統統丟到極樂去了,你放心了,就修這個法門有這個殊勝。

所以極樂你不用求了,你只要丟報名表就好了,丟上去不及格,因為報名表他不可能把你丟哪裡去,統統丟到極樂世界那個垃圾桶去,那要成功的都已經進無極去了,都已經進到那個形而上的成佛的領域去了,到妙覺最高的境界去了,就是這一品,他殊勝的地方。我這樣跟你講你不要誤解,你不要說極樂世界是法界的垃圾桶,那是用一個形容代表,你不要去跟淨土宗念佛人講說「你們念佛的人都丟到垃圾桶去。」那以後要打人,我就叫他去找你,你不要找我。那是用一個形容詞來說明,你假如把極樂世界當備胎都可以,他其實就是個化城。

好,你了解到整個周遭環境的狀態,那我們來看,現在你以普賢行願力,那你要怎麼樣來進行這個工作。因為他是絕對的制高點,你站在這樣的一個制高點上面,那你的信解就叫做真心信解,如對目前。昨天跟各位講過,那我怎麼知道我的信是絕對的呢?你當然現在是不能絕對,所以你要有那種無盡超越的基本態度。

所以你常講說,「我就這樣子,我已經十年來都沒變了。」那你完了,因為你沒有超越。很多人常這樣講,「我修了二十年一直沒變。」那你是鐵石心腸,你才會釘在那個地方二十年不動,看起來是如如不動的人,那叫一點進步都沒有。你本來就是進步的,要一再地超越,跟各位講,這跟你傳統的佛法觀念是不一樣。你就會認為說學了佛嘛,應該要平平淡淡過日子,這個清心寡欲。人家吵我,我也要「沒事沒事。」什麼都好了,那個叫不溫不火,就好像那個蠟燭快滅火一樣,你以為這樣叫修得好啊?我告訴你,那不是華嚴的氣質。

華嚴所給你的生命是一種燦爛的,而他不會偏離軌道的,你要留意到。所以我們跟你講說,你一定要在自我的生命空間跟族群公約當中取得一個平衡,所以你不會犯大不諱,但你的生命又很旺盛,不會枯寂了,快死了,沒氣了,要死不斷氣一直拖著,那不是這個樣子。他是一種很強烈的那種生命欲望,他不是為自己,他為眾生在服務。你想想看,一個要死不活的人,如何為眾生服務呢?這個你一定要弄清楚,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所以當你具備這種生命力的時候,你是必須要一再地超越自己,你要一再地去進步。那進步怎麼樣證明對不對呢?你要印證,你要求證,然後再驗證,驗證以後再往前走,再超越。甚至於我們超越幾次以後,我們要核對原來的核心,中軸線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原則。你必須一再地這樣去做,當你這樣一再地向前進,一再地在超越自己的時候,你的認知是絕對的。因為你會說現在我這樣認為,昨天我不這樣認為,我肯定明天也不這樣認為,這樣的話你的生命力就會很旺盛。你不會成為一個什麼,我常常講這叫神奴,神的奴隸。

很多宗教徒都是神的奴隸。你知道嗎?神的奴隸他會很乖,你去注意看看,每個菩薩,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的那個坐騎,不是有兩個人嗎,一個是撐著幢幡,一個是牽著獅子、牽著大象,那個是奴。你修了老半天信了老半天,你大概就替大象洗澡,因為你是神奴,你不是真正的一個教徒。

我可以告訴你,任何的教主,他絕對不會虐待他的教徒,你記得這個原則。假如你認為你的教主是要你做一個乖乖的乖信徒,聽話就好,那你當哈巴狗就好了。沒有一個教主是這樣在虐待他的信徒的,每一個教主都期望他的教徒,他的生命都是燦爛的,發光發熱的,你想想看,要不然你進入宗教領域在幹嘛?在這個世間你就不願意人家壓制你,你進入神的國度還去給神壓抑嗎?這基本上是不對的。

那我們要你的生命燦爛起來、活躍起來,不是叫你亂搞,現在有些宗教就是唯恐天下不亂,那不是我們訴求的。因為那是有宗教野心的,想要顛覆別人國家,就一定要去做你的奴隸,那就不對了,基本上那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告訴各位,是要你活得燦爛、精彩,不是要你在社會上搗亂。所以我們是在教化人心、安定社會、襄輔國政的前提之下,在做弘法工作。你一定要留意到這一點,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情況,所以你的認知在這個前提之下那是絕對的。

因為我相信再過幾天,我的見解會進步,所以我現在的見解只能夠說我的智慧如此,你有更好的見解我會接受。所以你是一種趨向絕對的那一種見地出現,而不會堅固執著說我的見解就對,不會。這是各位要留意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是從這樣來做解釋的,不是說我學普賢,所以我的見解就是絕對的,不是。是因為我要一再地超越,總有一天我會到達止於至善。

你要懂得,我是以這樣的心境來頂起普賢行願力這一塊招牌,是指這樣來的。那這樣子,你這個行者絕對是謙虛的,而且又有自信,知道嗎?因為我的見解今天就是這樣,明天可能更好,說不定下一句話,只要你提出更好、正確、好的意見,我就接納,我的意見就改了。留意到,這是非常殊勝的一種生命的狀態。

那麼下面,他以你這一種絕佳的生命狀態來講,那麼「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這個就是關鍵了。用清淨的身語意業,前面我們跟各位講,你很清淨,你絕對恭敬,絕對誠心誠意,但是因為有無常在。那麼這個地方講的,不是無常,他是一種增上,你誠意我也誠意,你清淨我也清淨,但是你的清淨受到無常的干擾,我的清淨不受無常干擾,但是,我也不是絕對清淨,我只是就目前來講,我是這麼清淨,後面有沒有煩惱來干擾,暫時不管,但是我肯定我會向上。

今天我帶有八分煩惱,明天七點九分煩惱,或者七點九九九也不一定,反正我就是每天在進步。十年後可能變成六分煩惱,二十年後可能變成五分煩惱,到我臨命終時,可能只有四分煩惱,還不見得絕對清淨,但不要緊,下輩子來我會更清淨。

這是指這樣的態度,而不是說我已經沒有煩惱,不是這樣,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不可能沒煩惱。所以你不要講我絕對沒煩惱。因為清淨是指沒煩惱的意思,沒煩惱的意思就是無常不起作用,我們不可能沒有。但是至少我在提升,叫增上。那麼大部分的人,不以普賢行願力來的話,他是無常一再起作用,我們以普賢行願力這個金鐘罩罩著我們的話,那你當然也有煩惱,但我煩惱會越來越少,就變成這種狀況,這個叫做清淨身語意業。

我這個解釋給你的跟外面解釋的不一樣。你說清淨身語意業文字這樣寫,我就這樣子,那是因為你不懂得華嚴的思維模式跟語言模式,《華嚴經》的語言模式在普賢行願力的結構之下他是這種思維模式。因為現在你是凡夫不可能絕對,絕對已經成佛了,但是我們要趨向成佛的目標要怎麼辦?他就有這樣一個行為模式在做,增上的模式在做。這一點你要弄好,跟各位講,這就是普賢乘的精華。統統入定了?跟你講這麼重要的東西,你一定要逮住,普賢乘的精化。

所以你記得這一個叫什麼?DNA,你記得,生生世世你的生命都會很燦爛,你的精神都會很飽滿,你的心理都是很健康的。身體我不敢跟你保證,因為有時候要吃牛排,有時候吃烤全羊,我不能跟你肯定說你皮膚一定是這麼漂亮。你要吃烤全羊,那就皮膚不會好,但是你的心理、你的精神絕對會是非常旺盛的,這個旺盛就在這一點。

我再講一遍,這是很重要的。保持著一種無盡超越的心態,生命的狀態,那你自己要常想,我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這個禮拜有沒有比上個禮拜進步?這個月有沒有比前個月進步?今年有沒有比去年進步?當然這輩子比前輩子你就不知道了,但是,我這十年來跟十年前有沒有進步?你可以比較得出來。比較什麼?煩惱有沒有減少?幸福感有沒有增加?像我們剛才講的,生命的空間有沒有加大?或者是一直在那個生存邊緣掙扎?你去思考這些問題,你的生命品質絕對進步很快。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注意這裡,因為你不注意,所以你就不會排隊。你去買菜就,白蔥就抽幾根也好,明明都在買瓜子,還跟人家啃花生,這都是生存邊緣掙扎的人。你不要看這個,我在生活中讓一點給人家,你的生命空間就出來了。你抱著這幾個,我現在講的,你可能聽不很清楚了,凌凌亂亂的,你整理一下,你的生命就會開始向上。要不然你的生命是垂頭喪氣,好像那個樹、花沒澆水一樣,統統完了,時間短還不要緊,時間長你就完了,你就死掉了。那不但枯死,你下輩子再來還是這樣枯萎。但是你現在就必須改造你的生命,我們講不是生命改造工程嗎,你就這樣去改造。所以清淨身語意業非常重要,你不要用一般文字上的那種解釋來看,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要跟各位談的,這是禮敬諸佛的修法,所以這一個大願修的重點,他是身語意業講三個,他的重點主要修身業。但是身語意業要啊,你不能夠說我身業我就拚命拜,一面拜腦子還在想壞事。有時候不是想壞事,不見得我們都想壞事,就是氣不過,一面拜一面拜,越想越氣,拜到最後坐在那裡,不拜了。要看到,「哎喲對不起!」這就表示你的意業,身語意的意不清淨。我既然拜了,就其他先放下吧。禮敬諸佛,而我跟各位講,拜佛叫禮敬諸佛這個大概沒問題了。

我再跟各位講,排隊,讓位都是禮敬諸佛,你知道嗎?你在家裡拜了兩千拜,為了貪心趕快兩千拜拜好,結果到這裡排隊了,「對不起,對不起,我因為拜佛所以遲到了,給我排前面好不好」?那剛才拜了兩千拜,完全破功。你何不少拜五百拜,我來這邊排隊嘛。那五百拜沒有說我不拜,你多拜了那五百拜,來這裡插隊,那不是白拜了嗎?所以禮敬諸佛在哪裡?我真的跟各位講,你不要從文字上看禮敬諸佛,尊重人性!你對人能夠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你對一切動物能尊重,你就禮敬諸佛;你對一切的存在能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你心裡經常思維我對一切萬物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

前面講禮敬的技巧是有無量的我禮敬無量的佛,一一佛前有無量的我,一一我前有無量的佛,那是理論嘛。現在擺在眼前的是,我對世間一切萬物,我能不能尊重?問題在這裡。你哪個要尊重?你想不起來,那你怎麼禮敬諸佛?你拜佛在拜什麼?你在那邊拜木頭,一張紙有什麼好拜的?我跟你講我拜觀世音菩薩一面拜一面罵,拜十萬拜我有功德是什麼?因為當然不是到第十萬拜,用話講當然是講到第十萬拜了,在這當中我發現了,拜佛的目的是在尊重人性,你假如不尊重人性,你拜佛是白拜了。不但尊重人性,你一直擴大,尊重一切生靈,尊重一切萬物,當你這樣逐漸打開,你在禮敬諸佛的時候,你是在尊重一切萬物,尊重一切人性。

所以你會聽我講,有時候聽我講經說,哎呦,講得那麼犀利,把所有的宗教都罵進去了,說我們宗教徒都是神奴,我告訴你,我是基於人性的立場告訴你的,你不要當神的奴隸,你要做好你這個人。這是從尊重人性講的,當然我也尊重眾神,可你又怕人家神的信徒叫做神奴。你自己當神奴你就是怕我罵,你不當神奴我怎麼會罵你?這是從人性出發的。

為什麼西方人不講人性?因為他只講神性,他鼓勵人家都去當神奴,他沒有說把人性擺第一。我們東方文明跟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人性為第一。所以我們講人性、講人道、講人文,都是以這一部分來談的。以人作為一個起碼的條件,然後你要擴散到一切萬物生靈,都要懂得尊重,這才叫做禮敬諸佛。你家裡弄了一尊很漂亮的佛像,天天都在那邊拜,把門一關,出來就開始罵人。我說「去死好了,你拜什麼」?拜佛那麼認真,恭恭敬敬,穿海青什麼還繡鑽石,然後這樣去拜佛,拜完佛,海青折好了,出來就開始無明火七八把一直冒。這不是,不是這樣。

所以從禮敬諸佛上來看,你要懂得怎麼樣尊重人家,我跟各位講排隊是尊重人家,你開車在路上要懂得尊重人家,不要喇叭一直按,真是受不了,就等一下又怎麼樣嘛?等一下也有問題,那你怎麼尊重呢?你想想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從學佛的立場來看,你在這個地方一看你就已經窮盡一切了,你要懂得這樣,這個禮敬諸佛就已經站在法界的制高點上了。不絕對,也差不多快到絕對了,那我講的,僅供你參考。回去以後,說不定明天有更好的答案出來。這樣子的話,下面你就懂了。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你看,當一切生靈無有窮盡的時候,那我這個尊重就無有窮盡,經文在講的那個語言模式如此,盡虛空遍法界,你都能窮盡了,那你的心量就打開了嘛。那不信的話,你看這千佛堂進來,一一佛你都要禮敬,你要拜一千拜。每個人都拜一千拜,那我們就不要講課了,兩個鐘頭就下課了。可是你的心念一轉,我禮敬天下一切生靈,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生命,可以吧?你一念就窮盡了。

但你最好不要講這一句話,「你這樣拜一千拜,不如我一念,我一念就窮盡了。」這叫造口業。你真的做到嗎?我們理論上是這樣講,你真的做到嗎?這是很重要的。所以理論我們懂了以後,我們就經常思考自己,我真的一念就盡虛空遍法界嗎?沒有的話,閻羅王在等你喔。我跟你講,我在這裡是仗三寶之力講給各位聽,不是說我做到,你不要說師父這樣講,他一定做到,不是。

我們講以後你真的做到嗎?你回家自己去懺悔,沒做到一百〇八拜,你真的做到嗎?你可能做到,但你也不要太自信,萬一漏了一個,照樣打屁股。所以你一定要很虔誠地、很誠懇地、很謙虛地自我反省,就算我真的做到還是一百〇八拜,你知道嗎?你不要理論一通就到處跟人家吹牛,我這個只要念一轉,就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都禮敬了,你少說。

理論是這樣,我們未必做到,因為理事無礙你還沒做到,做到理事無礙已經是菩薩的果位了。而我們是理論上還可以了,反正師父講,我就copy講給人家聽,講錯大概沒講錯了,可是你做就做不到。講錯大概不會講錯,但是做呢,你可能就做不到。因為做到是需要德行,你真的有德行嗎?這德行少說二三十年功夫一定要,沒有辦法省掉這種功夫的,你只能夠說我功夫比較大,為什麼?人家一天拜三百,我一天拜三千,那你不能只拜一天,你要拜三十年,三十年每天都拜一千拜那再講嘛,但是你沒有這種功夫不行。為什麼?因為時間長他在考驗你的意志力,一定要時間長。

第二個他在鍛鍊你的智慧,因為時間長你有很多狀況會產生。那些狀況是不得已狀況產生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要有智慧才能克服。我跟你講,開刀、住院一個月才出院,那我請問你,那一個月你怎麼拜?你要不斷。我問你,你怎麼辦?你說「這個,阿彌陀佛應該可以原諒。」那是阿彌陀佛的事,不是你的事,現在問題是你怎麼做?打了痲醉以後你躺在那裡,一醒來就已經半個月了,好了,那每天三千拜你怎麼辦?你還是要拜。

好了,這個問題就考驗你。那你說「沒有,我反正就昏下去了,醒過來就半個月了。」那你這輩子就少了半個月,那你修行根本就沒修,那怎麼辦呢,這裡考驗你的智慧,你要怎麼克服這個困難?爸爸往生,忙得焦頭爛額,忙了一個月,到七七四十九天已經喘不過氣來了,那每天三千拜,早就忘記了,拜到哪裡去了。好了,那請問怎麼辦?你怎麼克服?金融海嘯事業不順,那你已經不止焦頭爛額了,粉身碎骨了,你說還每天三千拜?你怎麼拜?

三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不在時間上面,而在於你要一再地去克服在生活中擺在你眼前的這些障礙,這些才是你積累德行的地方。沒有說你一定要成功了,但至少這件事情會使你很懊惱,「我怎麼業障這麼重?想修個行,就這裡出狀況,那裡出狀況,天曉得,爸爸往生怎麼會這麼忙」?你以為往生就買個棺材拖出去埋葬就好了?沒有,是非之多,那要你一個一個去克服。煩惱,那你必須趟進去才知道,為什麼?你要經歷這些考驗。

那一個每天拜三百拜的人在克服這些困難的心態,跟每天拜三千拜的人來克服這一種狀況的心態,我告訴你,不一樣。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把它解決得多圓滿,是一回事;但是你用那三千拜的心態來解決這些問題,跟三百拜的心態來解決問題是不一樣的。你的德行照樣在成長,但是你要是三百拜的話,通常你就會忘得一乾二淨;三千拜的,他有他的處理方法,你知道嗎。

我跟你講一個方法你就會發現到,拜三千拜的人他說,「我不能一天拜三千,最少也要拜一千。」他就撐下去了;「不能拜一千我也要拜三百,三分之一嘛。」他撐下去了。拜三百的人說,「哎呀,不能拜,那我拜一百好了。」拜一百一忙,「我拜十拜好了。」「哎呀不要緊欠一下,以後一起補。」你就歸零了。拜三千的人再怎麼少他也會拜三百,拜三百的人一兩下子就歸零了,那一段時間過後,過了三年才想起「哎呀,我每天要拜三百拜,怎麼沒拜」?那已經過三年了。本來是三十天,結果過了三年,關鍵就出在這個地方。

這是什麼?就是功夫,他就是德行。所以你這個心量一定要帶著,你實際上在做的你一定要做。幾十年後這個基礎就會起來。那是你的,任何人沒有辦法替代。什麼小偷、強盜,搶不了你這個。所以才會說臨命終時《十大願王》常在其前,引導行者,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那是最倒霉的才去了,成功的就直接到無極那邊去了,已經進入法界了,所以你要留意到,這個行法你要懂得。

下面講的,就是一個總結。「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那麼這當中,這段話里有幾句話,「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從虛空界盡到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們叫四無盡境,四無盡境是什麼?我們休息一下再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