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派遼寧朝陽建平洛桑陀美仁波切妙吉寺《菩提道次第廣論》分類: 應機施教---隨機開示、偈
《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部論典的著造者是藏傳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宗喀巴大師(1357~1419)。
為何稱"宗喀巴"大師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宗喀巴」一詞的來歷和含義。
我的老家青海西寧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和長江的源頭,有海拔6282米高的阿尼瑪沁雪山。阿尼瑪沁山神屬羊,神通廣大,是安多藏區的主要救護神;只要阿尼瑪沁雪山巍然屹立在黃河源頭,黃河之水就不會幹涸,非常殊勝。
阿尼瑪沁山神是格魯派的護法神。當年,阿尼瑪沁護法神曾護持宗喀巴大師入衛藏前往拉薩,後由宗大師帶入親自選址建立的噶丹寺。我們在2014年7月27日去噶丹寺朝拜時,也都看到了噶丹寺的措欽大殿裡供奉的阿尼瑪沁護法神像,以及那根阿尼瑪沁護法神用來拴馬的粗大的柱子。
阿尼瑪沁神山有九個英武的愛子和九個美麗的愛女,第三子傑日居住在青海東部湟中縣的山上,那條巨大的山脈就是宗喀山;那裡有十八個宗喀部落,過去有很多來自長安、新疆、西藏和四川等地的商人都聚在此地經商,非常繁榮,是當時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一說在宗喀山上的野蔥非常多,在藏語中,"宗"就是"蔥",所以大家遂稱此山為"宗喀"山,宗喀巴大師就誕生在那裡。
據說,宗大師誕生時,臍帶滴血落地處生出一棵菩提樹。這棵菩提樹枝繁葉茂,樹上有十萬多片葉子,每片葉子上都有獅子吼佛的佛像,所以塔爾寺藏語又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在藏曆土羊年(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大師的母親因思念大師,以菩提樹為核心建成一座蓮聚塔;金猴年(1560)年時,高僧仁青宗哲堅贊在蓮聚塔左側建成一座彌勒佛殿;後人為護塔護樹,又建了一座大金瓦殿,而後被建成藏傳佛教格魯巴的名寺之一塔爾寺。
我帶你們去那裡朝拜時,你們也都看到了那棵神聖的菩提樹,其樹根向四方舒展、延伸,象徵著藏傳佛教的法流淵源,宗喀巴大師的法脈清淨、廣大、增盛、圓滿。
菩提樹下的地上沒有一片落葉,藏民們恭恭敬敬地拾起落在地上的葉子並珍藏,他們將葉子視為大師的信物。無與倫比的宗喀巴大師,圓滿示現給眾有緣。
宗喀巴大師的本名為洛桑智華,這是安多語音譯;拉薩語音譯為"洛桑札巴";翻譯成漢語就是"善慧名稱"或者是"賢慧名稱"。那麼我們為什麼稱呼宗喀巴大師呢?"宗喀"是地名,"巴"是藏語"人"的意思,宗喀巴意為在宗喀這個地方出生的人。在藏區,為尊重成就高卓之大德,一般以地名命名高僧;後人尊稱大師為宗喀巴大師,意為大師是宗喀地方出生的人中絕無僅有、稀有難聞的大德高僧。
這就是宗喀巴大師名稱的由來。
宗喀巴大師著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總攝、濃縮了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的精髓,次第講述了最圓滿、最直接的成佛方法,是一個人、一個補特伽羅從凡夫直至成佛的捷徑和完美引導。
宗喀巴大師一生中共著造了三種菩提道次第論著,分別為《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和《菩提道次第攝頌》。我們現在學習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藏語發音是"向曲拉仁切莫",其中,"菩提"的藏語發音是"向曲",意為"覺悟"、"無上正等正覺"。
進一步解釋,"向"就是指一切眾生的煩惱,即由於貪嗔痴慢等所帶來的煩惱障和對這個世界執取、分別的所知障,以及所有的痛苦、障礙和習氣都已被徹底消除,"應斷諸垢永淨"的意思。
而"曲"則是指:不但消除了所有的煩惱障礙,同時也圓滿了小乘的聲聞、緣覺的五道和聖者菩薩的十地功德,"應證諸德全覺"的意思。
小乘的五道包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緣覺的五道也包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只有從一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等達到十地菩薩的圓滿才能夠叫"曲"。
通俗地講,徹底消滅了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就是"向";而能夠達到證悟,圓滿慈悲、圓滿智慧、具備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就是"曲"。
菩提道次第中,"道次第"在藏語中音為"拉仁",意為從凡夫到成就佛的圓滿果位的整個過程。《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宗喀巴大師親自為我們繪製的一張成佛"地圖",極具次第、非常精細;宗大師就是嚮導,他親自引領我們按這張地圖次第、循序漸進走上成佛之路,最終順利到達佛的圓滿果位。
又如世間求學,須經國小、中學、大學、研究生一步步由淺入深的學習,方能學成。
藏傳佛教包括顯宗和密法所有的教法及行持,並不是只有密法。
如果說密法是一個高樓大廈樓頂,那我們登到樓頂的一個個台階就是顯乘的基礎。欲登樓頂,必須先腳踏實地修學顯乘教理,從入道依止善知識、思維暇滿人身開始,至念死無常、思惡趣苦、思維業果等下士道修法,依次第經中士道直達大乘上士道,一步一步、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次第行進,打好堅實的基礎後方能成為修密法的根器,進入密法修行。如果沒有打好顯乘教法的基礎,不遵循《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次第系統地學習,不具足修密法的基礎,初起步就想一步登天,直接踏到樓頂,最終只能跌落至最低處,重新開始。
無顯不入道,無密不成佛,顯、密不可分。由「先顯入密」的修習次第,深入研習,聞思修證。因是般若乘,果是金剛乘。這就是次第的含義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