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十四講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第十四講

淨界法師講述

好!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十九面

第三十九章教誨無差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消文大智慧的佛陀說,佛弟子們在修學過程中,對佛陀所說的一切佛法,「皆應信順」,佛法不是作為比較、分析之用,我們對佛法是要相信而隨順,這與世間學問不同。世間學問都是先大膽的假設懷疑,然後再找答案。佛法與世間學問正好相反,若懷疑佛法即是一種煩惱,這是貪、瞋、痴、慢、疑等根本煩惱中的疑煩惱,若起懷疑,對佛法就不得其門而入。所以學佛法與學世間法的心態不同,我們不能對佛法作虛妄分別的懷疑,而是要先仰信甚深的教法,由仰信而解、行、證入。因此業障深重的弟子們,對於佛陀所說教法,應該以相信隨順之心來修學。對於教法為什麼要相信呢?「譬如食蜜,中邊皆甜。」佛所說的大小乘教法,有如蜂蜜,無論是中間或兩邊的蜂蜜,甜度皆相同。佛法亦復如是,無論大、小乘教法皆能使眾生離苦得樂,關鍵點是要有皈依之心。

釋義這段經文是勸勉弟子們,以信心作為修學佛法的根本。不過這裡也牽涉到一個問題,雖然我們對佛法有信心,但佛陀一生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後世弟子所結集的大藏經就有一百冊,佛陀說法如此廣博,後世弟子在遵循佛陀教法,有時不知如何取捨,這是嚴重的問題。若生長在佛世,禮拜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為善知識,善知識可為我們取捨佛陀的教法,但生長在末法時代的眾生,則很難知曉這教法所代表的特殊功能在哪裡。幸好有天台智者大師的判教,他在中國佛教被尊稱為東土小釋迦,的確是有他的真實功德。智者大師把佛陀一生所演說的教法,作歸納整理,使末世眾生善知取捨。智者大師五時八教的判教非常廣泛,這裡不做詳細說明,現在只對判教的基本概念作簡單的解釋如下:

判教的思想,簡單的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判為實法與權法。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的經題,九旬談妙,把妙字解釋權法妙、實法妙,權實不二。佛弟子在學習佛陀教法,把佛陀的教法分為兩類:

(一)權法:這是權巧方便的法門。有如一棟十層樓房,走到頂樓是我們的目標,這是真實圓滿的境界,但由地上一樓到達十層樓,中間須靠階梯,這過渡的階梯就是權法,若離開權法就得不到實法,所以必須為實施權。權法有哪些呢?智者大師說,權法有三:

(1)聲聞法。

(2)緣覺法:聲聞法及緣覺法,它偏重在「從假入空」的出離法,引導眾生從有相境界,出離到無相的空性,這是聲聞法的特色。

(3)菩薩法:菩薩法偏重「從空出假」,修大悲心,若停滯在空觀中無法修大悲心,因為大悲心一定要以眾生為所觀境,所以他必須從空性中出來,觀察眾生的根機,施設種種的方便來教化眾生,這是假名、假相、假用的觀察。智者大師認為,佛陀權法的權巧方便中,有聲聞、緣覺空觀的調伏對治法門,也有菩薩假觀的善巧方便的調伏對治法門。

(二)實法:實法是真實圓滿的一佛乘法門,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中道實相教法。

有以上權法與實法的判教思想,我們的修學就有遵循的方向。譬如修淨土者,就以往生淨土,作為一生修學的最終目標,為菩薩道求生淨土。修聖道門者,修觀心法門,以明心見性為實法。修淨土者,以求生淨土為實法,為了達到臨終的正念而往生淨土,可將人生分成三個階段:

(一)淨罪集資期:在修學之初的煩惱粗重階段,可加強聲聞、緣覺法的對治法門,多多修學如何調伏內心煩惱的法要,這是從假入空或攝用歸體的法門,這法門在此階段特別契機。

(二)弘法利生期:當自己的煩惱已調伏到一定的程度,內心戒定慧的力量已漸漸增長廣大,開始有一份的悲心,想要為眾生做一些事情,這時就進入弘法利生、積功累德的階段,這時若修空觀就不契機了,而是要修假觀,把佛陀教法中能廣度眾生的善巧方便,作為自己的主修,此時假觀法門就特別契機。

(三)贍養專修期:到了晚年,自己要為臨終正念作最後的衝刺,這時聲聞、緣覺的出離法門,對自己又變成非常重要了,需要加強修無常觀、無我觀,消滅自己在積功累德時,所產生的有所得攀緣心,而一心一意安住在萬德洪名的佛號上。由以上可知,我們應該善知方便,佛陀的教法是如此的眾多,你要清楚自己是處在什麼階段,應該修什麼法門。若在正法時代,只要禮拜一位聖人做善知識,他就會告訴你適合修什麼法門。在缺乏大善知識的情況之下,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調伏自己煩惱的淨罪集資期,有利他的積功累德期,及最後衝刺的贍養專修期。這三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對治,而這些對治的過程,是為了完成人生的最後目標—求生淨土,為菩薩道求生淨土,這是真實的法門。所以我們在學習教法上,主要是掌握權法,有些法門是在某一個階段的一時對治,有些法門是終生必須奉行的真實法。我們在學習解門時,最好根據智者大師的權法妙、實法妙,作為學習時分配的依據。

第四十章行道在心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消文前一章是解門的修學,這一章是說明行門。佛陀講出一個譬喻:有一個修行聖道的沙門,不願像拉磨石的磨牛一樣,古時以石頭把麥磨成粉,再以麥粉做成麵條,牛在拉石頭磨麥時,身體雖一直在拉石頭,「身雖行道,心道不行。」牠內心沒有生起觀照力,牠不知拉石頭有何宗旨,有何目的,所以只好打妄想或是無記,內心與拉石頭根本不相應,牠身體所做的與內心所想的不相應,這樣就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反過來說,「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真正的修行,身體造作時要配合內心的觀照,如此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

釋義前一章書講到解門的學習方法,這一章是說明在實際的修行上,所應注意的要點。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上,目前有兩個傳承:(一)漢系佛教。(二)藏傳佛教。我剛出家時,都是在漢系佛教中學習,後來也自修研究藏傳佛教的特色。我發覺漢系佛教與藏傳佛教在修行上,各有其特色。漢傳佛教的修學,重點是要我們老實修行,只管打坐,所以在行法上偏重「止」,要求無分別住,靠行力突破障礙,這法門非常微妙。藏傳佛教則不同,它在行法上重視「觀照」,若要修觀,則要掌握觀照的宗旨宗趣,所以藏傳佛教在修學每一個法門之前,一定要有上師的口授傳承,這口授傳承即開導修學者法門的宗趣,也就是在身體行道時,內心要隨順這個道而轉。在藏傳佛教的傳承中,它基本上把法門分成三類:

(一)破惡法門:這法門的修學宗趣,主要是觀照眾生法界,所觀境是觀察眾生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而生起慚愧心。

(二)生善法門:藏傳佛教的生善,主要是強調本尊相應法,對三寶的所緣境,或以阿彌陀佛或以文殊菩薩為本尊,修本尊相應法時,身體禮拜本尊、口業讚嘆本尊、意業觀想皈依本尊,由身、口、意的禮拜、讚嘆、皈依,對本尊的功德產生信、進、念、定、慧,由信心、精進,進入正念、禪定,最後觀照自己與本尊不二,入無所得的空觀不二法門,所以生善法門偏重在觀察三寶的功德,而生起皈依心。

(三)兼具破惡與生善法門:這法門的所觀境回歸到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觀心。譬如拜八十八佛時,先要掌握其宗趣,如果你拜佛的宗趣是滅惡,則拜佛時的所觀境是自己的業障,如是產生滅惡的功能。如果拜八十八佛是為生善,則對每一尊佛是生起皈依心。如果拜八十八佛的宗趣,包括了滅惡及生善,則拜佛時你要觀心,觀察整個法界是自己一念心的造作,也是一念心所成就,也就是說,拜每一尊佛時,你拜下去時是修皈依,譬如拜普光佛,拜下去時你觀想普光佛的功德—普遍觀照法界的光明,這時你是修皈依;拜佛起來時,你觀察自己業障深重,「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拜佛起來時是修懺悔。無論是皈依或懺悔,這都是一念心所發動。若能如是掌握拜八十八佛的宗趣,那麼拜這部八十八佛時,就兼具了滅惡與生善的功能。所以藏傳佛教在修每一個法門之前,必須有上師開示這法門的宗趣,你才有資格修這個法門。

這一章書「行道在心」,說明了佛陀所開示的法門,它之所以能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在於內心的觀照,若沒有生起內心的觀照,則修這個法門能產生什麼功德,也就沒有人能知道了。若在拜佛時,心裡卻打妄想,這樣就很難產生強大滅惡生善的力量。所以本章說明,行法的重點在於內心的觀照。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消文佛陀說,我們修學聖道有如牛背負重物,這牛是指修行者,他內心背負著戒定慧的重物,戒定慧對我們來說是生疏的境界,我們要不斷的串習修學,因此對我們來說是個負擔。「行深泥中」,是指修行戒定慧時,煩惱污泥會障礙我們,這時自己不應該左右顧視,因為修習戒定慧已不容易,除了要有自己的行力,還要調伏心中的煩惱,所以對外在環境的順逆,無論是恭敬供養的誘惑,或他人毀謗的刺激,都不要管他,等到已離開污泥,你才能休息。一個出家人,觀察內心的情慾是比污泥還深厚,因情慾是無始劫來所薰習,非常厚重,所以我們沒有太多精神體力去管外在的環境,應該一心一意,專心修學內心的聖道,這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之道。以上這一章是勸勉我們精進用功修習聖道。

第四十二章達事如幻

前面的四十一章都是因地的修學,這一章是果地的功德。佛陀以他的智慧眼,觀察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皆如夢如幻,這說明佛陀有法空觀,故得大自在。這一段經文說明了修學佛法能成就以下的功德。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消文這一段經文說明佛陀事事無礙的法界。佛陀的無礙境界,可從世間法與佛法的自在兩方面來說,先看世間法的自在。

「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佛陀以他的大智慧,觀察世間王侯將相的富貴地位,有如門縫灰塵般的微小,灰塵隨風飄蕩,所以王侯將相也是無常無我,善業力還在時,自己是王侯將相,得到別人的尊敬,但這不是常住的,等到善業結束,地位也隨之消失,因此世間的榮華富貴有如空中的灰塵,不是安穩常住的。以上是佛陀對三界果報的總觀,以下說明佛陀的自在。

「視金玉之寶,如瓦礫。」佛陀見美玉珍寶與瓦礫並無差別,它們只是遮風擋雨的材料而已,這是說明佛陀對美醜的無障礙。阿羅漢也是無障礙,不過阿羅漢的無障礙與佛陀的無障礙不同,阿羅漢面對一切境界時,主要是修無我觀,或說是我空觀,他觀察快樂莊嚴或醜陋痛苦的果報,這些都沒有真實的自我,我不可得。至於快樂果報與痛苦果報,這些法的生起因緣,他並不探究,他所謂的自在,就只是他自己消失掉,這是阿羅漢的自在。佛陀的自在則更深入,佛陀修無我觀,又修法空觀,法空觀不只不為物轉,又能轉物,佛陀不但觀察美玉與瓦礫皆沒有真實的自我,又能把瓦礫轉成美玉,美玉轉成瓦礫,他能把美變成醜,也能把醜變成美,這就是法空觀的力量,事事無礙的境界。阿羅漢並不能小中變大,大中變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他只能在一切雜染法界、清淨法界中,觀察我不可得,並沒有一個我,至於法界是怎麼回事,他完全不知,所以阿羅漢有所知障。

「視紈素之服,如敝帛。」紈素是高貴的白色絲織品,佛陀觀察高貴的絲織品,與破舊的棉帛品,並無差別,都只是禦寒遮羞之物,所以佛陀能把細變成粗,也能把粗變成細,因為他不隨物轉,故能轉物。

「視大千界,如一訶子。」大千世界的土地眾多,訶子是像紅棗籽般微小,「視大千界,如一訶子。」這是大小無礙,佛陀在法界中,他能小中變大,大中變小,小大中能得大自在。

「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相傳阿耨池水是印度四大河的發源地,阿耨池翻譯成中文為清涼池,清涼池的水眾多,塗足油的水是微小,「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這是佛陀一多無礙的自在力,他能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所以《楞嚴經》說,佛陀與凡夫的最大差別,凡夫心為物所轉,如見到小就對小產生執著,見到大也對大產生執著,因此我們就被小或大所障礙,佛陀的心不為物轉,所以他能轉物。前面都是世間法的無障礙,能美中變醜,醜中變美,或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以下是佛陀在佛法中的自在。

「視方便門,如化寶聚。」佛陀的教化眾生「以一佛乘,分別說三。」乃至說五乘法,講到人天安樂果報,二乘的偏空涅槃及權教菩薩的功德,所施設的這些方便法,有如幻化的寶物,帶給眾生在成佛過程中,得到暫時的安樂,滿足眾生暫時的需求。

「視無上乘,如夢金帛。」無上乘是究竟圓滿的教法,是諸法的寂滅相,或是一心真如,這是珍寶中最為珍貴的金帛,是我們修學最後成就的真實功德,前面只是一種暫時的方便。

「視佛道,如眼前華。」佛陀真諦俗諦的智慧,有如華一般的莊嚴,佛陀修習種種善法,都是以智慧來莊嚴。

「視禪定,如須彌柱。」佛陀修習功德時,內心安住於禪定,以禪定攝心,有如須彌山柱般如如不動,無論遇到順境或逆境,佛陀皆安忍不動。

「視涅槃,如晝夕寤。」涅槃是佛陀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所成就的常、樂、我、淨的果報,這涅槃果報有如在白天或晚上的醒悟。眾生的無明有如是個夢,佛陀在涅槃中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這是個覺悟的境界。前面的佛法界都是自受用,不能與眾生共享,以下佛的境界能夠他受用。

「視倒正,如六龍舞。」佛陀的智慧眼觀察眾生的根基,無論是顛倒或轉顛倒成端正,有如六條龍在舞動,這六條龍即是六根,眾生起惑造業是依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若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也是靠六根,只是倒正的差別。這是讚嘆佛陀的善巧智慧。

「視平等,如一真地。」這是讚嘆佛陀平等的大悲心,有如大地般平等呵護一切眾生。

「視興化,如四時木。」佛陀觀察他的教化,有時興盛,有時衰落,乃至消失,有如樹木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有時生長,有時凋落,這是正常的因緣。

這一章是讚嘆「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皆自在無礙的境界。

甲三、流通分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這是流通分。總之,本經的修學重點有二:

(一)甚深見:這是「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自己要能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從空、假二觀的觀照,就知道我們心識的水流,過去造了什麼業,未來會承受什麼果報。

(二)廣大行:有了甚深見就能帶動廣大行,在廣大行的修行中,本經有兩個重點:

(1)善業力:這是布施、持戒,不過本經也強調,若要成就善業,重點在於能忍辱。積集善業時會有順境的誘惑,及逆境的刺激,若要成就大功德,必須修忍辱,忍辱以積大德,所以成就善業時要注意安忍,對順逆境安忍不動。

(2)正念力:這是禪定與智慧的止觀修學,這止觀主要是修無常無我,我空觀及法空觀。在修止觀時要注意精進,當精進修止觀對治煩惱時,我們要永遠相信一個真理,心中的煩惱是虛妄相,而心中所依止的法寶,無論是念佛或持咒,這法寶是真實的功德,真實能破除虛妄,因此要堅持「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不能斷要它斷。」諸位都有調伏煩惱的經驗,平心而論,調伏煩惱的主控權是在於我們自己,不是在於煩惱,若願意提起佛號,煩惱就消失了,它根本不是你的對手,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堅持。正念與煩惱的對抗,有如光明與黑暗的對抗,這關鍵在於自己是否願意打開燈的光明。有時我們面對煩惱很沮喪,其實你錯了,你並沒有真實的了解,煩惱並不是你的對手,問題是你對所憶念的法,信心不足。我們要知道,在返妄歸真的過程中,我們居於主導的地位,是我們要不要斷它,不是它要不要障礙我們。當然若要調伏煩惱,自己一定要精進,並能堅持下去,因為邪不勝正,真實的功德能破除虛妄,問題是自己對真實的功德要有一份的堅持。《四十二章經》就與大家共同學習到這個地方,南無阿彌佗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