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根據佛教思想創作的一部神話小說。從作品的構思和故事情節來看,作者吳承恩有相當的佛學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維描寫了從人到佛、人心淨化的艱難歷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地——佛地。唐僧在取經途中所碰到的千奇百怪的妖魔,不是外部的魔,而是心內的魔,是人心中本具的魔心—— 貪、嗔、痴、慢、妒、邪見等煩惱。
佛說:「最險惡的敵人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裡」。修行的過程就是戰勝一個個心魔的過程。戰勝心魔的武器不是刀槍劍戟,而是洞察魔性真面貌的「火眼金睛」——慧眼和威力無窮的「金箍棒」——金剛禪。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原型是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塔。該史詩描寫的是羅摩衍那王子美麗的妻子悉達被十面魔王搶走後,聰明的神猴哈奴曼塔幫助王子尋找奪回悉達的故事。傳說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是十面魔王的居地,該島上的居民中至今還流傳著神猴降魔的故事,每年紀念神猴,演出神猴戰勝魔王的戲劇。
《西遊記》裡「三打白骨精」只是一個故事情節,新上演的3D電影《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典型化了的魔性,同樣,帶垢如來藏心人格化的唐僧,悟空智慧人格化的孫悟空,人心中的三毒貪、嗔、痴人格化的豬八戒、白龍馬、沙和尚都用典型化的手段概括集中地表現了各自的性格特點。
黑格爾的《小邏輯》中說:概念名稱一產生就超越了原來的對象。電影《三打白骨精》超越了《西遊記》故事原型,全面展示了整本《西遊記》的思想內涵,真是大手筆之作。
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心」。肉眼凡胎的唐僧雖具如來藏心大慈大悲,但凡夫的如來藏心,即佛心是被無明掩蓋了的帶垢佛心,就像未開發的地下寶藏一樣,不能發揮其作用。凡人所具有的自然世俗智,所看到的萬事萬物是眾緣和合的假相,表面現象。如唐僧看到白骨精變化的「老太婆」、「兒童」,信以為真,被「老太婆」偽裝的可憐相,花言巧語等表面現象所迷惑,做出愚蠢的動作,教條主義地理解不殺生戒律,不分人妖是非,粗暴地干涉阻止孫悟空的斬妖除魔的正義行動,甚至乾出人愁鬼樂的蠢事,口念緊箍咒,懲罰驅逐保護自己的有功之臣。真如毛主席在詩中說的「僧是愚氓」的評價。「愚氓」就是無明覆蓋下的眾生共相。佛說: 「有單一的慈悲或單一的智慧都成不了佛,二者結合才能成佛」。唐僧如果沒有孫悟空的護持,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經。
孫悟空雖有「火眼金睛」(悟空智慧)和「金箍棒」(金剛禪),如果沒有套上約束他的「緊箍冠」是不行的。緊箍冠是道德和戒律的象徵。如果人只有智慧,沒有道德是最危險的。具智慧型的人類,不缺乏智慧,缺乏道德才是產生諸種痲煩的根源。這個緊箍冠是法制,是裝進權利的「籠子」。無法無天,把天宮鬧的一塌糊塗的野猴頭上套上了緊箍以後才變得循規蹈矩、走上正道。
智慧是雙刃劍。人類的智慧把人類社會推進到了空前發展的高度,同時也用智慧造出了毀滅人類自身的核武器等。
慈悲和智慧是佛性的本有屬性,貪嗔痴是魔性的三種表現。佛心和魔性是人心中的兩個對立面,矛盾的雙方共處於人心中,佛性占優勢就屬善類,魔性占優勢就屬惡類。孟子的人心本善論,旬子的人心本惡論,都是非中觀偏執,他們都沒有悟到緣起性空的究竟真理。緣起性就是空性。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眾緣形成的產物,隨條件的轉化而轉化,沒有固定的絕對不變的本性自性。人心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變成佛或者變成魔,環境條件是主要因素。
人心中的貪嗔痴也各具兩面性,不是絕對的黑惡。所以佛說:煩惱即菩提。「菩提」是覺悟,開悟之義。就是說貪嗔痴這類使人墮落的心志負能量,消極因素,可以轉化為使人升華的正能量,積極因素。
如密法中有貪嗔痴慢妒五毒,轉化為五佛、五智之法。唐僧的隨從豬八戒、白龍馬、沙僧分別是貪、嗔、痴的化身。將貪色貪吃的豬頭怪、憤怒兇殘的毒龍、渾渾噩噩的沙僧,經悟空棍棒的訓教,消除魔氣,引入正道,變成了唐僧的隨從。這是煩惱轉化為菩提之因的事例。
電影中悟空問:「佛經里講什麼?」唐僧答:「人生的真相」。唐僧的這個回答,一語道破了佛教的真諦。
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非物質組成的世界人生,總的歸納起來有兩個層面,即現象層面和本質層面。佛教中觀哲學稱現象層面為俗諦、假諦,本質層面為勝義諦、真諦。 「假諦」就是假相,「真諦」就是真相。和假相相對應的是世俗智,和真相相對應的是真智、悟空智。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真智的象徵。
大多數人的認識都停留在人生和事物的現象層面,認識不到被表面現象掩蓋的真相。所以,能有幾人看透人生的真相,不被眼花繚亂的現象所迷惑呢?
白骨精要「三打」,說明人心中的煩惱魔是非常頑固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各種手段頑固地固守陣地,反撲抵抗。所以,大乘佛教一到七地用一個無量劫年才能破盡煩惱障,破盡煩惱障就獲得脫離輪迴的阿羅漢位。
這個電影中還有深具啟示的「兩打」。一是打死極端自私、喝別人的鮮血、延長自己壽命的國王。他和白骨精沒有什麼不同,該打。二是打唐僧,這是最重要的一打,打死唐僧的我執體,使其證「無我」。
我執是眾魔入侵的根源。沒有我,哪有害我的魔。消除魔害的根本辦法是破除我執。打掉白骨精,還有牛魔王、紅孩兒等其它很多妖魔。所以,打白骨精是治表,打唐僧才是治本。佛和魔是相對的存在,相對的一方消失,另一方也失去存在的前提而隨之消失。所以,佛不存在了,魔也就不存在了。唐僧不存在了,吃唐僧肉、喝唐僧血的白骨精也就不存在了。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即無佛,也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