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海濤法師:你一定要規定你自己,你要救你自己


時間:2016/6/4 作者:佛恩難報

來,精進品第二十五:為長養正法,觀彼時及方,起勇猛精進,而求彼彼果。若離於正法,及時方作用,由無彼精進,多增懶隋事。智者多勇悍,樂解脫正法,速趣於天中,如箭頃相似。由彼精進力,善營種種事,於彼彼所作,皆悉得成就。或出世正法,及世間義利,皆由彼精進,舍此則無有。若人遠精進,則舍諸善法,為世所輕嫌,如兔影昏月。舍離八聖道,淨智不增長,唯彼精進力,得至安隱處。若人具精進,如王力自在,羅漢無精進,不能成菩提。了知是功德,諸根不散亂,發起精進心,為第一最勝。得淨智現前,常生於正念,遠離彼老死,得證真常果。

祥定品第二十六:若人修諸定,于慧而不著,應當常一心,生清淨意樂。善住心一境,無相違過失,解脫諸怖畏,此說為安樂。若心住一境,則離諸疑惑,清淨如真金,此說為安樂。若人心寂靜,諸根不散亂,決定趣菩提,此說為安樂。由心住一境,樂修習諸定,是人常獲得,三摩地快樂。樂獨處空閒,常修彼勝定,了知彼妙樂,出過於世間。如是清淨心,常安住一境,解脫過失網,到最上寂靜。若心專一境,善制於五根,以智水滅除,愛火所燒害。常現前安住,清淨殊妙樂,由解脫彼愛,受用而無盡。心邪曲思惟,處處而生起,善住持定者,常一境相應。此最上禪定,能趣涅槃城,破壞諸魔怨,是故應修習。善堅固諸定,則能調意馬,永離諸憂染,得最上安住。善修於定者,離貪而止足,所招殊勝報,此無能盡說。如是善修習,住心一境性,能超生死流,得至不滅處。

所以希望大家真心地要多修禪定,因為我們這種道場,大家喜歡去助念、放生、做煙供,這一些是一種利他的福報。但是利他的福報,一個人也要開發智慧,也要降伏自我,不然你煩惱來了,你不知道怎麼辦。禪定就是心一境性,你能夠控制你的心,不讓它放逸,也不讓它起煩惱。雖然沒有解脫,但是你能夠掌握你自己。禪定,各位就要自己願意做了,像這樣專心地讀經也是禪定,念佛也可以禪定,打坐也是個禪定的方便。但是你要禪定,你就要控制自己,你不能做到一半跑掉了,念一念,不想念了,打坐的時候又打瞌睡了,這就沒辦法。所以各位,你一定要規定你自己,你要救你自己。所以如果你不想救你自己,肚子餓了,你要吃飯,但是內心亂了,你不禪定,那就沒用。所以你每天吃三次飯,你每天有三次禪定的機會,用走路的也可以修禪定,用抄經可以修禪定,所以你要各種方法訓練你的心能夠專注。有了禪定作基礎,進一步追求殊勝的智慧。所以翻過來,這也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有了殊勝的智慧以後就可以斷除煩惱,又能夠學習如何利益眾生。以智慧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成為波羅蜜。

再來,勝慧品第二十七:由慧力為先,樂勤求正法,與定常相應,如母愛於子。又世間父母,不能偏隨逐,彼於五趣中,一切皆救護。慧山極高峻,戒水常清淨,於三有過患,一切皆明見。若真實了知,眼根所緣境,以智為所依,能渡三有海。善修施戒定,說彼智為先,由智樂持戒,則能免惡趣。若眼所觀境,由慧而離染,故如來所說,善住八聖道。於苦等四諦,最初而開示,由增上慧力,破愚夫常見。智如彼利劍,斷貪愛藤蔓,離生等纏縛,及彼過失聚。智為勝甘露,是出世法財,最上善知識,為第一寶藏。修智戒耆舊,離貪愛疑惑,常依止寂靜,開示真實道。慧如彼金剛,力能極堅利,摧壞諸煩惱,令乘大智車。

好,所以有了智慧,你所做的功德才會圓滿;有了智慧,你才會保持空性,入寂靜處。有了空性,你才能夠圓滿菩提,所以一個人如果有了執著,你執著去念佛經,這樣力量也不大,你執著去放生,這個放生就不成為波羅蜜了,反而可能還會犧牲那個動物的生命,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夠保持寂靜,寂靜才能夠顯發一切。希望大家很喜歡這樣讀誦,最好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找到重點以後,然後繼續地去實踐。所以手上拿著佛的親口所講的經典,這是我們生命最大的力量。所以自樂、他樂,更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不然所有的人外表看起來聰明,卻很沒智慧。所以每個人都往外求、比較,而不知道往內淨化,往外就是慈悲,不是比較,所以你要按照佛所講的經典,乃至匯集了這種重點去實踐,這個最重要。

所以,來,希望這一本各位多看、多讀,最近還印了一本寂天菩薩所匯集的跟這一本不一樣,它叫《諸經集要》。《諸經集要》就是直接從經典收起來佛的法語,然後就把它分類。還有個《大乘集菩薩學論》,你要做一個菩薩,按照經典有什麼要注意跟戒律的,寂天菩薩都把它收集得很好,我們也在印。希望大家要很熱心地看,特別出家菩薩,身為出家菩薩受人供養,別人把你當作一個醫生、護士,你不能亂配藥、亂打針,一定要有經典作依據,這樣以後才不會走入一個錯誤的乃至邪見,而且引導錯誤掉,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因為有時候井底之蛙,因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然後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乃至聽來的,認為正確,但是事實上,如果你了解佛經的浩瀚,所有的五乘的都是佛所講的教法,而不是說偏哪一種,配合不一樣的根器。

所以我想,除了讀經典,自己有這種智慧,還要如何去面對眾生的時候去套用。就像一個醫學院的學生,第一名畢業,但是他碰到這種病人的時候,他也會直發抖,怎麼樣、怎麼樣幫助他能夠讓他好起來。如果這個病人又是自己的媽媽,你要更慎重了。所以我想,讀經典的目的是要能夠幫助眾生,乃至今天你是一個醫生,很會醫癌症,然後輪到自己得癌症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辦,痛苦得要死。所以這個就不是智慧了,智慧是能夠自他兩利的,才叫智慧,知識跟智慧不一樣。所以這一些,各位,你讀誦以後,你要去思惟。思惟,你要去實踐,面對煩惱跟面對眾生,怎麼樣去超越這個很重要,所以先把這個讀誦《諸法集要經》功德先行回向,來: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