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祖壇經》中記錄了這麼一段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對話,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作為皇帝,護持佛教正法,修建了480多所寺廟,塑了很多佛像,印了很多佛經。請問您,我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這一講,梁武帝的整個心都冷掉了,因為他替佛教做了那麼多事,結果從印度來的一個和尚說他並無功德。達摩祖師確實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不拿佛法當人情。他如果想做國師,就會說:「聖上功德無量。」
話雖不中聽,但實際上,達摩祖師給了他累生累世最高的開示——「並無功德」,因為達摩祖師告訴梁武帝的是般若經的最高智慧:無所得。可惜梁武帝的智慧不到這個地方,沒有領悟,所以導致達摩祖師一葦渡江,逃難去了。
佛法的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相同,世間的智慧,所謂知識是越多越好,可以不斷地累積。佛教的般若智慧,你到了一個程度,就無所掛礙,無所得。所以般若心經里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以無所得故,因為已經達到無所得、無所依的境界了。
無所得的境界
我們世間的人學什麼都是有所得的,如我們上了一堂課,學了多少知識,寫了多少筆記。但是學佛的人一定要小心,如果永遠執著於有所得,那麼他就永遠跳不出一種危險——修行的物化主義,也就是把我們修行路上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切功德、功課,當作物質一樣可以得到。
其實,佛法的真實境界是失去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比如,你本來有很多的火在蓄積,現在這個火熄滅了,你的煩惱就少了,心裡的垃圾就少了。但有人可能要說:「糟糕了,我學佛是為了失去什麼。」失去很好啊,失去一些煩惱,一些掛礙。
我們就是有太多的牽掛、煩惱和恐懼,所以我們學習般若智慧,用空的智慧不斷地洗鍊,不斷地放下,最後無所得。
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這三個字: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