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加入這個團體之後,剛開始就是認真學佛,要從佛教的智慧中獲得一些營養,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佛教的精神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難得的,是精華。
但到一定的時候,希望你們也應該懂得發心。佛法的弘揚和利他的行為依靠大家,並不是非要法師、非要出家人、非要輔導員才能做,不一定是這樣的,每一個人都有佛教的思想和利他心是很重要的。
現在我們佛教當中也有很多的這種……所謂的「啃老族」,是吧?就像我們世間當中的孩子,剛開始需要母乳來讓你的身體慢慢慢慢成長,懂事以後,漢地的有些說法是:
你現在長大了,幫媽媽洗個碗、掃個地呀——要這樣的,就是慢慢慢慢幫父母做一些事情。
可是我們有些佛教徒呢,連學會當中、學院當中的一點事情都不願意發心,永遠都是:「喔,我要,我是接受者,不是付出者。」就算是動物和植物,比如二氧化碳和氧,都有接收和付出的,我們人的話,你從佛教當中得到利益以後,真正有一定積累的時候,你應該要付出,要懂得付出。
當然,這個是要有分寸的,並不是你自己一點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在別人面前:「哇,我學了三堂課,我要給你們講經說法了。」那不一定成功的!這樣至少也要在自己稍微成熟以後吧。我們有些人呢,一直是,怎麼講呢,別人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己就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想得到。其實,這是非常自私的。
去年我在泰國,接觸了南傳佛教的很多法師,其實他們的確是有很多的利他心,這種利他心我們大乘佛教徒比起來,也許都比較慚愧。
我們說我們是大乘佛教徒,但卻非常非常地自私,互相討論全是講一些自己的事情,講別人的缺點。
別人的缺點通過放大鏡來看,然後展示給大家,別人的優點通過顯微鏡慢慢慢慢把它縮小;同樣的,把自己的功德擴大,而缺點就通過各種黑色的布來把它蓋住——這不是很好的。
我們佛教徒應該看看世間上很多成功的宗教,他們是怎麼樣傳教的——有些宗教徒有一個人去傳教,其他人都讚嘆;有些兩三個人一起去。
所以,我想我們佛教徒,尤其是學習過大乘佛教的,時間比較長一點的這些人,要真正的用利他心來發心。連我們自己學會當中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發心的話,那真正利益天下無量無邊的眾生,恐怕不一定是很現實的。我們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世間的機緣也不一定經常有的,所以我們現在開始通過各種方法來弘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