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本則為,恆思業因果。
信解心不可能平白無故出現,它要依靠一些因緣。在所有的因緣中,最根本的主因是什麼呢?就是要恆常思維業因果的道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是絲毫也不虛耗的,這一點並不是佛陀所說的教條,而是在輪迴中真實存在的。若對此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而且這種信心不是人云亦云,是不退轉、不動搖的信心,那此人的相續中一定會產生對佛法的信心、對解脫的信解心。否則,倘若沒有這種信解心,再怎麼皈依學佛,也都是表面上的。
上師如意寶在世時,給我們講過《百業經》《賢愚經》《白蓮花論》等許多業因果方面的教言。在宣講的過程中,上師由於有切身體會,所以經常悲淚縱橫、泣不成聲,以致所有弟子的相續中,對業因果產生了非常深的一種概念。而現在有些法師在講經說法時,自己沒什麼業因果概念,給別人講的時候,也是大概介紹一下,這種理論上的走馬觀花,跟真正有體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上師深刻感受到了業因果的關係,所以他老人家口裡說出來的教言,確實是非常的深奧。
業因果方面的這些教言,大家一定要去深深地體悟。以前上師說:「佛經里的公案,淺薄的人看起來,就是一個個故事,似乎沒有什麼。但真正懂因果的人一講,大家就知道害怕了。」的確如此,當時我們聽完之後,好幾天都特別害怕,做事非常謹慎小心。如果每個人都對業因果有如是體悟,實際行動中肯定會注意的,如此一來,對佛法的希求心也會自然而然產生。
這樣的因果規律,不論是誰都無法超越,不要說我們凡夫人,縱使是大成就者也不能避免。以前龍猛菩薩被樂行王子殺害時,只有用吉祥草才能斷其頭,這是什麼因緣導致的,大家應該非常清楚。還有佛陀的祖國迦毗羅衛城遭到琉璃王的侵略,佛陀曾再三阻攔大軍,但琉璃王報仇之心始終沒有息滅。後來佛陀明白業因果的道理,就只有隨他去。當時琉璃王已用大軍圍困了整個城市,水泄不通(就像美國圍困巴格達一樣)。目犍連為了營救城中的人民,便以神通飛入城中,在釋迦族中找到500位優秀的人,把他們裝入缽里,再由空中飛出。他到達平安地帶後,打開缽一看,哪知缽中的500人都化為了血水!目犍連此時才完全領悟到,因果成熟時誰也無法抵抗,就算是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所以,一個人業力現前的話,誰也沒辦法救護,不要認為三寶沒有加持、念咒沒有力量。以前有個格窮阿羅漢,最後活生生地餓死了,即使有神通的人百般救他,但也無計可施。當然,平時念經、持咒、作加持,肯定有非常大的功德,但如果業障沒有清淨,一切事物都是隨業力而轉的,這一點大家理當深信不疑。
然而可惜的是,我去過很多地方,在一些佛教團體和寺院中,很多人不要說生起信心,連因果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鑒於此,現在的佛學院、居士林、寺院,首先需要了解佛教的基礎知識,然後再進行深深的思維和修行。否則念佛拜佛雖有很大功德,但與內心的正見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的。
曾經有位領導到某個寺院裡去,問一個和尚寺院的狀況怎麼樣,尤其因果方面是否重視,沒想到,那個和尚什麼都不懂,自己還隨便亂用三寶財產。這位領導表面上是領導,實際上對因果深信不疑,對出家人的取捨也略知一二,所以他有點懷疑,就問:「師父,你是沙彌還是比丘?」那人回答:「我不是沙彌,也不是比丘,我就是和尚!」這是那個領導親口對我說的。
現在有些地方的情況非常糟糕,某些人外表穿著出家的衣服,但對因果一點都不在乎。當然,這跟現在的環境、教育也有一定關係,但不管怎麼樣,無論是在家人、出家人,必須要重視業因果。如今許多人口口聲聲自稱出家人、居士,可是在因果方面既不懂,又不學,更不取捨,這是非常可怕的。只有對因果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會對佛法的精進心越來越強!
——恭錄自《入行論廣解6》第103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