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學佛要有華嚴的生命觀


時間:2017/2/28 作者:佛前明燈

有個道友問,她突然喜歡唐詩,也喜歡《紅樓夢》了,又感覺是世間學問,好像不如佛法殊勝。這些都是世間文筆。《法華經》講的。我說,你可以花一半以上的時間來念經,少於一半時間看這些世間書。而且念經以後,你讀這些世間書,理解和記憶都會很快。

修行要以法自娛,能夠在佛法中,自娛自樂,這個境界就很高了。要有自娛自樂的心態。人生有三種享受,物質上可以得到享受。第二,精神上,你看寫詩,畫畫,做文章,書法,這些屬於藝術家的,他創作一個作品出來,也是很享受的事情。這個境界會比物質上,吃飽喝足的享受要高級一些。那更高的享受,就是法喜,相當於靈性上的享受,這就很不簡單。

中國人對神仙很嚮往,不管有沒有見過,靈性足的人,他都愛好天宮。他也覺得很享受,可是誰也沒有見過天宮。但人們就能從中得到法喜。這種感應,如果按照印度對人體的看法,人體有三脈七輪。頭頂上是梵天輪,相當於跟佛菩薩、神仙等溝通。靈性足的人,梵天輪比較發達。

人也分三等,有些人吃飽喝足,他就很享受。相當於活個快樂的人。第二等人,他喜歡藝術,腦袋裡就幻想那麼有的沒的,像曹雪芹寫紅樓夢,金庸寫武俠,都是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他也是一種享受。這種境界還是有些俗氣,有喜怒哀樂的煙火之氣。第三種,就是神仙境界了,這就是華嚴的境界。沉浸在華嚴的,或者天上神仙的境界中,他也活的很享受。

近代大家都很少去了解弘一大師,因為弘公是研究戒律,他寫的東西,很少人會去看。故事也不精彩,人生也不精彩。弘公很了不得的一點,是他研究華嚴。他其實是沉浸在華嚴的大方廣的境界中。那個境界,很少人能悟入。他臨終前寫「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個相當於靈性達到最高,最圓滿的境界。

大家去看弘一大師講課,他研究戒律,可是從來沒見他批評過誰,乃至批評過社會某些現象。他通通都沒有。這其實不是他研究戒律的原因,而是他的生命,是華嚴的境界,他在享受他的法喜。也叫以法自娛。要達到這個境界,是很不簡單的。但目前應該少一些功利性。

古人講,以詩言志。人講話,就表達自己的看法,很容易有對立。但這還是凡夫的境界。到了華嚴的靈性境界的時候,像弘一大師一樣,只有悲憫眾生的情懷了。弘一大師才華很高,二十文章驚海內。二十歲時,寫的文章已經很有名氣,後來更是如火純青。這就是生命內斂的境界。

我們對淨土法門也有誤解,一心求,很強烈的功利性,往往造成人很疲憊,甚至學著學著,就感覺很無聊了。再講到前面,學佛後,以背誦佛經為主,其他的課外的,唐詩、宋詞,這些看看也無所謂。但最好以佛經為主。但如果要學佛,建議先學《華嚴經》。《華嚴經》是佛的生命境界。你先明白了佛的境界後,對佛法的信心就不會退轉了。

人類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開頭,一個是結果是怎麼樣。也就是說,我的最後要變成怎麼樣。有些人講,是不是人最後變成了鬼,還是變成外星人一樣。那那《華嚴經》就回答了一個問題,人的終極目標,是修成像佛一樣的圓滿人格的人。

道家回答了這個問題,人一直修,修到了天上去。在玉皇大帝身邊當神仙就好了。至於神仙長的怎麼樣?道教的經典有沒有講?沒有的。但佛教經典有講,講你一直修,修到最後,你會變成和佛一樣的長相。很莊嚴。所有的教主,釋迦佛,老子,耶穌。不過據說耶穌是到印度去學佛回來的創立了基督教的。這些教主,都沒有釋迦佛長的莊嚴。每個人按照佛的法來修,修到最後,都是佛的莊嚴相。這就是生命的最終目標。

人是要有目標,但功利性要用對。是你用在靈性上,還是用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那是不一樣的。念經念了,保佑你發財,也許會發財。但只是物質上。但念經來啟發,讓你會讀書,這倒是有的。想要會讀書,多念念經,靈性的能量高了,世間的書讀起來還是挺快的。一般來講,真有了實相般若後,其他般若也會產生,包括文字般若。有些人念經久了,開悟後,作詩幾做的特別好,而且有境界。因為他開悟了嘛。沒有開悟的人做事,可能是堆起來的,沒有靈性的能量在裡頭。但從古到今,過去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蘇東坡等,他們的詩歌都有一定的悟境。只是悟的大小境界而已。

境界大小,沒有說大就是好,而是能適合你的才是好的。目前能適合你的,你去修,也是很好的。所以偶爾念念唐詩宋詞,也是很好的。但佛經是基礎,一定不能荒廢了。建議先背經,《法華經》、《阿彌陀經》、《金剛經》、《地藏經》都背起來。學佛不要很功利嘛。不一定要求什麼時你才去念,你要得到佛法的娛樂,背經的快樂。這樣學佛才能長久。

漢地人有福報,有這麼多美好的經典,可以去背誦。不僅能消災免難,而且喉中甘露涓涓潤,那是很舒服的事情,很享受的事情。那也是一種享受,只能能不能享受到而已。以前人不是講了,人生最快意的事情,就是挑燈夜讀《壇經》。其實得到的是靈性的愉悅。

轉自:福安古觀音閣新浪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