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金剛經》要義:掃一切相,破一切執(五)


時間:2017/7/3 作者:大海白帆

5.破執相布施

《金剛經》提倡不住相布施。佛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這段話的意思是:菩薩修行應破除一切分別執著,應無所執著地行布施,即不執著於一切法相而行布施。不執著於法相的布施,其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稱量。菩薩不應執著於外色外相上來施行布施,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菩薩就應當行不住外境的離相布施。佛陀還用了一個絕妙的比喻:菩薩不執著於法相的布施,其福德就像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虛空一樣廣大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布施是菩薩修行「六度」之一,放在「六度」之首,可見布施在修行實踐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無論是財布施、法布施,還是無畏布施,布施皆有住相布施和不住相布施之分。所謂住相布施,簡單地說,就是布施時心裡有種種分別執著,有種種思慮計較,有希求回報之心。一邊布施,一邊滿腦子想著:我在行善,我在做好事,我在幫助別人,佛菩薩一定會保佑我吧?布施給誰好?布施多少合適?被施者得到我的幫助會不會很感動?我的布施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有多少功德?這種妄想雜念滿天飛、心裡不清淨的布施就叫住相布施。反之,布施時什麼也不想,布施了就布施了,就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做過即丟開、放下,不留回想,也不求回報,就叫不住相布施。佛教中還有一個術語,叫「三輪體空」行布施。所謂三輪體空的布施,就是布施時不想我是施者,不想別人是受施者,也不想布施之事,即施者空,受者空,施事空,叫三輪體空。實際上「三輪體空」之布施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住相布施。

不管住相布施還是不住相布施,凡布施皆有福德,但不住相布施的福德比住相布施的福德大得多,因為布施貴在一念善心和一念清淨心,布施什麼、布施給誰、布施多少並不重要,清淨自在地布施,隨緣隨份隨力地布施就好。

佛陀指出,假若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此人獲得的福德很多。但不應執著於福德之相,若執著於福德之相,就不能說得了很多的福德,因為福德也是因緣法,並無自性,其自性為空。

《金剛經》認為,不住相布施不但能積累無量福德,而且因布施時心裡清淨的緣故,還能開啟自性智慧。經文中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意思是說,假若菩薩的心念執著於某種實在的物事上來行布施(住相布施),他的智慧就被遮蔽了,就猶如一個人走入黑暗之中,一無所見;假若菩薩的心念不執著於某種實在的物事來行布施(不住相布施),他的智慧就開發了,就如同人有眼睛,在明亮的陽光下,能看到大千世界的種種美景美色。

可見,福德與智慧如影隨形,是一體的兩面。不住相布施表面看來是在修福,實際上同時也是在修慧,是福慧雙修,雙利雙贏。因為不住相布施需要運用般若智慧才能做到,只有透徹理解了般若法所宣說的緣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了法執和我執,才能真正做到「無所住行於布施」。如果是住相布施的話,是只修福不修慧,當然與不住相布施不能相提並論,其功德也與不住相布施不可同日而語。

布施並不難,尤其是偶爾為之的布施很容易做到,很多佛弟子平時經常在布施。那些不信佛的好心人雖然未必懂得佛法所說的布施的道理和功德,但他們相信「好人有好報」這種樸素的人生觀,有時候也會憑自己的一顆善心行布施,如給街頭的乞丐一枚硬幣,在車上讓個座位,或向受災民眾捐贈一些錢財物品等等。但要做到不住相布施就不那麼容易了,尤其是一輩子行不住相布施,那要有一定的道行和智慧才能做到。

修布施法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開始就達到很高的境界。凡夫俗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法執和我執,要在修行過程中逐漸將法執和我執一點點去除後,才能慢慢達到不住相布施的般若境界。剛剛接觸佛教的人或初學佛者修布施法一般都是從住相布施開始的,在布施時心裡難免有所求,一般是為了求福報、求好運、求功德才行布施,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隨著修行境界的不斷提高,妄想雜念減少了,貪慾私心減輕了,布施中的貪念、執心也會慢慢消除的,相信學佛多年的修行人在這方面一定深有體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