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是怎樣一部經?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天台宗依持的主要經典。「妙法」意為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即「蓮花」,「蓮華經」是比喻經典的潔白美麗。此經原二十七品,後增為二十八品,有多種漢譯本,最為流行的是鳩摩羅什譯的八卷本。異譯本有西晉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十卷,隋閣那崛多和達摩笈多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
《法華經》最大的特點是善於利用譬喻,以淺顯切近的事物來幫助信眾了解深奧玄妙的佛法義理。所謂「法華七喻」,依次為「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以「開權顯實」的方式闡明大乘法門的一些重要觀點。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其中比較著名的「火宅喻」和「化城喻」。
第三《譬喻品》中,有一長者資財無量,宅居廣大僅有一門,堂閣壞朽樑柱傾危,周匝俱時欲燃火起,而長者諸子於此宅內,火來逼身心不厭患,樂著遊戲無意求出。這時長者心存哀憫,欲令諸子得免斯禍,遂設方便誘彼出離,告訴諸子:「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諸子聞說競共馳走爭出火宅。長者遂各賜諸子一高廣大車,以珍奇雜寶嚴飾之。此喻以「大長者」比喻佛世尊,「火宅」比喻三界苦海,「諸子」比喻世間一切碌碌眾生,「羊車」、「鹿車」、「牛車」比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高廣大車」比喻大乘佛教。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如來善以大方便力救拔眾生脫離苦海,「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實際是本經所表達的「會三乘方便,人於一乘真實」的核心思想。
第七《化城喻品》講述了一個與此類似的故事。「化城」意謂變化出來的城邑。這個故事的梗概是,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過險難惡道怖畏之處至珍寶處。人眾半路懈退,導師以方便力,於險道中化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於是疲極之眾心大歡喜,遂入化城,生已度想、安隱想。這時導師知眾人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於是率領大眾繼續前進。此喻的意義在於「開權顯實」,說明小乘只是方便假設的化城,而不是最終目的地,真正要到的地方是菩薩乘佛乘。
《法華經》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還有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為無盡意菩薩解說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因緣、稱名作用和三十二應普門示現救度眾生的功德。
《法華經》的思想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主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就是「開、示、悟、人」佛之知見,教化眾生,使之具佛之知見而成佛。二、以「久遠實成」的釋迦佛將大乘佛教佛身論形象化。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屬於應身或化身佛。《法華經》中雖沒有法身、報身、應身和佛性等概念,但此經諸品,特別是從卷五《從地湧出品》之後,在對釋迦牟尼佛的描述中已經賦予釋迦佛以報身兼有法身的意義。三、提出了「諸法實相」、「十如」等概念,成為後來中國佛教,特別是天台宗用來構建教義體系的重要觀念。所謂諸法實相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真理,在《法華經》看來就是「一佛乘」、「佛之知見」、「諸法寂滅相」、「大乘空義」等。四、宣傳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信仰,使觀世音菩薩成為在中國最深入人心的菩薩形象。
《法華經》是佛教中影響最大的經典之一,被稱為「經中之王」。其內容豐富,意蘊深刻,文采似《莊子》,故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少僧人將念誦此經作為一項重要的修行活動。歷代的註疏本極多,最著名的有智顗所作的《法華文句》和《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同稱「天台三大部」。隋代時,智顗依據此經而創立了天台宗;13世紀,日本的日蓮又依據此經創立了日蓮宗。此經還被譯為藏文、日文、法文、英文等多種版本。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著)
在此懺悔我身口意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共戒邪淫,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