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東溟1先生勸人積陰德文
(先生名志道,字登之,江蘇太倉人,學者稱東溟先生,生於嘉靖十四年,卒於萬曆三十五年,壽七十三。)
昔人2有雲,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其義本於孔聖贊易。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而曰積,不尚陽德而尚陰德也。慶而曰余,不在一身而在子孫也。必舉家鹹務陰騭3,而後可稱積善之家。亦必此身先得本然之慶,而後子孫受其餘慶。是故餘慶易曉,而本然之慶難曉也。書曰,考終命。又曰,祈天永命。此可以言本慶乎,未盡也。當以二氏4因果之說,參合易傳之說。道家謂積功行者,天曹除其冥籍,升諸仙籍,以至於入無極大道。佛家謂修淨業者,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至於成無上正覺。皆言此身之本慶也,其義隱然合於餘慶二字中,而儒者未之察耳。
有宋巨儒,興起斯文。以忠孝節義之綱維5末造。真有罔極6之功於萬世,而於此不無遺照7焉。乃廓然盡掃天堂地獄,以及三世修因證果之說也。程朱8蓋曰,君子有所為而為善,則其為善也必不真,何事談及因果,其勉君子至矣。以吾觀於君子小人之心,無所為而為者至少也。君子之作善也多近名,苟不徹於十方三世之因,必不足以滌其名根。小人之作惡也多為利,苟不惕以罪福報應之果,必不足以奪其利根。程朱勉君子無所為而為善,獨不慮小人無所忌而為惡耶。然後知孔子道及餘慶餘殃之際,乃徹上徹下9之言也。愚講修身齊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10庸言為矩。而所以行庸德,謹庸言,亦必歸重於程朱之繩墨。獨於三世因果,及三祇修證之實際,則不得不破程朱之關。正欲斷君子之名根,拔小人之利根,而使之同修陰騭也。
修陰騭亦豈易言。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充無穿窬11之心,則陰騭可修矣。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報人之德,不報人之怨。分人之過,不分人之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隱人之惡,不隱人之善。我不負人,而任人之負我。我不謗人,而任人之謗我。以深心提人於生死之海,而人以淺心鈍置之,毋棄毋亟12。以熱心共人於風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遺13之,毋忮14毋求。銷大釁於曲突徙薪15,而勛名有所不必取。蒙極誣於明珠薏苡16,而心跡有所不必明。為國家扶欲墜未墜之紀綱,則眾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氣節自有也。為世教發難明當明之道術,則眾咻17不必虞,而又不以門戶自標也。流俗之所爭趨者吾避之,流俗之所共惡者吾察之。幽則必闡18,而過則必原。其道必不詭19於中庸20,而其心則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患人之不己知21,而求為可知。求可知之中,不求可為鄉愿22知,而求可為狂狷23知。不求可為狂狷知,而求可為中行24知。不求可為一鄉一國之善士知,而求可為天下之善士知。不求可為天下之善士知,而求可為萬世之善士知。亦不必求為萬世之善士知,而求可為依中庸之君子遁世25不見知而不悔者,默相知於天眼遙觀天耳遙聞之中。又不求生前之遐福26,而求可質諸三界之鬼神。不求死後之榮名,而求可俟千百年之後聖。則陰騭之至也。陰騭之至,人不知而天知之。可以轉凡身而為聖身,離人道而登天道。上帝27命之治世,諸佛提之出世矣。此非從身所感本然之慶歟。一身不足以盡積善之慶,故其餘又及於子孫。皆感應自然之理也。傳家28者審諸。
--------------------------------------------------------------------------------
譯文研讀
北宋司馬光曾說:積畜金錢留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夠守持。積藏書籍留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夠去讀。不如積累冥冥之中的陰德,這是萬世傳家的寶訓啊!這個意義來自於孔聖人讚嘆《易經》的話。《周易·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善行,而說積累,這是不崇尚陽德,而崇尚陰德啊!有福澤而說留下,說明福澤不僅在自己一身,而能留給子孫。必定全家都崇尚奉行陰德,然後才可以稱為積善之家。也必定是自己本身先得到福澤,然後子孫才受到他留下的福澤。所以遺留下來的福澤容易明白,而自身所得的福澤,難以曉了。《尚書》中說:享盡天年。又說:實行德政,來祈求上天延長自己王朝的統治命運。這可以來說明自身所受的福澤嗎?這還是沒有說究竟。應當用佛家和道家的因果之說,參合《周易》來說明。道家說:積修功行的人,天上官曹除去他的幽冥戶籍,升到仙籍,以至最後入無極大道。佛家說:修習淨業的人,臨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至於最後成無上正覺。這都是說自身所得到的福澤。這個意義隱含在「餘慶」二個字當中,而儒家學人未能覺察罷了。
有宋朝大儒,興起這樣的文。對於忠、孝、節、義等儒家的法度來做最後的完成工作。對於萬代後世真的有無窮盡的恩德。而對於這個因果的道理卻遺漏了。於是大刀闊斧的來掃除天堂、地獄,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修因證果的道理。程顥、程頤、朱熹等理學家說:一位君子,如果是有所求而行善,那麼他所做的善事必定不真。為什麼要談到因果呢?目的在於勉勵君子,達到至善的境界。以我來觀察君子以及小人的心理,無所求而作善事的人,太少了。君子作善事,大多也是為了名譽聲望,如果不通徹十方三世的因果道理,必定不足以滌除他貪圖名聲的習根。小人作惡事,大多也是為了利益,如果不警惕他罪福報應的因果道理,必定不足以奪除他貪求利益的習根。程朱等人勉勵君子無所求而行善,難道唯獨不顧慮小人無所顧忌而作惡事嗎?然後才知道孔子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話,是貫通上位君子、下位小人的話啊!我講到修身治家的方法,一一都以孔子的一般的道德規範、言語為規矩準繩。而要實行一般的道德規範,謹慎平常的言談,也必定要借重於程朱理家的繩墨準則。唯獨對於三世因果的道理,以及三大阿僧祇修證的實際道理,就不得不破除程朱理學的關隘了。正是想要斷除君子好名的情根,拔除小人貪利的習根,而使二者同修陰德罷了。
修陰德哪裡又容易呢?一個人能夠擴大發揚沒有害人的心,擴大發揚沒有偷盜的心,那麼陰德就可以修了。其中大要不超出老子的三寶:仁慈、節儉、為人處事皆遵循客觀規律,順應自然,謙讓沖和;而要以儒家的忠信來超越出來。回報他人的德行,不回報他人怨行。分擔他人的過失,不分擔他人的功勞。成就他人的美事,不成就他人的惡事。隱藏他人的惡事,不隱藏他人的善事。我不辜負他人,而任由他人辜負我。我不誹謗他人,而任由他人誹謗我。以深心提攜他人於生死苦海,而他人以淺薄之心遲鈍對待,不要放棄不要著急。以火熱的心腸共與他人在風雨波濤的小舟,而他人以冷淡的心疏遠遺棄,不要嫉害不要貪求。銷除大的禍亂,在事先就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但是功名不一定要屬於我。蒙受到很大的誣陷,如忠良之人遭到不明事實的誹謗;但是內心的事跡不一定要顯明清白。為國家扶持搖搖欲墜的綱紀,那麼眾人嫌棄也不必要顧念,而又不以所謂的氣節而自我保有啊!為世間教育發起難以彰明而應當彰明的道理,那麼眾人的喧嚷擾亂不必擔憂,而又能不以門戶之見而自我標榜。流俗人所爭奪趨向的,我避開;流俗人所共同誹謗中傷(討厭憎恨)的,我洞察。有隱情的必定闡明,而有過失的則必定原諒。這條道路不會違背中庸,而這顆心則不求他人了知,而求上天知道。不擔擾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為值得別人知道的人。求值得知道當中,不求為膽小無識的人知道,而求為志向高遠的人知道。不求為志向高遠的人知道,而求為行中庸之道的人知道。不求為一個鄉鎮、一個國家的善人知道,而求為天下的善人知道。不求為天下善人知道,而求為萬世後代的善人知道。也不必求萬世後代的善人知道,而求為那些依中庸之道的君子,隱遁世間,不被人知道而不後悔的人,默契相知於天眼遙見,天眼遙聞之中。又不求在世的長遠之福,而求可以坦然面對諸位三界的鬼神。不求死後的名譽,而求等待千百年之後的聖人。那就是陰德的極至了。陰德的極至,人類不知道,而老天知道。可以轉凡身而為聖身,離開人道而登上天道。玉皇大帝命令他來治理世間,諸佛菩薩提攜他跳出世間,不再受生死輪迴了!這難道不是從自身所作而招感的本來福澤嗎?這一輩子不足以享盡所積之善的福慶,所以其餘的福澤就綿延給子孫。這都是感應的自然道理。傳家給後代子孫的人,要好好審察這些道理。
注釋
1、【管東溟】名志道,字登之,號東溟,(1536-1608),江蘇太倉人。隆慶五年辛未(1571)中進士。居毛家市。任南京兵部主事。為明代會通三教的著名學者。
2、【昔人】北宋司馬光。《司馬溫公家訓.莊東書》曰:「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此先賢之格言,乃後人之龜鑑。」
3、【陰騭】默默地使安定。《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孔傳:「騭,定也。天不言,而默定下民,是助合其居,使有常生之資。」2.猶陰德。
4、【二氏】指佛、道兩家。
5、【綱維】總綱和四維。比喻法度。
6、【罔極】無窮盡。
7、【遺照】謂遺漏未遍照。
8、【程朱】程朱理學代表人。其學派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最終由南宋朱熹完成。程顥(1032~1085),字伯淳,稱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字正叔,稱伊川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江西婺源人。
9、【徹上徹下】貫通上下;通達上下。《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朱熹集注引宋程顥曰:「此是徹上徹下語。」
10、【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規範。《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11、【穿窬(yú)】挖牆洞和爬牆頭。指偷竊行為。窬:門旁像圭形的小洞。
12、【亟(jí)】性急;急躁。
13、【遐遺】疏遠遺棄。
14、【忮(zhì)】嫉妒;忌恨。《詩·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5、【曲突徙薪】《藝文類聚》卷八十引漢桓譚《新論》:「淳于髠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傍,謂曰:『此且有火』,使為曲突而徙薪。鄰家不聽,後果焚其屋,鄰家救火,乃滅。烹羊具酒謝救火者,不肯呼髠。智士譏之曰:『曲突徙薪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突,煙囪。又見《漢書·霍光傳》、漢劉向《說苑·權謀》。後用以比喻事先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16、【明珠】比喻忠良的人。【薏苡(yǐ)】1.植物名。2.指薏苡之謗。【薏苡之謗】《後漢書·馬援傳》:「初,援在交址,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為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後,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後因稱蒙冤被謗為「薏苡之謗」或「薏苡明珠」。
17、【咻(xiū)】1喧嚷;擾亂。虞憂慮,憂患。
18、【闡幽】使幽深隱藏的顯露出來。《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
19、【詭】違背;相反。
20、【中庸】1.儒家的政治、哲學思想。主張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21、【不患人之不己知】《論語》: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則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為患也。」
22、【鄉原】指鄉里中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污的偽善者。原,同「願」。謹厚貌。《論語·陽貨》:「子曰:『鄉原,德之賊者也。』」一本作「願」。
23、【狂狷】指志向高遠的人與拘謹自守的人。《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24、【中行】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5、【遁世】避世隱居。唐皮日休《移元征君書》:「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
26、【遐福】久遠之福。《詩·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27、【上帝】天帝。即帝釋,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忉利天之主。
28、【傳家】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