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截流大師:淨土警語新白話版3


時間:2018/4/8 作者:常念彌陀

觀佛毫相法

《觀無量壽佛經》說:「若欲生西方者,當觀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說:「身相眾多,不可遍觀,須從一相好入。」意思是專觀白毫一相,待到觀相成熟,其它相自然顯現。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有八個棱,中間是虛通,仿佛如琉璃筒,在兩眉中間,表示中道啊。右旋宛轉,潔白如雪,晶瑩透亮,映現佛的金軀。這樣觀想時,要使心堅定。心若有昏沉散亂,要強使它清明寂靜。因為淸明就不昏沉,寂靜就不散亂。應當知道清明寂靜是止觀的功效,定慧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體。止觀是工夫,定慧是因行,明靜是功效。明靜到極致,頓時契合本體,若是達到果上的果,就是成就了福智二種莊嚴啊。

如今身心的寂定,是止啊。觀佛的毫相,是觀啊。毫相的清楚,是明啊。堅定不動,是靜啊。所謂「托彼身相,熏我心性,觀智若成,自然顯現」,正是這個意思了。但是要修這個觀想,須要明了萬法唯心。經上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所以知道彌陀的毫相,自然是我心本來具有的,定中出現的,也是我心造出。是心作毫相,是心是毫相,不是從他處得來的,不是向外求來的。這樣了悟通達,才能叫做如法修觀啊。總之,能觀的觀智是一心三觀(空假中),所觀的毫相是一境三諦(空假中),為什麼呢?定中的毫相,雖然出現在眼前,卻都是想念的因緣,沒有實性相。這是因緣所生的法,法沒有自性、沒有他性、沒有共性、沒有無因性,四性都是空,所以沒有實性。而這想念所生的毫相,不只是性空,相也不可得,如鏡中的像、水中的月,所以沒有實相啊。性相沒有實體,所以就是空就是真。隨念頭的產生能見到,所以就是假就是俗。那麼是假是俗,所以不是真空。那麼是空是真,所以不是俗假。這就是「作是一念,遮照同時」(遮相照相),「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離開相又不離開相,是相又不是相),所以是三一圓融,不可思議的中道觀境的道理啊。全諦引發觀,觀又覺照諦,境與觀不是二個,只有一心。

所以古德的頌語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前後,一心融絕了無蹤。」這頌語比較概括了,須要略微解釋一下。說「境為妙假」,那空與中就在其中了。不具有空、中,怎麼能稱為妙假。說「觀為空」,就是妙空啊,而中與假就在其中了。說「境觀雙亡」,那雙照就在其中了。雙亡就不是空不是假,雙照就是空是假,二邊不執著,也不捨離,所以就是中道。而下面二句,就說亡照同時,一心融絕啊。因為境雖然具有三諦,卻屬於所觀的境,只稱妙假。觀雖然具有三觀,卻屬於能觀的觀,只名妙空。境、觀雖然各自有三,用雙亡雙照的妙觀,暗合雙非雙即的妙境,卻只是妙中。因此舉一就是三,說三就是一,三一不是同,三三不是異。不可以用意識去思量,不可以用名詞去分別,所以說「亡照何曾有前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啊。境觀圓融的妙理,用四句話就總括無遺漏了,透徹了這妙伽陀(頌),勝過讀天台宗的書幾百卷。但是不明了一心,就是學遍了天台教,恐怕也未必容易透徹啊。

經上說:「但聞白毫名字,滅無量罪,何況如法繫念。」釋迦如來金口開示,天台智者大師鼓勵專修,但近代只有幽溪大師,常修這個觀法。今天的淨業行人,如果能一心持名,往生可以保證,同時再修妙觀,那往生的品級必高。利根的上等人士,為什麼不努力實行呢?

九品略辯

淨土一門雖然廣大攝取各種根性,全都登上不退菩薩地位,但是見佛時間的遠近,聽法的大小,與證果、授記的遲速,不只是天淵的差別。《大本經》(《無量壽經》)略分三輩,不如《觀經》九品詳細。總而言之:上品以解悟佛法為本;中品以持戒行善為本;下品是純惡無善,只是臨終遇到善友,一念的信心,就滅罪往生了。

分析並總結:上品上生的,所謂「讀誦大乘」,就是宗通說通都通達;「修行六念」,就是行解相應。所以彈指間就往生了,見佛聞法,悟到無生法忍,瞬息經歷十方諸佛,親蒙佛的授記。僧人如遠公、智者,居士如劉遺民、楊無為等輩,完全就是這一類。

上品中生的,雖然沒有讀誦大乘,而能了解第一義,對於本體也有悟入,而行證沒有達到上品上生的。所以經宿華開見佛,因過去世的舊習,聽到所有音聲,都是說甚深第一義諦。七天修阿耨菩提,能到不退轉地位。修所有三昧,經一小劫,證到無生法忍。

上品下生,雖然沒有悟入本體,但也發有無上道心,自然想明見本性,卻始終沒有達到,因而求往生的。七天見佛,二十天才聽到妙法。經三小劫,證到歡喜地(初地菩薩)。

中品上生的,是在家的淨信男女,持戒求往生的。臨終見佛往生,蓮華傾刻開放,聽聞佛說四諦法,當時就得阿羅漢道。因為戒力專一,華開證果很迅速。因為沒有發無上道心,聽到的只是四諦法,證到的只是小果而已。

中品中生的,是出家男女,持戒求往生的。叫做「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持具足戒」的,顯示戒法殊勝,雖然持戒時間最短還是能往生中品,何況長久持戒呢?但出家戒行精專的,也是中品上生,在家暫持齋戒的,也是中品中生,可以互通啊。臨終見佛往生,七天華開聽聞佛法,證到須陀洹果(初果)。經過半劫,成就阿羅漢。

中品下生的,也是在俗家的男女,素來沒有歸向三寶,但天資仁孝,有進修佛道的基礎,臨終遇到善知識開示,就得到往生。七天見到觀世音和大勢至二大菩薩後聽聞佛法,證到須陀洹果。經過十小劫,成就阿羅漢。

下品上生的,是在俗家的惡人,臨終遇到善知識,教他稱佛名號,滅罪往生。七七四十九天華開,見到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說甚深的十二部經藏,發無上的道心。經過十小劫,達到初地菩薩。

下品中生的,是出家破戒的惡人,臨終遇到善知識,念佛說法,一念間往生極樂。經過六劫華開,見到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聽聞大乘甚深經典,發無上的道心。

下品下生的,是五逆十惡極惡之輩,包括僧俗二類,臨終遇到善知識,教他稱念佛名,十念就往生。十二劫華開,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為他說諸法實相,當即發起菩提心。下品的後二種往生沒有說登地菩薩的時間和階位,也如下品上生一樣,發無上道心後經過十小劫啊(然後達到初地)。

中三品雖然是因為戒善求往生的,自度的心堅定,度他的行缺失,所以最終能達到大乘,但須要暫時登上小乘果位。下三品雖然是極惡凡夫,因為聽聞二大士說甚深法,當即能發無上心,雖然經過多劫,但直入聖位。那麼一念大小,頓時超越權乘小果,一生的精進,遠遠超過多劫。至於華胎的大小快慢,發心用功的人,就看他的具體作為了。

悟後求往生的,借著極樂世界的境緣,積習容易斷,三昧容易修,快速成就忍力,度所有眾生啊。未悟求往生的,因為親近彌陀,容易見性,就是永明大師所謂的「但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啊。禪、淨二門,各自應當專一,不必兼修。但是互相否定,卻是完全違背佛旨的。參禪的,無論是悟沒悟,只要能往生,都是上品。修淨土的,雖然五逆十惡,懺悔還能下品往生。但必定是「不謗大乘」,那誹謗大乘就不能往生,可以知道了。先悟後往生的,如大船帆遇到那順風。念佛謗禪的,如敗壞的種子種到豐腴的土壤。那優劣的差別,得失的關鍵,不能不清楚啊。

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首楞嚴》一經,是在《法華經》之後演說的,確實是佛法很深的奧妙。昔日智者大師判教時,這部經還沒有來中國,所以只把《法華經》、《涅盤經》作為第五味(醍醐味)。若是智者見到了,必定有更廣的注釋,並且判屬醍醐味無疑了。無奈的是四依大士(等覺菩薩)已滅了,古今的注釋各自發揮不同的見解,漸漸變成爭執,後學的人不具備會選擇的法眼,無所適從。至於要廢除所有注釋,只看經文,也是過激的言論啊。那麼憑自己的智慧型探究經文,又多半不能通達那旨意,終究還是糊裡糊塗而已。試著平心而論,眾多的註解難道沒有長處?但也不少錯謬,就難免粗略的失誤。其中有智識高超,勝過同類的,卻又借這部經發揮自己的創見。有真正能捨棄己見服從經典,順從佛意的,那除了西湖鑒一家注釋之外,我沒見到還有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了,誰說今天的人一定不能超過古人呢?有人批評他主張太過,指責他有杜撰。那麼縱然不能沒有遺憾,總體對這部經也是大有功德了!至於舍識用根、歸重圓通的道理,就是諸佛的真實語誰敢不信,就是這一方的教體誰敢不遵從?而有異議的人,都是違經抗佛的啊。

現前的各位善友既然已經歸心淨土,又要研究這部經,很不容易。但別的先不說,只是這圓通章的文字中,大有混淆處。若不是善讀善領會的人,那就所謂醍醐與毒藥,相差也不太遠了。難道沒聽說楞嚴會上選佛場開啟,觀音考中,大勢至落選?修淨土的人,在這裡若是不分辨清楚,怎麼能發悟這部經的密意,而堅定後學的行願呢?只是因為大勢至法門不是這部經的要義,鑒師的註解中也引而不發。現在先辨明法門,然後彰顯密意。

辨明法門的人,應當知道這聖圓通,屬於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中的根大,因為是都攝六根。依這六根而修念佛三昧,有三種不同:一是念自佛,二是念他佛,三是念自他佛。

若是念自佛,就與聖圓通是相同的,以根性為所念的法門,以旋湛為能念的方便。如《央崛經》「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知」等,也如這部經,十方諸佛共同告訴阿難:「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使你快速證到安樂解脫、寂靜妙常的,只有你的六根,不是別的)又如祖師說:「在胎里名叫身,在世上名叫人;在眼睛就是見,在耳朵就是聽;在鼻子是聞味,在口舌是談論;在手是捉拿,在腳是奔走。明白的人知道是佛性,不明白的人喚作精魂。」像上面的話,祖師這樣的開示很多。這念自佛的三昧,包括了一切教義、一切禪宗的直指法門,沒有不罄盡啊。

若是念他佛,那就與聖圓通有不同,以六根為「能念」,以果地的佛為「所念」。法身雖然是一體,我沒有二種莊嚴,諸佛福智圓滿,成就兩足尊。念他們的果德,沒有厭倦,眼睛常瞻仰佛相,耳朵常聽聞佛教,鼻子常觸到佛香,舌頭常稱念佛號,身體常禮敬佛像,心意常想念佛法。六根專注的,無非是佛境,這樣的相繼相續,沒有間斷沒有夾雜。這念他佛三昧,包括一切《彌陀》、《藥師》、《彌勒上生》等經,以及蓮社一切作業行持、事想法門,沒有不罄盡啊。

若是念自他佛,就與諸聖圓通,同中有不同。先須要開圓頓解,了知眾生與佛如一,心與淨土不是二個。借他的依正,顯我的心性,既不迷惑心性外有佛,也不執著那淨土不是心。這就是開圓解的要點,與諸聖相同,借他的境界處,與諸聖不同。《十六觀經》所謂的「勝異方便」,現今的文字是「不用藉助方便,自然心開意解」。因為這方便是最勝極異的,不再借其他方便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