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一念嗔心起 對頻發校園慘案沉思


時間:2018/6/29 作者:君合

一念嗔心起 對頻發校園慘案沉思

今年三月以來,最引人關注的社會事件,當數接連發生的校園慘案。

福建、廣東、江蘇、陝西,一樁樁校園慘案,手段令人髮指,場景叫人扼腕。面對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面對一個個燦爛可愛的笑臉,手持尖刀的歹徒此時全無點滴慈悲心腸,心中充滿的只有仇恨,無比的仇恨。尖刀指向的學生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一個個草芥。尖刀,在他們看來是發洩仇恨的唯一利器。

福建南平校園慘案的兇手鄭民生為自己辯解,說自己身為醫生,知道捅哪些部位會致命,似乎自己已經留了一手,在宣判後還大呼自己冤枉。可謂至死不悟。且不說殺業可墮無間地獄,單說其因個人怨恨而遷怒於他人、遷怒於無辜兒童致使數位兒童少年殞命、致使數百兒童心靈受傷的舉動,足以讓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冤冤相報何時了」,拿無辜的人開刀、甚或拿花朵般的兒童開刀,如何能夠解決問題?

面對這一系列慘案的發生,我們每一個社會人都該做出深刻的思考:這現象背後的問題癥結究竟在哪裡?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兇手將自己的生命棄之不顧,還要故意搭上幼小的生命以泄私憤,行徑如此慘絕人寰?

校園慘案的製造者,幾乎都能侃侃而談自己製造血案的理由,有些甚或還挺令人同情,但是任何理由都不應成為大開殺戒、濫傷無辜的藉口。佛說:「萬法因緣生,還從因緣滅」。萬法緣起的規律告訴我們,世間一切存在的現象,都是各種條件組合而成的,而各個組成條件本身也是由其他條件組成的,因此一切存在所發生的變化都離不開重重組合的條件,而且各種條件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仇恨的生起有其複雜根源,而仇恨的消解也需要順緣而解,切不可盲目衝動。

事實上,慘案的發生固然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原因,但主要還是由犯罪者的心理原因造成的。根據對幾起校園案件的審理情況來看,殺害孩子並不是兇手行兇的目的,只是他們洩憤的手段。而他們的動機呢?是對自己境遇的不滿、是對社會不公正的不滿、是對一己私利無法滿足後的憤怒轉移……或許他們的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或許他們確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當他們選擇比自己還弱勢的群體進行報復的時候,他們心中的那一點人性的良知已然喪失殆盡,代之而起的只有野獸一般的任情宣洩。這不禁讓我想起佛陀的一句名言:「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華嚴經》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正則行正,行正則業正,業正則果正。起心動念的一剎那便決定了我們將要造成的後果。生活中出現了問題,首先應該分析問題的成因和解決之道,如果時機不成熟切不可勉強從事,否則導致失敗後勢必會大受挫傷而致使心理紊亂、喪失理智。即便是遭到別人的誤解甚至打擊,也不應立生瞋恨,更不應轉嫁於無辜者身上。應知,由瞋恨心而發起的各種舉動,最終導致的結果一定會是錯誤的,不但不利於最終解決問題,而且還極易殃及無辜,造成他人無端受到傷害。

人生本無常,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是世間不變的定律。人,本赤條條地來,終赤條條地去,連與自己相伴的生命都無法挽留,還奢望帶著那些根本與自己無關的身外之物走路嗎,還是乾脆讓仇恨把自己的生命都帶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佛學告訴我們,世間萬事萬物本來無常存在,「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包括我們每一個人。這個世界本來無我,對於我身外的事物,得到了,是暫時歸自己所有,大可不必欣喜;失去了,是本來就是暫時擁有,沒什麼值得憂傷。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視線往往被許多假象所掩蓋,我們的心往往被許多幻覺蒙蔽著,看不開,放不下,煩惱不斷。我執、法執和無明把自己牢牢地捆綁、纏縛在虛假的塵世,強烈的失落感、絕望感把我們推到了危險的邊緣,推向了罪惡的深淵。很多所謂別人給我們造成的痛苦,其實都是因我們心中的無明而起,並通過我們的「我執」而發酵並產生作用。

犯罪者大都對世間的名利、地位等等身外之物看得非常重要,希望能永遠占有。但往往事與願違,美好的事物和情境在他們面前僅僅是曇花一現,無法永恆。企求掌握自身不可能掌控的一切,過度地期望把握一切,只會使內心壓力越來越大,直至導致心理失衡。無常本來只是宇宙人生的規律,但正因為對世界存在的規律不能形成正確的認知,把一切看成永恆,當無常到來時,才會因為遭遇挫折而產生痛苦。我們只有破掉我執、法執一切執著,放下假我,回歸真我,才能徹底脫離塵俗、無有染污、無掛無礙,才能透過迷惑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為此,佛教倡導通過觀想「無我」而達到去除我執的目的。通過觀想,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個體生命的緣起無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個體生命在整個空間中與其他存在的相依共存、相互牽連的關係。通過前一種觀想,我們徹悟到生命的存在其實只是一種假相,沒有必要因為對假相的執著而造業輪迴,以極大的代價換回痛苦的果報;通過後一種觀想,我們能夠明白,個體生命的存在是其他因緣促成的,因而對促成其產生的因緣應懷有感恩之心,常思自己之過、原諒他人之非,從而開放心胸、融入社會。

佛教的救贖,靠的不是神,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誠然,生活在塵世間,人的內心難免會有怨、有苦,有種種不如意,但是人的內心更應該有慈、有悲、有寬恕。佛菩薩教導我們要常懷拔苦與樂、慈悲喜舍之心,視一切眾生如父母,如親人,面對傷害自己的人,不僅不嗔不恨、無怨無悔,還要用悲憫之心感化他、救度他,甚至代他受苦。《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黑暗中,為作光明。於貧苦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眾生。」寬恕是平等的、無條件的,是人間最高尚的品德。無論對己還是對人,寬恕都是滅卻仇恨的最好的良藥。唯有寬恕,才可以中止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無盡的輪迴。

《法華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其實佛與眾生的差別只在一念之間。我們的本性是純潔而慈悲的佛性,宛如宇宙一樣虛性空靈、光明寧靜。當發現自己已經心中不快,當發現自己即將動輒失控時,不妨嘗試著用佛學的解決方法,努力向內觀照,建立真正的心理健康機制和對消極情緒的覺察和管理機制,對身外的世界保持正確的接納態度,從而保持內心的平衡狀態。試想,鄭民生之流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些道理,又如何會製造那樣的慘劇,如怎麼會給眾多的家庭帶來災難?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動機決定一切。有了問題是想方設法去淡化和解決,還是滿懷瞋恨,不顧一切洩憤為快,值得鄭民生之流認真省戒。

讓我們寄希望於人類心靈的寧靜和諧,並深深祈禱悲劇不再上演,噩夢不再重現。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