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一代女皇武則天,除了開經偈外的貢獻!


時間:2018/7/8 作者:妙音居士

當我們翻開經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華嚴》當年翻譯圓滿的時候呈送給皇帝看(那個時候皇帝是唐朝武則天),武則天題的這四句「開經偈」。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們念的開經偈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武則天因體會經義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歡喜,有感而發寫下的開經偈。

開經偈——武則天[唐]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首偈的由來,據說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由於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非常地愛好。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得太多了,不完整,感覺到非常地遺憾,所以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這部經,看看有沒有完整的本子,在這時候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得到有這個本子,她就連法師一起請到中國來,這個法師是實叉難陀,請他來之後,主持翻譯華嚴經。實叉難陀法師在西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我們中國這些大德,乃至於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皇帝親自聘請實叉難陀法師到中國來。實叉難陀法師來的時候,帶來了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大經的義趣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譯場規模也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翻成之後,武則天初閱《華嚴經》時,因體會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歡喜,故有感而發,給這個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這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

【注釋】

「無上甚深微妙法」

這是讚揚佛法的教理無上甚深,無上就是指世間沒有一種學問可以超越佛教的義理。沒有甚麼可以比得上或高得上那麼深奧不可測及微妙不可思議的佛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世舍了人身,來生是否還能再來做人那就難保了。一切要看我們現在所造的是什麼業,萬一造了惡業,很容易就進入畜生、餓鬼、地獄道,根本沒有機會聞修佛法,得道解脫。

劫在佛教中代表極長的時間,分小劫,中劫及大劫,一小劫約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中劫有二十個小劫,而一大劫則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那麼百千萬劫,就可想而知是要經歷無數的年份了。為什麼百千萬劫難遭遇呢?因為我們眾生流轉六道,不知等到何時何日才可投生人間,大德們常說:「投得人身,如盲龜每百年一次,從海底爬升上滿布木板,而偶有一空隙的海面上透氣般難得」,況且六道之中,天道和修羅道眾生,樂多於苦,而只顧盡享天福,少有修行。

天道眾生的壽命從五百歲至八萬劫不等,視乎在二十八個天中那一個天而定,第一個天名四天王天,一日等於人間五十年,而第二個天名帝釋天,一日則等於人間一百年,如此類推。

鬼道眾生的壽命通常都有千多年,鬼道一日則人間一個月,而鬼道眾生忙於四處覓食,少有聽聞佛法和修行的。

畜生道眾生的壽命是六道眾生中最短的,從數小時至少有數百年不等,亦是難得聽聞佛法和修行。

地獄道眾生終年終日受苦,無有出期,談何修行和聽聞佛法呢?而人道眾生是苦樂參半,反而是最佳修行的地方。

雖同生於人間,亦只有福份的人,才可以有機會聽聞佛法和修行的。所以這句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應好好的珍惜這個人身來好好去修行。難怪大德們經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

「我今見聞得受持」

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地追求與研究佛法,依照佛的教法來奉行與修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學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愿,就是希望能徹底了解如來的真實教理,信、解、行、證,趣入佛所教導真實不虛的意義。

這首偈語可以說是充分地表達了輪迴迷途的眾生有幸見聞佛法時的歡喜。數百年來雖有許多人曾經試圖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不比原作,可見這首詩偈之精妙。頌流傳至今,並成為眾多修行人頌經之前必不可少的發願文。千百年後的今天,大凡佛教寺院,每天在未誦經文以前,都要先念這四句「開經偈。

01、奉佛於首

武則天稱帝之後,一反李唐皇帝「道在佛先」的先例,明確規定執行先佛後道的政策。據《唐大詔令集》卷三載,天授二年(691),武則天下制:「釋典與玄宗,理均跡異,拯人化俗,也是教別功齊,自今以後,如有法事聚集,僧道應該齊行併集,今後已往成為永式,僧尼仍詔在道士女冠的上首。」長壽二年(693),武則天推翻自己從前的建議,命舉子等罷習《道德經》。

02、禮敬高僧

作為一個盛世皇帝,武則天在位期間對國內知名的高僧都加以禮敬。天冊元年,義淨三藏自天竺取得梵本經論約400部,共有50萬篋,佛陀舍利300粒,回到洛陽,武后親自到上東門外拜迎佛經。武后曾詔請嵩岳慧安禪師與北宗神秀禪師入宮,親自行跪拜禮,朝夕問道,並尊慧安禪師為「國師」。慧安國師後來辭歸衡岳,入滅後,武后將他的五顆大舍利迎到宮中供養。

神秀以九十高齡入宮,博得武后的尊崇,受賜「兩京法王主三帝國師」的尊號,但禪師過不慣宮廷生活,多次上表請退,武后不得已,為他在當陽山興建度門寺。從印度來的沙門菩提流志,則天武后優厚禮遇他,安排他住洛陽佛授記寺,並且請他說法。

武則天對當時的華嚴宗的創始人法藏法師特別禮敬。法藏法師還只是受了沙彌戒的時候,武則天敕命他在太原寺講《華嚴經》,不久詔令京城十大德為法藏授具足戒。法藏法師所弘揚的華嚴宗,依靠武則天的支持,很快成為一個很有影響的宗派。

03、建寺造像

在建寺塑像方面,武則天曾將自己的住宅供給寺院以安佛像,也曾「於明堂後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餘尺。始起建構,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舊唐書》卷二十二)後又依舊規制重造明堂,高294尺,東西南北300尺。上施寶鳳,火珠代之。

高武及武周時期,佛教淨土造像盛極一時,這與武則天的扶持分不開。高武時期,武則天為獲取更多僧俗民眾的支持,多次敕令雕造淨土信仰的彌勒和彌陀尊像,致使當時淨土造像徧及全國各地。現存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龍門石窟、炳靈寺石窟等等,都有相當數量的唐窟龕及淨土造像,尤以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開鑿的窟龕最多。

武則天不僅親身參與建寺造像,而且還出錢修建寺塔。唐高宗時,為保存玄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曾在長安慈恩寺建起5層高的大雁塔。武則天稱帝後,她本人帶頭,朝中王公回響,施捨大量錢財,將大雁塔重加建設,增至10層。後經兵火,僅剩下7層。

04、支持譯經

武則天執政期間,對佛經的翻譯特別重視,大力支持譯經事業,且還參與到譯經中去。武則天對譯經最重視的是《華嚴經》的傳譯。當《華嚴經》譯成,武后親制御序。《華嚴經》促成了華嚴宗的興起,也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

武則天所支持的翻譯家還有菩提流志、義淨法師、法藏法師等。武則天數次親臨法筵,參加譯經活動。正是由於武則天高度重視佛經翻譯,特別是她親自參與譯經活動,使得造一時期的譯經事業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武則天時期所譯經典共有71部258卷,相當於隋代譯經的總數,在唐代譯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唐代佛經翻譯的一個高峰期。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