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出自《法華經·普門品》,是佛陀親口宣說的戒淫法門。
現在戒色的方法很多,有很多體系、步驟、專業書籍等,絕大部分書籍都提到了藉助佛法的力量,例如持咒、懺悔、禪坐、求加持等等。
這些方法固然是好的,是值得提倡的,但可能並不是最方便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陀在三藏經典中明確開示了:「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佛陀既然明確告訴我們,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對治,這便應該是最方便有效的法門,我們就不需要繞開它再去佛法中另找法門了。
舉個例子就好比,佛陀知道我們後世都會感冒,提前就告訴了我們,感冒了吃感冒藥就好了。這是非常明確的對治,多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離欲,說的清清楚楚,毫無疑問。
但是有個別方法卻繞過了這個明確根本的解決方法,反而去另尋他法,這是不應該提倡的。
佛陀已經開示了淫慾的問題要念佛和恭敬來解決,結果有人偏偏去持咒、打坐,這樣是不正確的,因為佛陀的開示一定是契合大部分人的根性的,而且念佛這個法門三根普被,不管是聰明還是愚笨,只要去如法念佛,必定可以得大利益,達到戒邪淫的效果。而現代人的根性去參禪打坐,卻不一定能得到利益,或者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部分利益。
所以,我們既然學佛、信佛,就應當按照佛陀的開示去做,不應當以自己的知見去代替佛陀的知見。如同佛陀已經告訴我們著火了用水可以撲滅,我們老老實實用水就好了,就不用再去尋找、嘗試其他方法了。
當然,或許有些同修暫時念佛念不進去,反而喜歡持咒、誦經,這當然是好的,但是我們最應當提倡的還是「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畢竟這是佛陀對戒淫宣說的正對治。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看起來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實在來說,還是有很多人認識上存在著一些誤區。因此,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實修感受以及見解,供各位同修參考。
首先,這個方法有四個要點「常、念、恭、敬。」
常:常常,指時常,經常。表示行為、動作發生的次數多,而且時間相隔不久。前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釋,那麼這個根據常的字意我們就需要注意到兩個要點:1.數量2.頻率。
發生的次數多指的是數量,間隔時間不久指的是頻率。
有些師兄,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能一天能念5000遍,但是一口氣念完後,一天再也不會多念一次,這算是常嗎?我想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常」,因為他只符合了數量,並不符合頻率。
那麼另外一個人,每隔20分鐘念1遍聖號,這算是合格的常嗎?恐怕也不是,因為他符合了頻率,不符合數量。
因此,我們就能明白兩個誤區,一個是只注重數量不注重頻率,另一個是只注重頻率不注重數量。
嚴格來說,我的念誦數量並不及一些師兄,但是效果感應卻出奇的好,幾乎每天夢裡都能提起來念聖號,這是因為雖然我單次念的不多,但是一旦想起來念誦,聖號就在心裡綿綿不斷,只要得空沒事就念,因此頻率高,數量也不是很少,也就比較符合「常」的要求。很多師兄把念聖號當做差事,逼自己念很多,一旦念完就再也不念了,這應當算是一個誤區,需要糾正。
念:念這個字,上今下心,可以理解為當下的心即是念。那麼念就有兩個要點:1.安住當下2.要有心力。
俗話講,小和尚念佛——有口無心,他只是嘴巴上出聲,發出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聲音,或者心裡念叨著「南無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在走神琢磨遊戲,這是典型的心沒有安住在當下,所以只能算「出聲」,不能算「念」。
還有一些人,念佛時沒有一點感情,冷淡並且無力,像念一個不相干人的名字一樣,這樣毫無感情的念,即使能安住當下,但是因為沒有心力的參與,有「今」而無「心」,也不能算合格的「念」,也就不容易感應菩薩的加持。
好比我們求人救命,我們給人打電話冷漠的說:喂,我要死了,你來一下吧。別人一聽,你是在開玩笑呢,就掛了。
他感受不到你的心力、你的情感,所以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
如果你語氣很急切,充滿了懇切至誠,那麼別人一聽就知道不是開玩笑,也能迅速的回響你。
關於念佛,印光法師開示道:「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
可見,我們要向親自獲得利益,必須要懇切至誠,而懇切至誠,正是心力的發出,如果沒有心力的參與,便很難和佛菩薩感應,慢慢見不到利益,也就容易退失信心,與此殊勝的方法失之交臂了。
恭敬:恭敬應當分開來看——恭是肅敬、謙遜有禮貌的意思;而敬是謹慎、不怠慢的意思。
那麼我們可以理解為,恭是身體行為上的表現,而敬指的是心裡欽佩的敬意,因此兩個要點為1.身體行為的恭謹2.內心中的敬意。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一共有以下幾個要領:念誦頻率、念誦數量、心安住於佛號、有心力的參與做到至誠懇切、行為上的恭謹、心理上的敬意。
如果您在念誦時能做到以上幾個要領,我想距離真正戒掉邪淫,咫尺之遙而已。
另,以上是末學個人的分析和見解,不一定完全正確,謹供各位同修參考,祝願各位同修早日戒除邪淫,在佛法上更加精進,早成佛果!阿彌陀佛
來源: 網路 編輯:大力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