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的良友,有兩件事需要考慮,用白話講就是範例與本質。經上說不要執著範例,而應關心本質。阿姜·通拉(AjahnTongrat),這位上一代的大師,就是一個例子。那些不夠聰明的人得不到他的法,因為他們都只看他的範例。
口無遮攔——這就是他的範例,他經常要求俗家弟子。當他公開責罵某人時,他其實是在接引他。他的範例就是這樣,但是他的本質則是空——真正的空。那些都只是方便,而他的話則是法。事實上,他說的一切都是針對法,但是人們卻常誤解他的做法。他的動機是給人法,而不是給人傷害,他也沒有帶給任何人傷害與損失。但是在來去之間,他的話語與行動,卻似乎毫無節制,他的範例就是如此。有些比丘想要模仿他,結果卻是自討苦吃。
過去,阿姜·通拉與他的弟子們去托缽,那裡有一戶吝嗇的人家,他們並不想布施。不過村裡的每一個人至少都會給一些飯,因此他們總是會找一些藉口,例如他們不知道比丘們要來等等。因此,每次阿姜·通拉到他們家時,都會以震耳欲聾的聲音大叫:「餵!飯煮好了嗎?」並在房子前面等待。裡面的人無奈,只好拿一些飯放在比丘的缽中。
其他比丘每天看著阿姜·通拉這樣做,之後就有一位老比丘開始模仿他。他每到一處托缽,就會對著房裡大叫:「餵!飯煮好了嗎?」
最後阿姜·通拉注意到這件事。有一天,在集會中,他當眾指名責罵這名比丘乞食的方式。
「您是什麼意思,阿姜?」這名老比丘茫然地問。
「人們告訴我,你在乞食時都會大叫:『餵!飯煮好了嗎?』這對一名比丘而言,完全不合適。」
當然,這名比丘認為他是對的,他只不過是遵從老師的範例。
但是,他不知道阿姜·通拉這樣做的原因,而他也沒有和老師一樣離染的心。
阿姜是為了喚醒這個吝嗇的人家,培養慷慨的心,而不只是為了填飽他自己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