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精進不是累垮自己


時間:2018/12/4 作者:淨心淡淡

精進,是佛教用語,簡言之,即努力向上向善之意。

由精進,我想到了工匠精神。想到了那些專注於某一領域,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數十年如一日,把技藝轉化於自己的人格,把人格融化於自己的技藝的人。這些人的名字,常被統稱為「匠人」,如民間傳統中的石匠、鐵匠、木匠、花工、裁縫師等等。在時間的河流里,他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點點地滲入,一點點地轉化,一點點的堅守,最終化為一種慣性,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人格,一種力量,這就是精進。

由精進,我想到了商湯時盤銘上的九個字:「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這句箴言的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刻在盤子上的銘文,每天早上洗臉的時候,就能從清清的水影里照見,從而時時提醒自己,新的一天開始了,洗去污垢,迎來新日,日日反省,不斷革新,就會讓自己的生命不斷推陳出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千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就是秉承這種創新精神,把每天都作為新的開始,不斷揚棄,不斷取捨,不斷前行,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由精進,我想到了五祖弘忍弟子神秀的那道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的心靈都像一面明亮的台鏡,只有不斷擦洗,才會使光明的本性不被塵垢污染。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修行,這修行過程中自然有兩種:一是聰明的頓悟,如「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迦葉的微笑就是一種智慧,一種頓悟。二是苦修。大多數人,需時時修持,時時參悟,在瑣碎中尋找真我。這種苦修,恰好是很多人的成長之路,這就是精進。「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在前行的路上,持戒,忍辱,布施,找回迷失的自我。

精進,也要有一顆平常心。《法句經》裡有言:「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真正的精進,並不需要常常懷著精進之心,那些專注於當下,認真做好自己本分之事的人,才是真正的精進。所以,真正的精進,是「不起精進心」的精進。

精進,就是常常在事上磨,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什麼是真實的生活?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文章之道,「去浮華,少造作,勿賣弄」;就像老子所說的「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不斷地為人生作減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讓自己不迷失,不忐忑,以一顆平常心,做眼前的平常事。

「不畏大事,不輕小事。盡悲智力,究竟無遺」,坦然面對眼前的一切,安分守己,盡心盡力,就是最好的修持。就像莊子所說的「不得已」而為之,諸事不攀不求,不虛張聲勢,不隨意賣弄,不尋捷徑,不借巧力,這種循道而行,就是精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