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對法的覺受較薄弱。學佛最怕一種人,師父問他:「你有什麼問題?」他說:「師父,我都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人問題才大,他的問題就是不曉得自己問題在哪裡?
沒有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是自己觀照得不夠透徹,那就是需要因緣的啟發。譬如有人,你跟他說生死無常,他體會不出來。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別人告訴他:「你姐姐被車子撞死了。」他趕去醫院太平間一看,哇!七孔流血。 這姐姐長得這麼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然後,痛哭流涕。如此一來,慢慢地就能接受無常的觀念,這種是屬於間接的方式,要靠因緣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覺悟的人。
另一類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強,和他講佛法,他會馬上頓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師,聽《金剛經》中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這種人是屬於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世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聞千悟;但這是不容易辦到的。
今天我們學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為將生命與佛法分開。因此,有時會知道世間無常,一切都在變化遷流。可是,因對世間法的觀照力量不夠,一下子又覺得生活滿愉快的,又忘記了精進。這都是因為平常沒有培養觀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來。
所以,我們要多聽經聞法,多薰習佛法,薰習久了就會有力量。如果單憑著一股宗教熱情,對「法」本身卻不能安住,那麼心性就無法定下來,學佛就不能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