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五台山的奇遇使他成為譯經家


時間:2019/2/6 作者:理寧

尊勝寺地處山西省五台縣東北思陽嶺上。寺創建於唐儀風年間,寺名「翠岩山院」。弘道元年稱「善住閣院」。北宋天聖四年重修,謂「真容禪院」。明萬曆十九年復修後,改稱「尊勝寺」至今。寺內有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記載著該寺的歷史。傳說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曾在此拜見文殊著薩,隨之建寺。

佛陀波利是位印度高僧。唐朝時,他歷經千辛萬苦,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據說波利很小的時候就步入空門。他刻苦攻讀經書,靜坐深閣,以心體味著佛學真諦,漫長數載只如彈指一揮間。因他潛心修行,看透了人世浮華風塵,由此成為當時著名的高僧。

隨著韶華流逝,波利愈發感悟出佛學之奧妙深如大海,縱然耗盡畢生精力也未必能領略其一二。於是,他萌發了親見真佛的念頭,可茫茫大地,哪裡是自己渴求的歸宿呢?

幾年後,他得知中國山西的五台山乃文殊菩薩顯靈之處,便不顧路途之遙,即刻動身前往朝謁。

印度與中國雖各據東南,但文化傳統卻有異曲同工之妙。波利仰慕中國地域博大,佛教文化在中國又有深厚的根基。他懷著崇敬的心情,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終於在公元676年,到達了五台山南部。

當他站在台南山下,眺望巍峨延綿的山嶺、鬱鬱蔥蔥的山林,禁不住心如潮湧,感慨萬千。

波利此時才真正領悟到:這裡才是自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修身之地。他完全沉醉在異國他鄉的山河美景之中,激動之餘,仰望青天,虔誠地說:「文殊菩薩,弟子波利從印度慕名而來,就是想親見您的聖容呀。」他正喃喃自語,不遠處的山間忽地出現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翁,緩緩來到波利面前,用梵語說:「你誠心可嘉,但實難如願。」

波利聽後一驚,忙問:「老人家,此話怎講?」

老者道:「此地芸芸眾生,罪者太多,削髮為僧的人有很多犯過戒律。西方有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可滅除眾生罪惡孽垢,你是否拿來?」

波利答道:「貧僧是為見文殊菩薩聖容而來,不曾想過帶經書。」

老者道:「你既不帶經書徒手而來,有何用處?假使見到文殊著薩又憑什麼相認?你還是快快回去,把經書取來吧。」波利感謝老者指點,忙俯首施禮,再抬頭時,卻已不見了老者。波利茅塞頓開,方知是見到了文殊菩薩,心中的虔誠之情尤感強烈。他朝老者來時的方向連連叩頭,淚如雨下地說:「弟子謹遵菩薩旨意,定取經回來,超度眾生。」叩畢匆匆下山,返回印度去取經書。

弘道元年,波利再次來到中國。他先去了當時的國都長安,拜見高宗皇帝。高宗見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龍顏大悅,他向眾臣道:「有此書超度我大唐百姓,可保江山大業長治久安。」當即降旨重酬波利,賞絹帛三千匹,並讓他把經書留在朝廷。波利聽後失聲痛哭說:「我取此經乃是受文殊菩薩之命,而不是為享受榮華富貴而來,還望陛下能體諒貧僧的一片苦心。」接著他又把兩度來中國的艱辛及如何受文殊菩薩指點的經過說了一遍。高宗很受感動,表示尊重波利的想法。他任命日照三藏法師與波利合作,共同翻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然後留下譯本,將梵文原本還給了波利。

波利離開長安,帶著經書,又來到五台山。他在那裡潛心研究佛學,並廣施佛道,直到最後圓寂。

高宗皇帝有感波利的虔誠之心,遂降旨:為佛陀波利建寺,賜寺名為「尊勝寺」,以表對波利的崇敬之情。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